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86983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9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55643.0

申请日:

2016.10.27

公开号:

CN106503367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61027|||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董姝言; 齐涛; 苏凤宇; 晁贯良; 何海建; 杨扬; 程林志

地址: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许继大道12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代理人:

陈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组机架强度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影响模型刚度的机械部件均考虑在内,建立包括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的整体模型,并增加了偏航系统的模拟,然后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再采用子模型的方法对主机架详细建模并细化网格,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主机架应力解。本发明实现了载荷的传递,受力更加真实,极限强度和疲劳强度都采用加载单位载荷的做法,减少了计算成本;同时主机架整体模型也可用于其它部件的子模型分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涉及其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的三维几何
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装配,建立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的整体模型,上述载荷传递路径上的
设备至少包括轮毂(1)、主机架(6)、主轴(3)、主轴承(8)、后机架(7)、塔筒(13)、齿箱(4)、偏
航轴承(11)、塔顶法兰(12)、锁紧盘(2)、偏航制动盘(9)、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电机(19)
和齿箱弹性支承(5);
2)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
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
3)建立包括主机架(6)及齿箱(4)、齿箱弹性支承(5)、后机架(7)、偏航制动卡钳(10)、
偏航轴承(11)和偏航电机(19)的主机架子模型,把整体模型切割边界上的位移作为子模型
的边界条件,以得到主机架子模型在各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4)计算主机架的极限强度和或疲劳强度,将子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值与静止轮毂中心极限载荷及加速度极限载荷相结合,采用工况组合的方法计算极限强
度;将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及加速度的时序载荷谱相结合,计算疲劳
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偏航齿轮采
用pipe单元和beam单元模拟,并根据偏航齿轮的刚度确定pipe单元和beam单元的截面属
性,偏航齿轮和偏航轴承间的连接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以实现偏航力矩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偏航轴承的
滚子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主轴承滚子采用承受拉压的link单元模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
型还包括发电机和控制柜,发电机和控制柜采用质量单元模拟,发电机与支承间采用pipe
单元相连,控制柜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机架整体
模型的约束边界条件为塔筒底部全约束。
6.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计算装置包括整体模型建
立模块、载荷加载模块、子模型建立模块和强度计算模块,
所述的整体模型建立模块用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涉及其载荷传
递路径上的设备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装配,建立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的整体模
型,上述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至少包括轮毂(1)、主机架(6)、主轴(3)、主轴承(8)、后机架
(7)、塔筒(13)、齿箱(4)、偏航轴承(11)、塔顶法兰(12)、锁紧盘(2)、偏航制动盘(9)、偏航制
动卡钳(10)、偏航电机(19)和齿箱弹性支承(5);
所述的载荷加载模块用于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
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
荷;
所述的子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括主机架(6)及齿箱(4)、齿箱弹性支承(5)、后机架
(7)、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轴承(11)和偏航电机(19)的主机架子模型,把整体模型切割
边界上的位移作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以得到主机架子模型在各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所述的强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主机架极限强度和或主机架疲劳强度,极限强度计算时
将子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极限载荷及加速度极限载
荷相结合,采用工况组合的方法计算极限强度;疲劳强度计算时将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值与静止轮毂中心及加速度的时序载荷谱相结合,计算疲劳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
体模型建立模块采用pipe单元和beam单元模拟偏航齿轮,并根据偏航齿轮的刚度确定pipe
单元和beam单元的截面属性,偏航齿轮和偏航轴承间的连接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
以实现偏航力矩的传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
体模型建立模块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偏航轴承的滚子,采用承受拉压的link单元模
拟主轴承滚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
体模型建立模块所建立的整体模型还包括发电机和控制柜,发电机和控制柜采用质量单元
模拟,发电机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相连,控制柜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整体模型建立模块所建立的主机架整体模型的约束边界条件为塔筒底部全约束。

说明书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组机
架强度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往往运行在气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所受载荷非常复杂。主机
架是风机的主要承重部件,支撑着风轮、齿轮箱、发电机、传动系统等主要零部件,承受着这
些部件的各种载荷。主机架是保证风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风机结构设计的重点和
难点,分析主机架的强度至关重要。目前主机架强度多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但建模时
对某些传力因素未考虑或进行了简化,无法准确描述载荷的传递,如专利申请号为
201510132809.4,名称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未
考虑轴承滚子刚度的影响及偏航力矩的传递,且加载时忽略了加速度的影响,从而使得强
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有所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以解决目前主机架
强度计算时没有考虑加速度的影响所导致强度计算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
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该计
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涉及其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的三维
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装配,建立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的整体模型,上述载荷传递路径
上的设备至少包括轮毂(1)、主机架(6)、主轴(3)、主轴承(8)、后机架(7)、塔筒(13)、齿箱
(4)、偏航轴承(11)、塔顶法兰(12)、锁紧盘(2)、偏航制动盘(9)、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电
机(19)和齿箱弹性支承(5);

