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背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器或电饰招牌等背光装置等的光学构件, 涉及在该液晶 显示器等的内部即使存在温湿度的经时性变化, 也不会引起图像质量的降低的光学构件。 此外, 本发明涉及使用这样的光学构件的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液晶显示器或电饰招牌等的背光装置, 伴随着笔记型电脑或大型液晶电视等 的液晶显示器的上市扩大, 使用量也大幅增加。
作为这样的背光, 主要使用侧照型或者直下型的背光。在侧照型的背光中背光自 身的厚度可以薄化所以被用于笔记型电脑等, 直下型的背光多被用于大型液晶电视等场 合。
并且, 这样的侧照型或者直下型的背光, 除了光源、 导光板、 漫射板以外, 还通过棱 镜片、 光漫射膜、 光反射膜、 偏振膜、 相位差膜、 电磁波屏蔽膜等光学构件来构成 ( 参照专利 文献 1)。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9-127314 号公报 ( 请求项 1 及段落编号 0034)
在使用所述的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除了光源的点灯不良以外, 几乎不会产生 经时性变化的映像不良,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 液晶显示器点灯起经过 数个小时之后, 在显示器上, 局部发生映像状态与周围相异的部分的现象开始被反映出来。
此现象被认为是起因于构成背光装置的漫射板、 导光板的板状构件。 即, 漫射板或 导光板由光学特性、 重量等观点来看几乎都是由合成树脂所构成, 一般而言合成树脂有水 蒸气透过度高容易吸湿的倾向。 在将这样的容易吸湿的材料所构成的构件长时间放置于高 湿环境下的情况下, 在该构件会过份地吸收水分。 并且, 如此在该构件过份吸湿的状态下点 亮背光装置的话, 由于光源的热而开始剧烈地放湿。 此放湿并没有在该构件内均匀地发生, 但在光源附近很容易产生。被放湿的部分与保持在吸湿的状态的部分更为收缩, 所以该构 件会呈现向光射出面侧凸出的弯曲状态。在图 1 中示出了现有的背光装置 A 中漫射板 2 朝 向光射出面侧凸出弯曲的状态。
邻接于漫射板、 导光板的棱镜片、 光漫射膜、 光反射膜、 偏振膜、 反射型偏振膜、 相 位差膜、 电磁波屏蔽膜等光学构件例如图 1 所示, 在漫射板 2 弯曲时, 会随着此弯曲形状而 引起弯曲。如此一来, 弯曲的状态的光学构件 a 局部强力地接触于在该光学构件上存在的 液晶元件等构件 ( 未图示 ), 而在显示器上, 局部产生会与周围的映像状态不同的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进行仔细考虑, 发现通过使光学构件成为特殊的 构造, 即使由于经时性变化使漫射板或导光板产生弯曲, 邻接于其的该光学构件也不会强 力接触到存在于该光学构件上的液晶元件等构件, 由此即使长时间使用图像质量也不会降 低, 因而完成本发明。即,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是在基材上形成有功能性树脂层而成的光学构件,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功能性树脂层由包含玻化温度为 45 度以上的树脂的组合物形成, 光学构件向基 材侧凸出地卷曲。
此外,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 优选卷曲面的曲率半径为 1.5 ~ 9.0m。
此外,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 优选玻化温度为 45 度以上的树脂在组合物中含有 30 重量%以上。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 优选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在 5μm 以上且 40μm 以下。此 外, 本发明适当地应用于形成有功能性树脂层的面的面积在 900cm2 以上的光学构件中。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 例如为棱镜片、 光漫射膜、 光反射膜、 偏振膜、 反射型偏振 膜、 相位差膜及电磁波屏蔽膜中的任一种。
