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两栖登陆车.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293145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74308.3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号:

CN106515330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F 3/00申请日:20161212|||公开

IPC分类号:

B60F3/00

主分类号:

B60F3/00

申请人:

李新亚

发明人:

李新亚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博爱七路113号百合家园1栋140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车,由车厢(1)、接地装置组成,车厢(1)上安装了两台螺旋桨发动机(8)。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不会深陷沙地或泥泞中;两台螺旋桨发动机(8),功率强劲,其登陆时速度大机动灵活;螺旋桨发动机(8)可转动,其容易改变前进方向;战士登陆全程无须离开高速两栖登陆车,自始至终在其保护下,伤亡显著减少;其采用了隔热措施和降振措施,其内环境较好。总之,高速两栖登陆车能有效保护战士、火力强大、能快速登陆,是一种较好的登陆装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车,含车厢(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速两栖登陆车还含接地装置;
车厢(1)由一块上板(1a)、一块底板(1b)、一块前板(1c)、一块后板(1d)、两块侧板围
成;所述前板(1c)从上到下逐渐向后倾斜,其下端与所述底板(1b)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
上有多个射击孔(1h);所述后板(1d)上有车门(1e);竖直隔板(1f)位于所述车厢(1)内腔中
的后部,其上端面与所述上板(1a)的下表面固紧连接,其下端面与所述底板(1b)的上表面
固紧连接,其横向两侧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这两块侧板之一的内侧向面固紧连接,其上有
隔板门(1g);所述隔板(1f)与所述后板(1d)之间通道两侧的所述底板(1b)上,存放武器弹
药、工具和发动机燃油;所述上板(1a)为矩形,其上表面的纵向中线上有后圆孔(1i)和前圆
孔(1j),所述后圆孔(1i)又位于隔板(1f)的正上方,所述前圆孔(1j)位于所述后圆孔(1i)
的前方;所述侧板上也有多个射击孔(1h);
车厢(1)上安装有摄像头(2)、显示屏(3)、垫片(15)、座椅(4)、动力和控制系统;
摄像头(2)位于车厢(1)上板(1a)上表面前端的横向中央,其与相应位置的所述上板
(1a)固定连接;
显示屏(3)位于车厢(1)上板(1a)上的前圆孔(1j)的正后方且与之接近,其悬挂在相应
位置的所述上板(1a)的下表面上,所述车厢(1)上摄像头(2)拍摄的前方的景象显示在该显
示屏(3)上;
圆形垫片(15)的直径小于车厢(1)上板(1a)的横向宽度,其轴线与所述上板(1a)上的
后圆孔(1i)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相应位置所述上板(1a)的上表面固紧连接;所述垫片
(15)的中心有竖直垫片圆孔(15a),所述垫片圆孔(15a)的内径等于或大于所述后圆孔(1i)
的内径;
多个座椅(4)固紧安装在车厢(1)底板(1b)的上表面上,位于显示屏(3)后方的座椅(4)
供驾驶员乘坐,其余座椅(4)供其他战士乘坐;
动力和控制系统由螺旋桨发动机(8)、撑板(9)、齿盘(10)、齿盘轴(11)、齿轮(12)、齿轮
轴(13)、方向盘(14)组成;
两螺旋桨发动机(8)之一向前伸出的轴上固紧连接螺旋桨;
齿盘(10)的直径等于车厢(1)上垫片(15)的直径,其轴线与所述车厢(1)上板(1a)上的
后圆孔(1i)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所述垫片(15)的上圆面活动接触;所述齿盘(10)的中
心有齿盘圆孔(10a),所述齿盘圆孔(10a)的轴线与所述齿盘(10)的轴线重合;
齿盘轴(11)的竖直轴向高度等于齿盘(10)、垫片(15)、车厢(1)上板(1a)的竖直厚度之
和,其外径等于所述上板(1a)上的后圆孔(1i)的内径,其插在所述齿盘(10)上的齿盘圆孔
(10a)、所述垫片(15)上的垫片圆孔(15a)、所述后圆孔(1i)中,其与所述上板(1a)固紧连
接,又与所述齿盘(1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垫片圆孔(15a)的内圆周表面其相应位置的所
述齿盘轴(11)的圆周表面活动接触,或者相互对置;
两撑板(9)之一为矩形板;这两撑板(9)对称分居齿盘(10)轴线的两侧,这两撑板(9)之
一的下端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齿盘(10)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这两撑板(9)分别位于两螺旋
