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散热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91250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39851.X

申请日:

2015.05.22

公开号:

CN106537066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39/04申请日:20150522|||公开

IPC分类号:

F25B39/04; F24F13/20

主分类号:

F25B39/04

申请人:

河成又

发明人:

河成又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4.05.22 KR 10-2014-006169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李丙林;曹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对蒸气进行冷却而夺取热量,从而使其发生冷凝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其呈框架形态,且在中央具备第一开口孔,而在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流入孔,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冷凝器的空间;盖部,对接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具备与第一开口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孔及排出孔,从而使空气通过所述排出孔从第二开口孔内部向外部排出;以及旋转部,其通过在所述空间中以相互并排对置的方式形成旋转叶片,并借助动力单元进行相互反转,从而将外部空气通过流入孔吸向空间内部,由此将在冷凝器中热交换而来的热排向排出孔,旋转叶片通过相互反转来使气流的升力增加,由此具备有效送风距离得到增加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对蒸气进行冷却而夺取热量,从而使其发生冷凝变化,其
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
箱体,其呈框架形态,且在中央具备第一开口孔,而在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流入孔,内部
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冷凝器的空间;
盖部,对接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具备与第一开口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孔及排出孔,从而使
空气通过所述排出孔从第二开口孔内部向外部排出;以及
旋转部,其通过在所述空间中以相互并排对置的方式形成旋转叶片,并借助动力单元
进行相互反转,从而将外部空气通过流入孔吸向空间内部,由此将在冷凝器中热交换而来
的热排向排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开口孔而言,
在所述空间中配置一对呈相互对向地弯曲的形状的第一导向部件,由此在第一导向部件之
间形成第一开口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开口孔而言,
在所述盖部的中央相互对向地配置一对第二导向部件,由此在盖部的中央形成第二开口
孔,在第二开口孔的两侧形成排出孔。

说明书

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的散热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使旋转部以相互相
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在两个旋转叶片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气压差来将冷凝器内部的热向外部
放出的冷凝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冷凝器是指对蒸气进行冷却并夺取热量,从而使蒸气发生冷凝变化的装置。
制冷机将通过压缩机以高温高压压缩的冷媒蒸气进行冷却,并去除冷凝热而使其液化。冷
却方式有水冷、空冷、蒸发冷却式等,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存在各种结构的冷凝器。

如上所述的冷凝器主要用于冰箱、冰柜、空调等的使用冷媒的装置中。具代表性的包
括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这种空调的室内机通常设置有使得通过进气格栅吸入的室内空气
的温度降低的热交换机及送风部,在前面中央部具有用于调节风量及设定温度等的控制部。

尤其是,在室外机的内部具有冷凝器。这种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其将冷媒压缩成
高温高压;冷凝器,其从所述压缩机接收高温高压的冷媒并进行散热,从而转换为低温高压
的冷媒;膨胀装置,其从所述冷凝器接收冷媒,从而将其转换为低温低压的冷媒;轴流式风
机,向所述冷凝器输送空气,从而降低温度;以及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
装置及轴流式风机。

这种冷凝器所放出的热通过送风机向外部排出。

作为执行如上所述功能的现有技术,如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282107号中
所记载,提供一种设置在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机内部的冷凝器,该冷凝器由房间空调器室外
机的冷凝器散热结构构成,该冷凝器散热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冷
凝器中,并将室内机所排出的冷凝水提供至所述冷凝器的表面,使得所述冷凝器以水冷方
式进行散热。

但是,现有的冷凝器的散热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旋转叶片的转速决定风的吐
出量,因此需要采用相对输出高的电机。

即,决定风力强度的因素为旋转叶片的尺寸及转速,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为,难以
克服电机所使用的能效比(输出/输入)减少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迫切需要提供一种
能够使风力强度成倍增加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通
过使旋转部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在两个两个旋转叶片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气压差来
使冷凝器内部的热向外部放出。

此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使旋转叶片以两列的方式对向地设置后,
使其朝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利用两个旋转叶片所产生的空气压力,并通过两个旋转叶片
之间形成的第一开口孔的气压差来吸引空间后方的气流,从而使风量及风速得到增加。

