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88066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25456.6

申请日:

2016.12.09

公开号:

CN106497293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33/12; C09D133/08; C09D7/12; C08F220/14; C08F220/18

主分类号:

C09D133/12

申请人:

陕西高新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耀斌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枫叶大厦C5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代理人:

康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涉及聚氨酯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硅溶胶的制备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十氧乙烯醚、硅溶胶、200mL去离子水、8 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g N‑丙烯酸丁酯分别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加工,且随复合乳液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升,而吸水率下降,提升了复合乳液膜的热稳定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硅溶胶的制备
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
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
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
第二步,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十氧乙烯醚、硅溶胶、200mL去离子水、8 g甲基丙烯酸
甲酯和8g N-丙烯酸丁酯分别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500mL四口烧瓶
中,常温下搅拌1h,升温至70-75度,加入溶有0.32g过硫酸铵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5h,在
随后的2 h内滴加完129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2gN-丙烯酸丁酯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1 h后自
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复合乳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1的氢
氧化铵溶液的体积为5mL,与1:1的氢氧化铵溶液混合的水的体积为60m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步中搅拌的速度为400转/min。

说明书

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酸酯乳液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价格低廉、可塑性强,几乎没有挥发
性气体(VOC)以及优异的耐候性等,但其疏水性能不好、抗水性能较弱、力学性能一般、耐热
性能不佳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因此,提高聚丙烯酸酯材料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
和热性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将聚丙烯酸酯乳液与纳米无机粒子复合,利用纳米无机粒子的特殊性质可改善聚
丙烯酸酯乳液成膜后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其中,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聚丙烯酸酯乳液
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然而,纳米二氧化硅与丙烯酸酯乳液直接混合时分散难度较大,容
易絮凝甚至沉淀,常用的改进方法是利用硅烷偶联剂来预处理纳米二氧化硅,但成本较高,
且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的问题依然存在。

研究发现,硅溶胶可以较容易和聚合物形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且可达到较高的
含量。应用于复合乳液领域的硅溶胶一般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来制备,采用成本更低、水
解速度更快的正硅酸甲酯(TMOs)制备硅溶胶并用于复合材料领域的报道却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加工,且随复合乳液膜的拉伸强度和断
裂伸长率都有所提升,而吸水率下降,提升了复合乳液膜的热稳定性能的二氧化硅、聚丙烯
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硅溶胶的制备

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
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
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

第二步,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十氧乙烯醚、硅溶胶、200mL去离子水、8 g甲基丙烯酸
甲酯和8g N-丙烯酸丁酯分别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500mL四口烧瓶
中,常温下搅拌1h,升温至70-75度,加入溶有0.32g过硫酸铵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5h,在
随后的2 h内滴加完129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2gN-丙烯酸丁酯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1 h后自
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复合乳液。

优选地,1:1的氢氧化铵溶液的体积为5mL,与1:1的氢氧化铵溶液混合的水的体积
为60mL。

优选地,第二步中搅拌的速度为400转/min。

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加工,且随复合乳液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
升,而吸水率下降,提升了复合乳液膜的热稳定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硅溶胶的制备

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
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
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

第二步,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十氧乙烯醚、硅溶胶、200mL去离子水、8 g甲基丙烯酸
甲酯和8g N-丙烯酸丁酯分别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500mL四口烧瓶
中,常温下搅拌1h,升温至70-75度,加入溶有0.32g过硫酸铵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5h,在
随后的2 h内滴加完129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2gN-丙烯酸丁酯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1 h后自
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复合乳液。

实施例二:

本发明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硅溶胶的制备

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
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
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

第二步,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十氧乙烯醚、硅溶胶、200mL去离子水、8 g甲基丙烯酸
甲酯和8g N-丙烯酸丁酯分别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500mL四口烧瓶
中,常温下搅拌1h,升温至70-75度,加入溶有0.32g过硫酸铵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5h,在
随后的2 h内滴加完129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2gN-丙烯酸丁酯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1 h后自
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复合乳液。

1:1的氢氧化铵溶液的体积为5mL,与1:1的氢氧化铵溶液混合的水的体积为60mL。

实施例三:

本发明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硅溶胶的制备

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
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
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

第二步,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十氧乙烯醚、硅溶胶、200mL去离子水、8 g甲基丙烯酸
甲酯和8g N-丙烯酸丁酯分别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500mL四口烧瓶
中,常温下搅拌1h,升温至70-75度,加入溶有0.32g过硫酸铵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5h,在
随后的2 h内滴加完129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2gN-丙烯酸丁酯混合液,继续保温反应1 h后自
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到复合乳液。

1:1的氢氧化铵溶液的体积为5mL,与1:1的氢氧化铵溶液混合的水的体积为60mL。

第二步中搅拌的速度为400转/min。

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加工,且随复合乳液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
升,而吸水率下降,提升了复合乳液膜的热稳定性能。

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涉及聚氨酯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硅溶胶的制备将100mL的正硅酸甲酯加入到三口烧瓶,室温搅拌下将1:1的氢氧化铵溶液与水混合后,经3h缓慢滴加进烧瓶内,持续搅拌3h,获得固含量为30的甲醇硅溶胶,再经过蒸馏水交换出甲醇,获得固含量为2530wt的硅溶胶;半连续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