桨发动机(8)之一重心的正下方,这两撑板(9)之一的上端面与相应位置的正上方的螺旋桨
发动机(8)外壳的下表面固紧连接;这两螺旋桨发动机(8)的轴线平行且与这两螺旋桨发动
机(8)重心的连线垂直;安装在所述螺旋桨发动机(8)上的螺旋桨旋转时不会与所述齿盘
(10)碰撞;
齿轮(12)的直径小于齿盘(10)的直径,其位于齿盘(10)的前方且与所述齿盘(10)啮
合,其竖直轴线与车厢(1)上板(1a)上的前圆孔(1j)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相应位置的所
述上板(1a)的上表面活动接触;所述齿轮(12)的中心有竖直齿轮圆孔(12a),所述齿轮圆孔
(12a)的轴线与所述齿轮(12)的轴线重合;
方向盘(14)的直径大于齿轮(12)的直径,但小于齿盘(10)的直径,其位于车厢(1)上显
示屏(3)的下方且接近所述显示屏(3)的下端面,其中心有方向盘圆孔(14a);所述方向盘圆
孔(14a)的轴线与所述方向盘(14)的轴线重合,其内径等于齿轮(12)上的齿轮圆孔(12a)的
内径;
齿轮轴(13)的外径等于齿轮(12)上的齿轮圆孔(12a)的内径,其插在所述齿轮圆孔
(12a)、车厢(1)上板(1a)上的前圆孔(1j)、方向盘(14)上的方向盘圆孔(14a)中,其与所述
上板(1a)固定连接,其从所述前圆孔(1j)向上的伸出端与所述齿轮(12)固紧连接在一起,
其从所述前圆孔(1j)向下的伸出端与相应位置所述方向盘(14)固紧连接在一起;
接地装置由地板(5)、散热片(6)、隔热柱(7)组成;
地板(5)的平板(5a)和翘板(5b)为一整体;所述平板(5a)与车厢(1)的底板(1b)形状相
同、面积相等,其位于所述底板(1b)的正下方;所述翘板(5b)的横向宽度等于所述平板(5a)
横向宽度,其前端上翘,其下端与所述平板(5a)的前端圆滑相接;
多块散热片(6)均匀分散安装在地板(5)的平板(5a)的上表面上;所述散热片(6)为长
条形片,其轴线与所述平板(5a)的轴线平行,其纵向长度等于所述平板(5a)的纵向长度,其
后端面与所述平板(5a)的后端面齐平,其上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车厢(1)上的底板(1b)的下
表面对置但不接触,其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平板(5a)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多个隔热柱(7)分散安装在地板(5)的平板(5a)和车厢(1)的底板(1b)上;所述隔热柱
(7)为短小圆柱或多棱柱,其用绝热材料制造,其竖直轴向高度大于散热片(6)的竖直高度,
其下端面与相应位置的平板(5a)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上端面与相应位置的底板(1b)的下
表面固紧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两栖登陆车,其特征在于:
从下到上逐渐向后倾斜的防弹板的下端面与车厢(1)上板(1a)的上表面的前端固紧连
接,从下到上逐渐向内倾斜的两块防弹板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上板(1a)前部两侧之一的上
表面固紧连接,所述防弹板上有多个竖直射击缺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两栖登陆车,其特征在于:
车厢(1)上除备有步枪外,还备有机枪、火箭筒、火焰喷射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两栖登陆车,其特征在于:
车厢(1)上板(1a)的上表面上固紧安装发动机保护罩,两个螺旋桨发动机(8)隐藏其
内;所述发动机保护罩的前端有进气孔、后端敞开,其受弹正面从下到上逐渐向后倾斜,其
受弹两侧面之一从下到上逐渐向内倾斜。
5.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两栖登陆车的方法是这样的:
高速两栖登陆车由大型舰只输送到登陆点附近水域后,离开所述大型舰只前出,同时
支援舰只和飞机夺取制空权,并炮火覆盖目标地,削平通道的土坎和堑壕,摧毁通道的障碍
物,引爆通道上的地雷,消灭通道两侧敌人;接着高速两栖登陆车驶向登陆点后高速上岸,
对残存敌方目标倾泻子弹、发射火箭弹、喷射火焰,迅速冲向高地消灭残敌,以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抢占阵地;
在行进过程中,驾驶员根据显示屏(3)显示的前方情况,选择行进路径,调整行车方向;
当方向盘(14)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齿盘(10)逆时针方向转动,相应螺旋桨发动机(8)的
后端偏向右侧,使高速两栖登陆车向右转向;当方向盘(14)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齿盘
(10)顺时针方向转动,相应螺旋桨发动机(8)的后端偏向左侧,使高速两栖登陆车向左转
向;当螺旋桨发动机(8)的轴线与车厢(1)的轴线平行时,高速两栖登陆车的前进方向不变;
多辆高速两栖登陆车同时登陆时,成品字形前进或横向一线推进,最后在需要占领的
阵地上汇合;接着大批后续部队跟进,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说明书