进一步地,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通过旋转叶片送出的风量通过排出
孔向外部送出时,通过随着第二开口孔流动的气流来使风速及风量进一步成倍地增加。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对蒸气进行冷却
而夺取热量,从而使其发生冷凝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其呈
框架形态,且在中央具备第一开口孔,而在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流入孔,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
所述冷凝器的空间;盖部,对接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具备与第一开口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孔及
排出孔,从而使空气通过所述排出孔从第二开口孔内部向外部排出;以及旋转部,其通过在
所述空间中以相互并排对置的方式形成旋转叶片,并借助动力单元进行相互反转,从而将
外部空气通过流入孔吸向空间内部,由此将在冷凝器中热交换而来的热排向排出孔。

根据本发明,对于所述第一开口孔而言,在所述空间中配置一对呈相互对向地弯
曲的形状的第一导向部件,由此在第一导向部件之间形成第一开口孔。

根据本发明,对于所述第二开口孔而言,在所述盖部的中央相互对向地配置一对
第二导向部件,由此在盖部的中央形成第二开口孔,在第二开口孔的两侧形成排出孔。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冷凝器散热装置,为了通过使旋转部以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
并且在两个旋转叶片之间形成的气压差来将冷凝器内部的热向外部放出,本发明的冷凝器
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其具有第一开口孔并容纳有冷凝器;旋转部,使所述旋转叶片以相互
并排对置的方式形成,当相互反转时,排出冷凝器中热交换的热;以及盖部,使得空气通过
排出孔从第二开口孔的内部向外部排出,所述旋转叶片通过相互反转来使气流的升力增
加,由此具备有效送风距离得到增加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具有,通过使对向地配置的两列旋转叶片朝着
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利用两个旋转部产生的空气压力,并通过两个旋转叶片之间形
成的第一开口孔的气压差来吸引后方的气流,从而增加风量及风速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具有,确定相对于多个旋转叶片的长度的
排放量或成倍增加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具有,当分别以不同的转速来旋转排成2列设置
的旋转叶片时,能够通过压力差来调节送风方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冷凝器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对本发明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和作为比较对象的冷凝器散热装置的送风距离
及送风宽度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图3为对本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和作为比较对象的冷凝器散热装置的压力相
对于送风距离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110:箱体

111:空间 112:流入孔

114:第一开口孔 116:第一导向部件

120:盖部 121:第二开口孔

123:排出孔 125:第二导向部件

130:旋转部 132:旋转叶片

132a:轴 132b:叶片

133:动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附图中应注意的是,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或部件尽量采用相同的附图标
记。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为了不混淆本发明的主要思想,对于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
说明将进行省略。

图1为示出本发明冷凝器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对本发明的冷凝器散热装置
和作为比较对象的冷凝器散热装置的送风距离及送风宽度进行比较的曲线图,图3为对本
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和作为比较对象的冷凝器散热装置的压力相对于送风距离进行
比较的曲线图。

首先,如图1所示,观察本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100的结构状态可知,在对蒸气
进行冷却并夺取热量,从而使蒸气发生冷凝变化的冷凝器用散热装置100中,包括箱体110、
盖部120及旋转部130。

首先,箱体110形成为多角形的框架形态,所述箱体110中具有一个以上构成多边
形的角线段。

或者,在本发明中,对于箱体110以具有两个线段的流线形或具有4个线段的四边
形的形状进行说明,对于其形状没有进行限制。

即,本发明的实施例分别具备箱体110,以使得两个旋转部130对向地设置为两列。

具体而言,设置流线型的箱体110,在所述箱体110形成有空间111,并且使旋转叶
片相互对向地垂直设置为两列。此外,在空间111内部容纳有所述冷凝器130。

其中,多边形形状的箱体110主体被称为框架。

进一步地,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流入孔112。这种流入孔112优选为具有长度的多个
或格子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箱体110的中央形成有第一开口孔114。

尤其是第一开口孔114,在所述空间111的内部配置一对具有相互对向地弯曲的形
状的第一导向部件116。通过这种第一导向部件116来形成第一开口孔114。

进一步地,所述盖部120对接于箱体110的前方。尤其是盖部120上设置有与向前方
开口的第一开口孔114连通的第二开口孔121和排出孔123。通过这种排出孔123而使空气从
第二开口孔121内部向外部排出。

