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87744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71110.7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6524444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1/00申请日:20161230|||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1/00

主分类号:

F24F11/00

申请人: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屈金祥; 杜鹏杰; 向兴华; 黄招彬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根据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根据随身感值调整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本发明中运行参数参考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对空调器控制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所述
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
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
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
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述随身感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辐射温度、
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述随身感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运动步数,获取所述运动步数对应的第三修正值;
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
述随身感值。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随
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当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
根据所述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身感值;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随
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
根据所述随身感区间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
6.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
得到辐射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
述随身感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运动步数,获取所述运动步数
对应的第三修正值;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
修正值计算所述随身感值。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
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
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身感值;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修正后的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10.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
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区间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

说明书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运行制冷或制热模式时,为使用户感到舒适往往根据室内的辐射温度即
空气温度进行空调器运行参数如风速以及设定温度的调节,但是由于用户本身为热源,则
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可能与辐射温度之间有偏差,则仅根据辐射温度进行运行参数的调节,
使得对空调器的控制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对空调器的
控制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随身感控
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所述用户周围温
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

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

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的步骤包
括:

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述随身感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
述随身感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运动步数,获取所述运动步数对应的第三修正
值;

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
算所述随身感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当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

根据所述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身感值;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

根据所述随身感区间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随
身感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进行
修正得到辐射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
算所述随身感值。

可选地,所述计算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运动步数,获取所述运动
步数对应的第三修正值;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
第二修正值计算所述随身感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

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身感值;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修正后的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区间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
度,并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根
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并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
器的运行参数,使得运行参数参考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对空调器控
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计算随身感值的步骤的细化流
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中调整运行参数的步骤的细化流
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中计算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
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中计算子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
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
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该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
修正值对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

用户周围温度可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该用户周围温度对应
的第一修正值与当前的运行模式有关,在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需要对用户周围温度
增加第一预设值,以修正得到辐射温度,即第一修正值为正数;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
时,可用户周围温度减去第二预设值,以修正得到辐射温度,即第一修正值为负数。该第一
预设值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可相等例如均为2,也可不相等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修正值也可根据当前的用户的活动量及/或当前时间点进行
确认,用户的活动量不同对应的第一修正值也不同。

步骤S20,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

该随身感值可根据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得到,随身感值标示用户
的冷热感受,不同的随身感值对应的用户冷热感受不同,即随身感的计算公式为SAMV=KTa
+LTr+M,其中,Ta为用户周围温度,Tr为辐射温度,K、L以及M为常量也可通过其它方式确定,
例如用户的活动量以及当前时间点等数据,Tr=Ta+A1,A1为第一修正值。

步骤S30,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可通过设置随身感值区间来实现运行参数的调节,避免由于随身感值波动导致运
行参数调节不够准确,即步骤S30包括:获取所述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根据所述随
身感区间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该随身感值区间可有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
行设定,例如制冷情况下随身感值越小,风速越小制冷情况下风速的变化参见表1,区间一
至区间五对一个的SAMV区间可根据设定的K、L以及M等值进行变化。

表1



导风板的调节可控制避风以及摆风功能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交替运行,在随身感
值过大或者过小时均避风运行,在随身感值居中时避风以及摆风功能交替运行,避风的运
行时长大于摆风的运行时长。设定温度可获取当前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对应的温度
增量,该温度增量可为正值或者负值。可以理解的是,可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调节设定温度,
不同的随身感值区间对应的用户感受不同,则在随身感值所在的区间不变时,按照该随身
感值区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以及温度增量调节设定温度,以使得对温度的调节更加准确。进
入睡眠1小时内,可控制设定温度的最小值不低于24度,进入睡眠6小时后可控制设定温度
的最小值不低于24度。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
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根据所述
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并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
行参数,使得运行参数参考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对空调器控制的准
确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二实施
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步骤S23,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述随
身感值。