高速两栖登陆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车,尤其是战士无须下车的、火力强大的、能快速登
陆的高速两栖登陆车。

背景技术

在登陆作战过程中,岸边不是松软沙地,就是隐藏大小石块的泥泞地,坦克和装甲
车行动缓慢,加之目标大,容易遭到导弹和火箭弹的攻击;战士离开船只或装甲车,涉水上
岸,行动更缓慢,又没有装甲保护,敌人居高临下,除非攻其不备,现有登陆方式可能造成严
重伤亡。

台独分子日益猖獗,我国必须做好让宝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战争准备;数十个
南海岛屿被侵占,我国必须做好收复祖国神圣领土的战争准备。这些战争都离不开登陆作
战。为减少伤亡和损失,登陆作战须迅雷不及掩耳,登陆战士须有充分保护,登陆火力须集
中和强大。

努力的方向摆在面前,希望能够早日实现,这是解放军的殷切企盼,国人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战士无须下车的、火力强大的、能快速登陆
的高速两栖登陆车。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用高速两栖登陆车实施登陆作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高速两栖登陆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车,含车厢和接地装置。

车厢由一块上板、一块底板、一块前板、一块后板、两块侧板围成;该前板从上到下
逐渐向后倾斜,其下端与该底板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上有多个射击孔;该后板上有车
门;竖直隔板位于该车厢内腔中的后部,其上端面与该上板的下表面固紧连接,其下端面与
该底板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横向两侧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这两块侧板之一的内侧向面固
紧连接,其上有隔板门;该隔板与该后板之间通道两侧的该底板上,存放武器弹药、工具和
发动机燃油;该上板为矩形,其上表面的纵向中线上有后圆孔和前圆孔,该后圆孔又位于隔
板的正上方,该前圆孔位于该后圆孔的前方;该侧板上也有多个射击孔。

车厢上安装有摄像头、显示屏、垫片、座椅、动力和控制系统。

摄像头位于车厢上板上表面前端的横向中央,其与相应位置的该上板固定连接。

显示屏位于车厢上板上的前圆孔的正后方且与之接近,其悬挂在相应位置的该上
板的下表面上,该车厢上摄像头拍摄的前方的景象显示在该显示屏上。

圆形垫片的直径小于车厢上板的横向宽度,其轴线与该上板上的后圆孔的轴线重
合,其下圆面与相应位置该上板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该垫片的中心有竖直垫片圆孔,该垫片
圆孔的内径等于或大于该后圆孔的内径。

