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器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
背景技术
早期的灭火器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灭火器在各工序之间的转运采用人工搬运的
方法,工序繁多、费时费力,生产效率非常低,因此研发了使用输送链条将灭火器依次送至
去水、烘干、丝印、UV固化等工序的灭火器自动化生产线,大大减轻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生
产效率。然而,在生产中发现现有自动化生产线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灭火器经过去水除
尘、烘干箱后直接进入丝印装置,表面还留存有少量水分和灰尘,不能满足丝印工艺的要
求,导致印刷油墨难以固化、效果不佳;以及去水除尘装置所采用的高压吹气机构除水效果
不明显,且能耗较高。其次,为了提高生产线的开工率,现有生产线可以实现多种型号灭火
器的单色、双色和多色印刷,然而,去水除尘装置、丝网印刷装置、UV灯光固化装置和把手导
向装置中用于适应不同型号灭火器的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不能便捷地根据灭火器外形进行
高度、宽度的调节,变更生产类型时,常常耗费较多的调整时间。再次,生产线存在不稳定因
素,例如输送链条易发生偏移、侧翻,影响灭火器的正常传输,严重时,甚至出现灭火器掉落
的现象;滚轮托架与灭火器不相匹配,容易出现灭火器从托架上滚落或者灭火器不能旋转
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去水除尘装置中托轮机构的两个托轮分别与高压吹气机构、毛轮擦
拭机构对应,单个托轮对灭火器承托不稳定,罐体容易横向窜动,回落时易从链条滚轮托架
上滚出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灭火器生产线工艺不合
理、难以调节和存在影响生产的不稳定因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包括机架和沿所述机架纵向设置的输送链条,所
述输送链条之间设置有横向间距调整机构,输送链条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承托灭火器的滚轮
托架,沿所述输送链条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去水除尘装置、烘干箱、除尘
毛轮装置和位于所述除尘毛轮装置之后的至少一组丝印烘干装置,所述丝印烘干装置包括
丝网印刷装置和UV灯光固化装置,所述烘干箱和UV灯光固化装置的一侧机架上均设置有把
手导向装置。
所述去水除尘装置包括位于输送链条之间的托轮机构和位于所述托轮机构上方
的除水机构和毛轮擦拭机构;
所述托轮机构包括沿机架纵向设置的升降托架,所述升降托架上设置有通过间距电机
驱动的主动轮,升降托架的水平托臂上间隔设置有四个头轮,所述头轮通过前同步带和所
述主动轮相连;与升降托架相对设置的活动托架通过宽度滑轨与升降托架相连,所述活动
托架上设置有与头轮位置相对的尾轮,和与主动轮位置相对的从动轮,所述尾轮通过后同
步带和所述从动轮相连;从动轮和从动轮轴套穿设在与主动轮相连的传动轴上,所述传动
轴上开设有腰孔,设置在所述从动轮轴套上的连接销末端位于所述腰孔内;左侧两个头轮
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除水机构的支撑杆相对应,右侧两个头轮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毛轮擦
拭机构的毛轮中轴线相对应;
所述毛轮擦拭机构包括位于输送链条上方并垂直于输送链条的毛轮,所述毛轮由调速
电机驱动,毛轮转轴通过轴承座连接在位于输送链条一侧的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下方设
置有位于机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的第一升降丝杆和导杆穿过活动板并向上延
伸,所述第一升降丝杆由步进电机驱动并与设置在活动板上的丝母相螺接。
所述除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输送链条上方
并与所述输送链条相垂直,支撑杆一端铰接有毛巾夹合杆,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毛
巾夹合杆相连的锁扣。
所述丝网印刷装置中的丝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输送链条之间的升降支架,所述升
降支架一端设置有滑动连接的固连板和滑动板,所述固连板和滑动板上均设置有灭火器托
轮架;升降支架另一端通过调节支架连接有与灭火器垂直设置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
