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连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墙面施工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墙面施工中的连接件, 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尤其指保温、 装饰墙 体面板安装所需要的连接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连接装置墙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保护要求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复合型新型墙体材料是当前及今后发 展趋势, 为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以及墙板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这些复合墙板制造的面积 较大, 也较重, 比如保温墙面、 装饰墙面等, 那么在施工时, 除要像瓷砖那样直接粘接在基体 墙面上, 还必要考虑墙面板的安全稳固, 即要借助连接件进行稳固, 否则, 单靠粘结剂极易 脱落, 不仪影响美观, 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或事故。
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形连接件, 用于连接和固定墙面板, 由于该种连接件一端通 过螺钉连接到建筑基墙, 连接件的另一端即外延边压住墙面板, 在使用这种连接件时, 发现 该连接件需压接在板面上, 再进行螺钉固定在建筑基墙, 由于施工时粘结剂没有干固极易 移位, 而且连接件与建筑基墙间距难以把握, 面板的间隙大且难以做到整齐平整, 等等这些 因素造成施工难度大, 质量难把握, 多数情况下, 面板脱落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为 此 有 许 多 技 术 人 员 广 泛 研 究 和 实 践, 如 2011 年 1 月 11 日 济 南 市 住 宅 产 业化发展中心申请的名称为 “复 合 墙 板 及 其 生 产 方 法 和 连 接 结 构” ( 专利申请号 : CN201110004543.7), 公告号 : CN102108756A, 公开口 : 2011.06.29 专利技术, 该发明公开了 一种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连接结构, 所述复合墙板包括基材和粘合在基材的两个表面 上的面板, 所述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 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 板, 所述基材上下表面和 / 或面板与基材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一种复合墙板 的生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生产基材 ; 2) 生产面板 ; 3) 将面板及基材相接触的面涂胶, 并将面板与基板压合。复合墙板内部设有交错的凹陷部或通孔, 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减轻了 重量, 隔音效果好 ; 基材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 所述基材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 面板, 安装时可以插接。
还有 2009 年 10 月 23 日中国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盖特建筑技术咨询有限 公司申请的名称为 “大板块金属饰面板吊挂组件” ( 专利号 : CN200910308680.2), 公告号 : CN101718138A, 公告日 : 2010.06.02 专利技术, 该发明一种大板块金属饰面板吊挂组件, 由 上、 下吊挂组件组合而成。上吊挂组件由上承托件、 上吊钩件、 上转接卡件、 两块上顶紧塞 块、 上下调节螺丝前后调节螺丝组成 ; 下吊挂组件由下承托件、 两块下顶紧塞块和下限位卡 件组成。本发明采用吊挂方式安装饰面板, 利用转接卡件及塞块将吊钩固定于安装饰面板 避免使用焊接和螺栓固定, 使施工操作变得方便, 将承托件位置调准即可将板面轻松就位, 通过吊钩调节螺丝微调板面高度和板与板间缝隙。适用于室内外饰面板吊挂施工工程, 特 别适用于单块饰面板面积较大、 重量较大、 安装条件受限制、 且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这些施工组件、 技术和方法无疑对解决复合墙面板安装的安全稳固连接是有良好 效果的, 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这些施工组件、 技术和方法与现有的组件施工方法明显不同, 结构复杂, 施工难度大, 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墙面板施工中结构复杂效果差, 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等之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效果明显的一种墙板连接装置, 以及采用该连接装置的墙面 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墙板连接装置, 该装置包括构件 1、 构件 2,
所述构件 1 横截面形状为形, 其中左侧平面 11 可与墙板 4 连接, 右侧平面 12上设置若干贯穿孔 13 ;
所述构件 2 横截面形状为 形, 其中右侧平面 22 上设置若干贯穿孔 23, 可与建 筑基墙 3 连接, 左侧平面 21 上设置若干贯穿孔 24 ;
