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变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件变更装置, 详细地说, 涉及具有作为显示部的触摸面板、 并能根据 该触摸面板的操作状态输入动作条件的条件变更装置。背景技术
触摸面板的精度和透射性提高, 最近, 在数字照相机、 音乐播放器、 或者便携电话 等小型便携设备内使用触摸面板。这些便携设备朝多功能化发展, 在触摸面板中需要各种 条件设定, 而且由于是便携设备, 因而也要求操作性。
作为将触摸面板用于数字照相机的例子, 例如有日本专利 4178484 号公报 (1999 年 10 月 19 日公开 )。在该现有技术中, 提出了这样的数字照相机 : 在照相机主体的把持部 未被把持的再现状态下, 在背面的带有触摸面板的显示部的整个面上显示图像, 在把持部 被把持的摄影状态下, 在画面的底部显示关键图标。 并且, 触摸面板的操作方式一般是, 在画面的预定部分显示各项目, 当触摸了期望 的项目时, 执行该项目的条件, 或者切换到与该项目对应的新画面。然而, 最近还开发出这 样的触摸面板 : 检测触摸面板的画面上的转动, 能进行 Jog Dial( 多功能滚轮 ) 式的操作, 并且, 可检测对多个部位的同时触摸。
如上所述, 最近不仅能进行单调的触摸操作, 而且能进行多个动作触摸和转动等 多种输入。通过很好地利用这样的多种输入操作, 能进行范围广泛的输入操作。然而, 若仅 仅是加入多个输入操作方式, 初学者对麻烦的操作不知所措而难以使用。便携设备大多在 室外使用, 有必要使多个输入操作与设备自身的使用方式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件变更装置, 该条 件变更装置在根据来自触摸面板的输入来进行条件变更的情况下, 分开使用输入操作方式 来进行条件变更。
本发明涉及的条件变更装置具有 : 显示部, 其显示有图像 ; 触摸面板, 其设置在上 述显示部上 ; 检测部, 其检测针对上述触摸面板的输入操作 ; 变更条件设定部, 其根据上述 输入操作的方式, 设定变更条件的种类 ; 操作图像显示部, 其根据所设定的上述变更条件的 种类, 在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上显示用于设定该变更条件的具体参数的操作辅助图像 ; 以及 参数变更部, 其根据针对显示有上述操作辅助图像的画面的输入操作, 变更该变更条件的 参数。
根据本发明, 可提供这样的条件变更装置, 该条件变更装置在根据来自触摸面板 的输入进行条件变更的情况下, 分开使用输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条件变更。 附图说明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图 2A 和图 2B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中、 触摸面板的结 构的剖视图。
图 3A 和图 3B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通过触摸画 面来进行曝光校正的状况的图。
图 4A 和图 4B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通过触摸画 面来进行变焦的状况的图。
图 5A 和图 5B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通过触摸画 面来进行光圈值或快门速度的变更的状况的图。
图 6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照相机控制动作的流程 图。
图 7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的流程 图。
图 8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曝光校正变更设定动作的 流程图。
图 9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变焦变更设定动作的流程 图。
图 10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光圈 /SS 变更设定动作 的流程图。
图 1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的流 程图。
图 12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通过转动画面来输入 条件的状况的图。
图 13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的流 程图。
图 14A ~图 14C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根据用两 指触摸画面的位置来变更输入条件的状况的图。
图 15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根据在用两手触摸画 面的情况下的手指间隔来变更环的直径的状况的图。
图 16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的流 程图。
图 17 示出摆放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涉及的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的状况, 图 17A 示 出在照相机主体上不配备 EVF 的状态, 图 17B 示出在照相机主体的主体上部配备 EVF 的状 态。
图 18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涉及的更换镜头式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 图。
图 19 示出在显示于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涉及的更换镜头式的数字照相机的背 面显示部上的画面上重叠了操作辅助图像的实时取景画面。
图 20A ~图 20D 示出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涉及的更换镜头式的数字照相机的 EVF 显示部的画面的图。图 21 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涉及的更换镜头式的数字照相机中、 变更条 件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根据附图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来说明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 优选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具有摄像部 20, 利用该摄像部 20 将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 数据, 根据该转换后的图像数据, 在配置于主体背面的显示部 16 上对被摄体像进行实时取 景显示。摄影者通过观察实时取景显示, 决定构图或快门机会。在释放时, 可将静态图像的 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内。 并且, 通过触摸实时取景显示的画面, 能设定曝光校正、 变焦、 快门速度、 光圈值等条件。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控制部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心处理单元 )11 执行存储在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内的控制 程序, 进行数字照相机的整体控制。在控制部 11 内设有 : 触摸检测部 11a, 变更条件设定 部 11b,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参数变更部 11d, 以及参数控制部 11e。另外, 控制部 11 内的 11a ~ 11e 是由控制程序所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 因而作为控制部 11 内包含的功能部进行 说明。 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针对触摸面板 13 的输入操作。触摸检测部 11a 能根据画面 上的触摸操作的位置或时间, 检测出作为输入操作方式的种类的单手指触摸、 两手指触摸 和两手指的转动等, 相应地还能检测其位置或长度。 另外, 在本说明书中, 触摸是指, 在触摸 面板 13 的画面上用手指等直接接触或者在画面上接近, 并且在接触或接近的状态下通过 转动和滑动等来移动手指等。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根据由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的输入操作方式, 设定所变更 的条件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中, 通过变更触摸面板 13 上的输入操作方 式, 能设定曝光校正、 变焦 (zooming)、 光圈值或快门速度 (SS(shutter speed)) 等。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根据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的变更条件种类, 在显示部 16 的画面上显示用于设定该变更条件的具体参数的操作辅助图像。如上所述, 在本实施方 式中, 通过操作触摸面板 13, 能针对曝光校正、 变焦、 光圈值或快门速度中的任一方设定具 体参数 ( 例如, 曝光校正量、 放大 (zoom up) 或缩小 (zoom down)、 以及光圈值或快门速度 )。