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灭火器把手定位槽和灭火器出粉口定位销,所述灭火器把手定位
槽的入口端设置有八字形导向板,所述灭火器出粉口定位销上设置有矫正块;所述调节支
架包括通过横向调整机构与升降支架相连的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另一端的连接板上开
设有弧形调节槽,所述弧形滑槽内穿设有与驱动气缸相连的紧固螺钉。
所述UV灯光固化装置包括位于输送链条之间的升降架和位于所述升降架上方的
烘箱,所述升降架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第二升降丝杆
和位于所述第二升降丝杆四周的伸缩导杆;所述升降平台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灭火器托架,
其中一个灭火器托架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另一个灭火器托架通过间距滑轨与升降平台滑
动连接;所述烘箱包括与机架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耐高温聚光灯罩,所述耐高温
聚光灯罩内壁上设置有UV灯,耐高温聚光灯罩顶壁和外壳之间设置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气
口。
所述把手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水平导槽和位于所述水平导槽进口处的
喇叭形导向口,水平导槽和所述喇叭形导向口分体设置,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水平导槽前段
的联合调节机构,所述联合调节机构包括设置有前水平轴和前竖直轴的前十字联接件,所
述前水平轴滑动设置在与机架相连的前支座上,所述前竖直轴滑动设置在带有前连接板的
前直线轴承上,所述前连接板与水平导槽相连,所述前直线轴承一侧设置有与喇叭形导向
口相连的平推气缸;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水平导槽后段的独立调节机构,所述独立调节
机构包括设置有后水平轴和后竖直轴的后十字联接件,所述后水平轴滑动设置在与机架相
连的后支座上,所述后竖直轴滑动设置在带有后连接板的后直线轴承上,所述后连接板与
水平导槽相连。
所述滚轮托架包括设置在输送链条上的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底部为与输送链
条固定相连的安装部,每个弧形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承托灭火器罐体的第一滚轮,所
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弧形支架两侧臂上对称设置有数量相等的第二滚轮。
所述输送链条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链条防脱装置,每组所述链条防脱装
置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机架上的承托底座,所述承托底座均固设有转动连接的带座外球
面轴承与链齿轮,所述链齿轮与输送链条啮合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通过工艺优化,使丝印前的灭火器表面无水
无尘,保证了丝印质量,提高了产品品质;其次,通过对去水除尘装置、丝网印刷装置、UV灯
光固化装置和把手导向装置的优化,简化了调节机构,使生产线能够较快地根据灭火器生
产型号进行各参数的转换;再次,采用毛巾去水机构代替之前的高压吹气机构,改善了去水
效果,解决了使用高压气带来的能耗较高的问题;此外,在机架上增加了与输送链条配合的
链条防脱装置,对输送链条上的滚轮托架以及去水除尘装置中的托轮机构进行了改进,有
效防止了链条发生偏移和侧翻,消除了灭火器发生窜动和不能正常传输的现象,提高整个
线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去水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毛轮擦拭机构和除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丝网印刷装置中丝印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7中A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UV灯光固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把手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联合调节机构与水平导槽、喇叭形导向口的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联合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独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滚轮托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滚轮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滚轮托架承托不同型号灭火器的状态结构图。
