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状蒸发器.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287611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03124.5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号:

CN106524601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39/02申请日:20161223|||公开

IPC分类号:

F25B39/02

主分类号:

F25B39/02

申请人: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汝捷; 郑善龙

地址: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里仁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蒸发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二盘管的侧壁;所述第一盘管连接供液管,所述第二盘管连接回气管。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
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
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管另
一端连接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蜂窝
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二盘管的侧壁;
所述第一盘管连接供液管,所述第二盘管连接回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与连通管连接处设
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与连通管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连通管的侧壁与蜂窝夹套连接处设
置通孔;所述第一盘管与供液管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与回气管连接处设置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轴向与水平方向垂
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下端的外侧周向连接
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上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横向截面为半圆
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的截面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管的截面为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供液管
截面积的比值为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回气管
截面积的比值为1.6。

说明书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筒状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传统的设计方法有两种:导流筒式(流道式)与满液式(普通夹套式;供液和
回气系统传统涉及方法中,导流筒式蒸发器的最大缺点是焊点多,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
检测困难,外接管路数量多;满液式蒸发器的最大缺点是内筒体壁厚,重量大,制造成本高,
制冷剂液体利用一根或多根供液管直接进入蒸发器筒体内,通过气化吸热后,再用一根或
多根回气管回到压缩机内,易造成供液与回气不均的问题,在供液与回气管周围与远离管
口的位置,供液与回气有明显差异,在供液管口周围供液充分,在回气管口周围回气较好,
远离管口则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筒状蒸发器,解决现有满液式蒸发器
内通体壁厚、重量大、制造成本高、供液与回气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
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
有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
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

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
蜂窝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二盘管的侧壁;

所述第一盘管连接供液管,所述第二盘管连接回气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
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
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
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
布在内筒体外侧,与内筒体内部热交换,均匀放热蒸发,形成回流气体,均匀集中在第二盘
管中,再通过回流管流入压缩机。本发明涉及的圆筒状蒸发器结构使制冷液体在内筒体外
侧均匀分布,实现对内筒体中内部的均匀热交换,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得到更高的制冷效
果。此外,蜂窝夹套、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设置使内筒体的刚度得到很大加强,有利于减
少内筒体的厚度,不但有利于降低内筒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圆筒状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圆筒状蒸发器横向剖面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盘管;2、第二盘管;3、连通管;4、蜂窝夹套;

5、供液管;6、回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
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
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
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
3、蜂窝夹套4、供液管5、回气管6、第一盘管1和第二盘管2;

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1,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
接有第二盘管2,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一端连接第一盘管1,所
述连通管3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2;

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4,所述蜂窝夹套4连接连通管3的侧壁;所
述蜂窝夹套4连接第一盘管1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4连接第二盘管2的侧壁;

所述第一盘管1连接供液管5,所述第二盘管2连接回气管6。

上述圆筒状蒸发器,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
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第二盘管;第一盘管
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制冷液体在第一盘
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与内筒体内部热交
换,均匀放热蒸发,形成回流气体,均匀集中在第二盘管中,再通过回流管流入压缩机。本发
明涉及的圆筒状蒸发器结构使制冷液体在内筒体外表面均匀分布,实现对内筒体中内部的
均匀热交换,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得到更高的制冷效果。此外,蜂窝夹套、第一盘管和第二盘
管的设置使内筒体的刚度得到很大加强,有利于减少内筒体的厚度,不但有利于降低内筒
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1与连通管3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2与连通管3
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连通管3的侧壁与蜂窝夹套4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一盘管1与供液
管5连接处设置通孔;所述第二盘管2与回气管6连接处设置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盘管、蜂窝夹套、第二盘管、连通管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槽型
孔实现连通,进一步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轴向与水平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下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一盘管1,所述内筒体上端的外侧
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2。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内筒体的轴向设计为与水平方向垂直,制冷液体从内筒体外
侧的下端进入第一盘管,通过与筒体内部热交换吸热蒸发,产生的蒸汽自身具有向上的动
能,从而进入位于内筒体外侧上端的第二盘管,再从回气管排出;而内筒体内部的液体在重
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与内筒体外侧的制冷剂形成逆流,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3的横向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1的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盘管2的截面为半圆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连通管、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的界面设计为半圆形,一方面提
高制冷剂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对内筒体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内筒体的
刚度,避免内筒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槽型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供液管截面积的比值为1.6。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回气管截面积的比值为1.6。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孔的截面积之和与外接管的截面积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使
制冷剂流速稳定,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稳定地流动,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的分布
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制冷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圆筒状蒸发器,在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
供液管流入的制冷液体的第一盘管;在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用于存储回流气体的
第二盘管;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在内筒体外侧均匀设置蜂窝夹套,使
制冷液体在第一盘管内均匀分布,并通过蜂窝夹套的扰流作用,均匀分布在内筒体外侧,与
内筒体内部热交换,均匀放热蒸发,形成回流气体,均匀集中在第二盘管中,再通过回流管
流入压缩机。本发明涉及的圆筒状蒸发器结构使制冷液体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实现对
内筒体中内部的均匀热交换,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得到更高的制冷效果。此外,蜂窝夹套、第
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设置使内筒体的刚度得到很大加强,有利于减少内筒体的厚度,不但
有利于降低内筒体的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盘管、蜂窝夹套、第二盘管、
连通管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槽型孔实现连通,进一步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均匀分布,进一
步提高制冷效率。将内筒体的轴向设计为与水平方向垂直,制冷液体从内筒体外侧的下端
进入第一盘管,通过与筒体内部热交换吸热蒸发,产生的蒸汽自身具有向上的动能,从而进
入位于内筒体外侧上端的第二盘管,再从回气管排出;而内筒体内部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
向下流动,与内筒体外侧的制冷剂形成逆流,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将连通管、第一盘管、第
二盘管的界面设计为半圆形,一方面提高制冷剂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另一方面
对内筒体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内筒体的刚度,避免内筒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通孔的截
面积之和与外接管的截面积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使制冷剂流速稳定,使制冷剂在内筒体
外侧均匀稳定地流动,使制冷剂在内筒体外侧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制冷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
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圆筒状蒸发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圆筒状蒸发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蒸发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筒状蒸发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筒体、连通管、蜂窝夹套、供液管、回气管、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一端的外侧周向设置有第一盘管,所述内筒体另一端的外侧周向连接有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侧轴向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盘管,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盘管;所述内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连接连通管的侧壁;所述蜂窝夹套连接第一盘管的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