在该情况下, 如果没有任何成为指标的物体, 则对用户来说, 设定这些参数是困难 的。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显示操作辅助图像, 以使用户能简单进行参数设定。另外, 操作 图像显示部 11c 根据变更条件从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中读出预定的操作辅助图像, 输出到 显示控制部 15, 通过利用显示控制部 15 进行显示控制, 而对操作辅助图像进行显示。
参数变更部 11d 接受来自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的输出, 根据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所设定的条件的种类, 准备单独的参数。在所设定的变更条件下, 用户触摸显示部 16 的画 面上的操作辅助图像, 因而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此时用户的输入操作的位置、 长度或转动 角。参数变更部 11d 从触摸检测部 11a 输入该输入操作状态, 具体地变更与所设定的变更 条件对应的参数。
参数控制部 11e 根据用户指示, 控制各种摄影条件或再现条件的参数。这里, 用户 指示是指, 选单画面 ( 未图示 ) 上的设定, 来自操作部 14 的直接设定, 以及触摸面板 13 上
的触摸输入。在来自触摸面板 13 的触摸输入中, 参数控制部 11e 受理从参数变更部 11d 通 知的参数变更值, 变更摄像部 20 和图像处理部 21 的具体条件。
例如, 在是摄像部 20 的情况下, 控制成对焦点位置、 变焦值、 光圈直径 ( 光圈值 )、 快门速度、 曝光校正等进行设定变更。并且, 在是图像处理部 21 的情况下, 控制成对对比 度、 白平衡、 ISO 灵敏度等进行设定变更。另外, 在本说明书中, 关于在对变焦值、 光圈值、 快 门速度、 曝光校正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的详情在后面描述, 然而也能同样控制其他参数变更 值。
如上所述, 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存储用于使控制部 11 工作的程序、 以及用于显示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所选择的操作辅助图像的图像数据。除此以外, 还存储例如照相机 控制用的程序和显示在画面上的图标、 选单画面用的图像数据、 以及由摄像部 20 取得的图 像数据的暂时存储或照相机控制用的调整值等各种数据。
显示控制部 15 在摄影时进行实时取景显示, 在再现时显示再现图像或者选单图 像。 并且, 根据指示进行使图标等与实时取景图像重叠的处理等。 并且, 显示控制部 15 根据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的指示, 进行使从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中读出的操作辅助图像与实时 取景图像重叠的处理。显示部 16 具有配置在主体背面的液晶监视器和有机 EL 等显示器, 利用显示控制部 15 进行显示控制。 触摸面板 13 与显示部 16 形成一体, 或者配置在显示部 16 的前面, 检测出用户的 手指等直接接触或接近的情况, 将检测结果输出到触摸检测部 11a。作为触摸面板, 有电阻 膜方式、 静电电容方式、 光电传感器方式等各种方式的触摸面板, 可以采用任一方式。 另外, 后面使用图 2 对采用光电传感器方式的触摸面板进行描述。
操作部 14 是释放 (release) 按钮、 电源开关、 再现按钮、 或者模式切换按钮等各种 操作按钮、 操作拨盘、 操作键等, 是用于由用户设定模式和参数的操作部件。
控制部 11 与总线 26 连接, 该总线 26 与摄像部 20, 图像处理部 21, 压缩解压缩部 22, 记录再现部 23, 以及通信部 25 连接。摄像部 20 包含用于使被摄体像成像的摄影镜头、 用于将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 以及它们的处理电路、 设在摄影镜头的光路 中的光圈或快门等。由摄像部 20 生成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总线 26。
图像处理部 21 进行数字图像数据的数字放大 ( 数字增益调整处理 )、 颜色校正、 伽马 (γ) 校正、 对比度校正、 实时取景显示用图像生成、 动态图像生成等各种图像处理。并 且, 压缩解压缩部 22 是利用 JPEG 和 TIFF 等压缩方式对暂时存储在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内 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以及为了显示等而进行解压缩用的电路。另 外, 图像压缩不限于 JPEG 和 TIFF, 还可以应用其他压缩方式。
记录再现部 23 将在压缩解压缩部 22 内压缩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部 24 内, 并读出存储在图像存储部 24 内的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 在压缩解压缩部 22 中进行解压缩, 对该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显示。图像存储部 24 是能内置或装填于数字照相机主 体内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通信部 25 向外部装置发送图像数据等、 或者接收图像数据 等。
下面, 使用图 2A 和图 2B 来说明与显示部 16 一体化的光电传感器类型的触摸面板 13 的结构。图 2A 是在用户的手指接近触摸面板 13 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 13 和显示部 16 的 剖面的示意图, 并且图 2B 是在用户的手指直接接触触摸面板 13 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 13 和
显示部 16 的剖面的示意图。在该触摸面板中, 如图 2A 所示, 在液晶部 100 内以预定间隔二 维排列有光传感器 104, 在液晶部 100 的背面设有背光源 102。
来自背光源 102 的照射光 106a 在不被用户的手指 90 反射的情况下, 如图 2A 所 示, 直接散射到外部。并且, 在用户的手指 90 少许离开触摸面板 13 而接近的情况下, 如图 2A 所示, 照射光 106b 被手指 90 反射, 其反射光的一部分由光传感器 104 检测。
然后, 当用户的手指 90 接近触摸面板 13 时, 如图 2B 所示, 来自背光源 102 的照射 光 106a 被手指 90 反射, 并由光传感器 104 检测到来自手指 90 的反射光 106b。光传感器 104 的检测结果被送到触摸检测部 11a, 根据由哪个光传感器 104 检测到了来自手指 90 的 反射光 106b, 可检测手指的触摸位置, 或者可根据触摸位置的时间变化来检测手指的移动。
下面, 使用图 3A 至图 5B 来说明通过改变针对触摸面板 13 的操作方式来变更曝光 校正和变焦等摄影条件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单手触摸画面 50 的右侧来进行曝光 校正的变更, 通过两手触摸画面 50 的两侧且进行转动操作来进行焦距变更 ( 变焦 ), 通过两 手触摸画面 50 的两侧、 且进行滑动操作, 进行光圈或快门速度的变更。
图 3A 和图 3B 示出用单手摆放了数字照相机的用户变更曝光校正的校正量的情 况。即, 照相机被设定为摄影模式, 在显示部 16 的画面 50 上显示实时取景图像。对于此时 的实时取景图像, 人物 52a 位于室内的中心, 在背景中充满室外的风景 52b。 在该状态下, 位 于中心的人物 52a 较暗, 是曝光不足, 而背景 52b 为适当曝光。 一般, 多数情况是对位于中心的人物 52a 进行曝光校正使其成为适当曝光。因此, 当用户单手触摸画面 50 的右侧时, 如图 3A 所示, 在画面 50 的右侧位置以纵长的两箭头形 状显示曝光校正条 60。在本实施方式中, 预先设定成 : 通过对画面右侧的触摸操作, 由此设 定了作为对应变更条件的曝光校正。
当由从触摸面板 13 输入了检测信号的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在右位置上被触摸 时,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变更条件的种类设定为 “曝光” 。并且, 当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了 “曝光” 时, 作为用于辅助用户的曝光校正操作的操作辅助图像,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指示显示曝光校正条 60, 从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中读出曝光校正条 60 的图像数据。
