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79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7212.1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号:

CN10480590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35申请日:201504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5

主分类号:

E04B1/35

申请人: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樊春辉; 贾桂军; 朱乐成

地址:

211112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建路11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顶升装置,属于结构模块顶升技术领域。本发明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是先按照钢结构模块的尺寸布置足够数量的液压千斤顶,在液压千斤顶上方放置顶升框架平台置和将基础箱,液压千斤顶在顶升状态时,在基础箱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位置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状态时,载荷转移到标准节垫块上,在标准节垫块之间插入标准节插块,重复上述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并使上下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直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本发明对场地要求低,钢结构模块受到的顶升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顶升过程操做简便,能节省大量工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钢结构模块的尺寸,在顶升区域内均匀布置足够数量的液压千斤顶,确保钢结构模块在该数量的液压千斤顶顶升点下结构不会受力变形,将所有液压千斤顶接入同一个油泵;(2)将顶升框架平台置在液压千斤顶上方,使每个液压千斤顶分别置于每个顶升框架平台内,顶升框架平台上平面与液压千斤顶最短行程一致;(3)将基础箱置于顶升框架平台上,基础箱的尺寸不小于顶升框架平台的尺寸;(4)将所需要顶升的钢结构模块置于顶升框架平台上,保证每个液压千斤顶与钢结构模块支腿能够接触;(5)控制油泵使所有的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基础箱,各液压千斤顶液压缸与各基础箱一同升起,在每个基础箱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位置均插入两个第一层标准节垫块;(6)控制油泵使所有液压千斤顶液压缸同步回落,将载荷转移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上,将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对应的基础箱固定连接在一起;(7)在每个基础箱和每个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中间位置分别插入标准节插块,此时标准节插块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平行;(8)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各第一层标准节插块,在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插入第二层标准节垫块,第二层标准节垫块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将各第二层标准节垫块与对应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在一起;(9)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液压缸同步回落,抽出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之间的标准节插块,将标准节插块插入到第二层标准节垫块之间,此时标准节插块与第二层标准节垫块平行、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10)重复所述步骤(5)~(9)中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并使上下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直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共有两排,两排液压千斤顶的之间的距离与钢结构模块的宽度相等,每排液压千斤顶中的各液压千斤顶在钢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标准节垫块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长度与标准节垫块相等,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基础箱之间、上下相邻两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5.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均匀布置在顶升区域内的液压千斤顶,各液压千斤顶同步动作,每个液压千斤顶外分别设有顶升框架平台,顶升框架平台的上平面与液压千斤顶最短行程一致,所述顶升框架平台上放置有基础箱,基础箱的尺寸不小于顶升框架平台的尺寸,基础箱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位置插有标准节垫块,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设置,最下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插有标准节插块,最上层的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在基础箱上,下一个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上一个标准节垫块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共有两排,两排液压千斤顶的之间的距离与钢结构模块的宽度相等,每排液压千斤顶中的各液压千斤顶在钢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标准节垫块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长度与标准节垫块相等,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基础箱之间、上下相邻两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属于结构模块顶升技术领域,尤其是工程大型钢结构模块化顶升运输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结构模块化运输安装过程中,为了满足模块安装基础标高的要求,大型的结构模块需要进行模块标高升高作业,模块重量一般比较重。目前,国内钢结构整体升高的方法往往采用整体提升法或大型吊车整体吊装法。提升法在大型设备吊装领域运用较多,在结构模块领域中运用时,在模块结构的两侧安装立柱,通过提升使得钢结构模块整体向上运动,此提升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提升点少,极易造成模块的整体结构变形,导致模块结构损坏。大型吊车吊装法,是在钢结构模块顶部设置多吊点,采用框式平衡梁进行吊装,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对场地要求高,吊装风险大,钢结构顶部焊接工作量大,吊装受力不均,极易导致模块结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钢结构模块整体升高过程中能够防止模块结构变形的顶升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