此外, 本发明的背光装置具有光源、 将由所述光源射入的光从与光射入面不同的 面射出的板状构件及与所述板状构件接近配置的光学构件, 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光学构 件, 将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构件以功能性树脂层成为所述背光装置 的光射出面侧的方式配置。
在本发明的背光装置中, 所述板状构件例如为配置于光源的一侧的漫射板, 或者 为至少在一端部配置有光源且使大致直交于所述一端部的面作为光射出面的导光板。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 因为如前所述向基材侧凸出地卷曲, 所以通过以此功能 性树脂层成为光射出面侧的方式组入背光装置, 使得即使由于温湿度的经时性变化使漫射 板、 导光板向光射出面侧凸出地弯曲, 也不会追随漫射板、 导光板而弯曲。 即, 将本发明的光 学构件用于液晶显示器等背光装置的话, 不会与液晶元件等其他构件强力接触, 即使长期 间使用也不会使图像质量降低。
另外, 在漫射板、 导光板上暂时产生弯曲时, 要变成当初完全平坦的状态是困难 的。 也就是说, 在漫射板、 导光板上暂时产生弯曲, 使用现有的光学构件的话, 映像不良会永 久性地发生。 因此, 这样的场合能够消除弯曲的影响的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可以说是极为有 用的。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特别适用于尺寸大的光学构件。一般而言宽广面积 ( 例如 2 900cm 以上的面积 ) 的光学构件, 与尺寸小的光学构件相比容易弯曲, 使用于背光等的场合 容易产生映像不良。通过适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可以大幅抑制宽广面积的背光的映像不 良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说明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 在基材上形成有功能性树脂层而成, 邻接于背光装置的 漫射板或导光板而使用。作为本发明被适用的光学构件, 具体而言, 可以举出棱镜片、 光漫 射膜、 光反射膜、 偏振膜、 反射型偏振膜、 相位差膜以及电磁波屏蔽膜等。另外, 光漫射膜为 用于提高正面亮度同时赋予适度的光漫射性而使用的, 厚度通常为 12 ~ 350μm 相当地薄, 与用于消除光源的图案而使用的漫射板不同。
功能性树脂层为具有所述光学构件的各功能, 例如光折射功能、 光漫射性、 光反射 性、 偏光性等功能的层, 为由包含树脂及用于发挥这些功能而因需要所添加的材料的组合物所形成。树脂包含玻化温度为 45 度以上的树脂。通过包含玻化温度为 45 度以上的树脂 的组合物来形成, 可以容易得到本发明所期待的卷曲形状。特别是, 玻化温度为 60 度以上 较佳。通过使用玻化温度高的树脂, 即使邻接的材料 ( 漫射板或导光板 ) 变形, 也可以保持 特定的卷曲形状。此外, 通过使用玻化温度 45 度以上的树脂, 可以提高光学构件的光射出 面的亮度。
作为这样的树脂, 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 树脂、 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树脂、 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 氨基甲酸酯系 树脂、 环氧系树脂、 聚碳酸酯系树脂、 纤维素系树脂、 缩醛系树脂、 聚乙烯系树脂、 聚苯乙烯 系树脂、 聚酰胺系树脂、 聚酰亚胺系树脂、 三聚氰胺系树脂、 酚系树脂、 硅酮系树脂等的热塑 性树脂、 热固化性树脂、 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其中, 以耐光性或光学特性优异的丙烯 酸系树脂及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最适于使用。
这些树脂的玻化温度, 可以通过调整交联度或单体组成, 而调整成所期待的范围。
玻璃移转温度 45 度以上的树脂为以容易得到所要的卷曲的观点来看, 构成功能 性树脂的组合物中优选含有 30 重量%以上, 更优选含有 50 重量%以上。组合物中所含有 的所有树脂均为玻化温度 45 度以上的树脂也可, 在该场合, 为了要在光学构件制造时不会 过度卷曲, 以玻化温度为 120℃以下较佳。