该读出的曝光校正条 60 的图像数据被送到显示控制部 15, 曝光校正条 60 与实时 取景图像重叠显示。并且, 在参数变更部 11d 中, 将摄影条件项目中的曝光校正设定为变更 条件。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曝光校正条 60 根据触摸位置而显示在画面 50 上, 然而不限 于此, 例如可以与触摸位置无关而采用固定位置。
如图 3A 所示, 当使曝光校正条 60 与实时取景图像重叠显示时, 用户只要在想进行 曝光校正的方向上沿着曝光校正条 60 使手指滑动即可。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该滑动操作 的方向, 将该检测结果通知给参数变更部 11d。在滑动操作的方向是向上的情况下, 参数变 更部 11d 将曝光校正值变更为正方向 ; 在滑动操作的方向是向下的情况下, 参数变更部 11d 将曝光校正值变更为负方向。另外, 在曝光校正条 60 中, 为了容易知道并显示曝光校正方 向, 一并显示 “+” 和 “-” 。
参数控制部 11e 从参数变更部 11d 接收到变更通知, 校正摄像部 20 的亮度的增益 (gain)。 其结果, 如图 3B 所示, 在实时取景图像中, 画面中心的人物 52a 变亮, 显示鲜明。 另 一方面, 画面周边的背景 52b 处于曝光过度, 处于稍稍发白的状态。另外, 作为曝光校正, 当 然可以改变摄像部 20 的光圈值或快门速度。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利用参数控制部 11e 变更了与摄像部 20 相关的条件, 然而 可以根据所设定的变更条件的种类来变更图像处理部 20 的条件。并且, 曝光校正量根据滑 动次数或滑动位置来决定。在根据滑动次数来决定的情况下, 例如, 在向上方滑动 1 次的情 况下, 为 +0.5 级, 在滑动 3 次的情况下, 为 1.5 级, 变亮。在根据滑动位置来决定的情况下, 例如使最上边的位置为 +2 级。
下面, 使用图 4A 和图 4B 来说明用两手摆放了数字照相机的用户变更焦距的情况 ( 变焦 )。当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两手触摸了画面 50 的左右、 且用两个手指进行了转动 操作时,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变焦来作为变更条件的种类。
然后, 如图 4A 所示,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画面 50 上显示使 左右触摸位置形成为椭圆的椭圆形上的图形 ( 对象 ), 即环 61。即使触摸画面 50 的左右, 在左右任一侧的手指移动的情况下, 也判定为后述的光圈 /SS 设定, 而不进行变焦设定。也 就是说, 在两个手指放置在画面 50 上的状态, 由于接下来的手指移动而存在 2 个选项, 因而 不显示操作辅助图像。
当用户沿着作为操作辅助图像的环 61 使两个手指通过触摸进行转动操作时, 触 摸检测部 11a 检测转动操作的转动方向, 将检测出的转动方向通知给参数变更部 11d。 在转 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的情况下, 参数变更部 11d 将增加变焦参数的指示通知给参数控制部 11e。另一方面, 在转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的情况下, 参数变更部 11d 将减少变焦参数的指 示通知给参数控制部 11e。
参数控制部 11e 当接收到增加变焦参数的指示时, 使摄像部 20 的变焦镜头朝放大 ( 长焦侧 ) 的方向移动, 将摄像部 20 的光学系统的焦距变更为长焦侧。 当进行了放大时, 如 图 4B 所示, 被摄体被放大显示。另一方面, 当接收到减小变焦参数的指示时, 使摄像部 20 的变焦镜头朝缩小 ( 短焦侧 ) 的方向移动, 将摄像部 20 的光学系统的焦距变更为短焦侧。
这里, 放大或缩小的量是根据由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的转动角度来设定的。例 如, 在转动了 +90 度的情况下, 可以将焦距变更为 2 倍 ; 在转动了 -90 度的情况下, 可以将焦 距变更为 1/2 倍。另外, 作为环 61 的显示, 不仅是上述静止状态下的显示, 而且可以根据手 指位置在椭圆上显示光点, 进行使该光点对应于手指的转动而在椭圆轨道上转动的显示。 在该情况下, 在变焦镜头的焦距到达长焦终端或短焦终端的状态下, 通过停止光点的运动, 可告知手指的转动无效。
并且, 作为变焦处理的变形例, 可以按照参数控制部 11e 的指示, 利用图像处理部 21 内的电子变焦处理部, 根据整体图像对预定范围的一部分图像进行修整处理。 也就是说, 摄影变焦的条件变更可以是摄影镜头的焦距变更或电子变焦的接通 / 断开 ( 倍率变更 )、 或 者其组合, 无论哪一种都可以。
在本实施方式中, 采用环形状的图像作为变焦操作用的操作辅助图像, 这是由于 以下原因。在单反照相机中, 由于以往变焦操作大多是通过更换镜头的变焦环的转动操作 来执行的, 因而容易从环状的操作辅助图像联想到变焦。这样, 在照相机中, 由于变焦和环 具有关联性, 因而通过将环形状的图像用作变焦值变更用的操作辅助图像, 可提高识别性。
下面, 使用图 5A 和图 5B 来说明用两手摆放好数字照相机的用户变更光圈值或快 门速度 (SS) 的情况。当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两手触摸了画面 50 的左右、 且仅用左右的 任一侧的手指进行了滑动操作时,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光圈 /SS( 快门速度 ) 作为变更条件的种类。
在光圈 /SS 的条件变更中, 关于光圈值, 由对应的光圈致动器调整内置于摄像部 20 中的机械光圈的开口直径。并且, 在机械快门内置于摄像部 20 中的情况下, 根据机械快 门的驱动致动器的定时来控制快门速度, 并且在机械快门未内置于摄像部 20 中的情况下, 快门速度被控制为摄像元件即 CCD 或 CMOS 的元件快门的快门速度。
当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了光圈 /SS 时,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如图 5A 所示, 在画面 50 的左侧上方将 TV 图标 62a 显示为操作辅助图像, 并在其下方将 AV 图标 62b 显示 为操作辅助图像。显示为 TV 的 TV 图标 62a 是快门速度变更用的图标, 显示为 AV 的 AV 图 标 62b 是光圈值变更用的图标。选择任一方被触摸的图标的条件。
并且, 如图 5A 所示, 在画面 50 的右侧,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显示滑动条 62c。该 滑动条 62c 是上下伸长的箭头形状, 是用于变更光圈 /SS 的任一方被选择的参数的操作辅 助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 TV 图标 62a、 AV 图标 62b、 滑动条 62c 显示在触摸位置。不过, 不 限于此, 当然可以显示在左右的确定位置。
如图 5B 所示, 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用户用左手手指触摸了 AV 图标 62b 这一情 况, 当把该情况通知给参数变更部 11d 时, 参数变更部 11d 设定光圈变更作为变更条件。然 后, 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用户用右手手指沿着滑动条 62c 在上侧进行了滑动操作这一情 况, 当把该情况通知给参数变更部 11d 时, 参数变更部 11d 设定例如 F2.8 作为光圈值。 该设 定的光圈值显示在画面 50 内的光圈 /SS 显示部 62d 上。在参数变更部 11d 中设定的光圈 值被通知给参数控制部 11e, 根据参数控制部 11e 的指示将摄像部 20 的光圈变更为 F2.8。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可根据针对触摸面板 13 的操作方式的不同, 改变所变更 的条件种类。因此, 即使是小画面的触摸面板, 也容易选择要变更的条件种类, 特别是对便 携设备的触摸面板是有效的。可消除如以往那样在小显示部的选单画面中选择项目的烦 恼。
下面, 使用图 6 至图 10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照相机的动 作。图 6 示出照相机控制的流程。当电源电池被装填在数字照相机内时, 该照相机控制流 程开始, 首先, 判定电源是否接通 (S11)。在该步骤中, 检测操作部 14 中的电源开关的操作 状态, 判定该电源开关是否接通。
在步骤 S11 中的判定结果是电源未接通的情况下, 即, 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 处于 备用 (standby) 状态 (S12)。 该备用状态是低耗电模式, 是仅检测电源开关等特定操作开关 的状态、 并停止了其他控制的状态。当离开备用状态时, 回到步骤 S11。
