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27296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1532.4

申请日:

2009.05.12

公开号:

CN101560751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2/00; E01C1/04; E01D19/00

主分类号:

E01D12/00

申请人:

张成伟

发明人:

张成伟

地址:

116003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正仁街18号2-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安宝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用作城市道路半地下式直行快速通道。该桥包括一组呈双弓形的单元主梁,所述主梁由上弦梁和下弦梁分别组焊后构成一个龟壳式钢结构,联成一体的上弦梁构成了拱桥系统,而下弦梁则构成了隧道桥系统;拱桥与隧道桥十字交叉,分别设有双向六车道,包括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拱桥总长50米左右,桥宽22米,地上部分高2.5米,地下部分高2.5米,限高5米,限重30吨。该立交桥不但允许右转弯,还巧妙的设计了左转弯车辆用右转弯方式达到左转弯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拱、隧组合特征立交桥的方式使城市道口全面实现了立交化,为根除城市交通拥堵开辟了新途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呈双弓形的单元主梁,该单元主梁由上弦梁(1)和下弦梁(4)组成,且将上弦梁或下弦梁分别互相焊接组成一个龟壳式钢结构,联成一体的上弦梁构成了拱桥系统,下弦梁则构成了隧道桥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主梁具有橄榄形的横断面,其两个端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距前、后端头1/4处有支撑柱(9)与上、下弦梁固定连接。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用作城市十字路口快速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规定的十字道口开挖最大深度≤2.5m的隧道基坑及构筑桥立柱基础;
(2)现场吊装龟壳式钢结构;
(3)铺装桥面及摊铺路面;
(4)装设人行步道及防护栏杆。

说明书

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组合特征的桥梁,尤其涉及上拱下隧组合立交桥。
背景技术
毋庸讳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道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辆的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似乎已成家常便饭,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无奈。尽管已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起了一座座大型立交桥,将交通瓶颈一个个地化解。然而事情并未像人们预想的那样,会将拥堵的烦恼一劳永逸的根除,反而使拥堵现象如同瘟疫一样的在其他平交路口蔓延开来。事实表明,大型立交桥解决的是道路瓶颈问题,疏通的只是关键路段,而大量的城市平交路口依然是消除拥堵的拦路虎。为了消除这只拦路虎,人们还建起了高架人行道桥和过街隧道,以期将人车分离,确保车辆畅通和行人安全,然而这些设施并未解决平交道口的车辆拥堵问题,每个道口都在上演着由红绿灯导演的停车和排队的景象。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到底该怎样解决,政府和主管部门也在问计于民,人们在思索,提出了不少见仁见智的新主张,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已经提出,关键在于,必须对城市平交道口进行改造,采用一种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作为十字路口的快速直行通道已然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旨在安装于平面交叉道口,用作车辆及行人的快速直行通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包括一组呈双弓形的单元主梁,该单元主梁由上弦梁和下弦梁组成,且将上弦梁或下弦梁分别互相焊接组成一个龟壳式钢结构,联成一体的上弦梁构成了拱桥系统,下弦梁则构成了隧道桥系统。
所述的单元主梁具有橄榄形的横断面,其两个端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距前、后端头1/4处有支撑柱与上、下弦梁固定连接。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上拱下隧组合立交桥用作城市十字路口快速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规定的十字道口开挖最大深度≤2.5m长度约30m的隧道基坑及构筑桥立柱基础;
(2)现场吊装龟壳式钢结构;
(3)铺装桥面及摊铺路面;
(4)装设人行步道及防护栏杆。
与现有建设大型立交桥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采用钢结构的上拱下隧组合立交桥将现有平交道口变成立交化道口,并由限行改为直行,从而根除了拥堵,使每个道口都成为畅通无阻的快速通道。
(2)拱桥系统的钢结构可以工厂化制造,现场吊装施工,减少了现场施工量,缩短建桥周期。
(3)隧道桥基坑的施工量也将因隧道桥长度的缩短而减少了土石方量,缩短了建桥周期。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附图10幅,其中:
图1是上拱下隧组合立交桥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E向视图;
图5是图3的F向视图;
图6是单元主梁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6的A向视图;
图10是图6的C-C剖视图。
在图中1、上弦梁  2、上桥面  3、下桥面  4、下弦梁  5、桥下人行道  6、桥下栏杆  7、桥上栏杆  8、上隔断  9、支撑支柱  10、下隔断  11、垫铁  12、侧支撑  13、腹背板  14、角铁  15、桥面盖板  16、立柱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用作城市道路半地下式快速通道。该桥包括一组单元主梁,该主梁由上弦梁1和下弦梁2组成,且将上弦梁和/或下弦梁分别互相组焊成一个龟壳式钢结构,联成一体的上弦梁构成了拱桥系统,下弦梁则构成了隧道桥系统。桥总成50米左右,主梁由大型工字钢制作,全长44米,桥宽22米,地上部分桥高2.5米,地下部分桥高也为2.5米左右。桥面双向六车道,包括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桥梁限高5米,限重30吨。受路口面积限制,该桥须建得矮小,故采用半地下式。所述单元主梁是双弓型,组焊后呈龟壳形,受力结构科学合理,用料节省,体积紧凑。
与普通立交桥不同,本发明提出的拱隧组合立交桥不但允许右转弯,还巧妙地设计了左转弯车辆,可用右转弯方式达到左转弯目的,在左转弯专用道上行驶。

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上拱下隧组合特征的立交桥,用作城市道路半地下式直行快速通道。该桥包括一组呈双弓形的单元主梁,所述主梁由上弦梁和下弦梁分别组焊后构成一个龟壳式钢结构,联成一体的上弦梁构成了拱桥系统,而下弦梁则构成了隧道桥系统;拱桥与隧道桥十字交叉,分别设有双向六车道,包括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拱桥总长50米左右,桥宽22米,地上部分高2.5米,地下部分高2.5米,限高5米,限重30吨。该立交桥不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