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275345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7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44308.5

申请日:

2008.11.21

公开号:

CN101417995A

公开日:

2009.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40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依军变更后权利人:南京碧迪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002 江苏省苏州市养育巷瓣莲巷42号4幢104室变更后权利人: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118-2号登记生效日:201302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01/04; A61K31/513; 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D401/04

申请人:

陈依军

发明人:

陈依军

地址:

215002江苏省苏州市养育巷瓣莲巷42号4幢1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海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名称为: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化学式表示如上;以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为主要原料之一反应制备上述化合物;获得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白血病、肝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达到1.5~20μM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其名称为: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其化学式表示如下:


2.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3-氯甲基苯甲酸酰氯化得到3-氯甲基苯甲酰氯,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二异丙基乙胺;
(2)将化合物A的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使之反应,再加入N-甲基哌嗪,搅拌反应;所述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3)除去溶剂,加入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然后经过萃取、干燥、过滤、浓缩、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分子式为: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溶于溶剂中,搅拌下加入化合物A,进行反应;
所述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2)除去溶剂,加入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经萃取、干燥、过滤、浓缩、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分子式为:

4.
  一种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为活性成份。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包括白血病、肝癌、胃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

7.
  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作用于蛋白激酶及其变型、起调控和改变蛋白激酶及其变型的催化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8.
  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激酶及其变型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

9.
  一种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药用型盐为活性成份。

说明书

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氧基嘧啶衍生物,以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药用途,该化合物具有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作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0113807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类2-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它们的化学结构表示如下:

其中,
X为氧、硫、二级氨基或羰基;
Y为羰基、氧、硫或二级氨基;
R1、R8是六元芳香环或六元芳香杂环和取代的六元芳香环或六元芳香杂环,所述取代基包括氢、卤素、C1-C3的烷基或C1-C3的烷氧基、羟基、氨基和硝基;
R2、R3、R5、R6、R7是氢、卤素、C1-C6烷基、C3-C15环烷基、C1-C6烷基取代的六元杂环;
R4是氢、卤素、羟基、C1-C6的烷氧基或C1-C6的烷基;
R9选自氢、氧、硫、次甲基、二级氨基、C1-C6的烷基或—Z—R10
其中Z表示氧、硫、次甲基、二级氨基或C1-C6的烷基;
R10是氢、卤素、C1-C6的烷基、C3-C15环烷基、C1-C6烷基取代的六元杂环。
上述通式定义的这类化合物是蛋白激酶及其变型的抑制剂,对Abl酪氨酸蛋白激酶具有抑制作用,另外,苯氧基嘧啶类衍生物也可能通过抑制苏氨酸等其它蛋白激酶而产生作用。
上述通式定义的这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增生性疾病及对现有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疾病,如癌症和炎症类疾病,此外也可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类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症、心血管疾病、病毒性感染和霉菌感染。
上述专利的实施例公开了18种化合物对Abl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具18种化合物对Abl酪氨酸蛋白激酶据有明显且很强的抑制作用,它们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025-2.0μM的范围内。
虽然上述发明中的化合物对酪氨酸蛋白激酶方面有着明显和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在该专利文献中,这些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尚未验证,实际治疗用途未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发明人此后进行的肿瘤细胞增殖的实验中,它们并没有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应用这一系列化合物作为治疗药物的实际过程中,需要寻求抑制效果更强,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苯氧基嘧啶衍生物,提供更加明显而且强烈的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功效,从而利用该化合物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优化制备工艺,使该化合物适合工业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其名称为: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其化学式表示如下:

除本发明直接描述的化合物外,该化合物的药用型盐类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药用型盐类包括与无机酸、有机酸或无机碱、有机碱所形成的各种盐。
酸性盐的例子有醋酸盐、已二酸盐、藻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硫酸氢盐、丁酸盐、柠檬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碘酸盐、环戊基丙酸盐、双葡糖酸盐、十二烷磺酸盐、甲基磺酸盐、乙基磺酸盐、甲酸盐、富马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乙醇酸盐、亚磺酸盐、庚酸盐、已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2-羟基乙基磺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丙二酸盐、萘磺酸盐、尼古丁酸盐、硝酸盐、乙二酸盐、棕榈酸盐、果胶酸盐、过硫酸盐、3-苯基丙酸盐、磷酸盐、苦味酸盐、特戊酸盐、异丙酸盐、水杨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碱性盐的例子则有碱金属(如钠、钾)盐、碱性二价金属(如镁)盐、氨盐和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胺盐。
本发明所述的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其盐或药用前体可以和与能作为药用的载体组合成药用制剂。
所述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其盐或药用前体可以作用于蛋白激酶及其变型,调控和改变蛋白激酶及其变型的催化功能。
其中所作用的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可以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包括受体类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和非受体类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受体类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包括PDGFRα、PDGFRβ、EGF、HER2、HER3、HER4、IR、IGF-IR、IRR、CSFIR、C-kit、C-fms、Flk-IR、Flk-4、KDR/Flk-1、Flt-1、FGFR-1R、FGFR-2R、FGFR-3R和FGFR-4R;非受体类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包括Abl、Src、Frk、Btk、Csk、MAP、P38、ZAP70、Fes/Fps、Fak、Jak、ArkYes、Fyn、Lyn、Lck、Blk、Hck、Fgr和Yrk。
所述蛋白激酶及其变型也可以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及其变型,包括CDK2、MAP、P38、Raf和PKC。
给予人体有效剂量的上述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与蛋白激酶及其变型相关的疾病。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可经由药用型的载体对人体给药,这些药用载体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氧化铝、硬脂酸铝、卵磷脂、血清蛋白(如人体血清白蛋白)、缓冲物(如磷酸盐、甘氨酸、山梨酸、山梨酸钾等)、部分饱和植物油的甘油脂、水和盐的混合物或电解质(如硫酸精蛋白、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钾、氯化钠等)、锌盐、胶态硅胶、三聚硅酸镁、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类、聚乙烯甘油醇、羧酸甲基纤维素钠、聚酰化物、蜡类及羊毛脂等。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可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给药,具体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非胃肠道给药、口腔吸入、透过皮肤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舌下给药、面颊给药、阴道给药及通过植入性容器给药;非胃肠道给药又包括在皮下、静脉内、肌肉内、关节内、滑膜腔内、胸骨内、鞘内、肝内、损伤部位内和颅内注射或浸渗。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可制成不同的剂型用于人体给药,具体的剂型有水溶液注射剂、油状混悬液注射剂、口服胶囊剂、口服片剂、口服水溶液、口服混悬液、直肠栓剂、滴眼液、眼膏、皮肤用软膏、皮肤用霜剂、皮肤用喷雾剂、口腔喷雾剂、口腔气雾剂、鼻腔喷雾剂和鼻腔气雾剂等,同时还包括这些不同剂型的缓释剂和控制释放速度和剂量的制剂。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在用于人体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时,所用的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性别、种族、饮食习惯、给药时间、排尿频率及是否使用其它药物,等等。
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具有特异的药理活性,其活性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特别是酪氨酸蛋白激酸及其变型而起作用的。在专利号为01138070.5的中国专利的背景技术一节中已阐述了与蛋白激酶的活性相关的各类疾病,本发明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及其变型的活性,对于增生性疾病特别有效,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临床使用药物所存在的耐药性问题。
由此本发明的化合物特别适用于治疗和预防下述各种疾病:
发生在以下部位和组织的固体恶性肿瘤:乳腺、卵巢、结肠、肝、胆、肺、胃、前列腺、胰腺、咽喉、膀胱、脑、皮肤等;
淋巴细胞型血液类肿瘤:急性淋巴细胞型血病、急性原始淋巴细胞型白血病、B细胞型白血病、T细胞型白血病、何杰金氏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毛状细胞淋巴瘤和Burkett氏淋巴瘤;
骨髓细胞型血液类肿瘤:急性骨髓细胞型白血病、慢性骨髓细胞型白血病、骨髓发育不全症和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
其它还包括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内的肿瘤;
