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槽构筑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排水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排水用雨水槽。
背景技术
为了收集雨水,街道、道路、广场的地面上需要构筑雨水槽。目前,普通雨水槽通常采用黏土砖砌筑而成,或者采用现浇混凝土构筑而成。采用黏土砖砌筑雨水槽,需要首先利用黏土砖砌筑雨水槽墙体,然后在雨水槽墙体上涂抹混凝土;因需要逐块砌筑黏土砖,而且需要涂抹混凝土,因此采用黏土砖砌筑雨水槽的施工方法效率很低;同时由于黏土砖的生产浪费黏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黏土砖。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法构筑雨水槽,首先需要根据雨水槽墙体的位置、形状和尺寸支放模板(支模),然后向模板中间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拆除模板(拆模);由于该方法需要支模和拆模作业,导致施工效率很低,尤其是在桥面等地基较薄的地方修筑较为窄浅的雨水槽时,支模和拆模难度较大,导致施工效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雨水槽构筑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槽构筑的模具,利用该模具能够显著提高构筑雨水槽的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挖槽体或者预留槽体,在需要构筑雨水槽的地方开挖槽体,或者在修筑道路、桥面时在需要构筑雨水槽的地方预留槽体;
(2)铺浆,在槽体的底部铺设适量的混凝土浆料,并平整混凝土浆料的表面;
(3)放置模具,将模具放置在槽体内混凝土浆料的上方,所述模具包括筒状或者槽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具有支板;
(4)灌浆,向槽体内模具的两侧浇灌混凝土浆料;
(5)取出模具,将模具从槽体内取出,步骤(2)中铺设的混凝土和步骤(4)中浇灌的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雨水槽。
在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中,步骤(2)铺设的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形成雨水槽的底面,步骤(4)浇灌在模具两侧的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形成雨水槽的侧面墙体;由于模具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具有支板,该支板能够使浇灌在模具两侧的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在支板的下方形成雨水槽侧面墙体的顶面,支板能够使雨水槽的深度均匀。为了能够在雨水槽侧面墙体的顶部形成放置和支撑箅子的支撑台,本发明的构筑方法所用的模具主体两侧外表面的支板具有“L”形的横截面,这样浇灌在模具两侧的混凝土凝固后在雨水槽侧面墙体的顶部形成“L”形的支撑台,用于放置和支撑箅子。
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中,为了便于模具的放置和取出,所述模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
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模具,包括筒状或者槽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具有支板。
前述模具主体两侧外表面上的支板具有“L”形的横截面,以便形成用于放置和支撑箅子的支撑台。
前述模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以方便模具的放置和取出。
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模具的外部轮廓和形状与雨水槽墙体相适应,事先制作完成且能够整体移动、反复使用,使得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无需支放模板(支模)和拆除模板(拆模)作业,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尤其是在桥面等路基较薄的地方构筑较为窄浅的雨水槽时,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的优势更为明显;需要构筑比较长的雨水槽时,可以反复利用本发明的模具首尾相连地构筑以形成所需长度的线性雨水槽;采用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构筑而成的雨水槽尺寸和形状均匀;本发明的模具两侧具有“L”形的支板,采用本发明构筑方法构筑而成的雨水槽自然形成用于支撑箅子的支撑台,施工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及其专用模具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雨水槽构筑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雨水槽构筑模具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种雨水槽构筑模具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主体的横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种雨水槽构筑模具的立体图;
图6是利用图5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构筑而成的雨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雨水槽构筑方法及其专用模具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包括筒状的主体1、主体1两侧外表面的两个支板2和主体1顶部的两个手柄3;所述主体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如图2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包括槽状的主体1、主体1两侧外表面的两个支板2和主体1顶部的两个手柄3;所述主体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如图3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包括筒状的主体1、主体1两侧外表面的两个支板2和主体1顶部的两个手柄3。如图4所示,图3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主体1的横截面的下部为椭圆面的一部分(虚线下面的部分),上部为长方形表面(虚线上面的部分)。
如图5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包括筒状的主体1、主体1两侧外表面的两个支板2和主体1顶部的两个手柄3,所述支板2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主体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图1和图2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用于构筑长方体雨水槽;利用图3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构筑而成的雨水槽的横截面的下部为椭圆面的一部分,上部为长方形。
图5所示的雨水槽构筑模具,其两侧外表面具有“L”形的支板2,利用该模具构筑而成的雨水槽的两侧墙体上具有“L”形的支撑台,用于支撑箅子。
如图6所示的雨水槽,该雨水槽利用图5所示的模具构筑而成,其两侧墙体的上方具有“L”形的支撑台4,该支撑台4用于放置和支撑箅子5。
利用图5所示的模具构筑雨水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挖槽体或者预留槽体,在需要构筑雨水槽的地方开挖槽体,或者在修筑道路、桥面时在需要构筑雨水槽的地方预留槽体;
(2)铺浆,在槽体的底部铺设适量的混凝土浆料,并平整混凝土浆料的表面。在槽体底部铺设的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形成雨水槽的底面,为使雨水槽底面平整,需要平整混凝土浆料的表面。
(3)放置如图5所示的模具,将图5所示的模具放置在槽体内混凝土浆料的上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模具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槽体底部的混凝土表面平整,进而使最终构筑成的雨水槽的底面平整;
(4)灌浆,向槽体内模具的两侧浇灌混凝土浆料;
(5)取出模具,将模具从槽体内取出,步骤(2)中铺设的混凝土和步骤(4)中浇灌的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雨水槽。
如果需要构筑的雨水槽比较长,可以重复前述方法,以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线性雨水槽。通过前述步骤,即形成如图6所示的雨水槽,该雨水槽两侧墙体的上方具有“L”形的支撑台4,该支撑台4用于放置和支撑箅子5。
显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方便、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多种形式的变化或者变换。与本发明相等同或者实质等同的任何变化或者变换均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