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可信用户判断是否有刷量行为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计算机设备的普及,智能计算机设备中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
通常情况下,应用平台会根据应用程序的下载量对应用程序进行排名,应用程序的下载量
越多,应用程序的排名越靠前,应用程序可获取更多的潜在下载用户。部分厂商为推广应用
程序,会采用虚假账号大量下载应用程序,提高应用程序的下载量,进而提高应用程序在应
用平台的排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可以检测应用程序的
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号
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的;
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将所述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成功
的下载用户;
获取所述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
比值;
若所述比值低于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包含第一类下载
量。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
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
的;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
配,得到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
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
判定模块,若所述比值低于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包含
第一类下载量。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
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号
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的;
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将所述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成功
的下载用户;
获取所述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
比值;
若所述比值低于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包含第一类下载
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可根据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
用户中第一用户占据的比值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检测应
用程序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方式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
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网络接口。其中,计算机设备
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包括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实
现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的运行。计
算机设备中的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内存储
器中可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处理
器执行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接口用于与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单
个服务器、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手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
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
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
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02至步骤S210。其中:
S202,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
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记录启动应用平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并对
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筛选,将筛选获取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并存储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
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可包括用户的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账号信息包括用户账号ID
(Identification,身份证)及对应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号等;活跃度信息包括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通俗
来说,第一用户即计算机设备筛选获取的可信用户,第一用户在应用平台中下载应用程序
会被计算机设备判定为正常下载。通过将用户账号ID与IMEI号对应存储,避免了用单一
IMEI号识别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时,因IMEI号极易伪造造成的识别可信用户准确率低的问
题,提高了识别可信用户的准确率。
S204,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记录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及下载用户的用户
数据。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即应用程序对应的在应用平台的下载用户,计算机设备可
获取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及对应的IMEI号等。
S206,将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成功的
下载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将获取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已存储的第一用
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具体来说,计算机设备将下载用户的用
户账号ID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ID进行匹配、且将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与
相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ID对应的IMEI号进行匹配,若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与第一用
户的用户账号ID相同,且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与相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账
号ID对应的IMEI号相同,则判定下载用户与第一用户匹配成功,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
例如,计算机设备已存储的第一用户A1的用户数据为【账号ID:315899,IMEI号:
493002407599521】,获取的下载用户B1的用户数据为【账号ID:315899,IMEI号:
493002407599521】,下载用户B2的用户数据为【账号ID:325498,IMEI号:
447769804451095】,则下载用户B1与第一用户A1匹配成功,计算机设备记录匹配成功的下
载用户B1,即计算机设备可记录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中包含的可信用户。
S208,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
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并计算匹配成
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即计算机设备可计算应用
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中可信用户的比值。
S210,若比值低于第一阈值,则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包含第一类下载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根据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
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来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第一类下载量。其中,
第一类下载量是指非正常下载量,计算机设备判定第一用户在应用平台中下载应用程序为
正常下载,则除第一用户外其他用户在应用平台中下载应用程序为非正常下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中S202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
选包括: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检测账号
信息是否包括账号身份标识ID和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号;且检测活跃度信息中启动应用
程序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阈值;若账号信息包括账号ID和IMEI号且活跃度信息中启动应用
程序的数量达到第二阈值,则获取用户数据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启动应用平台的用户对应
的用户数据,并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将筛选获取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并存储筛选获取用
户的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可包括账号ID及对应的IMEI号、在预设时间内启动应用程序
的数量、启动的应用程序的名称、启动单个应用程序的次数等。其中,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
包括:根据预设的筛选规则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预设的筛选规则可包括账号信息是否包
括账号ID和IMEI号、在预设时间内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达到指定值、在预设时间内启
动单个应用程序的次数是否达到指定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有启动指定的应用程序等。例