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 为以可以发挥各种功能的方式适当设计并不能一概而论, 但以 5 ~ 40μm 为佳, 10 ~ 35μm 更佳。通过使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为 5μm 以上, 可以 容易得到能缓和漫射板或导光板的弯曲导致的不良影响的程度的刚性, 或是所要的卷曲形 状。另一方面, 通过使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成为 40μm 以下, 可以防止在功能性树脂层形成 时发生过度的卷曲。由此抑制了卷曲对光学特性的影响, 同时可以防止光学构件的端部强 力地接触到存在于该光学构件上的构件的情况。
另外, 在形成功能性树脂层的组合物, 因层的功能, 也可以含有有机或无机的各种 微粒子、 光聚合开始剂、 光聚合促进剂、 整平剂·消泡剂等界面活性剂、 氧化防止剂、 紫外线 吸收剂等添加物。
此处, 在形成功能性树脂层的组合物中使用微粒子的场合, 由容易获得良好透明 性等光学特性的观点来看, 以使用有机微粒子较佳。
接着, 作为基材, 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 树脂、 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树脂、 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 氨基甲酸酯系 树脂、 环氧系树脂、 聚碳酸酯系树脂、 纤维素系树脂、 缩醛系树脂、 乙烯基系树脂、 聚乙烯系 树脂、 聚苯乙烯系树脂、 聚丙烯系树脂、 聚酰胺系树脂、 聚酰亚胺系树脂、 三聚氰胺系树脂、 酚系树脂、 硅酮系树脂、 氟系树脂、 环状烯烃等 1 种或者混合 2 种以上的透明塑料膜。其中, 由拉伸加工, 特别是二轴拉伸加工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在机械强度或尺寸稳定性 上相当优异所以较佳。 此外, 适合使用为了提高与功能性树脂层的粘接性, 而在表面施以电 晕放电处理, 或者设以易粘接层者。
基材的厚度以 100 ~ 400μm 为佳。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在组入背光装置等时, 多使 用在垂直的状态, 通过使基材的厚度成为 100μm 以上, 在所述使用状态下, 可以防止由于 光学构件的自身重量而在下部产生皱纹。 另一方面, 关于基材厚度的上限, 即使使用 400μm 以上者也并不实用, 此外, 在进行二次加工时作业性会变差。此外, 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与功能性树脂层相反侧的面上, 为了防止与 其他构件的密接施以微垫处理, 而为了提高透光率施以防反射处理等也可。 进而, 设置背涂 层或防带电层或粘接层等也可。但是这些层的厚度, 从容易得到所要的卷曲形状的观点来 看, 最好是功能性树脂层的厚度的一半以下。
如前所述, 在基材上设置功能性树脂层, 或者应需要而设置背涂层、 防带电层、 粘 接层等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形成这些层的组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媒的涂布液, 通过棒状涂 布器、 刀片涂布器、 旋转涂布器、 辊涂布器、 凹版涂布器、 浮式涂布器、 染料涂布器、 喷雾、 网 版印刷等方式进行涂布、 干燥而制作。
其次, 说明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形状。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为在基材上设有功能性 树脂层的膜状或者片状的构件, 全体具有向基材侧凸出卷曲的形状。
现有技术中组入背光等的光学构件, 在组入时为了对邻接的构件不产生不均匀接 触的部分, 或者是为了使邻接的构件不产生皱纹, 以没有卷曲为前提。对此, 本发明的光学 构件, 通过具有特定曲率的卷曲, 使邻接的部分的不均匀的接触或是皱纹的产生成为最小, 同时可以避免漫射板或导光板的弯曲导致的影响。
