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82205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8283.1

申请日:

2010.12.01

公开号:

CN102060401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01D 2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区榕苑路15号1-A-407变更后权利人: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大厦9层登记生效日:201506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04申请日:20101201|||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04

主分类号:

C02F9/04

申请人: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滕朝华; 朱鹏程; 高用贵; 安惠欣; 林益峰; 张冬; 梁冠亮; 谭丽; 程恒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区榕苑路15号1-A-407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王来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根据水量不同而在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每个混凝反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的进水管道,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池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本发明采用桁车式吸泥装置实现污泥循环,它能够在澄清池内造就一个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反应区,能够直接应用于泥渣循环式澄清池装置,具有澄清效率高、处理水质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澄清池在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 每个混凝反 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 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 池壁之间为沉淀区, 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 其特征在 于: 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 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 的进水管道, 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 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池 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 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相混合器内部 气流速度大于 10m/s。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桁车式吸泥装置 下部的吸泥管连通在澄清池两侧边支架所固装的污泥回流堰渠, 该污泥回流堰渠通过污泥 回流管道连通进水管道, 同时该进水管道也连通排泥管道, 在污泥回流堰渠下方的澄清池 池壁上还制有出水堰渠。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澄清池结构为长 方体或者圆形。

说明书


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工艺集成装置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背景技术 目前, 污水处理用于净水澄清和污水深度处理的澄清池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即泥 渣悬浮型澄清池及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中泥渣循环型澄清池主要是指机械搅拌澄清池, 需要机械搅拌设备, 池体结构复杂, 维修较麻烦 ; 泥渣循环型澄清池主要是指水力循环澄清 池, 无机械搅拌设备, 构造比较简单, 但是要消耗较大的水头, 水源压力要求较高。 泥渣悬浮 型澄清池还需一套真空设备, 结构较为复杂, 同时操作管理要求较高。
     通过检索, 尚未发现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的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本澄清池不需要机械搅拌设备, 池体结构简单, 对来水压力无特殊要求, 同样可完成已有澄 清池的污染物处理效果。
     本发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澄清池在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 每个混凝 反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 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 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 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 其特征 在于 : 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 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 底的进水管道, 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 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 池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 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
     而且, 所述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 10m/s。
     而且, 所述桁车式吸泥装置下部的吸泥管连通在澄清池两侧边支架所固装的污泥 回流堰渠, 该污泥回流堰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连通进水管道, 同时该进水管道也连通排泥 管道, 在污泥回流堰渠下方的澄清池池壁上还制有出水堰渠。
     而且, 所述澄清池结构为长方体或者圆形。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
     1、 本发明采用桁车式吸泥装置实现污泥循环, 它能够在澄清池内造就一个集混 合、 絮凝、 沉淀于一体的反应区, 能够直接应用于泥渣循环式澄清池装置, 具有澄清效率高、 处理水质优的特点。
     2、 本发明在装置内部实现泥渣回流, 但是不需要机械搅拌装置或者较大的来水压 力和水射器等, 池体结构简单, 对来水压力无特殊要求, 同样可完成已有澄清池的污染物处 理效果。
     3、 本发明在多相混合器内控制内管的开孔直径, 实现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 于 10m/s, 这样雷诺数大于 2000, 在多相混合器内即可实现水、 气、 泥、 药剂的充分接触、 混
     合。
     4、 本发明在澄清池内设置桁车吸泥装置和污泥回流槽, 使得污泥回流至进水管 道, 实现污泥的多次混凝, 增强泥水分离效果, 从而达到澄清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
     图 2 为图 1 的 A-A 向截面剖视结构图 ;
     图 3 为图 1 的 B-B 向截面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 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 为长方体或者圆形池体结构, 包括池壁 1、 池底 3、 进 水管道 6、 多相混合器 9、 第一混凝反应区 8、 第二混凝反应区 7、 沉淀区 12、 桁车式吸泥装置 5、 污泥回流堰渠 10、 污泥回流管道 13、 出水堰渠 11、 排泥管道 14 等, 澄清池盖装有盖板 2, 其内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 本实施例为三个 ; 每个混凝反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 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 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 混 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 ; 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 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 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的进水管道并通过支架 4 与其他混凝 反应区所安装的多相混合器一并固装, 多相混合器的型号与处理水量有关, 药剂投加器和 气源管道接至多相混合器 ( 多相混合器为现有技术 ), 多相混合器在高速气流的径向旋转 作用下, 使得药剂、 泥渣、 污水充分接触混合, 为污水的絮凝提供速度梯度, 多相混合器内部 气流速度大于 10m/s。
     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 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 并可在澄清池盖 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 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 吸泥管连通在澄清池两侧边支架 所固装的污泥回流堰渠, 该污泥回流堰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连通进水管道, 同时该管道也 连通排泥管道 ; 在污泥回流堰渠下方的澄清池池壁上还制有出水堰渠。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进水管道设污泥回流接口, 污泥与来水从进水管道中同时进入多相混合器, 多相 混合器上设加药管道接口和气源接口。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 10m/s, 使得多相混 合器内的雷诺数大于 2000, 流态为紊流, 这样就在空气的湍动作用下, 形成多相混合器中污 水、 污泥、 药剂、 空气四种物质的充分混合。混合液进入混凝反应区进行絮凝反应后进入沉 淀区泥水分离, 污泥沉淀至池体下部, 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水堰渠中排出。