所述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与所述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相叠加, 并与墙板 4 安装厚度 相适配。
所述构件 1 与构件 2 相叠加时, 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在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之上。
所述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上的贯穿孔 13 与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上的贯穿孔 24 均为 条状孔。
所述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上的贯穿孔 13 与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上的贯穿孔 24 交叉 所述构件 1 上的贯穿孔 13 与构件 2 上的贯穿孔 24 交叉设置的方式为垂直交叉设设置。
置。 所述构件 1 上的贯穿孔 13 与左侧平面 11 成垂直设置, 构件 2 上的贯穿孔 24 与右 侧平面 22 平行设置。
所述构件 1 上的贯穿孔 13 与左侧平面 11 成平行设置, 构件 2 上的贯穿孔 24 与右 侧平面 22 垂直设置。
一种采用墙板连接装置的墙面施工方法, 所述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墙板连接装置, 具体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
A. 墙板 4 通过粘结剂 5 粘接在建筑基墙 3 上 ;
B. 在上述墙板 4 端面上 ; 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紧压在上述墙板 4 上, 固定件 6 通过 构件 2 右侧平面 22 上贯穿孔 23 将构件 2 固定在建筑基墙 3 上 ;
C. 将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与所述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相叠加, 并与墙板 4 安装厚度 相适配, 构件 1 左侧平面 11 连接到上述墙板 4 上 ;
D. 用紧固件 7 分别穿过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上的贯穿孔 13 与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上的贯穿孔 24 将墙板连接装置固定在上述墙板 4 上 ;
E. 另取墙板 4 一端与构件 1 左侧平面 11 连接, 另一端粘接在建筑基墙 3 上 ;
F. 继续 B、 C、 E、 D 步骤, 直至完成墙面施工。
在步骤 D. 前后分别加入填充物 8。
在步骤 E. 后, 在构件 1 左侧平面 11 的外表面填充密封胶 10。
本发明的一种墙板连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墙面施工方法有如下有益效果 :
1. 采用本发明, 安装时可确保构 ( 扣 ) 件和面板的扣接量, 构件 1 和构件 2 的三维
可调使安装后无应力产生, 构件 1 和构件 2 的三维可调使安装位置可确定, 由于这些有效措 施, 安全可靠有保障 ;
2. 采用本发明, 板与板间缝隙的一致可有效得到控制, 构件 1 和构件 2 的可靠定位 使板面平整度和位置得到保证, 板与板间缝隙的大小可根据需要确定, 安装效果有保证 ;
3. 采用本发明, 安装时可根据分格弹线预打孔定位, 安装时构件位置即是板的定 位, 可使板的位置一次可精确定位, 不需多次移动, 安装时可使板的平整度、 板缝宽窄一次 定位, 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 ;
4. 采用本发明, 由于定位方便准确可减少用工量降低人力成本, 板缝大小不受限 制可降低耐候密封胶的用量以及墙板粘结剂的用量, 使安装成本降低, 安装效率高可缩短 工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墙板连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墙面施工方法实施例 进行详细说明。下列图例是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为目的以非限定方式给出, 即本发明不限于 下列图例及其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连接件板面施工接缝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中一种墙板连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采用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板面施工接缝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 构件 1 ; 11---- 构件 1 的左侧平面 ; 12--- 构件 1 的右侧平面 ;
13--- 构件 1 右侧平面上的贯穿孔 ; 2----- 构件 2 ; 21--- 构件 2 的左侧平面 ;
22--- 构件 2 的右侧平面 ; 23---- 构件 2 右侧平面 22 上的干贯穿孔 ;
24---- 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上的贯穿孔 ; 3----- 建筑基墙 ; 4--- 墙板 ;
5----- 粘结剂 ; 6---- 固定件 ; 7----- 紧固件 ; 8---- 填充物 ;