光学构件的卷曲面的曲率半径为 1.5 ~ 9.0m 者较佳。通过使曲率半径为 1.5m 以 上, 可以防止由于过度卷曲而使光学构件的端部强力接触于存在该光学构件上的构件, 或 者防止作为光学构件的各功能由于变形而受到阻碍。另一方面, 通过使曲率半径为 9.0m 以 下, 可以消除漫射板或导光板的弯曲导致的不良影响。曲率半径以 3.0 ~ 9.0m 更佳。 卷曲例如在长方形的光学构件的场合, 至少长边的曲率半径在所述范围内即可, 平行于短边的剖面可以是直线, 也可以向基材侧凸出而卷曲。 后者的场合, 针对短边侧的曲 率半径, 上限也在 9.0m 以下。卷曲的曲率半径, 例如使长方形的光学构件的短边侧为上端 垂直吊下, 使长边为弧状时的曲率半径是否在所述的范围内而可确认。
所述光学构件的卷曲 ( 曲率 ), 可以利用制作光学构件时的功能性树脂层的硬化 收缩而形成。即, 如前所述使形成功能性树脂层的组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媒而成的涂布液 涂布于基材上后, 通过使其干燥, 在功能性树脂层产生热收缩。接着, 该光学构件向基材侧 凸出卷曲, 可以成为本发明的构造。
另外, 作为所述的硬化收缩而产生卷曲的辅助的方法, 也可以使用预先形成卷曲 的基材。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因为在基材侧具有凸出卷曲的构造, 所以如图 2 所示, 在组入 背光装置 10 时, 即使通过经时性变化而使漫射板或导光板 2 向光射出面侧凸起产生弯曲, 光学构件 1 也不会追随变形, 可以缓和漫射板或导光板 2 的弯曲 ( 图 2)。接着, 光学构件不 会强力接触于存在该光学构件上的构件。此外, 因为以包含玻化温度 45 度以上的树脂的组 合物来形成功能性树脂层, 所以经时性变化极少。即, 通过如此般使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即使长期间使用也可以不使图像质量降低。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不容易受到邻接的构件变形的影响, 而且经时性形状变化极 少, 所以适于使用在液晶显示器或电饰招牌等背光装置等。
其次, 针对具备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本发明的背光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 发明的背光装置, 至少为由漫射板或导光板、 光源、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等所构成。背光装置 中使用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即使由于温湿度的经时性变化而使漫射板或导光板向光射出面
凸出产生弯曲, 邻接于此的该光学构件也不会强力接触于存在该光学构件上的液晶元件等 构件, 即使长时间使用也可以不使图像质量降低。
将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使用于直下型背光装置的场合, 在具备光源、 配置于所述光 源的一方侧的漫射板及被配置在所述漫射板的与所述光源相反侧的光学构件等的背光装 置中, 最好是将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以其功能性树脂层成为光射出面侧的方式来配置较佳。 如此般配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可以缓和漫射板的弯曲, 对存在于该光学构件上的液晶元件 等构件不会强力接触, 即使长期间使用也可以不使图像质量降低。
图 3 显示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此背光装置 10 如图所示, 在收 容于底板 4 内的光学构件 ( 光反射膜 )a 上配置多个光源 3, 在其上经由漫射板 2, 将本发明 的光学构件 ( 光漫射膜 )1 以其功能性树脂层成为光射出面侧的方式配置, 进而载置光学构 件 ( 棱镜片 )a。