多个座椅固紧安装在车厢底板的上表面上,位于显示屏后方的座椅供驾驶员乘
坐,其余座椅供其他战士乘坐。

动力和控制系统由螺旋桨发动机、撑板、齿盘、齿盘轴、齿轮、齿轮轴、方向盘组成。

两螺旋桨发动机之一向前伸出的轴上固紧连接螺旋桨。

齿盘的直径等于车厢上垫片的直径,其轴线与该车厢上板上的后圆孔的轴线重
合,其下圆面与该垫片的上圆面活动接触;该齿盘的中心有齿盘圆孔,该齿盘圆孔的轴线与
该齿盘的轴线重合。

齿盘轴的竖直轴向高度等于齿盘、垫片、车厢上板的竖直厚度之和,其外径等于该
上板上的后圆孔的内径,其插在该齿盘上的齿盘圆孔、该垫片上的垫片圆孔、该后圆孔中,
其与该上板固紧连接,又与该齿盘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垫片圆孔的内圆周表面其相应位置
的该齿盘轴的圆周表面活动接触,或者相互对置。

两撑板之一为矩形板;这两撑板对称分居齿盘轴线的两侧,这两撑板之一的下端
面与相应位置的该齿盘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这两撑板分别位于两螺旋桨发动机之一重心的
正下方,这两撑板之一的上端面与相应位置的正上方的螺旋桨发动机外壳的下表面固紧连
接;这两螺旋桨发动机的轴线平行且与这两螺旋桨发动机重心的连线垂直;安装在该螺旋
桨发动机上的螺旋桨旋转时不会与该齿盘碰撞。

齿轮的直径小于齿盘的直径,其位于齿盘的前方且与该齿盘啮合,其竖直轴线与
车厢上板上的前圆孔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相应位置的该上板的上表面活动接触;该齿
轮的中心有竖直齿轮圆孔,该齿轮圆孔的轴线与该齿轮的轴线重合。

方向盘的直径大于齿轮的直径,但小于齿盘的直径,其位于车厢上显示屏的下方
且接近该显示屏的下端面,其中心有方向盘圆孔;该方向盘圆孔的轴线与该方向盘的轴线
重合,其内径等于齿轮上的齿轮圆孔的内径。

齿轮轴的外径等于齿轮上的齿轮圆孔的内径,其插在该齿轮圆孔、车厢上板上的
前圆孔、方向盘上的方向盘圆孔中,其与该上板固定连接,其从该前圆孔向上的伸出端与该
齿轮固紧连接在一起,其从该前圆孔向下的伸出端与相应位置该方向盘固紧连接在一起。

接地装置由地板、散热片、隔热柱组成。

地板的平板和翘板为一整体;该平板与车厢的底板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其位于该
底板的正下方;该翘板的横向宽度等于该平板横向宽度,其前端上翘,其下端与该平板的前
端圆滑相接。

多块散热片均匀分散安装在地板的平板的上表面上;该散热片为长条形片,其轴
线与该平板的轴线平行,其纵向长度等于该平板的纵向长度,其后端面与该平板的后端面
齐平,其上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车厢上的底板的下表面对置但不接触,其下表面与相应位置
的该平板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多个隔热柱分散安装在地板的平板和车厢的底板上;该隔热柱为短小圆柱或多棱
柱,其用绝热材料制造,其竖直轴向高度大于散热片的竖直高度,其下端面与相应位置的平
板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上端面与相应位置的底板的下表面固紧连接。

为保护隐伏在车厢上板上的战士,从下到上逐渐向后倾斜的防弹板的下端面与车
厢上板的上表面的前端固紧连接,从下到上逐渐向内倾斜的两块防弹板的下端面分别与该
上板前部两侧之一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该防弹板上有多个竖直射击缺口。

