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工具箱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的工具箱构造。
背景技术
在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中,为了收纳各种工具类而在主体框架上设置有工具箱。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26262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并在上部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箱主体、和能够使箱主体的开口部开闭的盖体的工具箱构造。在该盖体上,设置有用于作业者在开闭作业时把持的手柄。而且,该构造中,在箱主体与盖体的间隙处设置有密封部件,防止了雨水或洗车水等流入到箱主体内。
另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工具箱的容积,日本特开平9-17525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箱主体的底板上设置开口部,以该开口部与主体框架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将箱主体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结构。在该盖体上,设置有将盖体以闭塞状态锁定保持于箱主体的锁定机构。
但是,在现有的构造中,用于开闭盖体的手柄或锁定机构被设置在使盖体的一部分凹陷而成的凹陷部分中以便不从盖体的表面突出,所以,雨水或洗车水会存留在该凹陷部分。而且,如果当作业者打开盖体时在凹陷部分存留有水,则存在着作业者的手会被水浸湿而使其感到不舒适感的问题。
另外,作为其他的课题,当如日本特开平9-175253号公报所记载的工具箱构造那样为了使工具箱的容量扩大而在箱主体的底板上设置了开口部时,雨水或洗车水等有可能从箱主体与主体框架的连接部分的间隙经由开口部流入到箱主体内。因此,例如在箱主体内收纳了金属制的工具类的情况下,存在着工具类因流入到箱主体内的水而生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工具箱构造,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将存留在工具箱的开闭盖上面的水排除,并且可以使水不从箱主体的底板的底面开口部流入。
本发明在开闭盖上形成除水孔,使存留在开闭盖的上面的水流入到箱主体内,并且利用对箱主体内的照明装置进行覆盖的保护罩将水排出到箱主体外部。
具体而言,本发明以具备箱主体和开闭盖的工具箱构造为对象,谋求以下的解决方案,其中,所述箱主体被设置在建筑机械的主体框架上,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且在上部侧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闭盖能够使该箱主体的开口部开闭。
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前述箱主体内而用于朝向该箱主体的外部照射光的照明装置、和被配置成覆盖前述照明装置的周围而保护该照明装置的保护罩,在前述箱主体的底板上形成有沿其厚度方向开口的底面开口部,另一方面,在比该底面开口部的周缘部靠外侧的位置形成有排水孔,前述箱主体隔着位于比前述排水孔靠内侧的位置且沿着前述底面开口部的周缘部配置的密封部件而设置在前述主体框架上,在前述开闭盖上形成有使存留在其上表面的水流入到前述箱主体内的除水孔,前述保护罩被构造成将从前述除水孔流入到前述箱主体内的水引导至前述排水孔。
本发明中,在箱主体内设置了用于朝向其外部照射光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的周围被保护罩覆盖,由此来保护照明装置。在箱主体的底板上形成有沿其厚度方向开口的底面开口部。并且,在比底面开口部的周缘部靠外侧的位置形成有排水孔。
而且,箱主体经由密封部件被设置在主体框架上。该密封部件位于比排水孔靠内侧的位置且沿着底面开口部地周缘部配置。在开闭盖上形成有使存留在其上面的水流入到箱主体内的除水孔。从除水孔流入到箱主体内的水,被保护罩引导至排水孔。
该情况下,可以使存留于开闭盖的上面的水经由除水孔流入到箱主体内,之后能够经由保护罩从排水孔将水排出。因此,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实现开闭盖上面的排水构造。
具体而言,当雨水、洗车水等存留在开闭盖的上面、尤其是存留在设置有锁定机构与扶手的凹陷部分时,存在着当作业者将开闭盖打开时作业者手被浸湿而感到不舒适感的问题。鉴于此,如果在凹陷部分形成除水孔而使存留于凹陷部分的水流入到箱主体内,则可以消除这样的不舒适感。但是,为了使箱主体内收纳的工具类不被水浸湿,需要另外设置排水机构,由此导致装置构成变得复杂、同时成本增加。
对此,在本发明中,将预先内置在箱主体内的照明装置的保护罩作为将从除水孔流入到箱主体内的水引导至排水孔的排水板而使用。因此,不需要在箱主体内另外设置排水机构,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将存积在开闭盖的上面的水排出。