漫射板被设置于直下型背光装置的光源上, 具有消除光源图案的作用, 主要由合 成树脂所构成的。 这样的漫射板支承光学构件, 而且供消除光源的图案来使用, 所以厚度必 须达 1 ~ 10mm 厚, 供提高正面亮度而且赋予适度的视野角而使用, 与厚度 12 ~ 350μm 的 光漫射膜是不同的。此外, 漫射板的面积并没有特别限制, 在本发明, 对于弯曲问题容易发 2 生的面积 900cm 以上的广面积的漫射板特别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 作为构成漫射板的合成树脂, 例如可以举出聚酯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 聚丙烯酸 氨基甲酸酯系树脂、 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树脂、 环氧丙烯酸酯系树脂、 氨基甲酸酯系树脂、 环氧系树脂、 聚碳酸酯系树脂、 纤维素系树脂、 缩醛系树脂、 聚乙烯系树 脂、 聚苯乙烯系树脂、 聚酰胺系树脂、 聚酰亚胺系树脂、 三聚氰胺系树脂、 酚系树脂、 硅酮系 树脂等的热塑性树脂、 热固化性树脂、 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其中, 以光学特性优异的 丙烯酸系树脂最适于使用。
漫射板中, 为了赋予光漫射性, 添加了微粒子。作为微粒子, 除了二氧化硅、 粘土、 滑石、 碳酸钙、 硫酸钙、 硫酸钡、 硅酸铝、 氧化钛、 合成沸石、 氧化铝、 蒙脱石等无机微粒子以 外, 还可以举出苯乙烯树脂、 氨基甲酸酯树脂、 苯代三聚氰胺树脂、 硅酮系树脂、 丙烯酸树脂 等所构成的有机微粒子。
光源主要使用冷阴极管、 LED 光源等。光源的形状可举出点状、 线状、 L 字状等。
另外, 在背光装置, 不仅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也可适宜组合现有已知的光学构件来 使用。
其次, 将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使用于侧照型的背光装置的场合, 在具有至少在一端 部配置有光源且以大致直交于所述一端部的面为光射出面的导光板及被配置在所述导光 板的光射出面的光学构件的背光装置中, 最好是将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以其功能性树脂层成 为光射出面侧的方式来配置较佳。如此般配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可以缓和导光板的弯曲, 对存在于该光学构件上的液晶元件等构件不会强力接触, 即使长期间使用也可以不使图像 质量降低。
图 4 显示本发明的侧照型的背光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此背光装置 20, 具有在导光 板 2 的单侧具备光源 3 的结构, 在导光板 2 的上侧,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 光漫射膜 )1 以其功 能性树脂层成为光射出面侧的方式被载置, 进而载置光学构件 ( 棱镜片 )a。光源 3 以来自 光源的光有效率地射入至导光板 2 的方式除了与导光板 2 对向的部分以外以光学构件 ( 光
反射膜 )a 覆盖。此外, 在导光板 2 的下侧, 具备被收容于底板 4 的光学构件 ( 光反射膜 )a。
导光板, 为以至少以一端部为光射入面, 与其大致直交的一方的面为光射出面的 方式成形的大致平板状所构成。 导光板, 主要由合成树脂所构成, 其各面可以不是一样的平 面而是复杂的表面形状, 也可以是点图案等设有扩散印刷。 导光板的厚度为 1 ~ 10mm 程度。 此外, 导光板的面积并没有特别限制, 在本发明中, 对于弯曲问题容易发生的面积 900cm2 以 上的广面积的导光板特别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
作为构成导光板的树脂, 可以使用与作为构成漫射板的树脂而例示者相同的树 脂, 特别是适于使用光学特性优异的丙烯酸系树脂。此外, 在导光板中, 可以应需要而添加 有机微粒子。作为有机微粒子, 可以使用与添加于漫射板中相同的物质。
光源可以使用与所述的直下型的背光装置所使用的相同的机构。
另外, 在背光装置, 不仅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也可适宜组合现有已知的光学构件来 使用。
如此在本发明的背光装置, 因为预先组入向基材侧 ( 光射入面侧 ) 凸出卷曲的本 发明的光学构件, 所以即使通过温湿度的经时性变化而漫射板或导光板向光射出面侧凸出 弯曲, 也可以缓和弯曲导致的不良影响。即, 根据本发明, 可以使其成为长时间使用也不会 使图像质量降低的背光装置。 实施例
以下, 通过实施例进而说明本发明。另外, “份” 、 “%” 在没有特别说明时, 是以重 量为基准。
1. 光漫射膜 ( 光学构件 ) 的制作
