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94244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78792.1

申请日:

2016.10.08

公开号:

CN106547947A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61008|||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乾江; 崔伟青; 曾文彬; 齐凡

地址: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1079号花园城数码大厦A座9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代理人:

刘大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所述GPIO仿真电路由复数路相同的基本GPIO电路组成,其中,一路基本GPIO电路包括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平转换IC,且所述电平转换IC之间串联有电阻。本发明通过CS‑GPIO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与目标芯片等效的GPIO电路,可以实现多种电气特性兼容和多种模式兼容,满足了用户对仿真器实时性和兼容性的需求,加速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PIO仿真电路由复数路相同的基
本GPIO电路组成,其中,一路基本GPIO电路包括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平转换IC,且所述电
平转换IC之间串联有电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IC,包括
有反向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并联于FPGA的一条驱动线上,且两个电平转
换IC中的二极管分别接有不同的FPGA驱动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平转换IC,
前面一个为第一电平转换IC,后面一个为第二电平转换IC,第一电平转换IC和第二电平转
换IC之间设置有电阻;所述第一电平转换IC和第二电平转换IC串联于FPGA的IOA驱动线,且
第一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接于FPGA的PEA驱动线,第二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接于FPGA的PZA
驱动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平转换IC之
间,接有GPIO总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PIO仿真电路,与
FPGA连接,所述FPGA每一路通道并联设置有8-16路基本GPIO电路。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类型的MCU
在线仿真器的GPIO仿真技术。

背景技术

MCU的仿真/调试技术目前主要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模拟器(或软件仿真),其实
质上是目标MCU的软件模型。第二类是ICE(在线仿真器),其是低成本8-bit MCU嵌入式系统
中一类较为常见的仿真工具,可以理解为仿真目标MCU的等效物理设备。但该设备具备仿真
接口,使得IDE可以通过专用仿真驱动访问该设备,并实现实时仿真。相比模拟器,ICE能够
实时采集和产生物理信号,因此可以在实际电路系统中进行实时仿真。第三类是ICD(在线
调试器),其已经将部分调试功能集成在MCU内核里面,如ARM推出SWD调试模块。相比ICE,
ICD还需要MCU的程序区是可擦除的。因此在OTP类型的MCU领域,ICE是实现仿真调试的最佳
方案。

然而,目前MCU的集成度越来越高,GPIO功能越来越复杂,如何保证ICE在GPIO仿真
方面能最逼近真实的目标芯片,又能兼容不同型号的目标芯片,成了ICE技术中的一项难
题。

如专利申请201510617717.5公开了一种用于ICE的MCU仿真方法,该方法通过CS-
SIM主模块和CS-SIM从模块来实现,其中ICE的CPU以及CS-SIM主模块集成在FPGA中,CS-SIM
从模块集成于目标芯片中;CS-SIM主模块通过监控CPU的SFR总线,在CPU读写模拟相关寄存
器的同时,将SFR信息通过CS-SIM总线写入到目标芯片当中;目标芯片中通过CS-SIM从模块
接收SFR信息完成SFR配置,最终将模拟输出映射到IO口上,实现芯片内部数模接口到ICE数
模接口的等效替换。然而,该方法实现复杂,特别是对硬件的要求高,且对多种电气特性兼
容性差,无法实现GPIO的动态配置。

GPIO模式的动态配置指的是,GPIO模式通过用户程序动态改变,而不需要手动对
电路进行短接、跳线等操作。FPGA可以实现大部分GPIO模式,但不能实现动态配置。因此如
何通过外部电路实现GPIO模式的动态配置,又能很好的兼容目标MCU的GPIO动态特性和静
态特性,成了ICE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FPGA的IO电压范围一般只有1.5-3.3V。但通
用MCU的电压一般达到5V左右。因此,如何实现电平转换,又能实现GPIO复用模式,成了ICE
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很多MCU都集成了模拟电路,如ADC电路、比较器电路等。
GPIO的模拟复用功能根据MCU类型变化多样。如何实现与兼容MCU的数模复用类GPIO,也是
ICE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地是提供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该仿真电
路提出了一种GPIO电路结构和FPGA驱动逻辑,可以实现多种电气特性兼容和多种模式兼
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该仿真电路可以
实现多种GPIO模式的动态配置及GPIO宽范围的工作电压,且实现简便,易于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所述GPIO仿真电路由复数路相同的基本GPIO电
路组成,其中,一路基本GPIO电路包括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平转换IC,且所述电平转换IC
之间串联有电阻。

所述电平转换IC,包括有反向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并联于FPGA
的一条驱动线上,且两个电平转换IC中的二极管分别接有不同的FPGA驱动线。

进一步,所述两个电平转换IC,前面一个为第一电平转换IC,后面一个为第二电平
转换IC,第一电平转换IC和第二电平转换IC之间设置有电阻;所述第一电平转换IC和第二
电平转换IC串联于FPGA的IOA驱动线,且第一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接于FPGA的PEA驱动线,
第二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接于FPGA的PZA驱动线。

进一步,所述两个电平转换IC之间,接有GPIO总线。

所述GPIO仿真电路,与FPGA连接,所述FPGA每一路通道并联设置有8-16路基本
GPIO电路。

本发明通过CS-GPIO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与目标芯片等效的GPIO电路,可以
实现多种电气特性兼容和多种模式兼容(支持模数混合GPIO的仿真),满足了用户对仿真器
实时性和兼容性的需求,加速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基本GPIO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 8x8多路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输入浮空等效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输入上拉等效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输入下拉等效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普通输出等效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开漏输出等效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所实施的CS-GPIO复用模拟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GPIO仿真电路,通过这种GPIO电路以及FPGA驱动逻辑,可以以
非常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多种GPIO模式的动态配置,有同时能满足3.3V-5V的工作电压
需求。本发明实现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中分为主板、小板两个部分,主板由MUC、驱动逻辑及GPIO电路构成,小板则由复
数个模拟电路构成,其中GPIO电路与模拟电路通过GPIO总行和GPIO接口进行通信。