在步骤 S11 中的判定结果是电源接通的情况下, 随后判定是否是摄影模式 (S13)。 摄影模式是可观察被摄体像、 决定构图、 通过按下释放按钮来记录摄影图像的模式。 在该判 定结果是摄影模式的情况下, 进行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 (S21)。 这里, 根据由摄像部 20 所取 得的图像数据, 在显示部 16 上对被摄体像进行实时取景显示。
当进行了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时, 随后进行变更条件的设定 (S22)。在该步骤中, 如使用图 3A 至图 5B 所说明的那样, 用户触摸画面 50, 并且通过触摸进行转动操作或滑动操 作, 从而进行曝光校正和变焦等各种摄影条件的变更设定。关于该变更条件设定的详细流 程, 使用图 7 在后面描述。
当进行了变更条件设定时, 随后判定是否有摄影指示 (S23)。在该步骤中, 判定是
否操作了操作部 14 中的释放按钮。 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摄影指示的情况下, 回到步骤 S11。 另一方面, 在有摄影指示的情况下, 进行摄影和记录处理 (S24)。这里, 利用图像处理部 21 对由摄像部 20 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然后由压缩解压缩部 22 进行压缩, 之后由记 录再现部 23 在图像存储部 24 内进行记录。
当进行了摄影和记录处理时, 随后判定是否是电源断开操作 (S25)。这里, 判定电 源开关是否进行了断开 (off) 操作。在该判定结果是未进行断开操作的情况下, 回到步骤 S11。另一方面, 在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 进行电源断开处理, 处于结束状态。
在步骤 S13 中的判定结果不是摄影模式的情况下, 随后判定是否再现 (S14)。这 里, 根据操作部 14 中的再现按钮的操作状态来进行判定。在该判定结果是再现的情况下, 随后进行图像再现 (S16)。在图像再现中, 读出记录在图像存储部 24 内的摄影图像的图像 数据, 在压缩解压缩部 22 中进行解压缩, 之后显示在显示部 16 上。
当进行了图像再现后, 随后判定是否有图像变更指示 (S17)。 在用户期望变更要欣 赏的图像的情况下, 由于使用操作部 14 的操作部件来指示图像变更, 因而在该步骤中判定 是否操作了操作部件。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图像变更指示的情况下, 进到上述的步骤 S25。 另一方面, 在有图像变更指示的情况下, 根据该指示进行图像变更 (S18)。 这里, 将所指示的 图像显示在显示部 16 上。 在步骤 S14 中的判定结果不是再现的情况下, 进行图像通信 (S15)。这里, 将记录 在图像存储部 24 内的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部 25 发送到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 或者从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当图像通信结束时, 进到步骤 S25。
下面, 使用图 7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 S22 中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当进入变 更条件设定动作时, 首先, 判定触摸是否是右方 1 个部位 (S31)。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输入来自触摸面板 13 的检测结果, 判定是否触摸了显示部 16 的画面 50 的右方 1 个部位。 在触摸了左右各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这里判定为 “否” 。
在步骤 S31 中的判定结果为触摸是右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随后进行曝光校正的 变更设定 (S32)。 这里, 如使用图 3A 和图 3B 所说明的那样, 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 设定曝光 校正量的变更。关于该曝光校正变更设定的子程序, 使用图 8 在后面描述。当执行了曝光 校正变更设定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31 中的判定结果为触摸不是右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随后判定触摸是否 是左右各 1 个部位 (S33)。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输入来自触摸面板 13 的检测结果, 判 定是否同时触摸了显示部 16 的画面 50 的右方 1 个部位和左方 1 个部位。在该判定结果为 没有触摸左右各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33 中的判定结果为触摸了左右各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随后判定是否是左 右转动操作 (S34)。在步骤 S33 中的判定结果为 “是” 的情况下, 是用户用两手摆放好数字 照相机的状态, 在该步骤 S34 中, 还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判定 : 是否以用两手手指分别进行 转动操作的方式触摸了画面 50。
在步骤 S34 中的判定结果为进行了左右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进行变焦变更设定 (S35)。这里, 如使用图 4A 和图 4B 所说明的那样, 根据用户的转动操作状态, 进行焦距设定 变更, 即变焦。关于该变焦变更设定的子程序, 使用图 9 在后面描述。当执行了变焦变更设 定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34 中的判定结果是未进行左右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随后判定是否在左右 任一方进行了滑动操作 (S36)。在步骤 S33 中的判定结果为 “是” 的情况下, 成为用户用两 手摆放好数字照相机的状态, 由于步骤 S34 中的判定结果是未用两手手指分别进行转动操 作, 因而在该步骤中,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判定是否以用左右手指中的任一方滑动画面 50 的方式进行触摸。
在步骤 S36 中的判定结果是在左右任一侧均未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 回到原流 程。另一方面, 在判定结果是在左右某一侧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 随后进行光圈 / 快门 速度 (SS) 变更设定 (S37)。这里, 如使用图 5A 和图 5B 所说明那样, 针对由用户的左手手指 所选择的光圈或快门速度, 根据右手手指的滑动操作状态, 进行光圈或快门速度的设定变 更。关于该光圈 / 快门速度 (SS) 变更设定的子程序, 使用图 10 在后面描述。当执行了光 圈 / 快速速度 (SS) 变更设定时, 回到原流程。
下面, 使用图 8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 S32( 参照图 7) 中的曝光校正变更设定 的子程序。当进入曝光校正变更设定的流程时, 首先, 将曝光校正设定为变更条件 (S41)。 这里, 利用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曝光校正作为变更条件。
接下来,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在触摸位置上显示曝光校正条 (S42)。 如图 3A 所示, 操 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画面 50 上的用户的触摸位置上显示曝光校正条 60。 接下来, 判定在条 附近是否检测出滑动操作 (S43)。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在曝光校正条 60 的附近检测 用户的手指是否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了触摸。 在步骤 S43 中的判定结果为未检测出滑动操作的情况下, 回到步骤 S41。另一方 面, 在检测出滑动操作的情况下, 随后根据滑动量来变更曝光校正参数 (S44)。 这里, 根据由 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的滑动量, 利用参数变更部 11d 来变更曝光校正量。
当变更了曝光校正参数时, 随后利用参数控制部 11e 变更摄像部 20 的亮度增益 (S45)。 当变更了曝光校正量时, 图 3A 所示的人物 52a 如图 3B 所示变亮, 清晰地被显示。 另 一方面, 画面周边的背景 52b 为曝光过度, 处于稍发白的状态。另外, 除了变更摄像部 20 的 增益以外, 如上所述, 当然还可以改变摄像部 20 的光圈值或快门速度。当变更了增益时, 回 到原流程。
下面, 使用图 9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 S35( 参照图 7) 中的变焦变更设定的子 程序。当进入了变焦校正变更设定的流程时, 首先, 将变焦校正设定为变更条件 (S51)。这 里, 利用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变焦来作为变更条件。