9---- 现有连接件 ; 10---- 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 1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连接件板面施工接缝处结构示意图, 由于复合墙板 面积大较重, 如直接铺设在建筑基墙上, 极易脱落, 引发安全问题, 而且直接影响美观, 在现 有技术中最多采用横截面为∏形的连接件, 如图中现有连接件 9 现有连接件所示, 墙板 4 黏 贴在建筑基墙 3 后, 调整墙板 4 之间的位置, 然后安装连接件 9, 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到建筑基 墙, 连接, 9 的另一端即外延边压住墙面板 4, 由于施工时粘结 5 没有干固极易移位, 而且连 接件 9 与建筑基墙 3 间距难以把握, 面板 4 的间隙大且难以做到整齐平整, 这些因素造成施 工难度大, 质量难把握, 多数情况下, 面板脱落现象较为普遍, 因此, 这种连接件以及连接方 式还是存在较大隐患, 需要作出改进。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 研制出本 发明的连接件和连接方式, 效果明显改观, 现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 2 为本发明中一种墙板连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墙板连接装置, 该 装置主要包括两个构件即构件 1、 构件 2, 构件 1 横截面形状为 形, 其中左侧平面 11 可 与墙板 4 连接, 右侧平面 12 上设置若干贯穿孔 13, 贯穿孔 13 最好为图示中的条状孔。
构件 2 横截面形状为 形, 其中右侧平面 22 上设置若干贯穿孔 23, 可与建筑 基墙 3 连接, 左侧平面 21 上设置若干贯穿孔 24, 贯穿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 最好为图示中的条状孔。
施工中, 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与所述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相叠加, 并与墙板 4 安装厚 度相适配, 最好是构件 1 与构件 2 相叠加时, 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在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之上。 构件 1、 构件 2 可以采用金属件, 也可以采用塑料或其他复合材料, 当然材料的强度一定要 达到要求。
为施工时, 为达到连接固定的最佳效果, 紧固件 7 穿过构件 1、 构件 2 不移位, 紧固 件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上的贯穿孔 13 与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上的贯穿孔 24 交叉设置, 垂直 交叉设置更佳。构件 1 上的贯穿孔 13 与左侧平面 11 成垂直设置, 构件 2 上的贯穿孔 24 与 右侧平面 22 平行设置。也可以是, 构件 1 上的贯穿孔 13 与左侧平面 11 成平行设置, 构件 2 上的贯穿孔 24 与右侧平面 22 垂直设置。
一种采用墙板连接装置的墙面施工方法, 该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墙板连接装置, 具 体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
A. 墙板 4 通过粘结剂 5 粘接在建筑基墙 3 上 ;
B. 在上述墙板 4 端面上, 固定件 6 通过构件 2 右侧平面 22 上贯穿孔 23 将构件 2 固定在建筑基墙 3 上, 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紧压在上述墙板 4 上 ; C. 将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与所述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相叠加, 并与墙板 4 安装厚度 相适配, 构件 1 左侧平面 11 连接到上述墙板 4 上 ;
D. 用紧固件 7 分别穿过构件 1 右侧平面 12 上的贯穿孔 13 与构件 2 左侧平面 21 上的贯穿孔 24 将墙板连接装置固定在上述墙板 4 上, 最好在此步骤前后分别加入填充物 8;
E. 另取墙板 4 一端与构件 1 左侧平面 11 连接, 另一端粘接在建筑基墙 3 上, 如在构 件 1 左侧平面 11 的外表面填充密封胶 10, 可以增加墙体隔热密封效果, 还可以增加美感 ;
F. 继续 B、 C、 E、 D 步骤, 直至完成墙面施工。
参照图 3 为采用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板面施工接缝处结构示意图, 即采用本发明连 接装置后的效果图, 可见安装时可确保构 ( 扣 ) 件和面板的扣接量, 构件 1 和构件 2 的三维 可调使安装后无应力产生, 构件 1 和构件 2 的三维可调使安装位置可确定, 板与板间缝隙的 一致可有效得到控制, 构件 1 和构件 2 的可靠定位使板面平整度和位置得到保证, 安装时构 件位置即是板的定位, 可使板的位置一次可精确定位, 不需多次移动, 由于这些有效措施, 安全可靠有保障, 而且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
当然,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及附图示出的实施例, 凡依本创造之精神所作的修改及 等效变换, 或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变形, 如除本发明中介绍的将构件 1 左侧平面 11 连接到 上述墙板 4 上, 也可以外延边压住墙面板 4, 还可以采用构件 1 和构件 2 的截面形状分别变
形为“ㄣ” 而组合后形状仍相似, 以及在本发明公开的墙板稳固措施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其他相应办法, 具体要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等等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