如,预设的筛选规则为账号信息包括账号ID和IMEI号、且在当前日期前30天启动的应用程
序包括QQ、微信、微博、短信、相册、电话、相机、邮件、日历和天气中任意五种,则判定用户为
第一用户,获取用户数据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例如,用户A账号ID为315898,IMEI号为
493002407599621,且在当前日期前30天内启动的应用程序的包括:QQ、微信、微博、短信、相
册和日历,则判定用户A为第一用户,获取用户A的用户数据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获取筛选后的用户作为第
一用户,有利于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用户来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
下载量,提高了计算机设备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
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定期获取按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
进行筛选得到的用户数据;将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的集合替换存储为筛选得到的
用户数据的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获取筛选后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并用获取的
用户数据替换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例如,计算机设备获取当前日期前30天所有
启动应用程序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对上述用户数据进行筛选,获取筛选后的用户,并用
筛选后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替换存储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用筛选获取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替换已存
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实现实时更新计算机设备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提
高了计算机设备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若
检测到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或当前用户的IMEI号与第一用户的
IMEI号相同;检测当前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与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是否对
应相同;若不相同,从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中删除当前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实时监测登录应用平台的用户,并获取当前登录
应用平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账号ID及对应的IMEI号。若计算
机设备检测到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则检测当前用户的账
号ID对应的IIMEI号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对应的IMEI号是否相同。若当前
用户的账号ID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且当前用户的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与相
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不同,则判定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相应的
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不匹配,将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
用户数据删除。若计算机设备检测到当前用户的IMEI号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IMEI号相
同,则检测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是否相同。若当前用户
的IMEI号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IMEI号相同,且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
用户的账号ID不同,则判定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不
匹配,将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删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登录应用平台的用户并获取用户的
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为用户账号ID与对应的IMEI号,将获取的用户数据和已存储的用户数
据进行匹配,可实现已存储的第一用户为系统判定的可信用户,提高了计算机设备判定应
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之前,上述信息处理
方法包括: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若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高于第三阈值,则获取应
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实时监测应用平台中应用程序的下载量,若监测
到应用程序的下载量高于预设值,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即获取应
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监测的应用平台中应用
程序的下载量为一定时间间隔内应用程序的下载量。例如,计算机设备可检测应用平台中
应用程序当天的下载量,若应用程序当天的下载量超过500,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
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对应用程序的下载量进行监控,若应用程序
的下载量高于指定值,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通过下载量来筛选应
用程序,可更准确的识别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
括获取模块302、匹配模块304和判定模块306。其中:
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
数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
的;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
匹配模块304,用于将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得到
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
判定模块306,用于若比值低于第一阈值,则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包含第
一类下载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数据和已存储
的第一用户数据,其中第一用户为筛选获取的正常用户。将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数据
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包含的第一用户,计算
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中第一用户的比值,若上述比值低于指定值,判定应用程序的下
载量中包含非正常下载量,可便捷的检测应用程序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02还用于在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
据之前,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若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高于第三阈值,则获取应用
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对应用程序的下载量进行监控,若应用程序
的下载量高于指定值,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通过下载量来筛选应
用程序,可更准确的识别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包括获取模块402、匹配模块404、判定模块406和第一检测模块408。其中,获取模块402、匹
配模块404和判定模块406与图3中对应的模块功能相同。
获取模块402还用于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账号信息和
活跃度信息;
第一检测模块408,用于检测账号信息是否包括账号ID和IMEI号;且检测活跃度信
息中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获取模块402还用于若账号信息包括账号ID和IMEI号且活跃度信息中启动应用程
序的数量达到第二阈值,则获取用户数据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获取筛选后的用户作为第
一用户,有利于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用户来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
下载量,提高了计算机设备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
度。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包括获取模块502、匹配模块504、判定模块506和替换存储模块508。其中,获取模块502、匹
配模块504和判定模块506与图3中对应的模块功能相同。
获取模块502还用于定期获取按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的用户数
据。
替换存储模块508,用于将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的集合替换存储为筛选
得到的用户数据的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用筛选获取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替换已存
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实现实时更新计算机设备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提
高了计算机设备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包括获取模块602、匹配模块604、判定模块606、第二检测模块608和删除模块610。其中,获
取模块602、匹配模块604和判定模块606与图3中对应的模块功能相同。
获取模块602获取当前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
第二检测模块608,用于若检测到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或
当前用户的IMEI号与第一用户的IMEI号相同;则检测当前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与对应的
第一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是否对应相同.