本发明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钢结构模块的尺寸,在顶升区域内均匀布置足够数量的液压千斤顶,确保钢结构模块在该数量的液压千斤顶顶升点下结构不会受力变形,将所有液压千斤顶接入同一个油泵;(2)将顶升框架平台置在液压千斤顶上方,使每个液压千斤顶分别置于每个顶升框架平台内,顶升框架平台上平面与液压千斤顶最短行程一致;(3)将基础箱置于顶升框架平台上,基础箱的尺寸不小于顶升框架平台的尺寸;(4)将所需要顶升的钢结构模块置于顶升框架平台上,保证每个液压千斤顶与钢结构模块支腿能够接触;(5)控制油泵使所有的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基础箱,各液压千斤顶液压缸与各基础箱一同升起,在每个基础箱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位置均插入两个第一层标准节垫块;(6)控制油泵使所有液压千斤顶液压缸同步回落,将载荷转移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上,将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对应的基础箱固定连接在一起;(7)在每个基础箱和每个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中间位置分别插入标准节插块,此时标准节插块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平行;(8)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各第一层标准节插块,在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插入第二层标准节垫块,第二层标准节垫块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将各第二层标准节垫块与对应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在一起;(9)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液压缸同步回落,抽出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之间的标准节插块,将标准节插块插入到第二层标准节垫块之间,此时标准节插块与第二层标准节垫块平行、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10)重复所述步骤(5)~(9)中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并使上下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直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
所述液压千斤顶共有两排,两排液压千斤顶的之间的距离与钢结构模块的宽度相等,每排液压千斤顶中的各液压千斤顶在钢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各标准节垫块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长度与标准节垫块相等,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
所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基础箱之间、上下相邻两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其包括均匀布置在顶升区域内的液压千斤顶,各液压千斤顶同步动作,每个液压千斤顶外分别设有顶升框架平台,顶升框架平台的上平面与液压千斤顶最短行程一致,所述顶升框架平台上放置有基础箱,基础箱的尺寸不小于顶升框架平台的尺寸,基础箱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位置插有标准节垫块,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设置,最下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插有标准节插块,最上层的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在基础箱上,下一个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上一个标准节垫块上。
所述液压千斤顶共有两排,两排液压千斤顶的之间的距离与钢结构模块的宽度相等,每排液压千斤顶中的各液压千斤顶在钢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各标准节垫块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长度与标准节垫块相等,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
所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与基础箱之间、上下相邻两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多个液压千斤顶同时向上顶升,从而将钢结构模块顶起,液压千斤顶每顶升一次,在液压千斤顶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插入一层标准节垫块,利用多层90°交叉设置的标准节垫块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本发明对场地要求低,均匀设置的多个顶升点对钢结构模块进行顶升作业,钢结构模块受到的顶升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而且顶升过程操做简便,只需要重复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不需要在钢结构模块两侧安装立柱,也不需要在钢结构顶部焊接,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简便、能节省大量工作。
进一步的,标准节插块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高度,标准节插块与标准节垫块可形成高度差,以此确保标准节插块可以插入至标准节垫块中间,同时在完成一层的顶升工作后,标准节插块可取出并插入下一层的顶升,以此重复使用标准节插块,节约经济成本。
进一步的,采用螺栓将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不仅组装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顶升工作完成后,能顺利的将标准节垫块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结构模块顶升布置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一个顶升框架平台和液压千斤顶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液压千斤顶顶升并插入第一层标准节垫块的示意图;
图4是液压千斤顶顶升并第一次插入标准节插块的示意图;
图5是液压千斤顶顶升并插入第二层标准节垫块的示意图;
图6是液压千斤顶顶升并第二次插入标准节插块的示意图。
图中,1是液压千斤顶,2是顶升框架平台,3是钢结构模块,4是基础箱,51是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2是第二层标准节垫块,6是螺栓,7是标准节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钢结构模块的尺寸,在顶升区域内均匀布置足够数量的液压千斤顶1,确保钢结构模块在该数量的液压千斤顶顶升点下结构不会受力变形,将所有液压千斤顶1接入同一个油泵。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压千斤1顶共有两排,两排液压千斤顶1的之间的距离与钢结构模块3的宽度相等,每排液压千斤顶中的各液压千斤顶在钢结构模块3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2)如图2所示,将顶升框架平台2置在液压千斤1顶上方,使每个液压千斤顶1分别置于每个顶升框架平台2内,顶升框架平台2上平面与液压千斤顶1最短行程一致。
(3)将基础箱4置于顶升框架平台2上,基础箱4的尺寸不小于顶升框架平台3的尺寸。
(4)将所需要顶升的钢结构模块3置于顶升框架平台2上,保证每个液压千斤顶1与钢结构模块3支腿能够接触。
(5)如图3所示,控制油泵使所有的液压千斤顶1同步顶升基础箱4,各液压千斤顶液压缸与各基础箱4一同升起,在每个基础箱4和顶升框架平台2之间的两侧位置均插入两个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
(6)如图4所示,控制油泵使所有液压千斤顶1液压缸同步回落,将载荷转移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上,通过螺栓6将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与对应的基础箱4固定连接在一起;
(7)在每个基础箱4和每个顶升框架平台2之间的中间位置分别插入标准节插块7,此时标准节插块7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平行;
(8)如图5所示,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1同步顶升各第一层标准节插块7,在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与顶升框架平台2之间的两侧插入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成90°交叉,通过螺栓6将各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与对应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固定连接在一起;