由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对细胞功能的调控及细胞的增生和繁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任何影响细胞功能调控和细胞增生的疾病可能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这些疾病包括炎症、神经衰退性疾病、病毒感染及霉菌感染等。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选择以下两种中的任一种,方法一包括以下步骤:
(1)将3-氯甲基苯甲酸酰氯化得到3-氯甲基苯甲酰氯,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二异丙基乙胺;
(2)将化合物A的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使之反应,再加入N-甲基哌嗪,搅拌反应;所述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3)除去溶剂,加入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然后经过萃取、干燥、过滤、浓缩、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分子式为:
上述技术方案中,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在专利号为01138070.5的中国专利已经公开。
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以3-氯甲基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1份;
(1)将1份3-氯甲基苯甲酸酰氯化得到3-氯甲基苯甲酰氯,其分子式如下所示:
将3-氯甲基苯甲酰氯溶于溶剂A,然后加入1.5~3份二异丙基乙胺,并将混合溶液冷却至-50~-80℃;
所述溶剂A选自: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正丁醇或乙酸乙酯等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
(2)将1~2份化合物A溶于溶剂B,将该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5~60分钟后,升温至0—25℃;保温2—5小时后,加入1~2份N-甲基哌嗪,室温下搅拌反应5~20小时;
所述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所述溶剂B选自: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四氢呋喃和其他与水不溶的有机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MTBE、乙酸乙酯、正丁醇、苯、甲苯、BEHP、正己烷、环己烷、DMSO或石油醚的混合物;
(3)除去溶剂,加入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然后经过萃取、干燥、过滤、浓缩、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分子式为:
所述弱碱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二甲胺、三甲胺或三乙胺;优选为质量分数为2%~20%的碳酸氢钠溶液。
方法一的反应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方法二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溶于溶剂中,搅拌下加入化合物A,进行反应;
所述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2)除去溶剂,加入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经萃取、干燥、过滤、浓缩、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分子式为:
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以物质的量计,将1份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溶于溶剂中,搅拌下加入1~2份化合物A,反应1~10小时;
所述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所述溶剂选自吡啶、二甲胺、三甲胺或三乙胺等碱性有机溶剂;
(2)除去溶剂,加入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经萃取、干燥、过滤、浓缩、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分子式为:
所述弱碱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二甲胺、三甲胺或三乙胺;优选为质量分数为2%~20%的碳酸氢钠溶液。
方法二的反应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方法二中所述的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3-溴甲基苯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份;
(1)取1份3-溴甲基苯甲酸甲酯、1.2份N-甲基哌嗪和1.5~2份三乙胺溶于甲苯,加热回流10小时;冷却,过滤,浓缩得到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甲酯;
(2)将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甲酯溶于甲醇中,然后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室温下搅拌醇解,然后调节pH至7~8,过滤获得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
(3)将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酰氯化得到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
上述制备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本发明中可以将目标产物制备成盐,例如:将目标产物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10%盐酸的甲醇溶液,除去溶剂即得该品的盐酸盐。其他盐也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制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通常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来表示,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白血病、肝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细胞株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到1.5~20μM的范围;相比而言,在专利01138070.5中公开的化合物,虽然在Abl蛋白激酶水平上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效果不佳,其IC50值均大于50μM。