而且,通过在箱主体与主体框架的连接部分设置密封部件,能够可靠地防止雨水等从连接部分的间隙经由底面开口部流入到箱主体内。并且,由于排水孔形成在比密封部件靠外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将流入到箱主体内的水排出到比密封部件靠外侧的位置。即,箱主体与主体框架的连接部分被密封部件密封。因此,从排水孔排出的水不会再次流入到箱主体内,能够可靠地进行排水作业。
另外,本发明优选在前述构成中,在与前述照明装置的照射面对置的前述箱主体的侧壁上形成照明开口部,前述排水孔形成在前述箱主体的底板的前述照明开口部的附近。
在本发明中,在箱主体的侧壁的与照明装置的照射面对置的位置形成照明开口部。排水孔形成在箱主体的底板的照明开口部的附近。
该情况下,即使当雨水等经由照明开口部流入到箱主体内时,也能够经由形成在其附近的排水孔将水排出到箱主体外部。由此,能够防止箱主体内收纳的工具类因被水润湿而生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整体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建筑机械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工具箱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工具箱的开闭盖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工具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工具箱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剖面图。
图7是表示工具箱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例示,其意图并不在于限定本发明、其应用物或其用途。
<建筑机械的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整体构成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该建筑机械10是搭载有能够在履带式下部行进体1上旋转的上部回旋体2(主体框架)的液压挖掘机。上部回旋体2具备主体框架3和分别安装在该主体框架3上的附属装置(attachment)4、驾驶室5、机械室6和配重7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1中附图左侧的配置有附属装置4的一侧设为车辆前侧,将靠向纸面侧的设置有驾驶室5的一侧设为车辆左侧,在下述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言及前后左右等方向,则按照该定义进行说明。
前述附属装置4能够俯仰地被支承在上部回旋体2的前部中央,具有:被设置在主体框架3的大致中央位置的一对纵板(未图示)支承为能够转动的大致<字形状的动臂11;沿该动臂1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能够转动地被支承于动臂11的斗杆12;和能够转动地被支承于该斗杆12的铲斗13。
前述驾驶室5是在内部装备有驾驶席位、各种控制设备、操作设备等的矩形箱状驾驶室,以邻接位于附属装置4的左侧的方式被配设在上部回旋体2的前部左侧。
前述机械室6遍布左右两侧之间配设在上部回旋体2的后部。在机械室6的后侧的遍布左右两侧之间的部分配设有配重7。而且,如图2所示,在机械室6的右前方部分还配设有贮存工作油的工作油容器23。并且,以邻接的方式在该工作油容器23的前侧配设有贮存燃料的燃料容器24。机械室6被一组主体罩17覆盖。在燃料容器24的上部设置有燃料供给口24a。
而且,如图3所示,在前述燃料容器24的前侧上部,还设置有以重叠在后述工具箱30的上面的方式鼓出的鼓出罩18。在鼓出罩18的前侧,形成有其一部分凹陷的凹部18a,以便当将工具箱30的开闭盖40向燃料容器24侧开启时不发生干涉。
在前述上部回旋体2的上面设置有机罩26。该机罩26呈向上侧鼓出的矩形拱顶形状,被安装成能够开闭。而且,以定期进行检查的多个检查部位位于该机罩26的下方的方式精心构筑了发动机等的配置。例如,检查散热器漏水的部位、检查发动机的带的张力状况的部位、检查发送机油的液面计(level gauge)的部位等需要定期检查的部分被集中配置在该机罩26的下方。
在与前述燃料容器24的前侧邻接的位置,设置有能够收纳各种工具等的工具箱30。该工具箱30的上面形成为从前侧朝向后侧向斜上方倾斜,并比燃料容器24的上面低一级。而且,利用该工具箱30构成了用于作业者升降到其后方的机械室6的上面的升降台阶。对于该工具箱30的具体构成将在后面叙述。
在位于前述工具箱30的前侧下部的主体框架3的部分,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用于使作业者最初放脚的踩踏台27。
这里,为了辅助作业者的升降,设置有将金属管弯曲成弧状而形成的扶手28。对扶手28而言,其下端部被安装在主体框架3的右角部,其上端部被安装在燃料容器24的前面,在燃料容器24的右侧面侧沿着工具箱30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为了确保利用前述工具箱30作为升降阶梯而攀登到燃料容器24的上面的作业者的安全性,在燃料容器24的上面,设置有将金属管弯曲成U字状而形成的安全栅栏29。
<工具箱构造>
