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盘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截止阀的阀盘。
背景技术
截止阀在水资源管理系统中是广泛应用的截止机构。与关断阀相比,截止阀结构
非常紧凑,并特别在大于DN300的公称内径的情况下需要明显更小的构造空间。因此具有从
大约DN300起的公称内径的管道系统大多时候配备有截止阀。而截止阀的缺点在于,可转动
地支承在壳体内部的阀盘直接处于流动中。因为该阀盘在关闭位置中必须承受住设备压力
差,所以阀盘必须特别对应于高的压力差设计为相应厚的。但是该阀盘的尺寸设计得越坚
固(厚),则该阀盘对介质施加的流通阻力也越大。
在至今已知的具有两个对置的毂部的阀盘中此外还产生如下问题,即处于流动中
的毂部根据该毂部的形状和宽度可能产生漩涡区域,该漩涡区域在排出侧的流动区域中造
成涡流。这种涡流一方面可以使漩涡区域增大并进而增大截止阀的整体阻力,另一方面形
成涡流区段,该涡流区段导致对截止阀或随后的管道产生振动激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阀盘,该阀盘实现了改善的流通性能
并减小了流出侧的涡流。
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阀盘实现。本发明的适宜的设计方案和有
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在根据本发明的阀盘中,在盘形的阀体部的设有两个突出的毂部的正面上沿着两
个毂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弧形延伸的凹槽,用于使流动围绕毂部而偏转。由此可以在毂部后
方减小涡流的形成。
沿着毂部延伸的凹槽适宜地通过中间隔板相对彼此隔开。为了进一步时优化流动
和为了减小重量,可以设置在凹槽之间的中间隔板中布置的并从阀体部的边缘向中间延伸
的凹陷部。凹槽和优选为V形的凹陷部适宜地如此布置,使得该阀体部在其正面上在两个毂
部之间具有在俯视图/平面图中为X形的轮廓。这个轮廓有助于优化流动和提高刚性。
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阀体部的背面同样被限定轮廓并具有弯曲的肋。该肋
优选与正面上的凹槽对置,并能够以与在阀体部正面上设置的轮廓结合的方式在实现节省
重量的同时实现高的刚性。如果在此要求改变强度,则这些肋可以相对于凹槽向内部或向
外部移动。
毂部以有利的方式设计为流线形的,例如可以具有彼此面对的凸出的内侧面。在
流体技术方面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毂部可以具有椭圆形或双凸的横截面,并且除了彼
此面对的凸出的内侧面外还包括凸出的外侧面。
以另外适宜的方式可以在毂部中布置穿通该毂部的穿通部。通过在两个毂部上的
穿通部可以实现在阀盘的中心与毂部后方的漩涡区域之间的压力平衡,并进而减少在阀盘
的流出侧上产生的负压和涡流。此外由此还可以减小用于打开和关闭阀盘的致动力矩,及
减低截止阀和随后的管道的振动的危险。
穿通部能够以尤其有利的方式从阀盘的内侧穿通毂部延伸到阀盘的外侧。为了减
少涡流的形成,流动的一部分可以被导向到阀外侧。该穿通部可以平行于截止机构的转轴、
垂直于截止机构的转轴或以另外的角度相对于截止机构的转轴取向,并且因此可以沿着主
流动方向或横向于该主流动方向或与主流动方向成角度地布置。在每个毂部中存在多个穿
通部的情况下,该穿通部可以不同地或相同地取向。
穿通部可以适宜地设计为孔的形式或狭缝的形式。但是这些穿通部也可以具有另
外适合的形式。
附图说明
从下面根据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到本发明的另外的特性和优点。附图示
出: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截止阀的阀盘;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来自图1的阀盘;
图3在仰视图中示出图1中示出的阀盘的阀体部;
图4在沿着转轴剖开的剖面图中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阀盘的阀体部;
图5在透视图中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阀盘的阀体部;和
图6示出沿垂直于转轴剖开的剖面中的图1的阀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俯视图中和图2的侧视图中示出截止阀的阀盘1。示出的阀盘1包括盘形的
阀体部2,该阀体部在其外侧上具有两个相对于该阀体部2的正面3突出的和彼此对置的毂
部4。该阀盘1此外还包括在图2中可看到的环形的或盘形的密封件5,和在阀体部2的背面6
上借助于螺纹件7可拆松地紧固的固定环8,通过该固定环使密封件5紧固在阀体部2上。阀
盘1的阀体部2以已知的方式在其中设有圆形的穿通开口的壳体内部围绕垂直于穿通开口
的中心轴延伸的转轴9可摆动地支承。
如图1得知,阀体部2在其布置在毂部4之间的正面3上具有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轮
廓,用于使流动围绕毂部2而转向。在阀体部2的在图3中示出的背面6上设有特殊的轮廓,用
于使流动转向和提高刚性。
在图1和图5中可看到,相对于阀体部2的正面3突出的毂部4具有彼此面对的、凸出
的内侧面10。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毂部4具有椭圆形或双凸的横截面,并且除了彼此面对
的凸出的内侧面10还包括凸出的外侧面11。在两个毂部4中分别设有在图4中可看到的侧面
的开口12,用于接纳轴承销。
除了开口12,在毂部4中还布置了穿通该毂部的穿通部13。经由位于两个毂部4中
的穿通部13,在阀盘1的开口位置中的流经过该开口位置的流体的一部分被引导到阀外侧,
并由此在阀盘1的中心和在毂部4的后方的漩涡区域之间实现压力平衡。以这种方式可以减
小在阀盘1的流出侧上产生的负压和涡流。此外由此也可以减小用于打开和关闭阀盘1的致
动力矩,并减小阀盘1和随后的管道的振动的危险。
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穿通部13设计为孔,这些孔倾斜于转轴9延伸。穿通部13也
可以例如设计为狭缝,并平行于或垂直于转轴9延伸。穿通部13此外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或不
同的横截面,以及相同或不同地取向。
从图5中尤其得知,在阀体部2的正面3上布置两个沿着毂部4的两个内侧面10弧形
延伸的凹槽14,用于使流动围绕毂部4绕行。这两个槽形的和横截面为U形的凹槽14通过凸
拱出的、从阀体部2的中心在两侧向外侧拓宽的中间隔板15相对彼此隔开。通过这两个弧形
延伸的凹槽14在两个毂部4之间形成流动通道,通过该流动通道使流动围绕毂部4绕行。在
中间隔板15中设有两个在直径上彼此相对的、俯视图中为V形的凹陷部16,该凹陷部从阀体
部2的边缘向中心延伸。由此阀体部2在其正面上具有位于两个毂部4之间的、俯视图中为X
形的轮廓。这个轮廓有助于优化流动和提高刚性。
在图3中示出的背面6上,阀体部2同样形成特殊的轮廓,该轮廓具有弯曲的肋17、
布置在肋17之间的下沉部18和布置在肋17与阀体部2外侧之间的背面凹陷部19。肋17与正
面3上的凹槽14对置,而下沉部18与布置在正面上的中间隔板15对置。下沉部18具有从中心
向两侧逐渐变大的宽度。由此阀体部2在沿着其转轴9穿过两个毂部4的横截面中包括在图4
中可看到的W形的横截面。在阀体部2的背面上另外还设有环形凹槽20,用于接纳密封件5和
固定环8。
在图6中可看到,沿着毂部4的两个内侧面10弧形延伸的凹槽14具有从阀体部2的
两个边缘向中心逐渐增大的深度。该凹槽14的深度从阀体部2的边缘向着毂部逐渐增大。凹
槽14在毂部4的中心具有最大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