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0401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60401ACN102060401A21申请号201010568283122申请日20101201C02F9/0420060171申请人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址300384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区榕苑路15号1A40772发明人滕朝华朱鹏程高用贵安惠欣林益峰张冬梁冠亮谭丽程恒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代理人王来佳54发明名称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根据水量不同而在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每个混凝反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

2、构成,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的进水管道,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池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本发明采用桁车式吸泥装置实现污泥循环,它能够在澄清池内造就一个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反应区,能够直接应用于泥渣循环式澄清池装置,具有澄清效率高、处理水质优的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60406A1/1页21一。

3、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澄清池在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每个混凝反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的进水管道,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池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10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桁车式吸泥装置。

4、下部的吸泥管连通在澄清池两侧边支架所固装的污泥回流堰渠,该污泥回流堰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连通进水管道,同时该进水管道也连通排泥管道,在污泥回流堰渠下方的澄清池池壁上还制有出水堰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结构为长方体或者圆形。权利要求书CN102060401ACN102060406A1/2页3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工艺集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背景技术0002目前,污水处理用于净水澄清和污水深度处理的澄清池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泥渣悬浮型澄清池及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中泥渣循环型澄清池主要是指机械搅拌澄清池。

5、,需要机械搅拌设备,池体结构复杂,维修较麻烦;泥渣循环型澄清池主要是指水力循环澄清池,无机械搅拌设备,构造比较简单,但是要消耗较大的水头,水源压力要求较高。泥渣悬浮型澄清池还需一套真空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同时操作管理要求较高。0003通过检索,尚未发现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的公开文献。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本澄清池不需要机械搅拌设备,池体结构简单,对来水压力无特殊要求,同样可完成已有澄清池的污染物处理效果。0005本发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澄清池在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每个混凝反应区由第。

6、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的进水管道,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池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0007而且,所述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10M/S。0008而且,所述桁车式吸泥装置下部的吸泥管连通在澄清池两侧边支架所固装的污泥回流堰渠,该污泥回流堰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连通进水管道,同时该进水管道也连通排泥管道,在污泥回流堰渠下方的澄清池池。

7、壁上还制有出水堰渠。0009而且,所述澄清池结构为长方体或者圆形。0010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00111、本发明采用桁车式吸泥装置实现污泥循环,它能够在澄清池内造就一个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反应区,能够直接应用于泥渣循环式澄清池装置,具有澄清效率高、处理水质优的特点。00122、本发明在装置内部实现泥渣回流,但是不需要机械搅拌装置或者较大的来水压力和水射器等,池体结构简单,对来水压力无特殊要求,同样可完成已有澄清池的污染物处理效果。00133、本发明在多相混合器内控制内管的开孔直径,实现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10M/S,这样雷诺数大于2000,在多相混合器内即可实现水、气、泥、药剂。

8、的充分接触、混说明书CN102060401ACN102060406A2/2页4合。00144、本发明在澄清池内设置桁车吸泥装置和污泥回流槽,使得污泥回流至进水管道,实现污泥的多次混凝,增强泥水分离效果,从而达到澄清的目的。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0016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结构图;0017图3为图1的BB向截面剖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19一种桁车式泥渣循环澄清池,为长方体或者圆形池体结构,包括池壁1、池底3、进水管道6、多相混合器9、第一混凝反应。

9、区8、第二混凝反应区7、沉淀区12、桁车式吸泥装置5、污泥回流堰渠10、污泥回流管道13、出水堰渠11、排泥管道14等,澄清池盖装有盖板2,其内横向均布设置多个混凝反应区,本实施例为三个;每个混凝反应区由第一混凝反应区及两侧镜像设置的第二混凝反应区构成,在每个混凝反应区周边与池壁之间为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以及沉淀区均采用一体化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在每个混凝反应区的下部通过管道安装有一多相混合器,该多相混合器连通铺在池底的进水管道并通过支架4与其他混凝反应区所安装的多相混合器一并固装,多相混合器的型号与处理水量有关,药剂投加器和气源管道接至多相混合器多相混合器为现有技术,多相混合器在高速气流的径向。

10、旋转作用下,使得药剂、泥渣、污水充分接触混合,为污水的絮凝提供速度梯度,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10M/S。0020在澄清池内安装有桁车式吸泥装置,该吸泥装置为对称的两个,并可在澄清池盖板上所固装的轨道上行走,其下端的吸泥管设置在池底,吸泥管连通在澄清池两侧边支架所固装的污泥回流堰渠,该污泥回流堰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连通进水管道,同时该管道也连通排泥管道;在污泥回流堰渠下方的澄清池池壁上还制有出水堰渠。002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0022进水管道设污泥回流接口,污泥与来水从进水管道中同时进入多相混合器,多相混合器上设加药管道接口和气源接口。多相混合器内部气流速度大于10M/S,使得多相混合器内的雷诺数大于2000,流态为紊流,这样就在空气的湍动作用下,形成多相混合器中污水、污泥、药剂、空气四种物质的充分混合。混合液进入混凝反应区进行絮凝反应后进入沉淀区泥水分离,污泥沉淀至池体下部,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水堰渠中排出。说明书CN102060401ACN102060406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604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