接下来,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在触摸位置上显示环 (S52)。 如图 4A 所示, 操作图像显 示部 11c 在画面 50 上用户两手手指的 2 个触摸位置上显示成为椭圆的环 61。接下来, 判定 转动是否是右转 (S53)。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在环 61 的椭圆周围检测用户的手指是 否沿着椭圆右转 ( 顺时针 ) 触摸。
在步骤 S53 中的判定结果为转动是右转的情况下, 随后, 参数变更部 11d 进行增大 变焦参数 ( 延长焦距 ) 的变更 (S54)。 另一方面, 在转动不是右转的情况下, 即, 在是左转的 情况下, 参数变更部 11d 进行减小变焦参数 ( 缩短焦距 ) 的变更 (S55)。
当在步骤 S54 或 S55 中进行了变焦参数的变更时, 随后变更摄像部 20 的焦距 (S56)。 这里, 利用参数控制部 11e, 在由参数变更部 11d 所设定的放大或缩小的方向上变更 摄像部 20 的光学系统的焦距。另外, 此时的放大量或缩小量如上所述, 是根据由触摸检测
部 11a 检测出的转动角度来设定的。当变更了摄像部的焦距时, 回到原流程。
下面, 使用图 10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 S37( 参照图 7) 中的光圈 /SS 变更设定 的子程序。当进入光圈 /SS 变更设定的流程时, 首先, 将光圈 /SS 设定为变更条件 (S61)。 这里, 利用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光圈或快门速度作为变更条件。
接下来,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显示在左右位置 (S62)。如图 5A 所示, 操作图像显示 部 11c 在画面 50 上的左侧的触摸位置上显示 TV 图标 62a 和 AV 图标 62b, 在右侧的触摸位 置上显示滑动条 62c。接下来, 判定是否进行了 AV 选择 (S63)。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是否触摸了 AV 图标 62b 的附近。
在步骤 S63 中的判定结果为是 AV 选择的情况下,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光圈设定 为变更条件 (S64)。 另一方面, 在判定结果为不是 AV 选择的情况下, 即在选择了 TV 图标 62a 的情况下,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 SS( 快门速度 ) 设定为变更条件 (S65)。
当在步骤 S64 或 S65 中设定了变更条件时, 然后判定是否检测出画面右侧的滑动 移动 ( 右侧滑动移动 )(S66)。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判定用户的手指是否沿着滑动条 62c 触摸了画面 50。在该判定结果为未检测出右侧滑动移动的情况下, 回到原流程。
另一方面, 在步骤 S66 中的判定结果为在检测出右侧滑动移动的情况下, 然后根 据滑动量来变更参数 (S67)。这里, 参数变更部 11d 根据由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的滑动 量, 变更光圈值或快门速度 (SS)。接下来, 显示所变更的参数 (S68)。这里, 如上所述, 由于 在光圈 /SS 显示部 62d( 参照图 5B) 上进行显示, 因而用户可确认该变更后的光圈值或快门 速度。
然后, 变更摄像部的预定参数 (S69)。这里, 参数控制部 11e 变更光圈或快门速度 的参数 ( 控制值 )。接下来, 变更摄像部 20 的条件 (S70)。这里, 将摄像部 20 的光圈值或 快门速度值置换为变更后的值, 在快门释放时, 根据该变更值进行控制。 当变更了摄像部的 条件时, 回到原流程。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 在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中, 可根据对触摸面板 13 的触摸状 态, 简单地设定任何条件, 例如变更曝光校正值、 变焦值等。 因此, 即使是较小画面的触摸面 板, 画面也不会变得复杂。
并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 根据变更后的条件来显示操作辅助图像。因此, 用户可根 据操作辅助图像来简单地进行参数设定。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进行变焦变更设定时, 在触摸了画面 50 的左右各 1 个部 位、 且进行了左右同时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进行了该变焦变更设定。然而, 如果触摸了左右 各 1 个部位, 则在不进行左右同时转动操作, 而进行了左右任一方的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当 然可以进行变焦变更设定。在该情况下, 在步骤 S34 中 ( 参照图 7) 可以判定 “左右任一方 进行了转动操作? ” 。而且, 即使在触摸了左右任一部位而进行了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也可 以进行变焦变更设定。并且,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 对应于横长的画面使用椭圆作了说明, 然 而不限于椭圆, 可以是圆。
下面, 使用图 11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在第 1 实施方式中, 即使将两手 的各手指放在画面 50 上, 在进行随后操作之前, 不能决定是变焦还是光圈 /SS。然而, 在第 2 实施方式中, 是变焦和光圈 /SS 中的哪一方, 可根据触摸的最初方式来区别。第 2 实施方 式中的结构与第 1 实施方式一样, 在流程图中, 除了将图 7 所示的变更条件设定的流程图变更为图 11 所示的流程图之外, 与第 1 实施方式相同。因此, 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当进入图 11 所示的变更条件设定流程时, 首先, 判定触摸是否是右方 1 个部位 (S71)。这里, 与步骤 S31 一样,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判定是否触摸了画面 50 的右方 1 个 部位。在该判定结果为触摸是右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与 S32 一样, 进行曝光校正变更设定 (S72)。 该曝光校正变更流程由于与图 8 所示的第 1 实施方式中的流程相同, 因而省略说明。 当执行了曝光校正变更设定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71 中的判定结果为触摸不是右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随后判定触摸是否 是左方 1 个部位 (S73)。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判定是否触摸了画面 50 的左方 1 个部 位。在该判定结果为触摸了左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随后与步骤 S37 一样, 进行光圈 /SS 变 更设定 (S74)。该光圈 /SS 变更流程由于与图 10 所示的第 1 实施方式中的流程相同, 因而 省略说明。当执行了光圈 /SS 变更设定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73 中的判定结果为触摸不是左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随后与步骤 S33 一 样, 判定触摸是否是左右各 1 个部位 (S75)。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判定是否同时触摸 了左右各 1 个部位。在该判定结果为未触摸左右各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回到原流程。另一 方面, 在判定结果为触摸了左右各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与步骤 S35 一样, 进行变焦变更设定 (S76)。该变焦变更流程由于与图 9 所示的第 1 实施方式中的流程相同, 因而省略说明。当 执行了变焦变更设定时, 回到原流程。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 在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中, 变焦和光圈 /SS 的变更可根据触 摸的最初方式来区别。即, 在步骤 S73 中触摸是左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立即执行光圈 /SS 变更设定, 并且在不是左方 1 个部位的情况下, 确认为同时触摸了左右各 1 个部位, 之后执 行变焦变更设定。因此, 可迅速转移到后续的操作。
