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6031A43申请公布日20110316CN101986031ACN101986031A21申请号201010562727022申请日20101129F23C10/26200601F23C10/3020060171申请人南通万达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26005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任港路51号72发明人宣炎明蔡红伟张建平蔡永祥褚福亮54发明名称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其特征是来自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二次热风通过环向风管、斜风管及返料立管上均匀布置的四个充气口进入返料立管,并通过电动风门和流量计控制风量大小从而调节循环灰量。本发明的有益效。
2、果通过控制返料系统内的循环灰量,保证了物料循环系统的畅通,稳定了炉膛温度,延长了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安全、连续运行的周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86032A1/1页21一种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其特征是来自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二次热风通过热风管、环向风管、斜风管及返料立管上均匀布置的四个充气口进入返料立管,并通过电动风门和流量计控制风量大小从而调节循环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其特征是当返料立管内的物料超温时,开启电动风门,二次热风从喷口高速喷入返料立管,起到减少循环灰量并对循环灰量有扰动作用,。
3、从而减轻因碱金属导致飞灰聚团而造成的堵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其特征是当循环灰量太多引起炉膛床温波动时,开启电动风门,使返料立管中形成一道风幕,减少循环灰量,从而建立新的物料平衡,使炉膛温度保持稳定,而无需通过放灰阀进行放灰控制炉膛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分左右件,包括返料立管、返料箱体、检查门、风帽和风箱,其特征是热风管上装有电动风门、流量计、阀门和压力表。权利要求书CN101986031ACN101986032A1/2页3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锅炉燃料燃烧后物料和循环灰量的返料控制系统。背景技术0002循环流化床秸。
4、秆锅炉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循环流化床秸秆锅炉普遍存在返料系统不流畅问题。主要原因有秸杆燃烧后灰渣熔点很低,以稻草、麦杆为例,一般灰熔点温度在750左右,同时由于秸秆中含有高浓度的钾,含钾物质容易析出,在燃烧过程中,如果燃烧温度过高,容易在返料器内沉积聚团,造成锅炉循环系统阻塞。虽然目前大多数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采用低温燃烧、中温分离形式,利于减轻碱金属导致飞灰聚团而造成的返料系统不流畅,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经常出现由于燃烧温度难以控制超温而带来的堵灰问题。另一方面,生物质燃料中实际外带灰量很多,以稻壳为例,除了稻壳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外带入的杂质,还有本身携带的大量稻糠,在锅炉实际运行中,如外。
5、带灰量很大,使返料系统的循环灰量远远大于设计值,易造成返料系统阻塞,炉膛床温波动。目前常规做法是打开返料器的放灰阀进行放灰,由于放下来的灰量很大,人工难以及时清理干净,使锅炉房到处是灰尘,工作环境非常差。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电动风门和流量计控制风量大小从而调节循环灰量的返料控制系统。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来自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二次热风通过环向风管、斜风管及返料立管上均匀布置的四个充气口进入返料立管,并通过电动风门和流量计控制风量大小来调节循环灰量。该返料控制系统平时关闭,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开启当返料立管内的物料超温时,开启电动风门,二次热风从充气口高速喷入返料立管,。
6、起到减少循环灰量并对循环灰量有扰动作用,从而减轻因碱金属导致飞灰聚团而造成的堵塞;当循环灰量太多引起炉膛床温波动时,开启电动风门,使返料立管中形成一道风幕,减少循环灰量,从而建立新的物料平衡,使炉膛温度保持稳定,而不需通过放灰阀进行放灰控制炉膛温度。0005秸秆锅炉返料系统分左右件,包括返料立管、环向风管、风管、充气口、返料箱体、检查门、风帽和风箱等。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返料系统内的循环灰量,保证了物料循环系统的畅通,稳定了炉膛温度,延长了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安全、连续运行的周期。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0。
7、009图2是图1的AA示图。0010图3是返料系统配风控制图。说明书CN101986031ACN101986032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1一种秸秆锅炉的返料系统分左右件,其中环向风管1与斜风管2焊接相连,斜风管2插入充气口3,斜风管2与返料立管4焊接相连,返料箱体5浇筑在返料立管4的内侧,检查门6、风帽7、风箱8分别与返料立管4焊接相连,热风管9与环向风管1焊接相连。0012本系统二次热风流程是开启电动风门11,二次热风10通过热风管9经环向风管1、斜风管2与充气口3高速喷入返料立管4,并通过电动风门11和流量计12控制风量大小,还可通过阀门13和压力表14来控制二次热风的参数。说明书CN101986031ACN101986032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603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