由于目标芯片的GPIO个数、模式、引脚分布等特性是随机的,因此ICE无法确定
GPIO的相关参数。因此本发明的CS-GPIO结构图中将ICE设计成主板+小板的模式。主板提供
公共的GPIO资源,而小板根据目标芯片的特性单独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板与主板进行
组合,便构成专用的仿真器。

主板核心器件是FPGA,内部包含GPIO电路对应的驱动逻辑和MCU。通过该电路和逻
辑,可以实现:1)GPIO模式的动态配置,2)1.8V-5V的宽范围工作电压。

通常采用GPIO电路实现一种上下拉网络,通过该电路可以实现与目标芯片相同的
GPIO模式,并实现GPIO动态配置。

小板的核心器件是一些模拟电路。可以通过将目标芯片配置为仿真模式后成为专
用的模拟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基本基础模拟器件实现。

将MCU芯片内部模拟电路按照功能集合进行分解。通过将MCU配置为不同的仿真模
式,可以等效具备这些模拟电路的专用器件。目标MCU在仿真模式下,需要将所需的数模接
口通过空闲引脚与FPGA内部的MCU软核进行互连,等效于目标芯片内部实际的连接方式。从
而实现了GPIO模式的数模复用。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实施的GPIO电路由多路相同的一路GPIO电路组成。一路基本
GPIO电路如图2所示。GPIO仿真电路由多路相同的基本GPIO电路组成,其中,一路基本GPIO
电路包括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平转换IC,且所述电平转换IC之间串联有100K的电阻。

每个电平转换IC,包括有反向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二极管,且这两个二极管并联与
FPGA的一条驱动线IOA0上,且两个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分别接有不同的FPGA驱动线,就是
说第一个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接于PEA0,第二个电平转换IC的二极管接于PZA0。

两个电平转换IC之间,通过PTA0接于GPIO总线。

一般MCU都以8路作为一个GPIO通道,并同时具备多个通道。因此,本发明提出的
8x8路GPIO电路如图3所示。例如A口驱动线作为一个GPIO通道,每个GPIO通道中具有0-7共8
路基本GPIO电路,GPIO电路接于GPIO总线。

对于B口驱动线、C口驱动线和D口驱动线等,也是如此。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于输入浮空模式时的等效电路图。在输入浮空模式下,M0
和M1关闭,Buffer2无电流流经等效断路;Buffer1由外部IO口PTA0指向FPGA内部输入端口
pt1in0,pt1in0电平状态实时等效于外部IO口PTA0。

图5所示,为本发明所实施CS-GPIO输入上拉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在输入上拉模式
下,M0~M5开关状态及其输入输出各节点点位如图6所示,电阻R1右端为高电平,流经它的
电流方向从右向左,等效于外部IO口PTA0接了上拉电阻;Buffer1由外部IO口PTA0指向FPGA
内部输入端口pt1in0,pt1in0电平状态实时等效于外部IO口PTA0。

图6所示,为本发明所实施CS-GPIO输入下拉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在输入下拉模式
下,M0~M5开关状态及其输入输出各节点点位如图6所示,电阻R1右端为低电平,流经它的
电流方向从左向右,等效于外部IO口PTA0接了下拉电阻;Buffer1由外部IO口PTA0指向FPGA
内部输入端口pt1in0,pt1in0电平状态实时等效于外部IO口PTA0。

图7所示,为本发明所实施CS-GPIO普通输出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在普通输出模式
下,M0和M1关闭,Buffer2无电流流经等效断路;由FPGA内部Buffer1指向外部IO电路,外部
IO口PTA0电平等效于pt1out0。

图8所示,为本发明所实施CS-GPIO开漏输出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在开漏输出模式
下,M0和M1关闭,Buffer3无电流流经等效断路;Buffer1和Buffer2的导通状态由ptout0经
过反相器INV1后控制,当pt1out为高电平时,Buffer1关断,Buffer2导通,同时M3输出高阻
态,pt1in0电平状态由外部IO口PTA0决定;当pt1out为低电平时,Buffer1导通,Buffer2关
闭,同时M3输出低电平将pt1in0电平拉低,外部IO口PTA0电平也为低。这样,PTA0就等效于
开漏口了(PTA0需要外加上拉电阻)。

图9所示,为本发明所实施CS-GPIO复用模拟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在复用模拟模式
下,M0和M1关闭,Buffer2无电流流经等效断路;Buffer1由外部IO口PTA0指向FPGA内部输入
端口pt1out0,这样,数字部分对外部PTA0IO口为高阻态,不影响PTA0的模拟输入,其模拟输
入直接拉到仿真芯片,用于仿真模拟输入功能。

总之,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实现与目标芯片等效的GPIO电路,实现GPIO动态配
置、实现GPIO宽范围的工作电压,实现模拟IO复用功能,可以实现多种电气特性兼容和多种
模式兼容(支持模数混合GPIO的仿真),满足了用户对仿真器实时性和兼容性的需求,加速
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ICE的GPIO仿真电路,所述GPIO仿真电路由复数路相同的基本GPIO电路组成,其中,一路基本GPIO电路包括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电平转换IC,且所述电平转换IC之间串联有电阻。本发明通过CSGPIO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与目标芯片等效的GPIO电路,可以实现多种电气特性兼容和多种模式兼容,满足了用户对仿真器实时性和兼容性的需求,加速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