下面, 使用图 12A 和图 12B 以及图 13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在第 1 实施 方式中, 环 61 采用单重, 将变焦设定为变更条件。在第 3 实施方式中, 将不同直径的环作为 操作辅助图像来显示, 可变更各自不同的条件。第 3 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与第 1 实施方式相 同, 对于流程图, 除了将图 7 所示的变更条件设定的流程图变更为图 13 所示的流程图之外, 与第 1 实施方式相同。因此, 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进行图 13 所示的流程图的说明之前, 使用图 12A 和图 12B, 并使用本实施方式中 的环显示例来说明条件变更方法。图 12A 示出这样的状况 : 手指放在画面 50 的左右端, 利 用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画面 50 上显示外周环 63a 和内周环 63b 的图形 ( 对象 ), 用户的 两手手指以分别沿着外周环 63a 转动的方式触摸。
此时, 在虚线所示的手指 90a 放置在画面 50 的左右、 并沿着外周环 63a 向顺时针 方向即 p 方向移动的情况下, 换句话说, 在朝向实线所示的手指 90b 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 而且在左右手指位于画面 50 的端部 ( 左右都在 X1 的范围内 ) 的情况下, 利用变更条件设 定部 11b 将变更条件设定为变焦变更。另外, 上述的 X1 可以是例如画面整个宽度的 1/6 左 右的数值, 然而可以根据画面的长宽比等来适当变更。
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此时的转动量, 根据该转动操作的角度, 由参数变更部 11d 将 变焦参数变更成增大, 由参数控制部 11e 将摄像部 20 的焦距控制成移动到长焦。并且, 当 手指 90a 以沿着外周环 63a 朝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式一边触摸一边移动时, 根据此时的转 动操作角度进行变更使得变焦参数减小。利用参数控制部 11e 进行控制使得摄像部 20 的焦距移动到短焦。
图 12B 示出如下情况, 即: 两手手指放在画面 50 的内周环 63b 上, 并以分别沿着内 周环 63b 转动的方式进行触摸。当检测出左右手指最初放置的位置是与所示 X1 相比分别 靠向内侧的位置、 且开始了转动操作时,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变更条件设定为焦点位 置的变更操作。
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此时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量, 在该转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 右 转, 图中 p 方向 ) 的情况下, 由参数变更部 11d 将对焦参数设定为近距离, 根据转动操作的 角度变更为预定的近距离值。并且, 在转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 左转, 与图中的 p 方向相反 的方向 ) 的情况下, 由参数变更部 11d 将对焦参数设定为远距离, 根据转动操作的角度变更 为预定的远距离值。
参数控制部 11e 根据由参数变更部 11d 设定的近距离和近距离值, 或者根据远距 离和远距离值, 使摄像部 20 的对焦镜头朝近距离侧或远距离侧移动。
下面, 使用图 13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本实 施方式中的变更条件设定在第 1 实施方式中的图 7 所示的变更条件设定流程中, 由于步骤 S31 ~ S34、 S36、 S37 相同, 因而对进行相同处理的步骤附上相同步骤编号, 省略详细说明。 进入图 13 所示的变更条件设定流程, 在步骤 S34 中, 判定是否进行了左右转动操 作, 在进行了左右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随后将变焦 / 对焦设定为变更条件 (S81)。 即, 当由触 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同时触摸了画面 50 的左右方时,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变焦 / 对焦 设定为变更条件。
接下来,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而进行双重环显示 (S82)。这里, 利用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显示部 16 的画面 50 上显示外周环 63a 和内周环 63b。然后, 判定最初的触摸位置 是否是外周 (S83)。这里, 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最初的触摸位置, 判定该位置是否在图 12A 的 X1 的范围内。如果在该 X1 的范围内, 则判定为在外周。
在步骤 S83 中的判定结果为最初触摸位置是外周的情况下, 利用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变焦设定为变更条件 (S84)。接下来, 判定转动是否是右转 (S85)。这里, 根据触摸检 测部 11a 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在该判定结果是右转的情况下, 利用参数变更部 11d 变更 为加长焦距 (S86)。另一方面, 在步骤 S85 中的判定结果为不是右转的情况下, 即是左转的 情况下, 利用参数变更部 11d 变更为缩短焦距 (S87)。
当在步骤 S86 或 S87 中进行了焦距变更时, 随后变更摄像部 20 的焦距 (S88)。这 里, 利用参数控制部 11e, 根据参数变更部 11d 的变更结果, 使摄像部 20 的变焦镜头移动到 长焦侧或短焦侧。当执行了摄像部的焦距变更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83 中的判定结果为最初触摸位置不是外周的情况下, 即, 在是内周的情 况下, 随后利用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对焦设定为变更条件 (S91)。接下来, 判定转动是否 是右转 (S92)。这里, 根据触摸检测部 11a 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在步骤 S92 中的判定结果是右转的情况下, 利用参数变更部 11d 将对焦变更为近 距离方向 (S93)。 另一方面, 在步骤 S92 中的判定结果为不是右转的情况下, 即, 在是左转的 情况下, 利用参数变更部 11d 将对焦变更为无限远方向 ( 远距离方向 )(S94)。
当在步骤 S93 或 S94 中进行了对焦方向变更时, 随后变更摄像部 20 的对焦 (S95)。 这里, 利用参数控制部 11e, 根据参数变更部 11d 的变更结果, 使摄像部 20 的对焦镜头移动
到近距离侧或远距离侧。当执行了摄像部的对焦变更时, 回到原流程。
如以上说明那样, 在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中, 由于使环为双重, 因而可根据转动 操作的直径不同, 选择性地变更 2 种条件。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即使在将手指放置在画面 50 的中央附近和端部中的任一 处的情况下, 也总是显示外周环 63a 和内周环 63b 的双重环, 然而可以根据手指放置的位 置, 仅显示一个环。
并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 环是双重, 然而不限于此, 可以是三重或三重以上。 在三重 的情况下, 可选择性地变更多个条件。
下面, 使用图 14A 至图 16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在第 3 实施方式中, 将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的多个环显示为同心圆。在该第 4 实施方式中, 错开配置多个环的中心。 第 4 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与第 1 实施方式相同, 对于流程图, 除了将图 7 所示的变更条件设定 的流程图变更为图 16 所示的流程图之外, 与第 1 实施方式相同。因此, 以不同点为中心进 行说明。
在进行图 16 所示的流程图的说明之前, 使用图 14A-14C 并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环 显示例来说明条件变更方法。图 14A 是示出这样的状况的图 : 在画面 50 的右上侧用两手手 指同时触摸时, 设定变焦作为变更条件。即, 当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在画面 50 的右 上侧 ( 第 1 象限 ) 中两手指同时触摸时,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变焦作为变更条件的 种类。 接下来, 利用辅助图像显示部 11c, 将通过该触摸位置 2 点的圆 64a 的图形 ( 对象 ) 显示在画面 50 上。并且, 在圆 64a 的中心 64ac 处显示 “变焦” 作为变更条件的名称。与另 一实施方式一样, 当用户的两手指沿着圆 64a 触摸的同时进行移动时, 焦距被变更。这里, 在该转动操作方向是右转 ( 顺时针方向 ) 的情况下, 为放大, 反之在转动操作方向是左转 ( 逆时针方向 ) 的情况下, 为缩小。