删除模块610,用于若不相同,从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中删除当前用户对应的第一
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实时监测登录应用平台的用户并获取用户的
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为用户账号ID与对应的IMEI号,将获取的用户数据和已存储的用户数
据进行匹配,可实现已存储的第一用户为系统判定的可信用户,提高了计算机设备判定应
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信
息处理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
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计算
机设备可以为包括服务器、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以计算机设备为服务器
为例: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相关的服务器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
图7,服务器包括:存储器710、处理器720、以及电源73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图7所示的服务器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
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器71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10
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710可主要包
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
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图像播放功能的应用程序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
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
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
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720是服务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的各个部
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1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10
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服务器进行整体监控。在一个实施例
中,处理器7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2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
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
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
720中。
服务器7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3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
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
耗管理等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服务器所包括的处理器720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1)至
(5)。其中:
(1)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按账号
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记录启动应用平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并对
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筛选,将筛选获取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并存储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
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可包括用户的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账号信息包括用户账号ID
(Identification,身份证)及对应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号等;活跃度信息包括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通俗
来说,第一用户即计算机设备筛选获取的可信用户,第一用户在应用平台中下载应用程序
会被计算机设备判定为正常下载。通过将用户账号ID与IMEI号对应存储,避免了用单一
IMEI号识别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时,因IMEI号极易伪造造成的识别可信用户准确率低的问
题,提高了识别可信用户的准确率。
(2)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记录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及下载用户的用户
数据。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即应用程序对应的在应用平台的下载用户,计算机设备可
获取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及对应的IMEI号等。
(3)将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匹配成功的下
载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将获取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与已存储的第一用
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具体来说,计算机设备将下载用户的用
户账号ID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ID进行匹配、且将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与
相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ID对应的IMEI号进行匹配,若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与第一用
户的用户账号ID相同,且下载用户的用户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与相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账
号ID对应的IMEI号相同,则判定下载用户与第一用户匹配成功,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
(4)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获取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并计算匹配成
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即计算机设备可计算应用
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中可信用户的比值。
(5)若比值低于第一阈值,则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包含第一类下载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根据匹配成功的下载用户的数量与应用程序对应
的下载用户的数量的比值来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第一类下载量。其中,
第一类下载量是指非正常下载量,计算机设备判定第一用户在应用平台中下载应用程序为
正常下载,则除第一用户外其他用户在应用平台中下载应用程序为非正常下载。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数据和已存储的
第一用户数据,其中第一用户为筛选获取的正常用户。将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数据与
已存储的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包含的第一用户,计算应
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中第一用户的比值,若上述比值低于指定值,判定应用程序的下载
量中包含非正常下载量,可便捷的检测应用程序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执行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预
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检测账号信息是否包括
账号身份标识ID和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号;且检测活跃度信息中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是
否达到第二阈值;若账号信息包括账号ID和IMEI号且活跃度信息中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达
到第二阈值,则获取用户数据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启动应用平台的用户对应
的用户数据,并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将筛选获取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并存储筛选获取用
户的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可包括账号ID及对应的IMEI号、在预设时间内启动应用程序
的数量、启动的应用程序的名称、启动单个应用程序的次数等。其中,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
包括:根据预设的筛选规则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预设的筛选规则可包括账号信息是否包
括账号ID和IMEI号、在预设时间内启动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达到指定值、在预设时间内启
动单个应用程序的次数是否达到指定值、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有启动指定的应用程序等。例
如,预设的筛选规则为账号信息包括账号ID和IMEI号、且在当前日期前30天启动的应用程
序包括QQ、微信、微博、短信、相册、电话、相机、邮件、日历和天气中任意五种,则判定用户为
第一用户,获取用户数据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对用户数据进行筛选,获取筛选后的用户作为第一
用户,有利于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用户来判定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
载量,提高了计算机设备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执行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定期获
取按账号信息和活跃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的用户数据;将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的
集合替换存储为筛选得到的用户数据的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获取筛选后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并用获取的
用户数据替换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例如,计算机设备获取当前日期前30天所有
启动应用程序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对上述用户数据进行筛选,获取筛选后的用户,并用
筛选后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替换存储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用筛选获取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替换已存储
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实现实时更新计算机设备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提高
了计算机设备判断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执行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当
前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若检测到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或当前
用户的IMEI号与第一用户的IMEI号相同;检测当前用户的账号ID和IMEI号与对应的第一用
户的账号ID和IMEI号是否对应相同;若不相同,从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中删除当前用户对
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实时监测登录应用平台的用户,并获取当前登录
应用平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包括用户账号ID及对应的IMEI号。若计算
机设备检测到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则检测当前用户的账
号ID对应的IIMEI号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对应的IMEI号是否相同。若当前
用户的账号ID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相同,且当前用户的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与相
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对应的IMEI号不同,则判定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相应的
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不匹配,将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
用户数据删除。若计算机设备检测到当前用户的IMEI号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IMEI号相
同,则检测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账号ID是否相同。若当前用户
的IMEI号与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IMEI号相同,且当前用户的账号ID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
用户的账号ID不同,则判定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与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不
匹配,将当前用户的用户数据相应的已存储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删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实时监测登录应用平台的用户并获取用户的用
户数据,用户数据为用户账号ID与对应的IMEI号,将获取的用户数据和已存储的用户数据
进行匹配,可实现已存储的第一用户为系统判定的可信用户,提高了计算机设备判定应用
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的精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之前,上述计算机设
备中处理器执行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若应用程序对应的
下载量高于第三阈值,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实时监测应用平台中应用程序的下载量,若监测
到应用程序的下载量高于预设值,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即获取应
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监测的应用平台中应用
程序的下载量为一定时间间隔内应用程序的下载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对应用程序的下载量进行监控,若应用程序的
下载量高于指定值,则获取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用户的用户数据。通过下载量来筛选应用
程序,可更准确的识别应用程序对应的下载量中是否包含非正常下载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
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
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
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