2.本发明提供了2种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方法一的产率为38%,方法二的产率为60%,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原料的易得性、环境污染、投入产出比等因素选择合成路线。
3.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时,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的制备,其制备过程可参见中国专利01138070.5;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1)3-二甲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的制备:
在反应瓶中加入3-乙酰基吡啶(181.5克,1.5摩尔)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半缩醛(178.5,1.5摩尔),将该混合物溶于50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热至120-130℃搅拌4小时;
除去溶剂,剩余物用乙醚重结晶,得到一白淡黄色晶体:252克。产率:95%。熔点:81-82℃。
MS ES+m/z=1FF(MH+)。
H-NMR(400MHz,CDCl3)分析结果:
δppm:9.08(d,1H,J=2.9Hz);8.6F(dd,1H,J=1.8,4.9Hz);
8.19(dt,1H,J=2.0,1.9,8.0Hz);7.84(d,1H,J=12.3Hz);7.33(m,1H);
5.68(d,1H,J=12.3Hz);3.18(s,3H);2.95(s,3H)。
(2)2-甲硫基-4-(3-吡啶基)嘧啶的制备:
将金属钠(18.4克,0.8摩尔)溶解于500毫升无水乙醇中,加入硫脲(76.1克,1摩尔)及176克(1摩尔)3-二甲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加热回流反应6小时,加入1升水,再用冰醋酸调PH≈5,加热回流约15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干燥得一白色固体(约140克)待用。
取上述白色固体,溶于500毫升1N NaOH溶液中,冷却至约0℃。搅拌下缓慢加入碘甲烷,维持搅拌15分钟,过滤得一固体,用水充分打浆洗涤,抽干,干燥,用乙醇重结晶。得产物(黄色):119克(产率:58.6%)。熔点:140-142℃。
MS ES+m/Z=204(MH+)。
H-NMR(400MHz,CDCl3)分析结果:
δppm:9.28(d,1H,J=2.3Hz);8.74(dd,1H,J=1.5,4.8Hz);8.61(d,1H,J=5.3Hz);8.42(m,1H);7.45(m,1H);7.41(d,1H,J=5.3Hz);2.65(s,3H)。
(3)2-甲硫酰基-4-(3-吡啶基)-嘧啶的制备:
将2-甲硫基-4-(3-吡啶基)嘧啶(50克,0.24摩尔)溶于250毫升甲醇-水(7∶3)的混合液中,于搅拌下分批加入偏二亚硫酸钾(3×60g),然后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反应液呈淡黄色,干燥,得产物:48克(产率:85%)。熔点:120-122℃。
MS ES+m/Z=236(MH+)。
H-NMR(400MHz,CDCl3)结果分析:
δ ppm:9.34(dd,1H,J=0.8,2.4Hz);9.01(d,1H,J=5.3Hz);8.82(dd,1H,J=1.6,4.7Hz);8.54(dd,1H,J=1.6,2.4Hz);7.99(d,1H,)=5.3Hz);7.52(m,1H);3.45(S,3H)。
(4)N-特丁氧羰酰基-3-羟基-4-甲基苯胺的制备:
将3-羟基-4-甲基苯胺(25克,0.203摩尔)溶于400毫升乙酸乙酯中,然后搅拌下低价二特丁氧基碳酸酯(47毫升,0.203摩尔)。室温下继续搅拌24小时。用10%碳酸氢钠,水分别洗涤,干燥,浓缩,柱层析(乙酸乙酯:乙烷=1/5)得白色固体:43克(产率:95%)。熔点:118-120℃。
MS ES+m/Z=224(MH+);
H-NMR(400Hz,CDCl3)分析结果:
δ ppm:7.11(br,1H);6.98(m,1H);6.62(m,1H);6.62(m,1H);6.41(m,1H);5.03(S,1H);2.18(s,3H);1.52(m,9H)。
(5)N-特丁氧羰酰基-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的制备:
将N-特丁氧羰酰基-3-羟基-4-甲基苯胺(8.6克,39毫摩尔)溶于50毫升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下于0℃分次加入60%氢化钠(4.6克,115毫摩尔)。搅拌1小时后,加入2-甲硫酰基-4-(3-吡啶基)-嘧啶(9.5克,40毫摩尔)。30分钟后自然升温至室温并维持搅拌过夜,反应液用10%柠檬酸调至PH≈7.析出固体。将此混合物倒入500毫升冰水中,搅拌,过滤,水充分洗涤。固体用二氯甲烷溶解,干燥,过滤,浓缩。得产物:12克(产率:80%)。熔点:164-165℃。
MS ES+m/Z=379(MH+)。
H-NMR(400MHz,CDCl3)结果分析:
δ ppm:9.22(dd,1H,J=0.8,2.3Hz);8.72(dd,1H,J=1.5,4.6Hz);8.61(d,1H,J=5.1Hz);8.36(m,1H);7.46(d,1H,J=5.1Hz);7.42(m,1H);7.37(br,1H);7.19(d,1H,J=8.3Hz);7.08(m,1H);6.58(br,1H);2.15(S,3H);1.49(S,9H)。
(6)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的制备:
将N-特丁氧羰酰基-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11.5克,30毫摩尔)溶于30毫升二氯甲烷中,然后于0℃加入三氟乙酸(20毫升)。然后反应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待反应结束后,用10%碳酸氢钠调PH≈8.分出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剩余物用二氯甲烷/乙醚重结晶,得产物:8.0克(产率:94%)。熔点:157-159℃。
MS ES+m/Z=279(MHz)。
H-NMR(400Hz,CDCl3)结果分析:
δ ppm:9.23(d,1H,J=2.3Hz);8.73(dd,1H,J=1.5,4.7Hz);8.62(d,1H,J=5.3Hz);8.37(m,1H);7.46(d,1H,J=5.3Hz);7.43(m,1H);7.08(d,1H,J=8.0Hz);6.52-6.57(m,2H);2.07(S,3H)。
实施例二: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的制备