接着,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工具箱构造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具箱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工具箱的开闭盖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工具箱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图5所示,该工具箱30是用于收纳各种工具类的部件,具备: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S1并在上部侧形成有开口部31a的箱主体31、和能够使箱主体31的开口部开闭的开闭盖40。该开闭盖40以从前侧朝向后侧向斜上方倾斜的状态被安装在箱主体31上。
如图5所示,前述箱主体31通过将底板32、前侧板33、后侧板34、左侧板35及右侧板36组合而形成为中空的箱状。这里,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是通过冲压加工将底板32的前后两端部折曲而使其分别竖立而形成的部件。即,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由一张金属板一体形成。这样,通过由一张金属板一体形成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与通过焊接等将各板材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稳定的刚性。
这里,前述前侧板的高度被设定成比后侧板34的高度低。而且,前侧板33的上端部朝向斜上方内侧折曲,形成了与开闭盖40连续的倾斜面。并且,后侧板34的上端部朝向水平方向内侧折曲,形成了后述第二阶梯34a的踩踏面的一部分。
前述左侧板35及右侧板36以覆盖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的左右两端部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而且,左侧板35及右侧板36的周缘部通过冲压加工被向箱内侧折曲。具体而言,该折曲部分被设定为能够嵌入到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的左右两端的周缘部的大小。
而且,在左侧板35及右侧板36的折曲部分分别被嵌入到前述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的左右两端部之后,利用焊接等进行接合从而形成箱状的箱主体31。
这样,通过由一张金属板一体形成前述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并在其左右两端部接合左侧板35及右侧板36的构成,能够简化构成部件的库存管理。即,即使在工具箱3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按建筑机械10的每一个机型而变更的情况下,由于只要仅对一体形成的部件(底板32、前侧板33及后侧板34)进行尺寸变更,将左侧板35及右侧板36作为公共部件使用即可,所以,可以减少构成部件的种类。
在前述箱主体31的开口部31a的周缘,设置有由具有密封性的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等形成的压缝条37。具体而言,箱主体31的开口部31a的四角形成为圆弧状,沿着开口部31a的周缘安装有一根长条状的压缝条37。而且,该压缝条37在关闭开闭盖40的状态下被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对箱主体31与开闭盖40的间隙进行密封。
在前述箱主体31的底板32上,形成有沿其板厚方向开口的大致正方形状的底面开口部32a。在底面开口部32a的四角,形成有用于插通未图示的紧固螺杆来将箱主体31牢靠固定于主体框架3的安装孔32b。
在前述主体框架3的与箱主体31的底面开口部32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从其上面凹陷成阶差状的阶差部3a(参照图7)。在该阶差部3a的周缘部配置有密封部件45。箱主体31经由密封部件45被配置在主体框架3上,箱主体31的收纳空间S1与主体框架3的阶差空间S 2连通。
根据该构成,除了箱主体31的收纳空间S1之外,还能够将主体框架3的阶差部3a的阶差空间S2作为收纳空间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可以扩大工具箱30内部的收纳空间。并且,通过在箱主体31的底面开口部32a的周缘部设置密封部件45,能够可靠地防止雨水等从箱主体31与主体框架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经由底面开口部32a流入到箱主体31内。
图6是表示工具箱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剖面图,图7是侧视剖面图。如图6及图7所示,在箱主体31的底板32中的靠前侧板33的位置、且比底面开口部32a靠外侧的位置,形成有排水孔32c。该排水孔32c是用于将流入到箱主体31内的水排出到外部的部件,形成在比密封部件45靠外侧的位置。
即,即使从前述排水孔32c排出到箱主体31外部的水想要经由箱主体31与主体框架3的连接部分的间隙而再次流入到箱主体31内,也会被设置于连接部分的密封部件45密封。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排水作业。