2)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
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

3)建立包括主机架(6)及齿箱(4)、齿箱弹性支承(5)、后机架(7)、偏航制动卡钳
(10)、偏航轴承(11)和偏航电机(19)的主机架子模型,把整体模型切割边界上的位移作为
子模型的边界条件,以得到主机架子模型在各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4)计算主机架的极限强度和或疲劳强度,将子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单位工况下的
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极限载荷及加速度极限载荷相结合,采用工况组合的方法计算极限
强度;将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及加速度的时序载荷谱相结合,计算疲
劳强度。

进一步地,偏航齿轮采用pipe单元和beam单元模拟,并根据偏航齿轮的刚度确定
pipe单元和beam单元的截面属性,偏航齿轮和偏航轴承间的连接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
拟,以实现偏航力矩的传递。

进一步地,偏航轴承的滚子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主轴承滚子采用承受拉
压的link单元模拟。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模型还包括发电机和控制柜,发电机和控制柜采用质量单元
模拟,发电机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相连,控制柜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主机架整体模型的约束边界条件为塔筒底部全约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该计算装置包括整体模
型建立模块、载荷加载模块、子模型建立模块和强度计算模块,

所述的整体模型建立模块用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涉及其载
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装配,建立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的整
体模型,上述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至少包括轮毂(1)、主机架(6)、主轴(3)、主轴承(8)、后
机架(7)、塔筒(13)、齿箱(4)、偏航轴承(11)、塔顶法兰(12)、锁紧盘(2)、偏航制动盘(9)、偏
航制动卡钳(10)、偏航电机(19)和齿箱弹性支承(5);

所述的载荷加载模块用于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
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
载荷;

所述的子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括主机架(6)及齿箱(4)、齿箱弹性支承(5)、后
机架(7)、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轴承(11)和偏航电机(19)的主机架子模型,把整体模型
切割边界上的位移作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以得到主机架子模型在各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所述的强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主机架极限强度和或主机架疲劳强度,极限强度计
算时将子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极限载荷及加速度极
限载荷相结合,采用工况组合的方法计算极限强度;疲劳强度计算时将不同单位工况下的
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及加速度的时序载荷谱相结合,计算疲劳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模型建立模块采用pipe单元和beam单元模拟偏航齿轮,并根
据偏航齿轮的刚度确定pipe单元和beam单元的截面属性,偏航齿轮和偏航轴承间的连接采
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以实现偏航力矩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模型建立模块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偏航轴承的滚子,
采用承受拉压的link单元模拟主轴承滚子。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模型建立模块所建立的整体模型还包括发电机和控制柜,发
电机和控制柜采用质量单元模拟,发电机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相连,控制柜与支承间采
用pipe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模型建立模块所建立的主机架整体模型的约束边界条件为塔
筒底部全约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将影响模型刚度的机械部件均考虑在内,建立
包括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的整体模型,并增加了偏航系统的模拟,然后按照静止轮毂坐标
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
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再采用子模型的方法对主机架详细建模并细化网
格,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主机架应力解。本发明实现了载荷的传递,受力更加真实,极限强度
和疲劳强度都采用加载单位载荷的做法,减少了计算成本;同时主机架整体模型也可用于
其它部件的子模型分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风力发电机机组主机架整体模型示意图;

图2是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模拟示意图;

图3是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子模型示意图;

图中:1-轮毂、2-锁紧盘、3-主轴、4-齿箱、5-齿箱弹性支承、6-主机架、7-后机架、
8-主轴承、9-偏航制动盘、10-偏航制动卡钳、11-偏航轴承、12-塔顶法兰、13-塔筒、14-发电
机pipe单元、15-发电机、16-控制柜、17-控制柜pipe单元、18-轮毂beam单元、19-偏航电机、
20-偏航齿轮pipe单元、21-偏航齿轮beam单元、22-齿轮啮合link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极限强度计算方法通过现有的有限元软件建
立主机架整体模型,简化不影响刚度的细节特征,施加各个方向的单位载荷进行计算;再采
用子模型技术,建立主机架的详细模型并细化网格,施加整体模型在切割边界上计算得到
的位移值作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并根据结果分析处理得到主机架的极限强度。
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涉及其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的三维
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装配,建立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的整体模型。

