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管的制作方法及换热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特别涉及用于液体加热的加热元件以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加热,一般都是采用不锈钢作为热交换的管件,尤其是对于具有腐蚀性的液体,由于不锈钢的加工性能较差,所以,这种热交换器的散热面积有所限制,热效率比较低,成本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管的制作方法以及以这种换热器管为基础的换热器,采用有色金属制作换热器管,并在管的表面加工出凸起的散热翅,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热效率,同时,在换热器管的表面敷设无机材料的导热绝缘薄层,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换热器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选择有色金属制作成管材,并且划分为换热区和连接区;
B.将管材换热区表面加工出若干凸起的散热翅;
C.在换热区外表面覆盖一层导热保护层。
所述步骤A中换热元件选用铝、铜、钛或镁有色金属材料,所述步骤B中导热保护层选用无机材料陶瓷、玻璃或搪瓷,所述步骤C中导热保护层内掺杂导热微粒,所述步骤B中管材在内表面或外表面加工出散热翅;或者在内、外表面均加工出散热翅。
一种换热器装置,包括有壳体以及壳体内置的换热器管,所述换热器管为有色金属制成,换热器管包括处于被加热物质内的换热区和连接外部管路的连接区,在换热器管换热区的表面设有凸起的散热翅,所述换热区外表面上覆盖有无机材料的导热绝缘薄层。
所述换热器管由有色金属材料铝、铜、钛或镁制成,所述导热绝缘薄层选用无机材料陶瓷、玻璃或搪瓷,所述导热绝缘薄层内掺杂有具有导热性能的导热微粒。所述散热翅设置于换热器管换热区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或者设置于换热器管换热区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手段,改进了传统的加热元件和加热装置,具有工作状态稳定、安全,延长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热效率,本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印染以及橡胶加工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换热器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换热器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和图2中可知,这种换热器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选择有色金属制作成管材,并且划分为换热区和连接区;
B.将管材换热区表面加工出若干凸起的散热翅;
C.在换热区外表面覆盖一层导热保护层。
本发明采用有色金属制作换热元件,这些有色金属具有高热传导率,同时,还不必具备极高的耐热性能,不但导热效果好,还降低了成本。另外,这些有色金属还具有极佳的加工性能,可以加工出比较复杂的表面形状,有效增加换热面积,提高热效率。由于换热效果好,故此,换热器管内外的温差很小,换热元件外面覆盖的有机材料导热绝缘薄层厚度就可以比较薄一些,使热效率达到理想程度。
所述步骤A中换热元件选用铝、铜、钛或镁有色金属材料,所述步骤B中导热保护层选用无机材料陶瓷、玻璃或搪瓷,所述步骤B中导热保护层内掺杂导热微粒。
所述步骤B中管材在内表面或外表面加工出散热翅;或者在内、外表面均加工出散热翅。
由图1和图2中可知,一种换热器装置,包括有壳体10以及壳体10内置的换热器管20,所述换热器管20为有色金属制成,换热器管20包括处于被加热物质内的换热区21和连接外部管路的连接区22,在换热器管20换热区21的表面设有凸起的散热翅23,所述换热区21外表面上覆盖有无机材料的导热绝缘薄层30。本发明采用有色金属制作换热元件,这些有色金属具有高热传导率,同时,由于换热效果好,故此,换热器管内外的温差很小,还不必具备极高的耐热性能,换热元件外面覆盖的有机材料导热绝缘薄层厚度就可以比较薄一些,使热效率达到理想程度。不但导热效果好,还降低了成本。另外,这些有色金属还具有极佳的加工性能,可以加工出比较复杂的表面形状,有效增加换热面积,提高热效率。
所述换热器管20由有色金属材料铝、铜、钛或镁制成,所述导热绝缘薄层30选用无机材料陶瓷、玻璃或搪瓷,所述导热绝缘薄层30内掺杂有具有导热性能的导热微粒31。有色金属铝、铜、钛或镁等均属于软金属,极易加工,可以加工出各种复杂表面形状,为增加散热面积打下了基础。本发明在导热绝缘薄层20内掺杂导热微粒21,可以提高导热效率,同时,这些微粒的存在,还可以提高导热绝缘薄层抗冲击和耐磨损能力。导热微粒的掺杂比例可以根据被加热液体的性质来决定,对于一般性液体,可以适当提高掺杂比例;而对于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可以适当降低掺杂的比例。
所述散热翅23设置于换热器管20换热区2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或者设置于换热器管20换热区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本发明进一步在换热器管的表面加工散热翅,可以增加散热的面积,提高热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