在瓶中加入3-氯甲基苯甲酸(1.84克,10.8毫摩尔)和二氯亚砜(8ml),加热至70℃搅拌3小时。减压出去剩余的二氯亚砜。残余的用甲苯除去。然后将剩余物溶于无水四氢呋喃(15毫升),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88毫升,21.6毫摩尔)。将该混合物冷却至-78℃,加入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3g,10.8毫摩尔)的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10毫升)。10分钟后,升至0℃,二小时后,加入N-甲基哌嗪(1.08克,10.8毫摩尔)。该混合液随后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减压下除去溶剂,加入10%碳酸氢钠,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剩余物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得产物:2.0克(产率38%)。熔点:215~218℃。
MS ES+m/z=495(MH+)。
H-NMR(400MHz,CDCl3)结果分析:
δ ppm:9.22(d,1H,J=2.3Hz);8.72(dd,1H,J=1.6,4.9Hz);8.62(d,1H,J=5.1Hz);8.35-8.38(m,1H);8.00(br,1H);7.68-7.81(m,3H);7.39-7.50(m,5H);3.55(s,2H);2.42(br,8H);2.28(s,3H);2.20(s,3H)。
实施例三: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的制备
(1)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于瓶中加入3-溴甲基苯甲酸甲酯(10克,44毫摩尔),N-甲基哌嗪(5.2克,52毫摩尔)和三乙胺(10毫升),甲苯(100毫升)。加热该混合物至回流(10小时)。冷却,过滤,浓缩。剩余物用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20/1)得产物:8g(产率:73%)。
MS ES+m/z=249(MH+)。
H-NMR(400MHz,CDCl3):δ ppm:7.92-7.98(m,2H);7.36-7.55(m,2H);3.92(m,3H);3.55(s,2H);2.47(br,8H);2.28(s,3H)。
(2)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的制备:
取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甲酯(7克,28毫摩尔)溶于40毫升甲醇中,然后滴加10%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30毫升)。室温下搅拌至无原料。用36%盐酸调pH≈7-8,生成固体,冷却过滤。母液浓缩至干。得产品:6.1g(产率:93%)。
MS ES+m/z=235(MH+)。
H-NMR(400MHz,DMSO-cl6):δ ppm:7.85(s,1H);7.80(m,1H);7.36-7.45(m,2H);3.49(s,2H);2.36(br,8H);2.16(s,3H)。
(3)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的制备:
于瓶中加入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酸(5克,21毫摩尔)和二氯亚砜(50毫升)。加热回流4小时。减压除去剩余的二氯亚砜。得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
(4)将步骤(3)所得3-(4-甲基哌嗪甲基)-苯甲酰氯溶于50毫升吡啶中,搅拌下加入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3克,10.8毫摩尔)。室温反应5小时。减压浓缩除去吡啶。加入5%碳酸氢钠溶液(~10毫升),并用二氯甲烷萃取(3×20毫升)。合并有机层,干燥,过滤,浓缩。剩余物柱层析纯化(氯仿/甲醇=20/1)。得产物:3.2克(产率:60%)。
实施例四:盐酸盐的制备:
取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2克溶于甲醇(5毫升)中,然后加入10%盐酸的甲醇溶液约2毫升,除去溶剂得该品的盐酸盐。
实验例五:体外抑制肿瘤细胞作用
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在37℃和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或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生长24小时。
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先用二甲亚砜溶解,然后再用不含血清的培养液稀释。稀释后的药物溶液加至含肿瘤细胞的培养孔中至最终浓度为0.1-100μM.经培养72小时后,用MTT方法检测肿瘤细胞死亡数,从而计称出该化合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的半浓抑制浓度(IC50)。
为了比较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与专利号为01138070.5的中国专利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用已有专利中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十六所得化合物测试其抑制作用,分别为:
(对比1)和(对比2)。
下表1为不同化合物对部分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表1 不同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半浓抑制浓度结果
 

瘤种白血病白血病白血病肝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化合物瘤株K562U937HL60SMMS-7721BGC-231MCF-7HO-8910本发明IC501.5μM7.5μM20μM5μM2.5μM7.5μM10μM对比1IC5076μM>100μM>100μM>100μM>100μM>100μM>100μM对比2IC5082μM>100μM>100μM>100μM>100μM>100μM>100μM

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名称为: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基-3-(4-甲基哌嗪甲基)-苯酰胺,化学式表示如上;以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氧基-苯胺为主要原料之一反应制备上述化合物;获得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白血病、肝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达到1.520M的范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