图18是本发明中链条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可调型链条防脱装置的链齿轮固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包括机架和沿机架纵向设置的输
送链条1,输送链条1之间设置有横向间距调整机构,输送链条1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承托灭火
器的滚轮托架2,沿输送链条1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去水除尘装置3、烘干
箱4、除尘毛轮装置5和位于除尘毛轮装置5之后的至少一组丝印烘干装置,所述丝印烘干装
置均包括丝网印刷装置6和UV灯光固化装置7,烘干箱4和UV灯光固化装置7的一侧机架上均
设置有把手导向装置8。
在原有生产线中,灭火器经过去水除尘、烘干箱后直接进入丝印装置,表面还留存
有少量水分和灰尘,不能满足丝印工艺的要求,导致印刷油墨难以固化、效果不佳;此外,去
水除尘装置所采用的高压吹气机构除水效果不明显,且能耗较高。而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
灭火器生产线,改进了除尘装置3的除水机构,增加了除尘毛轮装置5,使进入丝印工序时灭
火器罐体表面的含水覆尘状况得到了良好改善,能够满足丝印要求,保证了丝印质量,提高
了产品品质;同时,在除尘毛轮装置5之后的两组或多组丝印烘干装置,使生产线能够进行
双色印刷或多色印刷,增加了印刷产品的种类,提高了单条生产线的开工率,降低了生产成
本。
上述去水除尘装置3(见图2)包括位于输送链条1之间的托轮机构3.1和位于托轮
机构3.1上方的除水机构3.2和毛轮擦拭机构3.3。
其中,托轮机构3.1(见图3)包括沿机架纵向设置的升降托架3.1.1,升降托架
3.1.1上设置有通过间距电机3.1.2驱动的主动轮3.1.3,升降托架3.1.1的水平托臂上间隔
设置有四个用于承托灭火器头部的头轮3.1.4,头轮3.1.4通过前同步带3.1.5和主动轮
3.1.3相连;与升降托架3.1.1相对设置的活动托架3.1.6通过宽度滑轨3.1.7与升降托架
3.1.1相连,活动托架3.1.6上设置有与头轮3.1.4位置相对的用于承托灭火器尾部的尾轮
3.1.8,以及与主动轮3.1.3位置相对的从动轮3.1.9,尾轮3.1.8通过后同步带3.1.10和从
动轮3.1.9相连;从动轮3.1.9和从动轮轴套3.1.11穿设在与主动轮3.1.3相连的传动轴
3.1.12上。在传动轴3.1.12的作用下,间距电机3.1.2可以带动头轮3.1.4和尾轮3.1.8同步
旋转。将需要调整头轮3.1.4和尾轮3.1.8间距时,手动推动活动托架3.1.6使其沿宽度滑轨
3.1.7移动,到达合适位置后,用螺钉等进行固定。为了使从动轮3.1.9配合活动托架3.1.6
的移动,如图4所示,在传动轴3.1.12上开设有腰孔3.1.13,并使穿设在从动轮轴套3.1.11
上的连接销3.1.14末端位于腰孔3.1.13内。当从动轮3.1.9和从动轮轴套3.1.11随活动托
架3.1.6在传动轴3.1.12上滑动,连接销3.1.14在腰孔3.1.13中滑动。此外,左侧两个头轮
3.1.4连线的中垂线与除水机构3.2的支撑杆3.2.1相对应,右侧两个头轮3.1.4连线的中垂
线与毛轮擦拭机构3.3的毛轮3.3.1中轴线相对应,头轮3.1.4和尾轮3.1.8均位于灭火器罐
体两侧,配合上述间距调整机构,无论是承托何种型号的灭火器,均可以做到对灭火器罐体
头尾稳定承托,防止灭火器发生左右窜动,避免了从输送链条上滚落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生
产线的开工率。
如图5所示,毛轮擦拭机构3.3包括位于输送链条1上方并垂直于输送链条1的毛轮
3.3.1,毛轮3.3.1由调速电机驱动,毛轮3.3.1转轴通过轴承座3.3.2连接在位于输送链条1
一侧的活动板3.3.3上,活动板3.3.3下方设置有位于机架上的固定板3.3.4,固定板3.3.4
上设置的第一升降丝杆3.3.5和导杆3.3.6穿过活动板3.3.3并向上延伸,第一升降丝杆
3.3.5由步进电机3.3.7驱动并与设置在活动板3.3.3上的丝母3.3.8相螺接。上述调速电机
设置在固定板3.3.4上,通过链条与毛轮3.3.1转轴相连。为了加强导向效果,在活动板
3.3.3上设置有围在导杆3.3. 6周围的导套。采用悬臂式结构的支架代替原有的龙门架式