使用三维软件建立轮毂1、锁紧盘2、主轴3、齿箱4、齿箱弹性支承5、主机架6、后机
架7、主轴承8、偏航制动盘9、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轴承11、塔顶法兰12和塔筒13的几何模
型,删除倒角、螺栓孔、凸台等不影响刚度的小的特征,导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同
时施加相应的材料属性,其中齿箱弹性支承5为各向异性材料,其它部件为各向同性材料;
各个部件间接触关系设置为绑定。

图2给出了偏航系统的模拟:偏航电机19采用solid187单元模拟,偏航齿轮采用
pipe单元20和beam单元21模拟,并根据偏航齿轮的刚度确定单元的截面属性,偏航齿轮和
偏航轴承间的连接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22模拟,以确保载荷沿一个方向传递。约束塔筒
13底部全部自由度;在轮毂1中心建立节点,使用beam单元18将轮毂中心与轮毂三个端面连
接,形成载荷伞。

本实施例中所建立的整体模型还包括发电机15和控制柜16,发电机15和控制柜16
采用质量单元模拟,发电机15与支承间采用pipe单元14相连,控制柜16与支承间采用pipe
单元17相连;偏航轴承11的滚子采用只受压的link单元模拟,主轴承8的滚子采用承受拉压
的link单元模拟。

2.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
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

对于主机架整体模型,塔筒13底部固定,在轮毂中心建立节点,使用beam单元载荷
伞将轮毂中心与轮毂三个端面连接,在该节点按照静止轮毂中心坐标系分别施加六个方向
的单位载荷即轴向力Fx、横向力Fy、垂直力Fz、扭转力矩Mx、倾斜力矩My、偏航力矩Mz;并按
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个模型分别施加3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即轴向加速度ax、横向
加速度ay、垂直加速度az,可计算得到变形和应力云图。

3.建立主机架子模型,把整体模型切割边界上的位移作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以
计算主机架子模型在各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如图3所示本发明建立主机架子模型包括主机架6及其邻近的部件如齿箱4、齿箱
弹性支承5、后机架7、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轴承11和偏航电机19,其中主机架被详细建模
并细化网格,然后把整体模型切割边界上的位移作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主机架
在各工况下的更精确的应力云图。

4.风力发电机主机架强度计算。

本发明风力发电机主机架强度的计算可以针对主机架极限强度,也可以针对主机
架疲劳强度。当计算主机架极限强度时,在有限元软件后处理中采用工况组合的方法,先将
每个单位载荷下子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一个工况,根据静止轮毂中心极限载荷及加速度极
限载荷确定各工况的载荷分项系数,然后把每个工况乘以相应的系数并进行组合,即可实
现极限强度计算。当计算主机架疲劳强度时,将子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值与静止轮毂中心及加速度的时序载荷谱相结合得到应力谱,再对应力谱进行雨流计数得
到marcov矩阵,然后通过材料SN曲线计算每个循环造成的损伤。根据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
伤理论,总损伤可以线性叠加,即对所有循环下的损伤求和即可计算疲劳强度。

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装置包括整体模型建立模块、载荷加载模
块、子模型建立模块和强度计算模块。整体模型建立模块用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风力发电
机组主机架涉及其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装配,建立风力
发电机组主机架的整体模型,上述载荷传递路径上的设备至少包括轮毂1、主机架6、主轴3、
主轴承8、后机架7、塔筒13、齿箱4、偏航轴承11、塔顶法兰12、锁紧盘2、偏航制动盘9、偏航制
动卡钳10、偏航电机19和齿箱弹性支承(5);载荷加载模块用于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
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
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子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括主机架6及齿箱4、齿箱弹性
支承5、后机架7、偏航制动卡钳10、偏航轴承11和偏航电机19的主机架子模型,把整体模型
切割边界上的位移作为子模型的边界条件,以得到主机架子模型在各单位工况下的应力;
强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主机架极限强度和或主机架疲劳强度,极限强度计算时将子模型计
算得到的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值与静止轮毂中心极限载荷及加速度极限载荷相结合,采
用工况组合的方法计算极限强度;疲劳强度计算时将不同单位工况下的应力值与静止轮毂
中心及加速度的时序载荷谱相结合,计算疲劳强度。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手段已在方法的实
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组机架强度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影响模型刚度的机械部件均考虑在内,建立包括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的整体模型,并增加了偏航系统的模拟,然后按照静止轮毂坐标系在轮毂中心分别对整体模型施加六个方向的单位载荷,并按照偏航轴承坐标系对整体模型分别施加三个方向的单位加速度载荷;再采用子模型的方法对主机架详细建模并细化网格,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主机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