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缝制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79576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12283.9

申请日:

2007.06.29

公开号:

CN101302683A

公开日:

2008.11.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1/00; A41H43/04

主分类号:

D05B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太成服装

发明人:

李秀恩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07.5.10 KR 10-2007-004554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何腾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以第一原缎和第二原缎的一端部位于相同方向的方式重叠置放,形成第一缝制线;以使第三原缎的热熔粘接层与第一原缎接触的方式使第三原缎位于上述第一原缎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第二原缎和第三原缎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在上述第二原缎的自由端部中间形成空间部;以第一缝制线为基准向第一原缎的相反侧折回,成为“匸”字形;将上述第一原缎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向与第二原缎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用熨斗加热、加压上述第三原缎,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和第二原缎、第三原缎和第一原缎;由此连接第一原缎和第二原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缝制所述原缎(100、2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一缝制线(10);
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有所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所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所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
以第一缝制线(1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所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将所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
用熨斗加热、加压所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和第一原缎(100);
由此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4.
  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有所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所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所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
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所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将所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
用熨斗加热、加压所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和第一原缎(100);
由此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7.
  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缝制所述原缎(100、2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一缝制线(10);
以热熔粘接层(310’)不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有所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所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所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
以第一缝制线(1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所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所述第三原缎(3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将所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
用熨斗加热、加压所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
由此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10.
  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以热熔粘接层(310’)不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有所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所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所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
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所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所述第三原缎(3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将所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
用熨斗加热、加压所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
由此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三原缎(300’),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说明书

