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283350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48245.4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号:

CN106593711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37/00申请日:20161213|||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7/00

主分类号:

F02M37/00

申请人:

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汉荣; 侯超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今古洲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宁兵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包括有外置式燃油泵、油缸以及出油接头,所述外置式燃油泵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出油接头连接于油缸的底面,所述出油接头设置有伸进油缸内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竖向设置并且外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最低点低于油缸的内底面;所述出油接头通过输油管连接外置式燃油泵,所述外置式燃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并联的泄压装置以及供油管,所述泄压装置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端口设置油缸内,所述供油管连接至喷油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置式燃油泵(1)、油缸(2)以
及出油接头(3),所述外置式燃油泵(1)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出油接头(3)连接于油缸(2)的
底面,所述出油接头(3)设置有伸进油缸(2)内的出油管(31),所述出油管(31)竖向设置并
且外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油孔(311),所述出油孔(311)的最低点低于油缸(2)的内底面;所
述出油接头(3)通过输油管(32)连接外置式燃油泵(1),所述外置式燃油泵(1)的输出端连
接有并联的泄压装置(4)以及供油管(11),所述泄压装置(4)连接有回油管(41),所述回油
管(41)的端口设置油缸(2)内,所述供油管(11)连接至喷油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
(311)设置为矩形孔,所述出油管(31)的同一高度设置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出油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
(31)沿轴向设置有二组出油孔(311),每组出油孔(311)包括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出油孔
(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接头
(3)下部设置有出油接管(33),所述出油接管(33)与出油管(31)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
(4)设置为泄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
(4)设置为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
管(41)的端口延伸至油缸(2)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燃
油泵(1)设置有安装支耳(12),所述安装支耳(12)上设置有二个用于螺栓固定的圆孔。

说明书

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电喷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汽车的技术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电喷技
术同样是摩托车技术的制高点,是摩托车满足欧II和欧III排放法规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也是我国摩托车企业参与国际、国内 两个市场竞争必须掌握的一种核心技术。现有的摩托
车电喷供油系统通常是采用内置式燃油泵,内置式燃油泵安装在油缸内,一方面占用了油
缸的空间导致油量减少,另一方面内置式燃油泵的吸油口设置在下方,吸油口与油缸底面
之间必须预留一定高度,该高度以下的油不能被吸起,长期积存而影响油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采用外
置式燃油泵,不占用油缸空间而且有利于吸走油缸底部的油,避免积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包括有外置式燃油泵、油缸以及出油接头,所述外置
式燃油泵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出油接头连接于油缸的底面,所述出油接头设置有伸进油缸
内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竖向设置并且外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最低点
低于油缸的内底面;所述出油接头通过输油管连接外置式燃油泵,所述外置式燃油泵的输
出端连接有并联的泄压装置以及供油管,所述泄压装置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端口
设置油缸内,所述供油管连接至喷油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油孔设置为矩形孔,所述出油管的同一高度设
置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出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管沿轴向设置有二组出油孔,每组出
油孔包括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出油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接头下部设置有出油接管,所述出油接管与出油管通过螺
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装置设置为泄压阀。

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装置设置为电磁阀。

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油管的端口延伸至油缸的上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置式燃油泵设置有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上设置有二个用
于螺栓固定的圆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外置式燃油泵,避免占用油缸的内部空间,间接增加
了油缸的容量以装载更多的燃油,提高油缸的空间利用率;出油接头的出油管伸进油缸内,
出油管的出油孔最低点低于油缸的内底面,可将油缸内所有燃油全部吸走,避免积存,有利
于保持燃油的品质,保障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出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包括有外置式燃油泵1、油缸2以
及出油接头3,所述外置式燃油泵1连接在车架上,不占用油缸2的空间,间接提升油缸2的装
油量,提高续航里程,所述出油接头3连接于油缸2的底面,所述出油接头3设置有伸进油缸2
内的出油管31,所述出油管31竖向设置并且外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油孔311,所述出油孔
311的最低点低于油缸2的内底面,可在油缸2的内底面设置一凹坑,出油管31贯穿凹坑并且
与油缸2焊接固定,出油孔311的最低点低于凹坑保证所有燃油可被吸走,避免燃油积存而
影响品质,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行,提高使用寿命;所述出油接头3通过输油管32连接
外置式燃油泵1,所述外置式燃油泵1的输出端连接有并联的泄压装置4以及供油管11,所述
泄压装置4连接有回油管41,所述回油管41的端口设置油缸2内,所述供油管11连接至喷油
座为其供油。

为了提高吸油的速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出油孔311设置为矩形孔,所述
出油管31的同一高度设置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出油孔311。所述出油管31沿轴向设置有二组
出油孔311,每组出油孔311包括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出油孔311。采用二组出油孔311(即8个
出油孔311),便于快速吸油,满足外置式燃油泵1的需求。

为了便于维修、更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出油接头3下部设置有出油接管
33,所述出油接管33与出油管31通过螺纹连接,旋下出油接管33即可拆开出油接头3,便于
清理、维护以及更换出油接管32。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泄压装置4可以选用泄压阀或者电磁阀,采用泄压阀
则设定泄压压力,在喷油座停止工作时,油压升高超过泄压压力则泄压阀则打开,通过回油
管41将燃油输送回油缸2,避免超压泄露;采用电磁阀则由电喷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在
喷油座停止工作时开启,通过回油管41将燃油输送回油缸2,避免超压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回油管41的端口延伸至油缸2的上部靠近顶面的位
置,在回油时,不影响出油管31的吸油,保证稳定运行。

为了便于安装外置式燃油泵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置式燃油泵1设置有
安装支耳12,所述安装支耳12上设置有二个用于螺栓固定的圆孔,通过二个螺栓即可安装
外置式燃油泵1,拆装方便,成本低。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
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供油结构,包括有外置式燃油泵、油缸以及出油接头,所述外置式燃油泵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出油接头连接于油缸的底面,所述出油接头设置有伸进油缸内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竖向设置并且外壁上设置有贯通的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最低点低于油缸的内底面;所述出油接头通过输油管连接外置式燃油泵,所述外置式燃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并联的泄压装置以及供油管,所述泄压装置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