由于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用户的睡眠程度不同,用户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也不同,
则通过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进一步计算随身感值,使得计算得到的随身感值更加
准确。该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可通过当前时间点所在的时间段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得到,在当前时间点不在预设的睡眠时间段内时,对应的第二修正值可为0.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通过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进一步对随身感值进行修
正,使得对空调器的控制更加准确,用户的感受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
实施例中,步骤S23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运动步数,获取所述运动步数对应的第三修正
值;

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计
算所述随身感值。

可以理解的是,运动步数对随身感值的影响与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长有关,用户进
入睡眠的时长越长运动步数对用户的影响越小,即在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
时,第三修正值为零。

该运动步数为预设时间间隔计算得到的步数,例如12至24时之间的运行步数为本
日运动步数,0至12时之间的运动步数为前一日的运动步数,可在每日的12点对记录的步数
清零,即每隔12h对记录的步数清零一次,该步数清零的时间间隔以及清零的时间点可由开
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施公开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通过用户运动步数对随身感值仅一步修
正,使得计算得到的随身感值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也可仅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
周围温度计算所述随身感值,即仅根据运动步数、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
值。

进一步地,参照图3,基于第一至第三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
法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根据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

步骤S32,根据所述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身感值;

步骤S33,根据修正后的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用户与空调器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床与空调器的相对位置计算得的,可分为正对空
调器或者侧对空调器,空调器与床的相对位置可由用户进行设定,也可根据睡眠时间段检
测到用户所在的区域实现,检测用户所在区域可采用图像技术或者红外技术,在此不再赘
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模式时,用户与空调器相对位置对用户的舒适感影响较大,
则需要根据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并根据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
身感值;在制热模式下,湿度对用户随身感值影响较大,则可直接采用预设的第四修正值,
以修正所述随身感值,或者对不同的湿度设置不同的第四修正值对随身感值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如第一实施例所述SAMV=KTa+LTr+M,K、L以及M通过第二修正值、
第三修正值及/或第四修正值确定,例如AMV=-0.3052[(34.6-4.7*Tr+5.1*Ta)/9.8)+
0.056*(34-Ta)]+3.992+0.3107*(A 2+A4)+C,其中,A2为第二修正值,A4为第三修正值,C为
第四修正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技术方案中,通过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对随身感值进行
修正,使得计算得到的随身感值更加准确,提高对空调器控制的准确性。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需要强调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图4所示功能模块图仅仅是一个较佳实
施例的示例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围绕图4所示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可轻
易进行新的功能模块的补充;各功能模块的名称是自定义名称,仅用于辅助空调器随身感
控制装置的各个程序功能块,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是,各
自定义名称的功能模块所要达成的功能。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该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10,用于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

修正模块20,用于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进
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

用户周围温度可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该用户周围温度对应
的第一修正值与当前的运行模式有关,在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需要对用户周围温度
增加第一预设值,以修正得到辐射温度,即第一修正值为正数;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
时,可用户周围温度减去第二预设值,以修正得到辐射温度,即第一修正值为负数。该第一
预设值与所述第二预设值可相等例如均为2,也可不相等可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修正值也可根据当前的用户的活动量及/或当前时间点进行
确认,用户的活动量不同对应的第一修正值也不同。

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

该随身感值可根据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得到,随身感值标示用户
的冷热感受,不同的随身感值对应的用户冷热感受不同,即随身感的计算公式为SAMV=KTa
+LTr+M,其中,Ta为用户周围温度,Tr为辐射温度,K、L以及M为常量也可通过其它方式确定,
例如用户的活动量以及当前时间点等数据,Tr=Ta+A1,A1为第一修正值。

调整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可通过设置随身感值区间来实现运行参数的调节,避免由于随身感值波动导致运
行参数调节不够准确,即调整模块40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随身感值所在的随
身感区间;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区间对应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该随身感
值区间可有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制冷情况下随身感值越小,风速越小制
冷情况下风速的变化参见表1,区间一至区间五对一个的SAMV区间可根据设定的K、L以及M
等值进行变化。

