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工作面滚矸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煤方法,具体为一种防工作面滚矸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施工过程中,工作面采空区1侧顶板矸石的垮落对沿空留巷建模时的施
工安全、建模的空间高度和宽度、顶板初次来压时顶板的下沉以及整体沿空留巷顶板结构
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图1所示意,在没有实施“防工作面滚矸技术”之前,沿空留巷
道2作业面由于受工作面采空区1顶板垮落的影响大量的煤炭、矸石,从工作面向空留巷道2
内涌入,第一采空区顶板来压巷道的切顶线向空留巷道2内部推移,导致空留巷道2施工的
宽度减小;第二采空区顶板来压造成空留巷道2巷道的顶板下沉,空间高度减小;第三滚下
的垮落物占了空留巷道的很大一部分空间,使空留巷道的宽度被迫减小(宽度m约为3m);第
四人员施工打采空区侧的木点柱14建模时,顶板的不稳定矸石滚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
了安全隐患;第五打木点柱14时清理滚落下来的矸石,给作业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量,
也影响了工作面的生产推进速度; 第六由于采空区顶板切顶的不整齐和滚入矸石的不确
定性导致空留巷道2建模质量的不稳定,影响沿空留巷道2充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空留巷道存在滚矸的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工作面滚矸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工作面滚矸方法,步骤是超前工作面煤壁70米在回
风巷道靠工作面侧顶板施工一排带U型环的钢筋梯梁,并通过锚索固定在顶板上,生产过程
中在工作面1—4#架铺设金属网和钢丝绳, 钢丝绳推进到工作面煤壁以里一个循环时,将
工作面1—4#架铺设的“网+绳”结构的钢丝绳和巷道顶板支护的带U型环的钢筋梯梁锚索进
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工作面割煤拉架后采空区的顶板向下垮落,垮落体由于受连
在钢筋梯U型环上的绳网控制,在工作面机头形成一个缓慢下沉的弧形结构,防止了采空区
的矸石滚入空留巷道空间内。
在使用本发明技术之前回风巷道宽度只能保留3米宽,在使用此综合支护技术之
后回风巷道宽度可以保留5米宽。本发明措施也减缓了采空区顶板垮落的剧烈程度,进而减
小了采空区顶板垮落对留巷顶板的压力影响,为沿空留巷的施工安全、空间高宽、充填质量
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工作面状况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案示意图;
图3为U型环钢筋梯梁结构;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滚矸效果图;
图中:1-采空区、2-空留巷道、3-1#普通架、4-4#排头架、5-工作面煤体、6-3#排头架、7-
2#排头架、8-1#排头架、9-2#端头支架、10-破碎机、11-转载机、12-1#端头支架、13-巷道煤
柱、14-木点柱、15-钢丝绳、16-U型环钢筋梯梁、17-金属网、18-U型环、19-钢筋梯梁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意,一种防工作面滚矸方法,步骤是超前工作面煤体5煤壁70米在回风
巷道靠工作面侧顶板施工一排U型环钢筋梯梁16,并通过锚索固定在顶板上,生产过程中在
工作面1—4#排头架顶部铺设金属网17和钢丝绳15, 钢丝绳15推进到工作面煤壁以里一个
循环时,将工作面1—4#排头架铺设的“网+绳”结构的钢丝绳和巷道顶板支护的U型环钢筋
梯梁16及锚索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工作面割煤拉架后采空区1的顶板向下垮
落,垮落体由于受连在钢筋梯U型环上的绳网控制,如图5所示意,在工作面机头形成一个缓
慢下沉的弧形结构,防止了采空区的矸石滚入空留巷道空间内。
如图3、4所示意,所述的U型环钢筋梯梁16为矩形框结构,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纵
筋,长4500mm,宽280mm,纵筋分割形成的间距依次为80-100-80mm,纵筋上每间隔411.1mm焊
接1个U型环,共10个,U型环开口宽度为80mm, U型环的U型端伸出钢筋梯边缘100mm,U型端
面与纵筋平面侧弯20°。
带U型环的钢筋梯梁与300mm×300mm×16mm高强度可调心托盘及配套锁具、SPK-
22-1-8.4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索配合,支护于沿空留巷巷道靠工作面侧顶板上,
距工作面侧巷帮小于300mm处,带U型环的钢筋梯梁沿走向方向呈一直线布置。
1-4#排头架上设置1200mm×7000 mm金属网,长边搭接200mm,每米不少于8-10扣,
每扣扭结不少于两圈半,金属网铺设要超出排头架200-300mm,每间隔500mm在网上联一道
φ15.5mm的钢丝绳, 钢丝绳煤壁侧伸出1000-1500mm,钢丝绳工作面侧末端绕圈联在金属
网上,圈径不小于500mm。
伸出煤壁的钢丝绳15在1-4#排头架前梁位置穿入巷道支护的U型环钢筋梯梁16的
U型环内,折回后用15mm的绳卡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