织物的缝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在形成连接织物和织物的连接点时,以利用织物形成连接点时也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的方式进行缝制,可牢固地缝制该连接点、保持牢固的状态。
背景技术
一般,在制作衣服时,使用多个织物来连接上述织物和织物的缝制方法有很多种。
尤其是在使用厚的织物或多个织物制作衣服的情况下,该连接部分用多种缝制方法进行连接,目前,为了体现高档感,优选利用手工进行缝合的连接方法,但用上述的方法缝制的布料的连接点在上下露出,形成圆角连接(トゥングンマル)现象(以下称为圆角连接)。
在上述圆角连接的情况下,该缝制方法被认为是由手工缝制的,具有高档衣服的感觉。而在单纯的机械操作进行的连接中,其连接点成为平面,与圆角连接相比较、缺少美的要素,由于完全没有高档感、连接点也不牢固,因此具有容易脱开等问题。
因此,在缝制衣服时,有时希望利用圆角连接形成连接。
但是,上述圆角连接依靠手工进行,因此具有以下问题,即,生产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手工作而需要手工费、生产费用增加,从而通过圆角连接缝制的衣服以及织物存在提供给消费者的价格高、很难进行自动化生产,不可能进行大量生产的问题。
并且,具有以下问题,缝合的工序非常复杂,即使进行缝合、进行圆角连接,不仅是缝合连接点的部分不牢固、容易脱开,而且,该连接点粗劣,不能给要求非常细腻的使用者以美的感觉,故大部分只用于冬季服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目的是提供织物的缝制方法,即,通过机械化可大量生产历来依赖于手工制作的织物,这样,可提高通过圆角连接缝制的衣服以及织物的生产效率、以经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即使进行利用缝制的圆角连接,其工序也是简单的,缝制该连接点的部分牢固地形成,连接点非常细腻,可给使用者以美的感觉,由此,不仅可形成厚的织物、而且可形成薄的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原緞)、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b是图4a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b是图7a的剖视图。
图8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b是图8a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1b是图11a的剖视图。
图12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2b是图12a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5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5b是图15a的剖视图。
图16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6b是图16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成以及使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b是图3a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剖视图。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提供具有以下步骤的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缝制上述原缎100、2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一缝制线10;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以第一缝制线1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上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将上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的相同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用熨斗加热、加压上述第三原缎300的上层,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和第一原缎100。
一般,在制作衣服时,使用多个织物来连接上述织物和织物的缝制方法有很多种。
尤其是在使用厚的织物或多个织物制作衣服的情况下,该连接点用多种缝制方法进行连接,目前,为了体现高档感,优选利用手工进行缝合的连接方法,但用上述的方法缝制的布料的连接点在上下露出,形成圆角连接现象(以下称为圆角连接)。
在此,本发明者提出了与圆角连接缝制方法相同的、多种方法的圆角连接缝制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重叠两个织物和辅助布的端部,缝纫上述辅助布和织物、形成缝纫线;在上述两个织物中,将位于下侧的织物以上述缝纫线为中心搭到相反侧,打开上述两个织物;使上述辅助布的自由端部位于上述缝纫线上地折叠;将上述重叠形成的辅助布的重叠的端部以上述缝纫线为基准线搭到相反侧,覆盖上述两个织物以及辅助布的固定端部;缝合上述辅助布的重叠的端部和位于上述下侧的织物,形成缝合缝纫线。
在本发明的缝制方法中,首先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缝制上述原缎100、2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一缝制线10,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缝制以连接构成衣服的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形成第一缝制线10,一般最好利用缝纫机缝制上述第一缝制线10。
在此明确不对上述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材质以及形状进行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且,如上所述,如果形成第一缝制线10,则优选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一般上述第二缝制线20可与第一缝制线10同样地由缝纫机缝制。
热熔粘接层310形成在第三原缎300的一面,上述热熔粘接层310优选由在进行加热时发挥粘接力而在常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不变的众所周知的各种粘接剂形成。
在此明确上述第三原缎300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的材质以及形状相同,没有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且,上述第二原缎200的一方利用第一缝制线10缝制到第一原缎100上,另一侧为不固定的状态,第二原缎200的不固定的自由端部在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如上所述,对于折回的整个剖面成为水平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将第一原缎100向未形成第一缝制线10的自由端部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进一步平整,这样,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连接点更加明显地分离,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如上所述,使用熨斗或加热辊等加压,使被向两侧拉伸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以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状态牢固地固定,使形成在第三原缎300上的热熔粘接层310熔化,利用热熔方式进行粘接固定。
此时,最好使上述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密合地粘接,这样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使第三原缎30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以更牢固密合的状态固定,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因此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不仅以更牢固密合的状态固定,而且由于贯通到第一原缎100进行缝制,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被牢固地固定,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进一步密合、更鲜明地形成圆角连接,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可形成高档的连接点。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剖视图,图8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使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牢固地重叠置放,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上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将上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用熨斗加热、加压上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和第一原缎100。
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首先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
一般来说,对于上述第二缝制线20,为了连接构成衣服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缝制,形成第二缝制线20,一般优选利用缝纫机缝制上述第二缝制线20。
在此明确不对上述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材质以及形状进行特别限制,优选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热熔粘接层310形成在第三原缎300的一面,上述热熔粘接层310优选由在进行加热时发挥粘接力而在常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不变的众所周知的各种粘接剂形成。
在此明确上述第三原缎300与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的材质以及形状相同,没有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且,上述第二原缎200的一方利用第二缝制线20缝制到第一原缎100、第三原缎300上,另一侧为不固定的状态,第二原缎200的不固定的自由端部在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如上所述,对于折回的整个剖面成为水平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将第一原缎100向未形成第二缝制线20的自由端部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更平整的面,这样,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连接点更加明显地分离,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如上所述,使用熨斗或加热辊等加压,使被向两侧拉伸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以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第三原缎300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状态牢固地固定,使形成在第三原缎300上的热熔粘接层310熔化,利用热熔方式进行粘接固定。