图 14B 是示出这样的状况的图 : 在画面 50 的右下侧分别用两手的两手指同时触摸 后, 设定对焦作为变更条件。即, 当利用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在画面 50 的右下侧 ( 第 4 象限 ) 用两手指同时触摸时,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对焦作为变更条件的种类。
接下来, 利用辅助图像显示部 11c, 将通过该触摸位置 2 点的圆 64b 的图形 ( 对象 ) 显示在画面 50 上。并且, 在圆 64b 的中心 64bc 显示 “对焦” 作为变更条件的名称。当用户 的两手指沿着圆 64b 触摸的同时进行移动时, 对焦被变更。这里, 在该转动操作方向是右转 ( 顺时针方向 ) 的情况下, 为近距离, 反之在转动操作方向是左转 ( 逆时针方向 ) 的情况下, 为远距离。
图 14C 示出显示了变焦的圆 64a 和对焦的圆 64b 这两者的画面例。在图 14A 中显 示了变焦的圆 64a 的图形 ( 对象 ) 之后, 在什么也不作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 ( 例如 1 秒 ) 以上时, 圆 64a 被消除, 而在一定时间之内使两手指的位置向下移动并再次进行了转动操 作时, 除了变焦的圆 64a 以外, 还重叠显示对焦的圆 64b。圆之间可以相互交叉。
变焦和对焦的选择顺序当然可以相反, 并且, 待显示的圆的数量可以是 3 个以上。 例如, 可以将画面 50 的整体分割为 4 个, 在右上 ( 第 1 象限 )、 左上 ( 第 2 象限 )、 左下 ( 第 3 象限 )、 右下 ( 第 4 象限 ) 这 4 个区域内, 分别显示独立的圆作为操作辅助图像。后述的 图 16 所示的流程是显示该 4 个圆的例子。
下面, 使用图 15 来说明根据触摸画面 50 的两手指的位置来计算要显示的圆的直 径和中心位置的方法。 在图 14 中,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设定所触摸的位置变更条件的种类, 而这是此时的圆的设定方法。
将由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的、 右手指触摸的位置 91a 的大致中心的坐标设为 (x1, y1), 将左手指触摸的位置 91b 的大致中心的坐标设为 (x2, y2)。此时, 触摸检测部 11a 根据下述的 (1) ~ (3) 式, 计算圆的半径 R、 圆的中心 91c 的坐标 (x3, y3)。 2 2 0.5
R = (((x1-x2) +(y1-y2) ) )/2 ...(1)
x3 = (x1+x2)/2 ...(2)
y3 = (y1+y2)/2 ...(3)
下面, 使用图 16 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变更条件设定动作。当进入 变更条件设定的流程时, 首先, 在两手触摸位置上显示环 (S101)。这里, 根据由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的两手的手指所触摸的位置, 使用前述的 (1) ~ (3) 式来求出圆的直径和中心位 置, 将环作为操作辅助图像来显示。
接下来, 判定中心是否在第 1 象限 (S102)。这里, 根据在步骤 S101 中计算出的圆 的中心位置, 判定是否包含在第 1 象限内。在该判定结果为中心在第 1 象限的情况下, 随后 判定直径是否大于画面宽度的一半 (S103)。 这里, 根据在步骤 S101 中计算出的圆的直径进 行判定。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将画面进行 4 分割, 因此判定值使用画面宽度的一半, 然而不限于此, 作为设计值可以适当变更。
在步骤 S103 中的判定结果是直径大于画面宽度的一半的情况下, 随后将变焦的 变更 1 个间距设定为较小值 (S104)。另一方面, 在判定结果是不大于画面宽度的一半的情 况下, 随后将变焦的变更 1 个间距设定为较大值 (S105)。对于步骤 S104 和 S105 中的变更 1 个间距, 可以相对地将步骤 S105 的变更 1 个间距设定为大于步骤 S104 的变更 1 个间距。 这里, 例如, 现在设摄像部 20 的焦距为 10mm ~ 100mm 的 10 倍变焦, 在变更间距小的情况 下, 进行 10mm/90 度的转动, 在变更间距大的情况下, 进行 30mm/90 度的转动, 在想要大幅变 化的情况下, 只要减小圆的直径使得变更间距变大即可, 另一方面, 在想要细微变化的情况 下, 只要增大圆的直径使变更间距变小即可。
当在步骤 S104 或 S105 中设定了变焦的变更 1 个间距时, 随后进行变焦处理 (S106)。这里, 使用在步骤 S104、 S105 中设定的变焦的变更 1 个间距, 参数控制部 11e 变更 摄像部 20 的变焦镜头的焦距。当进行了变焦处理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102 中的判定结果为中心不在第 1 象限的情况下, 判定中心是否是第 2 象 限 (S107)。 这里, 根据在步骤 S101 中计算出的圆的中心位置, 判定是否包含在第 2 象限内。 在该判定结果为中心在第 2 象限的情况下, 随后进行 SS 变更处理 (S108)。这里, 进行用于 变更快门速度的处理。 根据所显示的环的转动操作的方向, 将快门速度向高速侧变更, 或者 向低速侧变更。当进行了 SS 变更处理时, 回到原流程。
在步骤 S107 中的判定结果为中心不在第 2 象限的情况下, 判定中心是否在第 3 象 限 (S109)。 这里, 根据在步骤 S101 中计算出的圆的中心位置, 判定是否包含在第 3 象限内。 在该判定结果为中心在第 3 象限的情况下, 随后进行光圈变更处理 (S110)。 这里, 进行用于 变更光圈值的处理。 根据所显示的环的转动操作方向, 将光圈值变更为开放侧, 或者变更为 缩小侧。当进行了光圈变更处理时, 回到原流程。在步骤 S109 中的判定结果为中心不在第 3 象限的情况下, 在该情况下中心在第 4 象限, 因而随后进行对焦变更处理 (S111)。 这里, 进行用于变更对焦的处理。 根据所显示的 环的转动操作方向, 将对焦变更为近距离侧, 或者变更为远距离侧。 当进行了对焦变更处理 时, 回到原流程。
如以上说明那样, 在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中, 可显示多个小圆。因此可通过转动 操作来增多想要变更的条件的种类。 并且, 由于根据圆的直径采用待变更的参数的级量, 因 而如想要大幅变化的情况和细微变化的情况那样, 可容易选择变化量的切换。
下面, 使用图 17 至图 21 来说明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在第 3 实施方式中, 说明 了通过使用两手手指在画面 50 上进行转动操作来指示参数变更的例子。然而, 对于镜头更 换式的照相机, 两手手指的操作如以下说明那样有时难以使用。
图 17 是示出具有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的状况的图。 图 17A 示出在照相机主体部 110 上未配备 EVF(Electronic view finder, 电子取景器 )130 的状态, 并且图 17B 示出在照相 机主体部 110 的主体上部配备了 EVF 130 的状态。EVF 130 是以摄影者眼睛接近来进行观 察的方式使用的, 是观察型的第 2 显示装置。无论在哪种状态下, 使用该透镜更换式照相机 进行的摄影类型大多是用两手牢固保持照相机主体来摆放的类型, 在这种类型中, 用两手 转动的操作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对于图 17B 所示的带有 EVF 130 的照相机, 由于使眼睛接 近 EVF 130 来摆放, 因而触摸面板可操作的范围被限定为左右端部, 图 12A 和图 12B 所示的 操作更难以使用。因此, 在第 5 实施方式中, 示出即使是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的摄影类型, 也 能无故障地进行操作的触摸操作。
图 18 是示出第 5 实施方式中的更换镜头式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在第 5 实 施方式中的结构中, 数字照相机由照相机主体 110、 更换镜头 120 以及 EVF 130 构成。照相 机主体 110 由于只是一部分与图 1 所示的第 1 实施方式的框图不同, 因而为了简便起见, 仅 示出与不同要素有关系的部分的要素。并且, 更换镜头存在各种类型, 以下以这样的 2 种类 型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 即: 一种是可由照相机主体 110 自动调整焦点和光圈的类型, 另一 种是可由照相机主体 110 自动调整焦距 ( 电动变焦 ) 和焦点的类型。
控制部 11 对照相机主体 110 以及与照相机主体 110 连接的更换镜头 120 和 EVF 130 进行整体控制。尽管未图示, 然而控制部 111 与图 1 一样, 包含 : 触摸检测部 11a, 变更 条件设定部 11b,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参数变更部 11d, 以及参数控制部 11e。