导风板的调节可控制避风以及摆风功能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交替运行,在随身感
值过大或者过小时均避风运行,在随身感值居中时避风以及摆风功能交替运行,避风的运
行时长大于摆风的运行时长。设定温度可获取当前随身感值所在的随身感区间对应的温度
增量,该温度增量可为正值或者负值。可以理解的是,可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调节设定温度,
不同的随身感值区间对应的用户感受不同,则在随身感值所在的区间不变时,按照该随身
感值区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以及温度增量调节设定温度,以使得对温度的调节更加准确。进
入睡眠1小时内,可控制设定温度的最小值不低于24度,进入睡眠6小时后可控制设定温度
的最小值不低于24度。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
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根据所述
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并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
行参数,使得运行参数参考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对空调器控制的准
确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5,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二实施
例,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模块30包括:

获取子模块31,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计算子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所述第二修正值
计算所述随身感值。

由于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用户的睡眠程度不同,用户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也不同,
则通过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进一步计算随身感值,使得计算得到的随身感值更加
准确。该当前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可通过当前时间点所在的时间段对应的第二修正值
得到,在当前时间点不在预设的睡眠时间段内时,对应的第二修正值可为0。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通过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修正值进一步对随身感值进行修
正,使得对空调器的控制更加准确,用户的感受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参照图6,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第三实施
例,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子模块32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21,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运动步数,获取所述运
动步数对应的第三修正值;

计算单元3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所述用户周围温度以及
所述第二修正值计算所述随身感值。

可以理解的是,运动步数对随身感值的影响与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长有关,用户进
入睡眠的时长越长运动步数对用户的影响越小,即在用户进入睡眠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
时,第三修正值为零。

该运动步数为预设时间间隔计算得到的步数,例如12至24时之间的运行步数为本
日运动步数,0至12时之间的运动步数为前一日的运动步数,可在每日的12点对记录的步数
清零,即每隔12h对记录的步数清零一次,该步数清零的时间间隔以及清零的时间点可由开
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施公开的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通过用户运动步数对随身感值仅一步修
正,使得计算得到的随身感值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也可仅根据所述第三修正值、所述辐射温度以及所述用户
周围温度计算所述随身感值,即仅根据运动步数、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
值。

进一步地,参照图7,基于第一至第三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
法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模块40包括:

确定单元41,用于根据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

修正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身感值;

调整单元43,用于根据修正后的所述随身感值调整所述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用户与空调器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床与空调器的相对位置计算得的,可分为正对空
调器或者侧对空调器,空调器与床的相对位置可由用户进行设定,也可根据睡眠时间段检
测到用户所在的区域实现,检测用户所在区域可采用图像技术或者红外技术,在此不再赘
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模式时,用户与空调器相对位置对用户的舒适感影响较大,
则需要根据用户与所述空调器的相对位置确定第四修正值,并根据第四修正值修正所述随
身感值;在制热模式下,湿度对用户随身感值影响较大,则可直接采用预设的第四修正值,
以修正所述随身感值,或者对不同的湿度设置不同的第四修正值对随身感值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如第一实施例所述SAMV=KTa+LTr+M,K、L以及M通过第二修正值、
第三修正值及/或第四修正值确定,例如AMV=-0.3052[(34.6-4.7*Tr+5.1*Ta)/9.8)+
0.056*(34-Ta)]+3.992+0.3107*(A 2+A4)+C,其中,A2为第二修正值,A4为第三修正值,C为
第四修正值。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技术方案中,通过用户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对随身感值进行
修正,使得计算得到的随身感值更加准确,提高对空调器控制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
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
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
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
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
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
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
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
(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云
端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周围温度,并根据当前的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修正值对用户周围温度进行修正得到辐射温度;根据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计算随身感值;根据随身感值调整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随身感控制装置。本发明中运行参数参考辐射温度以及用户周围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对空调器控制的准确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