尤其是对于第二开口孔121,在所述盖部120的中央对向地设置一对第二导向部件
125,从而在盖部120的中央形成第二开口孔121,在第二开口孔121的两侧形成排出孔123。

这样的结构使得通过一个以上的排出孔123排出的空气经过第一开口孔114向第
二开口孔121侧移动,并且以部分被合流,从而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

即,空气速度快的箱体110的第一开口孔114侧的气压变低,相对地第二开口孔121
侧的气压升高。结果使得空气力从高气压向低气压作用,由此通过箱体110的速度快的空气
使得外部的空气一同通过而形成一定且强大的气流,从而能够产生风。

进一步地,箱体110的空间111中容纳有旋转部130。

这种旋转部130,其通过在其外周缘相互并排对置地形成具有多个叶片132b的旋
转叶片132,并借助动力单元133进行相互反转。这样,借助一对旋转叶片132将外部空气通
过流入孔112吸向空间111内部,并将冷凝器130中热交换而来的热排向排出孔123。

尤其是旋转叶片132在具有长度的轴132a的外周缘以放射形状形成多个叶片
132b。

所述旋转叶片132中分别设有动力单元133,以直接传动方式使电机的旋转轴与旋
转叶片132的轴132a连接,从而通过动力单元133所产生的旋转力来能够使旋转叶片132旋
转。

最终,本发明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100将呈框架形状的箱体110和盖部120结合之
后,在内部的空间111设置旋转部130,从而从流入孔112吸入外部空气,由此提高空间111的
内部压力,并向排出孔123快速排出空气,并且使得所述盖部120的外面的周围空气通过盖
部120,并产生气流,通过气压差来增强风的流速从而向外部排放,由此能够获得更强的风。

换言之,具有框架形状的箱体110和盖部120结合之后,在内部的空间111的两侧分
别对向地设置两列旋转叶片132,由此使得所述旋转叶片132通过相互反转来使气流的升力
增加,从而具备有效送风距离得到增加的效果。

此外,通过使对向地设置的2列旋转叶片132朝着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利用通过
两个旋转叶片132所产生的空气压力,并通过两个旋转叶片132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开口孔
114的气压差来吸引后方的气流,从而具有使风量及风速得到增加的效果。

即,提高箱体110的第一开口孔114的内部压力,使得空气快速向排出空排出,并向
外部送出时,通过随着第二开口孔121流动的气流而能够使风速及风量进一步成倍增加。

此外,具有确定相对于多个旋转叶片的长度的排放量或成倍增加的效果。

此外,对于设置为两列的旋转叶片132,分别以不同的转速进行旋转时,具有通过
压力差来能够调节送风方向的效果。

将通过用于证明上述效果的下述实验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首先,对于冷凝器用散热装置100,在圆形的轴132a的外周缘设置形成有多个叶片
132b的旋转叶片132,通过动力单元使旋转叶片进行旋转。

在此,比较例为将旋转叶片132以1列的方式垂直配置,实施例为使旋转叶片对向
地垂直配置2列,并使旋转叶片朝相反的方向旋转。

在如上所述的相同的条件下驱动旋转叶片时,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风量及送风距离
及宽度的结果的曲线图如图2及图3所示。

首先,图2作为对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送风距离及送风宽度的状态进行比较的曲线
图,由图2可知,实施例的送风宽度和送风距离显著比比较例长。

送风距离和送风宽度具有与送风面积及风速呈比例关系的效果,由此可知,实施
例的送风效果显著优于比较例的效果。

此外,图3为表示比较例和实施例的相对于压力的送风距离的曲线图,由图3可知,
实施例相较于比较例,旋转叶片的轴在中心的低压力值的情况下,送风距离也非常长。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及所附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
楚地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替换、变形及变更。

冷凝器的散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冷凝器的散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冷凝器的散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凝器的散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凝器的散热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其对蒸气进行冷却而夺取热量,从而使其发生冷凝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其呈框架形态,且在中央具备第一开口孔,而在框架的背面形成有流入孔,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冷凝器的空间;盖部,对接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具备与第一开口孔连通的第二开口孔及排出孔,从而使空气通过所述排出孔从第二开口孔内部向外部排出;以及旋转部,其通过在所述空间中以相互并排对置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