为加强高速两栖登陆车的火力,车厢上除备有步枪外,还备有机枪、火箭筒、火焰
喷射器。

为保护螺旋桨发动机,车厢上板的上表面上固紧安装发动机保护罩,两个螺旋桨
发动机隐藏其内;该发动机保护罩的前端有进气孔、后端敞开,其受弹正面从下到上逐渐向
后倾斜,其受弹两侧面之一从下到上逐渐向内倾斜。

使用高速两栖登陆车实施登陆作战的方法是这样的:

高速两栖登陆车由大型舰只输送到登陆点附近水域后,离开所述大型舰只前出,
同时支援舰只和飞机夺取制空权,并炮火覆盖目标地,削平通道的土坎和堑壕,摧毁通道的
障碍物,引爆通道上的地雷,消灭通道两侧敌人;接着高速两栖登陆车驶向登陆点后高速上
岸,对残存敌方目标倾泻子弹、发射火箭弹、喷射火焰,迅速冲向高地消灭残敌,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抢占阵地。

在行进过程中,驾驶员根据显示屏显示的前方情况,选择行进路径,调整行车方
向;当方向盘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齿盘逆时针方向转动,相应螺旋桨发动机的后端偏向
右侧,使高速两栖登陆车向右转向;当方向盘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齿盘顺时针方向转
动,相应螺旋桨发动机的后端偏向左侧,使高速两栖登陆车向左转向;当螺旋桨发动机的轴
线与车厢的轴线平行时,高速两栖登陆车的前进方向不变。

多辆高速两栖登陆车同时登陆时,成品字形前进或横向一线推进,最后在需要占
领的阵地上汇合;接着大批后续部队跟进,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地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高速两栖登陆车不会
深陷沙地或泥泞中;由于高速两栖登陆车的动力来自两台螺旋桨发动机,功率强劲,其速度
大于装甲车或坦克;由于螺旋桨发动机可转动,高速两栖登陆车容易改变方向。总之,高速
两栖登陆车的速度和机动性,超过坦克和装甲车。有了这样的登陆装备,登陆时伤亡大减。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高速两栖登陆车从离开携带的大型舰只至占领滩头阵地,登
陆战士全程无须离开高速两栖登陆车,无须涉水上岸和徒步在沙地或泥泞地面上行进,自
始至终在车厢的保护下,伤亡将显著减少。其优越性超过直升飞机。因为直升飞机临近降落
时速度小,容易遭到导弹攻击;因为战士终究要从直升飞机上出来,出来时是最危险的时
刻。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车厢的下板不与地面直接接触;由于与地面接触的地板
与下板由隔热柱连接,而隔热柱用绝热材料制造,地板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热量很少传导
到车厢,而通过散热片被流动的空气带走。因此车厢内温度正常,对车厢内战士没有影响。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安装螺旋桨发动机的齿盘与车厢上板之间隔着垫片,由
于齿盘上的齿盘轴位于隔板的正上方,螺旋桨发动机的振动通过垫片缓冲之后由隔板传到
下板,然后通过隔热柱传到地板,再从地板传到地面,螺旋桨发动机的振动对车厢内战士的
影响大大降低。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登陆战士随车冲锋,车上可携带大量武器和弹药,单兵带
不动的武器其也能带,火力集中猛烈,雷霆万钧势不可挡,既能有效保存自己,又能及时消
灭敌人,还能迅雷不及掩耳抢占滩头阵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高速两栖登陆车的侧视示意图,但车厢上的侧板已从车厢上脱离。

图2是接地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车厢上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车,含车厢1和接地装置。

如图1所示,车厢1由一块上板1a、一块底板1b、一块前板1c、一块后板1d、两块侧板
围成。该前板1c从上到下逐渐向后倾斜,其下端与该底板1b的前端圆滑固紧连接,其上有多
个射击孔1h。该后板1d上有车门1e。竖直隔板1f位于该车厢1内腔中的后部,其上端面与该
上板1a的下表面固紧连接,其下端面与该底板1b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横向两侧面分别与
相应位置的这两块侧板之一的内侧向面固紧连接,其上有隔板门1g。该隔板1f与该后板1d
之间通道两侧的该底板1b上,存放武器弹药、工具和发动机燃油。该上板1a为矩形,其上表
面的纵向中线上有后圆孔1i和前圆孔1j,该后圆孔1i又位于隔板1f的正上方,该前圆孔1j
位于该后圆孔1i的前方。该侧板上也有多个射击孔1h。