支架支撑毛轮,可以方便地更换毛轮和调节毛轮高度,消除了进行调节时毛轮两侧不等高
的现象,减少了设备调节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如图5所示,除水机构3.2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板3.3.3上的支撑杆3.2.1,支撑杆
3.2.1位于输送链条1上方并与输送链条1相垂直,支撑杆3.2.1一端铰接有毛巾夹合杆
3.2.2,支撑杆3.2.1另一端设置有与毛巾夹合杆3.2.2相连的锁扣3.2.3。使用时,将毛巾缠
绕在支撑杆3.2.1上,通过毛巾夹合杆3.2.2和锁扣3.2.3夹合锁定,毛巾及毛巾夹合杆
3.2.2随活动板3.3.3一起上下移动,当调整到合适高度后,旋转的灭火器表面与支撑杆
3.2.1外侧的毛巾直接接触,水珠被全面迅速地吸收,高效节能。当毛巾较为湿润时,可以打
开锁扣3.2.3,方便地更换干燥毛巾。上述毛巾接触式除水效果良好,避免了使用压缩空气
造成的成本上升。
上述烘干箱4为出风口正对输送链条1的热风箱,所述风源由热风机提供。
上述除尘毛轮装置5类似于图2所示的去水除尘装置3,两者相比,除尘毛轮装置5
仅包含托轮机构和毛轮擦拭机构,去掉了除水机构,能够对烘干后的灭火器罐体表面进一
步进行微细除水和除尘操作。
如图6、7所示,丝网印刷装置6中的丝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输送链条1之间的升降
支架6.1,升降支架6.1一端设置有滑动连接的固连板6.2和滑动板6.3,固连板6.2和滑动板
6.3上均设置有灭火器托轮架6.4;升降支架6.1另一端通过调节支架连接有与灭火器垂直
设置的驱动气缸6.5,驱动气缸6.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灭火器把手定位槽6.6和灭火
器出粉口定位销6.7,灭火器把手定位槽6.6的入口端设置有八字形导向板6.8,灭火器出粉
口定位销6.7上设置有矫正块6.9;如图6所示,调节支架包括通过横向调整机构6.10与升降
支架6.1相连的直角支架6.11,直角支架6.11另一端的连接板上开设有弧形调节槽6.12,弧
形滑槽6.12内穿设有与驱动气缸6.5相连的紧固螺钉6.13。横向调整机构6.10一般采用穿
设有紧固螺栓的腰孔结构,此外,也可采用其他常见的间距调整机构。
使用时,灭火器放置在灭火器托轮架6.4上,灭火器把手位于八字形导向板6.8下
方。之后,在驱动气缸6.5的作用下,八字形导向板6.8、灭火器把手定位槽6.6和灭火器出粉
口定位销6.7同时向下移动,灭火器把手首先与八字形导向板6.8接触旋转,继而进入灭火
器把手定位槽6.6内,完成大范围导向;随着气缸活塞杆的继续下移,灭火器出粉口定位销
6.7插入灭火器出粉口内,其上的矫正块6.9与出粉口边缘逐渐完全接触,完成灭火器丝印
初始位的精确定位。
一般地,灭火器把手定位槽6.6和灭火器出粉口定位销6.7均保持竖直向下的方
向。如果需要调整灭火器的初始印刷位,松开紧固螺钉6.13,将驱动气缸6.5沿弧形调节槽
6.1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拧紧紧固螺钉6.13。此时,灭火器把手定位槽6.6和灭火器出
粉口定位销6.7随驱动气缸6.5转动一定的角度,丝印初始位也随之改变。
对于不同型号的灭火器,可通过调整灭火器托轮架6.4的间距、直角支架6.11与升
降托架6.1的间距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托灭火器和矫正丝印初始位。
如图8、9、10所示,UV灯光固化装置7包括位于输送链条1之间的升降架7.1和位于
升降架7.1上方的烘箱7.2。如图9所示,升降架7.1包括升降平台7.3,升降平台7.3底部设置
有通过电机7.4驱动的第二升降丝杆7.5和位于第二升降丝杆7.5四周的伸缩导杆7.6;升降
平台7.3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灭火器托架7.7.1、7.7.2,其中一个灭火器托架7.7.1与升降平
台7.3固定连接,另一个灭火器托架7.7.2通过间距滑轨7.8与升降平台7.3滑动连接;如图
10所示,烘箱7.2包括与机架相连的外壳7.9,外壳7.9内设置有耐高温聚光灯罩7.10,耐高
温聚光灯罩7.10内壁上设置有UV灯7.11,耐高温聚光灯罩7.10顶壁和外壳7.9之间设置有
与大气相通的排气口。
使用时,先根据输送链条1上灭火器的型号调整两个灭火器托架7.7.1、7.7.2的间
距,再启动电机7.4,驱动第二升降丝杆7.5转动,使升降平台7.3升至合适的高度,将位于输
送链条1上的灭火器顶起,灭火器托架7.7.1、7.7.2将灭火器托举至耐高温聚光灯罩7.10
内,通过UV灯7.11对丝印油墨进行烘干和固化。之后,升降平台7.3下降,灭火器回落至输送
链条上,继续向下一工位运行。
该UV灯光固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UV灯光对油墨进行干燥固化,不仅