[ 实施例 1]
在混合搅拌下列处方的光扩散层 ( 功能性树脂层 ) 用涂布液后, 在由厚度 188μm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 鲁米拉 T60 : Toray 社制造 ) 所构成的基材上, 以干燥后的厚 度成为 27μm 的方式棒状涂布法涂布、 干燥而形成光扩散层, 得到实施例 1 的光漫射膜 ( 光 学构件 )。
( 实施例 1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 )
·丙烯酸多元醇 A 10 份
(Acrydic45-166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社制造, 固形物成分 50% )
( 玻化温度 52 度 )
·异氰酸酯系硬化剂 2份
(TakenateD110N : 三井化学聚氨酯公司制造, 固形物成分 60% )
·丙烯酸树脂粒子 10 份
(TechpolymerMBX-20 : 积水化成品工业社制造, 平均粒径 20μm)
·稀释溶剂 36 份
[ 实施例 2]
将实施例 1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变更为下列处方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以外, 与实 施例 1 同样进行, 得到实施例 2 的光漫射膜。
( 实施例 2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 )
·丙烯酸多元醇 A 8份
(Acrydic45-166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社制造, 固形物成分 50% )
( 玻化温度 52 度 )
·丙烯酸多元醇 B 2份
(Acrydic52-614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社制造, 固形物成分 50% )
( 玻化温度 19 度 )
·异氰酸酯系硬化剂 2份
(TakenateD110N : 三井化学聚氨酯公司制造, 固形物成分 60% )
·丙烯酸树脂粒子 10 份
(Techpolymer MBX-20 : 积水化成品工业社制造, 平均粒径 20μm)
·稀释溶剂 36 份
[ 实施例 3]
将实施例 2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的丙烯酸多元醇 A 的添加量变更为 6 份, 丙烯酸 多元醇 B 的添加量变更为 4 份以外, 与实施例 2 同样进行而得实施例 3 的光漫射膜。
[ 实施例 4]
将实施例 2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的丙烯酸多元醇 A 的添加量变更为 4 份, 丙烯酸 多元醇 B 的添加量变更为 6 份以外, 与实施例 2 同样进行而得实施例 4 的光漫射膜。
[ 实施例 5]
将实施例 2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的丙烯酸多元醇 A 的添加量变更为 2 份, 丙烯酸 多元醇 B 的添加量变更为 8 份以外, 与实施例 2 同样进行而得实施例 5 的光漫射膜。
[ 比较例 1]
不添加实施例 2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的丙烯酸多元醇 A, 丙烯酸多元醇 B 的添加量 变更为 10 份以外, 与实施例 2 同样进行而得比较例 1 的光漫射膜。
[ 比较例 2]
将实施例 1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变更为下列处方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以外, 与实 施例 1 同样进行, 得到比较例 2 的光漫射膜。
( 比较例 2 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 )
·丙烯酸多元醇 C 10 份
(Hitaroid 3901B : 日立化成工业社制造, 固形物成分 50% )
( 玻化温度 35 度 )
·异氰酸酯系硬化剂 2份
(TakenateD110N : 三井化学聚氨酯公司制造, 固形物成分 60% )
·丙烯酸树脂粒子 10 份
(TechpolymerMBX-20 : 积水化成品工业社制造, 平均粒径 20μm)
