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5375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5375ACN101975375A21申请号201010280148722申请日20100909F21V17/00200601F21V19/00200601G02F1/13357200601F21Y101/0220060171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二路1号72发明人李泓卓陈建州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代理人曾红54发明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包含一支撑架。
2、,具有一开口;一光条,设于支撑架内部,其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一塑胶框,具有一凸块,塑胶框与支撑架外侧面相抵靠,使凸块穿过开口抵住光条;一导光板,设置于支撑架内部,与发光二极管相抵靠。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通过塑胶框的凸块将光条定位,从而避免因光条定位不佳而造成的显影不均或漏光现象。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75380A1/1页21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至少包含一支撑架,具有一开口;一光条,设于所述支撑架内部,其上具有均匀分布。
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一塑胶框,具有一凸块,所述塑胶框与所述支撑架外侧面相抵靠,使所述凸块穿过所述开口抵住所述光条;以及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条截面为L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条是一带状PCB电路板。权利要求书CN101975375ACN101975380A1/2页3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背景技术0002液晶显示器为了满足轻薄化的需求,会将光源置放。
4、在面板的侧方,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低耗、低热、高亮度、微型等优点。但是,异于冷阴极射线灯管的是,发光二极管是点光源,因此,为了将点光源变成线光源及面光源,导光板应运而生。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0003然而,在进行背光模组的组装时,光条与导光板常会被错位组装,造成发光二极管。
5、的发光面超出导光板的受光面,这不仅导致光源利用率降低,也使窜出的光经过支撑架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造成显影不均或漏光现象。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用以消除显影不均及漏光现象。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包含一支撑架,具有一开口;一光条,设于支撑架内部,其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一塑胶框,具有一凸块,塑胶框与支撑架外侧面相抵靠,使凸块穿过开口抵住光条;一导光板,设置于支撑架内部,与发光二极管相抵靠。0006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光条截面为L型。0007较佳的,光条是一带状PCB。
6、电路板。0008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固定结构其优点在于,通过改变塑胶框与支撑架的结构或者光条本身的几何形状将光条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因光条定位不佳而造成的显影不均或漏光现象。附图说明000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0010图1绘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结构示意图;0011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1975375ACN10197538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来清楚阐释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加以改变。
7、及修饰,且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0013请参照图1,其绘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结构示意图。导光板100用于将光源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及扩散后均匀发散出来。支撑架102用于固定导光板100及光条104。导光板100的下表面用于固定,其上表面与支撑架102之间有一水平的空隙106。光条104是一条带状的PCB电路板,其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108。光条104竖直地固定在支撑架102内,发光二极管108的出光面抵靠导光板100的侧边。然而由于组装过程中定位不准确、导光板100或支撑架102表面平整度不佳或发光二极管108在光条104上排列歪斜等原因,发光二极管108的出光面略。
8、高于导光板100的侧面。如图1中箭头所示,发光二极管108高于导光板100侧面的部分所发出的光线便从导光板100的上表面与支撑架102之间的空隙106中射出,而未经过导光板100的折射及扩散,从而产生漏光或显影不均MURA现象。0014接着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源结构示意图。光源结构包括塑胶框200、导光板100、光条104及支撑架102。塑胶框200在组装时与支撑架102的外侧面相贴合。导光板100设置于支撑架102内部,用于将光源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及扩散后均匀发散出来。光条104是一条带状的PCB电路板,在光条104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108,光条104。
9、竖直地设置于支撑架102内。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2上具有一开口202,而塑胶框200上与支撑架102相贴合的表面具有凸块204,组装后凸块202穿过开口202与竖直设置的光条104相抵,并将其牢牢抵住,从而不会产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因此,设置于光条104上的发光二极管108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便确定,其与导光板100相抵靠后所发出的光线便全部射入导光板100,而不会因定位不准而漏光或产生显影不均现象。0015值得注意的是,光条104可制作成截面为L型的长条状,设置于支撑架102内部时,其直角处与支撑架102的直角处相配合,其水平部分被导光板100及支撑架102夹住,从而进一步限制其竖直方向的位置,实现更可靠的定位。0016使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塑胶框与支撑架的结构或者光条本身的几何形状将光条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因光条定位不佳而造成的显影不均或漏光现象,且便于导光板与发光二极管的组装,降低了对组装精度和组装人员的要求。0017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说明书CN101975375ACN101975380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53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