此时,优选使上述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密合地粘接,通过这样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可固定成更牢固密合的状态,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因此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不仅以更牢固密合的状态固定,而且通过贯通到第一原缎100进行缝制,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被牢固地固定,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进一步密合、更鲜明清楚地形成圆角连接,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1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1b是图11a的剖视图,图12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另一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2b是图12a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缝制上述原缎100、2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一缝制线10;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不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以第一缝制线1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上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上述第三原缎3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将上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用熨斗加热、加压上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
在本发明的缝制方法中,首先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重叠置放,缝制上述原缎100、200的重叠部分,形成第一缝制线10,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缝制,以连接构成衣服的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形成第一缝制线10,一般优选利用缝纫机缝制上述第一缝制线10。
在此明确不对上述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材质以及形状进行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且,如上所述,如果形成第一缝制线10,则优选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不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一般上述第二缝制线10可与第一缝制线10同样地由缝纫机缝制。
热熔粘接层310’形成在第三原缎300’的一面,上述热熔粘接层310’优选由在进行加热时发挥粘接力而在常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不变的众所周知的各种粘接剂形成。
在此明确与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同样地不对上述第三原缎300’的材质以及形状进行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且,上述第二原缎200的一方利用第一缝制线10缝制到第一原缎100上,另一侧为不固定的状态,第二原缎200的不固定的自由端部在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使第三原缎300’的自由端部在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如上所述,对于折回的整个剖面成为水平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将第一原缎100向未形成第一缝制线10的自由端部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更平整的面,这样,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连接点更加明显地分离,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如上所述,使用熨斗或加热辊等加压,使被向两侧拉伸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以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接触的状态牢固地固定,使形成在第三原缎300’上的热熔粘接层310’熔化,利用热熔方式进行粘接固定,这样,可漂亮地形成第三原缎300’和第一原缎100的连接点。
此时,优选使上述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密合地粘接,由此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可以更牢固密合的状态固定,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因此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不仅以更牢固密合的状态固定,而且由于贯通到第一原缎100进行缝制,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被牢固地固定,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进一步密合、更鲜明地形成圆角连接,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部。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顺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5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b是图15a的剖视图,图16a是表示第三缝制线形成的第一原缎、第二原缎、第三原缎的连接状态的又一不同操作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6b是图16a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是连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缝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整齐地重叠置放,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不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上述第二原缎2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向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上述第三原缎300’的自由端部,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将上述第一原缎100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平整面;用熨斗加热、加压上述第三原缎300’,利用热熔方式粘接第三原缎300’和第二原缎200。
在本发明的缝制方法中,首先优选以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一方的端部位于相同的方向的方式重叠置放,以使热熔粘接层310’不与第一原缎100接触的方式使形成上述热熔粘接层310’的第三原缎300’位于上述第一原缎100的一方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20。一般来说,上述第二缝制线20为了连接构成衣服的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缝制,一般优选利用缝纫机缝制上述第一缝制线10。
在此明确不对上述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材质以及形状进行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热熔粘接层310’形成在第三原缎300’的一面,上述热熔粘接层310’优选由在进行加热时发挥粘接力而在常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不变的众所周知的各种粘接剂形成。
在此明确与上述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同样地不对上述第三原缎300’的材质以及形状进行特别限制,最好适合于成为所有衣服原料的布、皮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
并且,上述第二原缎200的一方利用第一缝制线10缝制到第一原缎100上,另一侧为不固定的状态,第二原缎200的未固定的自由端部在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以第二缝制线20为基准,使第三原缎300’的自由端部在第一原缎100的相反侧折回,在中间形成空间部、成为“匚”字形。
如上所述,对于折回的整个剖面成为水平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将上述第一原缎100向未形成第一缝制线10的自由端部方向、将第二原缎200向折回方向、将第三原缎300’向与第二原缎200相同的方向拉伸,形成更平整的面,这样,第一原缎100和第二原缎200的连接部更加明显地分离,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如上所述,使用熨斗或加热辊等加压,使被向两侧拉伸的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以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接触的状态牢固地固定,使形成在第三原缎300’上的热熔粘接层310’熔化,利用热熔方式进行粘接固定,可漂亮地形成第三原缎300’和第一原缎100的连接部。
此时,最好使上述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密合地粘接,这样更明显地形成圆角连接。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上述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可以更牢固的密合状态固定,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因此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
并且,在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中,上述第三原缎300’形成为,在与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重叠的部分上进行缝合缝制、形成第三缝制线30’时,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
利用第三缝制线30’的构成,第三原缎300’与第二原缎200不仅以更牢固密合的状态固定,而且由于贯通到第一原缎100进行缝制,第一原缎100、第二原缎200和第三原缎300’被牢固地固定,第二原缎200与第三原缎300’进一步密合、更鲜明地形成圆角连接,由于第三缝制线30’不露在第二原缎200上,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连接点。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进行了说明,但对本技术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下述的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区域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正或变形。
本发明的织物的缝制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发明,利用机械化可大量生产历来依赖于手工制作的织物的连接,这样,可提高通过圆角连接缝制的衣服以及织物的生产效率,以经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即使利用缝合进行圆角连接,其工序也是简单的,缝合该连接点的部分牢固地形成,连接点非常细腻,可给使用者以美的感觉,这样,不仅可形成厚的织物、而且可形成薄的织物。

织物的缝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织物的缝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织物的缝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物的缝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物的缝制方法.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缝制方法,以第一原缎和第二原缎的一端部位于相同方向的方式重叠置放,形成第一缝制线;以使第三原缎的热熔粘接层与第一原缎接触的方式使第三原缎位于上述第一原缎的上层面,缝制上述第一原缎、第二原缎和第三原缎重叠的部分,形成第二缝制线;在上述第二原缎的自由端部中间形成空间部;以第一缝制线为基准向第一原缎的相反侧折回,成为“匸”字形;将上述第一原缎向自由端部的方向、将第二原缎向折回方向、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