如图1所示,车厢1上安装有摄像头2、显示屏3、垫片15、座椅4、动力和控制系统。

如图1、图3所示,摄像头2位于车厢1上板1a上表面前端的横向中央,其与相应位置
的该上板1a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显示屏3位于车厢1上板1a上的前圆孔1j的正后方且与之接近,其悬挂
在相应位置的该上板1a的下表面上,该车厢1上摄像头2拍摄的前方的景象显示在该显示屏
3上。

如图1所示,圆形垫片15的直径小于车厢1上板1a的横向宽度,其轴线与该上板1a
上的后圆孔1i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相应位置该上板1a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该垫片15的
中心有竖直垫片圆孔15a,该垫片圆孔15a的内径等于或大于该后圆孔1i的内径。

如图1所示,多个座椅4固紧安装在车厢1底板1b的上表面上,位于显示屏3后方的
座椅4供驾驶员乘坐,其余座椅4供其他战士乘坐。

如图1、图3所示,动力和控制系统由螺旋桨发动机8、撑板9、齿盘10、齿盘轴11、齿
轮12、齿轮轴13、方向盘14组成。

如图1、图3所示,两螺旋桨发动机8之一向前伸出的轴上固紧连接螺旋桨。

如图1、图3所示,齿盘10的直径等于车厢1上垫片15的直径,其轴线与该车厢1上板
1a上的后圆孔1i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该垫片15的上圆面活动接触。该齿盘10的中心有
齿盘圆孔10a,该齿盘圆孔10a的轴线与该齿盘10的轴线重合。

如图1所示,齿盘轴11的竖直轴向高度等于齿盘10、垫片15、车厢1上板1a的竖直厚
度之和,其外径等于该上板1a上的后圆孔1i的内径,其插在该齿盘10上的齿盘圆孔10a、该
垫片15上的垫片圆孔15a、该后圆孔1i中,其与该上板1a固紧连接,又与该齿盘10固定连接
在一起。该垫片圆孔15a的内圆周表面其相应位置的该齿盘轴11的圆周表面活动接触,或者
相互对置。

如图1所示,两撑板9之一为矩形板;这两撑板9对称分居齿盘10轴线的两侧,这两
撑板9之一的下端面与相应位置的该齿盘10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这两撑板9分别位于两螺旋
桨发动机8之一重心的正下方,这两撑板9之一的上端面与相应位置的正上方的螺旋桨发动
机8外壳的下表面固紧连接。这两螺旋桨发动机8的轴线平行且与这两螺旋桨发动机8重心
的连线垂直。安装在该螺旋桨发动机8上的螺旋桨旋转时不会与该齿盘10碰撞。

如图1、图3所示,齿轮12的直径小于齿盘10的直径,其位于齿盘10的前方且与该齿
盘10啮合,其竖直轴线与车厢1上板1a上的前圆孔1j的轴线重合,其下圆面与相应位置的该
上板1a的上表面活动接触。该齿轮12的中心有竖直齿轮圆孔12a,该齿轮圆孔12a的轴线与
该齿轮12的轴线重合。

如图1所示,方向盘14的直径大于齿轮12的直径,但小于齿盘10的直径,其位于车
厢1上显示屏3的下方且接近该显示屏3的下端面,其中心有方向盘圆孔14a。该方向盘圆孔
14a的轴线与该方向盘14的轴线重合,其内径等于齿轮12上的齿轮圆孔12a的内径。