·稀释溶剂 36 份
[ 比较例 3]
向底面侧凸出卷曲的容器内铺上与实施例 1 同样的基材, 由其上通过棒状涂布法 涂布在比较例 1 所用的光扩散层用涂布液, 干燥形成厚度 27μm 的光扩散层, 而得到向基材 侧凸出卷曲的比较例 3 的光漫射膜。
观察实施例 1 ~ 5 以及比较例 1 ~ 3 所得到的光漫射膜, 发现实施例 1 ~ 5 的光漫射膜全部都向基材侧凸出而卷曲。此外, 在实施例 1 ~ 5 所得到的光漫射膜, 切割成短 边 50cm、 长边 85cm 的大小, 使该光学构件吊起时的长边为弧状而测定曲率半径时, 分别为 1.3m、 2.2m、 4.5m、 8.2m、 9.5m。另一方面, 比较例 1 及比较例 2 的光漫射膜, 不发生卷曲而平 坦状。此外, 在比较例 3 的光漫射膜, 与实施例 1 ~ 5 的光漫射膜同样为向基材侧凸出卷 曲, 切割成短边 50cm、 长边 85cm 的大小, 使该光学构件吊起时的长边为弧状而测定曲率半 径时, 为 3.8m。
2. 背光装置的制作
作为背光装置, 由使用直下型背光装置而成的市售的 37 型液晶显示器中, 取出直 2 下型背光装置 ( 光射出面的面积为 4121cm )。直下型背光, 为在光源上具有漫射板、 光漫射 膜、 棱镜片、 偏振膜而构成。
接着, 由直下型背光取出光漫射膜, 替换此而组入本发明的实施例 1 ~ 5 以及比较 例 1 ~ 3 的光漫射膜, 得到实施例 1 ~ 5 以及比较例 1 ~ 3 的背光装置。另外, 实施例 1 ~ 5 以及比较例 1 ~ 3 的光漫射膜, 均为以光扩散层成为光射出面侧的方式组入。
3. 评估
将实施例 1 ~ 5 以及比较例 1 ~ 3 所得到的背光装置装回市售的 37 型液晶显示 器, 在 40℃、 90% RH 的环境下放置 24 小时后, 使液晶显示器点亮, 观察映像状态的经过。 实施例 1 ~ 5 的背光装置, 通过所述的试验其漫射板均向光射出面侧凸出而弯曲。 但是, 实施例 1 ~ 5 的背光装置因为使用本发明的光漫射膜, 所以本发明的光漫射膜缓和 了漫射板的弯曲形状, 不会发生强力接触于存在光漫射膜上的棱镜片等光学构件或液晶元 件。即, 从点亮起不论经过多久液晶显示器都没有发生映像不良。
另外, 在实施例 2 ~ 4 的背光装置中, 使用形成光扩散层的组合物中含有玻化温度 45 度以上的树脂 30 重量%以上, 曲率半径 1.5 ~ 9m 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光漫射膜, 所以再 度反覆进行所述试验, 也同样在液晶显示器不会产生映像不良。
其次, 关于比较例 1 ~ 3 的背光装置, 也同样通过所述试验而使漫射板向光射出面 侧凸出弯曲。比较例 1 及比较例 2 的背光装置, 为在形成光扩散层的组合物中不含玻化温 度 45 度以上的树脂的光漫射膜, 因为组入向基板一侧没有凸出卷曲的光漫射膜, 所以追随 漫射板的弯曲形状光漫射膜自身发生弯曲。并且, 强力接触于存在于该光漫射膜上的棱镜 片等光学构件或液晶元件, 因而局部地发生了映像不良。
比较例 3 的背光装置, 为组入向基材侧凸出卷曲的光漫射膜, 但因为是形成光扩 散层的组合物中不含玻化温度为 45 度以上的树脂的光漫射膜的缘故, 通过所述试验不仅 漫射板连光漫射膜也引起稍许变形, 原本向光射入面一侧凸出卷曲的光漫射膜开始随着漫 射板的弯曲形状而变形, 最终变成向光射出面侧凸起弯曲。结果, 比较例 3 的组入背光装置 的光漫射膜, 与比较例 1 及比较例 2 同样地, 会强力接触到存在于该光漫射膜上的棱镜片等 光学构件或液晶元件, 从而局部产生映像不良。
附图说明
图 1 显示现有的背光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图 2 显示本发明的背光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图 3 显示本发明的背光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图 4 显示本发明的背光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标号说明 a: 现有的光学构件 1: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 2: 漫射板或导光板 3: 光源 4: 底板 A: 现有的背光装置 10 : 本发明的直下型背光装置 20 : 本发明的侧照型背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