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7807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7807ACN102337807A21申请号201010234835522申请日20100722E05B49/00200601E05B17/22200601E05B3/0020060171申请人宏洋金属昆山有限公司地址215343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机场路北侧72发明人陈连福74专利代理机构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代理人盛建德54发明名称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其包括锁体及设于锁体表面的反锁钮,所述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转动的保险机构,该指纹锁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
2、转动的保险机构,实现了反锁结构的手动控制,防止其自行反锁,方便了指纹锁的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CN102337820A1/1页21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其包括锁体1及设于锁体表面的反锁钮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2转动的保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2转动的保险机构是,所述反锁钮2一端设有一转轴3,转轴穿设于锁体的通孔中,且反锁钮2的转轴能够轴向插入和伸出于锁体,转轴3上设有凹槽,对应锁体通孔内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台。权利要求书CN。
3、102337807ACN102337820A1/1页3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纹锁,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指纹识别为特征的指纹锁日赴完善,在安全、防盗领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有的指纹锁一般有指纹采集装置、中央处理电路、信号输出输入装置及锁具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且通常在锁体上同时设有反锁结构,但反锁结构往往会自行反锁,导致操作上的不便。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该指纹锁实现了反锁结构的手动控制,防止其自行反锁。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4、是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其包括锁体及设于锁体表面的反锁钮,所述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转动的保险机构。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转动的保险机构是,所述反锁钮一端设有一转轴,转轴穿设于锁体的通孔中,且反锁钮的转轴能够轴向插入和伸出于锁体,转轴上设有凹槽,对应锁体通孔内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台,当反锁钮的转轴插入锁体的通孔时,凸台恰可嵌入凹槽内,从而限制反锁钮的转动,当反锁钮的转轴伸出锁体的通孔时,凸台恰可脱离凹槽内,此时反锁钮即可自由转动,此类技术为行业内之常用技术,故不再详述。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指纹锁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转动的保险机构,实现了反锁。
5、结构的手动控制,防止其自行反锁,方便了指纹锁的使用。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中反锁钮锁定时状态示意图;0008图2为本发明中反锁钮可开启时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一种改良反锁结构的指纹锁,其包括锁体1及设于锁体表面的反锁钮2,所述锁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2转动的保险机构。0010所述锁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反锁钮2转动的保险机构是,所述反锁钮2一端设有一转轴3,转轴穿设于锁体的通孔中,且反锁钮2的转轴能够轴向插入和伸出于锁体,转轴3上设有凹槽,对应锁体通孔内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台,当反锁钮的转轴插入锁体的通孔时,凸台恰可嵌入凹槽内,从而限制反锁钮的转动,当反锁钮的转轴伸出锁体的通孔时,凸台恰可脱离凹槽内,此时反锁钮即可自由转动,此类技术为行业内之常用技术,故不再详述。说明书CN102337807ACN102337820A1/1页4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780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