(9)如图6所示,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1液压缸同步回落,抽出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之间的标准节插块7,将标准节插块7插入到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之间,此时标准节插块7与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平行、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成90°交叉;
(10)重复所述步骤(5)~(9)中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并使上下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直至将钢结构模块3顶升到设定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各标准节垫块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长度与标准节垫块相等,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
本发明的顶升方法是利用多个液压千斤顶同时向上顶升,从而将钢结构模块顶起,液压千斤顶每顶升一次,在液压千斤顶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插入一层标准节垫块,利用多层90°交叉设置的标准节垫块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本发明对场地要求低,均匀设置的多个顶升点对钢结构模块进行顶升作业,钢结构模块受到的顶升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而且顶升过程操做简便,只需要重复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不需要在钢结构模块两侧安装立柱,也不需要在钢结构顶部焊接,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简便、能节省大量工作。采用螺栓将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不仅组装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顶升工作完成后,能顺利的将标准节垫块拆卸下来。
本发明钢结构模块的顶升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升装置包括均匀布置在顶升区域内的液压千斤顶1,各液压千斤顶1是在同一个油泵下同步动作,每个液压千斤顶1外分别设有顶升框架平台2,顶升框架平台2的上平面与液压千斤顶最短行程一致,所述顶升框架平台2上放置有基础箱4,基础箱4的尺寸不小于顶升框架平台3的尺寸,基础箱4和顶升框架平台3之间的两侧位置插有标准节垫块51、52,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51、52成90°交叉设置,最下层的标准节垫块之间插有标准节插块7,最上层的标准节垫块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在基础箱上,下一个标准节垫块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上一个标准节垫块上。各标准节垫块的尺寸大小均相同,所述标准节插块7的长度与标准节垫块相等,所述标准节插块的高度小于标准节垫块。
本实施例中液压千斤顶共有两排,两排液压千斤顶的之间的距离与钢结构模块的宽度相等,每排液压千斤顶中的各液压千斤顶在钢结构模块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的顶升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所需要顶升的钢结构模块2置于顶升框架平台3上,保证每个液压千斤顶1与钢结构模块3支腿能够接触,然后控制油泵使所有的液压千斤顶1同步顶升基础箱,各液压千斤顶1液压缸与各基础箱4一同升起,在每个基础箱4和顶升框架平台2之间的两侧位置均插入两个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再控制油泵使所有液压千斤顶液压缸同步回落,将载荷转移到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上,通过螺栓7将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与对应的基础箱4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每个基础箱4和每个顶升框架平台2之间的中间位置分别插入标准节插块7,此时标准节插块7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平行;再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各第一层标准节插块51,在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与顶升框架平台3之间位置的两侧插入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成90°交叉,通过螺栓7将各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与对应的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固定连接在一起;再控制油泵使各液压千斤顶1液压缸同步回落,抽出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之间的标准节插块,将标准节插块7插入到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之间,此时标准节插块7与第二层标准节垫块52平行、与第一层标准节垫块51成90°交叉。按照上述方法,重复上述步骤中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并使上下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成90°交叉,直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
利用本发明顶升装置中的多个液压千斤顶同时向上顶升钢结构模块,液压千斤顶每顶升一次,在液压千斤顶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插入一层标准节垫块,利用多层90°交叉设置的标准节垫块将钢结构模块顶升到设定的位置。本发明的顶升装置对场地要求低,均匀设置的多个顶升点对钢结构模块进行顶升作业,钢结构模块受到的顶升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而且顶升过程操做简便,只需要重复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固定标准节垫块、插入标准节插块的过程,不需要在钢结构模块两侧安装立柱,也不需要在钢结构顶部焊接,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简便、能节省大量工作。采用螺栓将标准节垫块固定连接,不仅组装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顶升工作完成后,能顺利的将标准节垫块拆卸下来。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在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中,液压千斤顶排列的数量、排数是根据待顶升的钢结构模块的尺寸布置的。
在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中,上下相邻两层标准节垫块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
在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铆钉或销轴等连接件将标准节垫块与基础箱、上下相邻两层的标准节垫块连接在一起。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和顶升装置,属于结构模块顶升技术领域。本发明钢结构模块的顶升方法是先按照钢结构模块的尺寸布置足够数量的液压千斤顶,在液压千斤顶上方放置顶升框架平台置和将基础箱,液压千斤顶在顶升状态时,在基础箱和顶升框架平台之间的两侧位置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回落状态时,载荷转移到标准节垫块上,在标准节垫块之间插入标准节插块,重复上述液压千斤顶顶升、插入标准节垫块、液压千斤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