提高了油墨的干燥效率,而且烘干固化后的油墨清晰、牢固、耐腐蚀;另外,UV烘箱的体积小
巧,缩短了生产线长度,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有利于节省投资;此外,与UV烘箱配套的升降
托架可以进行宽度调节,适于承托不同型号的灭火器,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如图11、12、13、14所示,把手导向装置8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水平导槽8.1和位于
水平导槽8.1进口处的喇叭形导向口8.2,水平导槽8.1和喇叭形导向口8.2分体设置,机架
上设置有位于水平导槽8.1前段的联合调节机构Ⅰ(见图13),所述联合调节机构Ⅰ包括设置
有前水平轴8.3和前竖直轴8.4的前十字联接件8.5,前水平轴8.3滑动设置在与机架相连的
前支座8.6上,前竖直轴8.4滑动设置在带有前连接板8.7的前直线轴承8.8上,前连接板8.7
与水平导槽8.1相连,前直线轴承8.8一侧设置有与喇叭形导向口8.2相连的平推气缸8.9;
其中,前水平轴8.3和前支座8.6之间、前竖直轴8.4和前直线轴承8.8之间均设置有锁定机
构,例如采用卡簧或弹簧销等进行锁定。当水平导槽8.1较长时,为了对其形成稳固支撑,机
架上设置有位于水平导槽8.1后段的独立调节机构Ⅱ(见图14),所述独立调节机构Ⅱ包括
设置有后水平轴8.10和后竖直轴8.11的后十字联接件8.12,后水平轴8.10滑动设置在与机
架相连的后支座8.13上,后竖直轴8.11滑动设置在带有后连接板8.14的后直线轴承8.15
上,后连接板8.14与水平导槽8.1相连。其中,后水平轴8.10和后支座8.13之间、后竖直轴
8.11和后直线轴承8. 15之间均设置有锁定机构,例如采用卡簧或弹簧销等进行锁定。
一般地,把手导向装置8安装在烘干箱4和UV灯光固化装置7一侧的机架上,用于矫
正把手位置,从而固定灭火器罐体的待丝印面/丝印面,使待丝印面/丝印面面向烘干、固化
装置,便于水分烘干或油墨固化。
使用时,根据生产线上灭火器的型号,调整联合调节机构Ⅰ和独立调节机构Ⅱ,使
水平导槽8.1和其进口处的喇叭形导向口8.2位于合适的位置,使位于输送链条1滚轮托架2
上的灭火器把手恰好可以安置在水平导槽8.1内,与上方的烘干或固化装置相配合。当灭火
器即将进入烘干或固化装置时,在联合调节机构Ⅰ中平推气缸8.9的作用下,喇叭形导向口
8.2向机架外侧平移,让出一部分空间,供灭火器把手旋转。灭火器罐体在去水除尘机构或
丝网印刷机构中的托轮机构作用下,将把手旋转至水平向后的方向,之后,喇叭形导向口
8.2被推回至原位,把手通过喇叭形导向口8.2进入水平导槽8.1中。在此状态下,灭火器罐
体的待丝印面/丝印面与烘干、固化装置相对,有利于水分烘干或油墨固化。
如图15、16、17所示,滚轮托架2包括设置在输送链条1上的弧形支架2.1,弧形支架
2.1底部为与输送链条1固定相连的安装部2.2,每个弧形支架2.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承托
灭火器罐体的第一滚轮2.3,安装部2.2和第一滚轮2.3之间的弧形支架2.1两侧臂上对称设
置有数量相等的第二滚轮2.4。如图16、17所示滚轮托架2,使用了两个第一滚轮2.3和两个
第二滚轮2.4,即可用于承托2、3、4、5kg的灭火器罐体,使不同型号的灭火器罐体在输送过
程中均能正常旋转,从而保证自动化生产线的平稳运行,使生产线达到多用化的目的,提高
单条生产线的开工率。如果需要承托更多型号的灭火器,可适当增加弧形支架1两侧壁的长
度,以及增加第二滚轮4的数量即可。
如图18、19所示,输送链条1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链条防脱装置9,每组链
条防脱装置9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机架上的承托底座9.1,承托底座9.1固设有转动连接
的带座外球面轴承9.2与链齿轮9.3,链齿轮9.3与输送链条1啮合设置。具体地,当链条防脱
装置9用于间距可调的输送链条1时,每个承托底座9.1上并行设置有两个带座外球面轴承
9.2,链齿轮9.3位于带座外球面轴承9.2之间。
当机架进行间距调整时,平行输送链条1的间距和每对链齿轮9.3的间距随之进行
调整。通过使用链条防脱装置9,能够较好地解决输送链条1易偏移、易侧翻的问题,使输送
链条1正常运行,能够提高产品合格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产出量。
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灭火器生产线,可以进行单色、双色和多色印刷,通过设备优
化,机架、输送链条和各关键工序中相关设备能够便捷地改变宽度、高度等参数,实现单条
生产线生产多型号灭火器的功能,提高了生产线的开工率;此外,通过优化,本发明的能耗
降低、生产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