如图3所示,前述开闭盖40经由铰链41被能够开闭地安装在箱主体31的后侧板34的上端部。由此,通过将开闭盖40的近前侧举起而向燃料容器24侧开启,可以取出被收纳在工具箱30内的各种工具类。该开闭盖40构成为从箱主体31的前侧板33朝向后侧板34向斜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在前述开闭盖40上,在其倾斜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凹陷设置了第一阶梯40a。该第一阶梯40a是作业者升降到主体框架3上时用于紧接着踩踏台27(参照图2)将脚放置其上的部件,在其前端部,设置有用于防滑及使作业者鞋底的泥等脱落的凹凸部40b。
而且,在前述开闭盖40的上端部,安装有辅助阶梯板42。该辅助阶梯板42构成了在第一阶梯40a之后用于使作业者放脚的第二阶梯34a,通过与箱主体31的后侧板34的上部侧的第二阶梯34a连续地向水平方向突出,形成了踩踏面。由此,由于第二阶梯34a的踩踏面积扩大,所以在确保作业者升降时的安全性上十分有利。
另外,前述辅助阶梯板42通过被紧固螺杆43固定于开闭盖40而能够实现拆装自如。而且,辅助阶梯板42的前端部被向上方折曲而竖立设置,并且在其上端缘部形成有用于防滑及使作业者鞋底的泥等脱落的凹凸部42a。
在前述开闭盖40的第一阶梯40a的右侧位置,设置有用于在由开闭盖40关闭了箱主体31的开口部31a的状态下进行锁定、保持的锁定机构46。
如图7所示,前述锁定机构46具备锁芯47、和能够与锁芯47的开闭操作连动地切换为开位置和闭位置的钩部48。
而且,在前述箱主体31的右侧板36的上部侧,设置有向箱内侧突出的卡合板36a,当钩部48位于闭位置时,钩部48与卡合板36a卡合而开闭盖40处于被锁定的状态。
这里,为了使作业者对开闭盖40进行开闭时容易将手指抓握于其上,在前述锁定机构46中的锁芯47的近前侧形成有以阶差状凹陷的锁定阶差部49。而且,在该锁定阶差部49的底部,形成有贯通到箱主体31内部的除水孔49a。
这样,通过在前述锁定阶差部49的底部设置除水孔49a,可使雨水等不存留在锁定阶差部49地流入到箱主体31内。因此,能够防止作业者在将开闭盖40打开之际作业者手被浸湿而感到不舒适感。
如图6及图7所示,在前述箱主体31内部,设置有用于朝向箱主体31的外部照射光的照明装置50。具体而言,该照明装置50被配置在箱主体31的前侧板33附近。而且,在该前侧板33上,在与照明装置50的照射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照明开口部33a。
前述照明开口部33a也如图3所示,由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形成的两个长孔构成。而且,从照明装置50照射的光经由照明开口部33a,被照射到建筑机械10的前方。
这里,在前述箱主体31的底板32上的照明开口部33a的附近,形成有上述的排水孔32c。因此,即使在雨水等经由照明开口部33a流入到箱主体31内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形成在其附近的排水孔32c被排出到箱主体31外部。由此,可防止收纳于箱主体内的工具类因被水润湿而生锈。
前述照明装置50的周围被保护罩51覆盖。具体而言,该保护罩51由覆盖照明装置50的左右两侧面及后侧面的侧壁部51a、和覆盖照明装置50的底面的底面部51b构成。这里,底面部51b构成了从后侧朝向前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而且,在底面部51b的前侧端、与箱主体31的前侧板33之间设置有间隙,沿着底面部51b的倾斜面流动的水被引导至形成在箱主体31的底板32上的排水孔32c。
前述照明装置50利用保护罩51的侧壁部51a、和箱主体31的前侧板33包围其前后左右方向的所有面,来实施保护。这里,照明装置50的上部侧不被保护罩51覆盖,处于露出的状态。
前述保护罩51的侧壁部51a的后端部的位置被设定成,侧视下比形成在开闭盖40的锁定阶差部49的除水孔49a的位置靠后。由此,保护罩51作为对从除水孔49a流入到箱主体31内的水进行承接的排水板而发挥功能。
下面,利用图7对雨水等经由除水孔49a、照明开口部33a流入到箱主体31内之后,直到被从排水孔32c排出为止的水的流通路径进行说明。其中,水的流通路径由使用双点划线记载的箭头表示。
如图7所示,雨水等在存积到前述开闭盖40的上面,更具体而言存积到锁定阶差部49之后,经由除水孔49a流入到箱主体31内。从除水孔49a流入到箱主体31内的水被保护罩51承接,在保护罩51的侧壁部51a与照明装置50之间流动。
然后,沿着前述保护罩51的侧壁部51a流动的水沿着底面部51b的倾斜面向前方流动。从底面部51b的前侧端流下的水经由形成在箱主体31的底板32的排水孔32c,被排出到箱主体31外部。
另一方面,雨水等还从前述照明开口部33a流入到箱主体31内。从前述照明开口部33a流入的水沿前侧板33流下,经由排水孔32c被排出到箱主体31外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将预先内置在箱主体31中的照明装置50的保护罩51作为将从除水孔49a流入到箱主体31内的水引导至排水孔32c的排水板而使用,由此,不需要在箱主体31内通过其他途径设置排水机构,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将存积在开闭盖40的锁定阶差部49的水排出。因此,不会在作业者将开闭盖40打开时浸湿作业者的手而使其感到不舒适感,从而成为优选的方式。
虽然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等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