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圾清淤船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疏浚工程设备,具体为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
圾清淤船。
背景技术
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在江河、湖泊和水库的底部沉积不少淤泥。为净化
水质、整治环境和疏通航道,人们通常采用疏浚船舶来清理淤泥。目前,疏浚
船舶的种类很多,由绞刀和泥浆泵构成的绞吸式挖泥船已被广泛应用。该挖泥
船是依靠设在绞刀桥架前端的绞刀自身旋转、左右摆动及吸泥泵抽吸进行工作
的,将水下指定深度的泥土疏松并被吸排至指定卸泥区。
然而人们在长期使用城市内河的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导致水底泥
层会沉积大量垃圾,这些垃圾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难于降解的渔网、编织袋、
健身球和塑料袋等较长的软质垃圾,另外,还有诸如石块、钢筋等硬度较高的
垃圾,以及内河两侧树木折断后掉入水中的树枝等。
泥层中的大量的软质垃圾无法被旋转的绞刀头或泥泵叶轮切断,反而会缠
绕其上,导致不能旋转停止作业,快速旋转的绞刀头或泥泵叶轮甚至会与淤泥
中硬度较高的垃圾发生碰撞而损坏,同时这些垃圾都很容易堵塞泥泵,导致无
法吸取或输送淤泥,严重影响清淤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圾清淤船,
该垃圾清淤船能深翻泥层,解决了软质垃圾缠绕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硬度较高
的垃圾碰撞而损坏绞刀头、泥泵叶轮,堵塞泥泵的问题,可清理软质、硬度较
高的垃圾,实现连续式作业,提高清淤工作效率,降低清淤成本,清淤质量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圾清淤船,包括
操作室、动力装置、船体、储泥舱、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支架,其
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动力装置设置于船体前部,所述储泥舱设置于船体中
部,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支架设置于船体后部,所述支架下端与船
体固定连接,支架上端与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通过支架轴连接,所述
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包括刀齿、传送带,刀齿固定于传送带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圾清
淤船,该垃圾清淤船能深翻泥层,解决了软质垃圾缠绕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硬
度较高的垃圾碰撞而损坏绞刀头、泥泵叶轮,堵塞泥泵的问题,可清理软质、
硬度较高的垃圾,实现连续式作业,提高清淤工作效率,降低清淤成本,清淤
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操作室,2.动力装置,3.船体,4.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
理装置,5.支架轴,6.刀齿,7.传送带,8.支架,9.储泥舱,10.传送带旋转方
向,11.水底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圾清淤船,
包括操作室1、动力装置2、船体3、储泥舱9、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4、
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1、动力装置2设置于船体3前部,所述储泥
舱9设置于船体3中部,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4、支架8设置于船体3
后部,所述支架8下端与船体3固定连接,支架8上端与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
清理装置4通过支架轴5连接,所述带刀齿传送带后置式清理装置4包括刀齿6、
传送带7,刀齿6固定于传送带7表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船体3向前运行,在动力的作用下,带刀齿传送带后
置式清理装置4的传送带7作旋转运动,刀齿6插入泥层中,泥层中难于降解
的渔网、编织袋、健身球和塑料袋等较长的软质垃圾,以及石块、钢筋、树枝
等硬度较高的垃圾,在刀齿6的作用下,通过传送带7,送入储泥舱9,达到深
翻泥层,清理软质、硬度较高的垃圾,实现连续式作业,提高了清淤工作效率,
降低了清淤成本,清淤质量高。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后置式清理装置的水底垃圾清淤船,该垃
圾清淤船能深翻泥层,解决了软质垃圾缠绕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硬度较高的垃
圾碰撞而损坏绞刀头、泥泵叶轮,堵塞泥泵的问题,可清理软质、硬度较高的
垃圾,实现连续式作业,提高清淤工作效率,降低清淤成本,清淤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