如图1所示,齿轮轴13的外径等于齿轮12上的齿轮圆孔12a的内径,其插在该齿轮
圆孔12a、车厢1上板1a上的前圆孔1j、方向盘14上的方向盘圆孔14a中,其与该上板1a固定
连接,其从该前圆孔1j向上的伸出端与该齿轮12固紧连接在一起,其从该前圆孔1j向下的
伸出端与相应位置该方向盘14固紧连接在一起。

如图1、图2所示,接地装置由地板5、散热片6、隔热柱7组成。

如图1、图2所示,地板5的平板5a和翘板5b为一整体。该平板5a与车厢1的底板1b形
状相同、面积相等,其位于该底板1b的正下方。该翘板5b的横向宽度等于该平板5a横向宽
度,其前端上翘,其下端与该平板5a的前端圆滑相接。

如图1、图2所示,多块散热片6均匀分散安装在地板5的平板5a的上表面上。该散热
片6为长条形片,其轴线与该平板5a的轴线平行,其纵向长度等于该平板5a的纵向长度,其
后端面与该平板5a的后端面齐平,其上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车厢1上的底板1b的下表面对置
但不接触,其下表面与相应位置的该平板5a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多个隔热柱7分散安装在地板5的平板5a和车厢1的底板1b上。该
隔热柱7为短小圆柱或多棱柱,其用绝热材料制造,其竖直轴向高度大于散热片6的竖直高
度,其下端面与相应位置的平板5a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上端面与相应位置的底板1b的下
表面固紧连接。

为保护隐伏在车厢1上板1a上的战士,从下到上逐渐向后倾斜的防弹板的下端面
与车厢1上板1a的上表面的前端固紧连接,从下到上逐渐向内倾斜的两块防弹板的下端面
分别与该上板1a前部两侧之一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该防弹板上有多个竖直射击缺口。

为加强高速两栖登陆车的火力,车厢1上除备有步枪外,还备有机枪、火箭筒、火焰
喷射器。

为保护螺旋桨发动机8,车厢1上板1a的上表面上固紧安装发动机保护罩,两个螺
旋桨发动机8隐藏其内。该发动机保护罩的前端有进气孔、后端敞开,其受弹正面从下到上
逐渐向后倾斜,其受弹两侧面之一从下到上逐渐向内倾斜。

使用高速两栖登陆车实施登陆作战的方法是这样的:

高速两栖登陆车由大型舰只输送到登陆点附近水域后,离开所述大型舰只前出,
同时支援舰只和飞机夺取制空权,并炮火覆盖目标地,削平通道的土坎和堑壕,摧毁通道的
障碍物,引爆通道上的地雷,消灭通道两侧敌人。接着高速两栖登陆车驶向登陆点后高速上
岸,对残存敌方目标倾泻子弹、发射火箭弹、喷射火焰,迅速冲向高地消灭残敌,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抢占阵地。

如图1所示,在行进过程中,驾驶员根据显示屏3显示的前方情况,选择行进路径,
调整行车方向。当方向盘14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齿盘10逆时针方向转动,相应螺旋桨发
动机8的后端偏向右侧,使高速两栖登陆车向右转向。当方向盘14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
齿盘10顺时针方向转动,相应螺旋桨发动机8的后端偏向左侧,使高速两栖登陆车向左转
向。当螺旋桨发动机8的轴线与车厢1的轴线平行时,高速两栖登陆车的前进方向不变。

多辆高速两栖登陆车同时登陆时,成品字形前进或横向一线推进,最后在需要占
领的阵地上汇合。接着大批后续部队跟进,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
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高速两栖登陆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速两栖登陆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速两栖登陆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两栖登陆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两栖登陆车.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车,由车厢(1)、接地装置组成,车厢(1)上安装了两台螺旋桨发动机(8)。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不会深陷沙地或泥泞中;两台螺旋桨发动机(8),功率强劲,其登陆时速度大机动灵活;螺旋桨发动机(8)可转动,其容易改变前进方向;战士登陆全程无须离开高速两栖登陆车,自始至终在其保护下,伤亡显著减少;其采用了隔热措施和降振措施,其内环境较好。总之,高速两栖登陆车能有效保护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