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空气调节器的框架主要通过对钣金进行模具成型及数控折弯成型。有
一些商用的空气调节器框架上的很多部件需要开模具以确保各零件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
以保证产品外观缝隙一致及均匀,但是生产这样的框架产品需要的模具成本非常高,而且
有些开了模具也由于零件所用的钣金或塑料厚度比较薄,零件变形导致外观缝隙难以保证
一致,甚至缝隙过大情况。也有一些空气调节器框架的零件采用数控开料,人工操作折弯机
折弯,但是在结构上又没有对零件进行准确、有效的限定,从而导致外观几个零件间的配合
间隙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导致整机装配后缝隙过大的情况出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保证零件间的装配间隙较小的空气调节器框架,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可以有效解决安装在框架上的零部件
的配合间隙过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包括:底盘、顶盖板以及两端均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盘和所述
顶盖板上的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还包括从上至下、均水平设置在所述
左前立柱和所述右前立柱上的上横梁、前中间横梁和过滤网导轨,所述前中间横梁的上部
和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前面板部件定位孔,所述前中间横梁的下部和所述过滤网导轨上设有
回风格栅部件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左前立柱上设有左前第一翻板,所述右前立柱上设有右前第一翻板,
所述左前第一翻板和所述右前第一翻板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前第一翻板和
所述右前第一翻板上均设有上横梁定位孔、前中间横梁定位孔和过滤网导轨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左前立柱上设有和所述左前第一翻板垂直的左前第二翻板,所述右
前立柱上设有和所述右前第一翻板垂直的右前第二翻板,所述左后立柱上设有和所述左前
第二翻板平行的左后翻板,所述右后立柱上设有和所述右前第二翻板平行的右后翻板,所
述左前第二翻板和所述左后翻板上设有左连接板定位孔,所述右前第二翻板和所述右前翻
板上设有右连接板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左前第二翻板上设有和所述左前第一翻板平行的左翻板,所述左翻
板上设有左侧板定位孔,所述右前第二翻板上设有和所述右前第二翻板平行的右翻板,所
述右翻板上设有右侧板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左前第一翻板上设有左侧板连接孔,所述右前第一翻板上设有右侧
板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左前立柱和所述右前立柱以及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的顶端均设有水
平连接板,所述顶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水平连接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包括:底盘、顶盖板以及两端均分别固定在
底盘和顶盖板上的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还包括从上至下、均水平设置
在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上的上横梁、前中间横梁和过滤网导轨,前中间横梁的上部和上横
梁上设有前面板部件定位孔,前中间横梁的下部和过滤网导轨上设有回风格栅部件定位
孔。
通过水平固定在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上的上横梁、前中间横梁和过滤网导轨,可
以对空气调节器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的横向尺寸进行有效地限定,而且通过前面板部
件定位孔和回风格栅部件定位孔,可以有效地对前面板部件以及回风格栅部件进行有效地
定位,进而保证了空气调节器前面的缝隙较小且均匀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底盘,2为左前立柱,21为左前第一翻板,22为左前第二翻板,221为左翻板,
2211为左侧板定位孔,3为右前立柱,31为右前第一翻板,321为右翻板,4为左后立柱,5为右
后立柱,6为上横梁,7为前中间横梁,8为过滤网导轨,9为顶盖板,10为左连接板,11为右连
接板,12为前面板部件,13为回风格栅部件,14为左侧板,15为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的空气调节器框架上没有对安装在其上的零部件进
行准确、有效的限定,容易造成空气调节器外观的缝隙较大。
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通过水平固
定在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上的上横梁、前中间横梁和过滤网导轨,可以对空气调节器框架
的顶部、中部及底部的横向尺寸进行有效地限定,而且通过前面板部件定位孔和回风格栅
部件定位孔,可以有效地对前面板部件以及回风格栅部件进行有效地定位,进而保证了空
气调节器前面的缝隙较小且均匀可控。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
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
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器
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包括:底盘1、顶盖板9以
及两端均分别固定在底盘1和顶盖板9上的左前立柱2、右前立柱3、左后立柱4、右后立柱5,
还包括从上至下、均水平设置在左前立柱2和右前立柱3上的上横梁6、前中间横梁7和过滤
网导轨8,前中间横梁7的上部和上横梁6上设有前面板部件定位孔,前中间横梁7的下部和
过滤网导轨8上设有回风格栅部件定位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水平固定在左前立柱2和右前立柱3上的上横梁6、前中间横梁
7和过滤网导轨8,可以对空气调节器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的横向尺寸进行有效地限定,
而且通过前面板部件定位孔和回风格栅部件定位孔,可以有效地对前面板部件12以及回风
格栅部件13进行有效地定位,进而保证了空气调节器前面的缝隙较小且均匀可控。
其中底盘1可以为向上折弯而成的盒装底盘1,底盘1的四个角处各设有四个固定
孔,左前立柱2和右前立柱3以及左后立柱4与右后立柱5各通过相对应的四个固定孔连接在
底盘1上。
进一步地,左前立柱2上设有左前第一翻板,右前立柱3上设有右前第一翻板,左前
第一翻板和右前第一翻板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左前第一翻板和右前第一翻板上均
设有上横梁定位孔、前中间横梁7定位孔和过滤网导轨定位孔。
其中左前立柱2和右前立柱3可由数控冲床冲出各定位孔后,由数控折弯机折弯出
左前第一翻板和右前第一翻板,无需开磨具来获取左前立柱2和右前立柱3,因此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重要的是,通过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上设置的上横梁定位孔、前中间横梁定位
孔和过滤网导轨定位孔,可以有效保证和其相对应零件的安装位置精度。
更进一步地,左前立柱2上设有和左前第一翻板垂直的左前第二翻板,右前立柱3
上设有和右前第一翻板垂直的右前第二翻板,左后立柱4上设有和左前第二翻板平行的左
后翻板,右后立柱5上设有和右前第二翻板平行的右后翻板,左前第二翻板和左后翻板上设
有左连接板定位孔,右前第二翻板和右前翻板上设有右连接板定位孔。
通过左连接板10对左前立柱2和左后立柱4进行连接,以及通过右连接板11对右前
立柱3和右后立柱5进行连接,可以提高框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框架厚度方向的尺寸。其中
可以设置多个左连接板10和多个右连接板11进行连接,此外通过左前第二翻板、和左后翻
板可以使左连接板10更加方便且稳固地固定在左前立柱2和左后立柱4上,通过右前第二翻
板和右后翻板可以使右连接板11方便且稳固地固定在右前立柱3和有右立柱上。
为了保证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安装在框架上的位置精度,左前第二翻板上设有和
左前第一翻板平行的左翻板,左翻板上设有左侧板定位孔2211,右前第二翻板上设有和右
前第二翻板平行的右翻板,右翻板上设有右侧板定位孔。可以理解的是,左侧板14也应具有
和框架上的左侧板定位孔2211相对应的孔位,右侧板15也应具有和框架上的右侧板定位孔
相对应的孔位,然后通过自攻螺钉进行固定即可。
此外为了保证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与前面板部件12以及回风格栅部件13之间的
间隙,左前第一翻板上设有左侧板14连接孔,右前第一翻板上设有右侧板15连接孔。可以理
解的是,通过左侧板连接孔、右侧板连接孔的位置,可以保证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连接在框
架前面的位置精度。
进一步地,左前立柱2和右前立柱3以及左后立柱4和右后立柱5的顶端均设有水平
连接板,顶盖板9通过螺钉固定在水平连接板上。通过水平连接板可以保证顶盖板9连接在
框架上的平整度和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
或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器框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
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
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