摄像处理部 112 包含摄像元件及其处理电路等, 简单地说, 从图 1 的摄像部 20 中 去除了摄影镜头和致动器部分。触摸面板部 113 和显示控制部 115 与图 1 中的说明相同。 背面显示部 113 与图 1 所示的显示部 13 相同, 然而为了与 EVF 130 的显示部区别开而改变 名称进行说明。主体通信部 A116 向更换镜头 120 提供镜头驱动用的电源, 或者与更换镜头 120 之间进行镜头控制信息的收发、 以及取得所安装的更换镜头的种类信息。更换镜头的 种类信息是 F 值 (F number)、 有无变焦、 光圈直径、 焦距等镜头属性信息。主体通信部 B117 向 EVF 130 提供电源、 发送图像数据等。控制部 111 对它们进行控制。
关于更换镜头 120, 预先准备了亮度和焦距等条件各不相同的更换镜头, 由摄影者 所选择的更换镜头被安装在照相机主体 110 上。更换镜头 120 经由支座 (mount) 与照相机 主体 110 的前面机械连接。
更换镜头 120 设有镜头通信部 121、 镜头 122、 致动器 123 等。镜头通信部 121 与上述的主体通信部 A116 连接, 从照相机主体 110 输入电源, 或者与照相机主体 110 之间进 行镜头控制信息的收发。
镜头 122 将被摄体光导入到摄像处理部 112。 镜头 122 由多个透镜构成, 预定镜头 构成为可移动, 以便进行对焦调整。在变焦类型的镜头中, 预定镜头也构成为改变焦距 ( 变 焦调整 )。并且, 在镜头内部设有用于调整光量的光圈。
致动器 123 根据经由镜头通信部 121 从照相机主体 110 发送来的控制信息, 驱动 镜头 122 来进行对焦调整和焦距变更, 或者驱动光圈来将光圈直径设定为预定值。
如图 17B 所示, EVF 130 以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照相机主体 110 的上部中央。 EVF 130 设有 EVF 通信部 131 和 EVF 显示部 132。EVF 通信部 131 与主体通信部 B117 连接, 输入电源和图像数据。EVF 显示部 132 由例如小型的 LCD 或有机 EL 构成, 显示与所输入的 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控制部 111 根据有无使用 EVF 130、 和所安装的更换镜头的类型, 使触摸面板的操 作控制不同。首先, 在未安装 EVF 130 的情况下, 控制部 111 使图像等的显示目的地为背面 显示部 114。另一方面, 控制部 111 在摄影模式中使用 EVF 130 的状态下, 将图像等的显示 目的地从背面显示部 114 切换到 EVF 显示部 132。然后, 控制部 111 停止背面显示部 114 上 的显示, 而使触摸面板 113 工作以使能进行触摸指示。停止背面显示部 114 上的显示是为 了省电。
使用 EVF 130 的状态是指以下的情况 : 从主体通信部 B117 检测到 EVF 130 与照相 机主体部 110 连接这一通知的情况, 以及在安装 EVF 130 后在图示的选单画面上将 EVF 显 示部 132 选择为显示目的地的情况。并且, 对于将 EVF 130 固定在照相机主体上的照相机, 是指在选单画面上将 EVF 显示部 132 选择为显示目的地的情况。
并且, 控制部 111 经由主体通信部 A116 获得更换镜头的种类信息, 根据更换镜头 的类型, 按照触摸指示来设定参数种类。
接下来, 使用图 19 和图 20A-20D 来说明根据触摸输入而显示的画面内容。图 19 是在显示于背面显示部 114 上的画面上重叠了操作辅助图像的实时取景画面。例如, 是指 EVF 130 未安装在照相机主体部 110 上的情况。然后, 当检测出放置在画面 50 右侧的手指 90 朝箭头的任一方向转动时, 如图 19 所示, 由控制部 111 内的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将操作 辅助图像重叠显示在实时取景图像上。
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显示外周环 63a 和内周环 63b 的双重环作为操作辅助图像。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根据更换镜头的种类, 例如对外周环 63a 设定对焦调整来作为变更参 数, 对内周环 63b 设定光圈调整来作为变更参数。
然后, 参数变更部 11d 当在外周检测出右转转动时, 将对焦位置变更为近距离方 向, 反之当检测出左转转动时, 将对焦位置变更为远距离方向。并且, 当在内周检测出右转 转动时, 将光圈变更为开放方向, 反之当检测出左转转动时, 将光圈变更为缩小方向。 另外, 对内外周中的任一方设定对焦调整和光圈调整, 或者针对转动方向设定参数增减方向, 均 可以任意选择。
在第 3 实施方式中, 在用两手指操作的情况下, 控制成显示双重环, 然而这里, 即 使在检测到一方 ( 右 ) 的手指的转动时, 也显示双重环的操作辅助图像, 从而即使是镜头更 换式照相机的摆放方法, 也能无故障地进行触摸操作。然后, 图 20A-20D 是 EVF 显示部 132 的画面状况。在 EVF 130 安装在照相机主体 110 上的情况下, 是使用 EVF 130 的状态。图 20A 是未显示实时取景图像的背面显示部 114 的画面 50。这是为了省电。这里, 图 20A 的虚线所示的外周区域 140a 和内周区域 140b 被 设定为有效的检测范围。外周区域 140a 和内周区域 140b 的虚线是说明上的显示, 实际不 显示。图 20B 是 EVF 显示部 132 的画面, 显示有实时取景图像。
当在图 20A 所示的外周区域 140a 上进行了转动手指 90 的操作时, 由触摸检测部 11a 检测出是外周的转动操作。然后, 如图 20B 所示,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 EVF 显示部 132 的画面上显示外周环 141a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这里显示的外周环 141a 是对焦调整用 的操作辅助图像。从最近的 0.1m 到无限远 ( ∞ ) 分配外周环 141a 的大约 1 周。由操作图 像显示部 11c 沿着外周环 141a 显示 “0.1、 1、 2、 5、 ∞” 作为对焦位置 (m)。
并且, 光标 143 表示当前的对焦位置的值, 根据转动, 在外周环 141a 上移动。 并且, 在 EVF 显示时, 在 EVF 显示部 132 上仅显示与操作对应的外周环 141a, 不显示内周环 141b。 这是因为, 使被摄体确认优先, 不妨碍实时取景图像的确认。
然后, 当在图 20C 所示的内周区域 140b 上进行了转动手指 90 的操作时, 由触摸检 测部 11a 检测出是内周的转动操作。然后, 如图 20D 所示,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 EVF 显 示部 132 的画面上显示内周环 141b 作为操作辅助图像。这里显示的内周环 141b 是光圈调 整用的操作辅助图像。从开放 F3.5 到 F8 分配显示内周环 141b 的大约 3/4 周。由操作图 像显示部 11c 沿着内周环 141b 显示 “3.5、 4、 5.6、 8” 的数值作为光圈值。
并且, 光标 143 表示当前的光圈值, 根据转动而在内周环 141b 上移动。根据与图 20B 相同的原因, 在 EVF 显示部 132 上仅显示与操作对应的内周环 141b。
并且, 将图 19 和图 20B、 图 20D 进行对比可知, 将 EVF 显示时的环宽度显示得较窄, 这是因为, 在 EVF 130 上显示的情况下, 更不会妨碍被摄体确认。
说明了第 5 实施方式的照相机动作, 由于动作基本与图 6 所示的第 1 实施方式的 流程图实质相同, 因而使用图 6 来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从步骤 S11 到 S13 相同。然 后, 在第 1 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S21 中, 在显示部 16 上显示实时取景图像, 而在本实施方式 中, 在步骤 S21 中, 控制部 111 判断是否是使用 EVF 130 的状态来选择显示实时取景图像的 对方。控制部 111 当判断为是使用 EVF 130 的状态时, 使 EVF 显示部 132 显示图像, 停止背 面显示部 114 上的显示。反之, 当判断为不是使用 EVF 130 的状态时, 在背面显示部 114 上 进行显示。
同样, 在步骤 S16 的图像再现的情况下, 当判断出使用了 EVF 130 的状态时, 控制 部 111 在步骤 S21 中使 EVF 显示部 132 显示图像, 停止背面显示部 114 上的显示。在根据 上述步骤 S21 的 EVF 130 有无而选择显示目的地之后, 紧接着进入变更条件设定的子程序 ( 步骤 S22)。
图 21 是说明第 5 实施方式中的变更条件设定处理的流程图。首先, 再次判断在上 述步骤 S21 检测出的 EVF13 的使用有无 (S121)。当由控制部 111 判断出使用了 EVF 130 的 状态时 (S121 “是” ), 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触摸面板操作设定为 EVF 模式 (S122)。EVF 模 式是显示图 20A-20D 中所说明的操作或画面的模式。控制部 111 根据所安装的更换镜头来 设定对应的参数的种类或环的内外周的位置。详情后述。
然后, 判断触摸操作是否在画面 50 的右侧进行了转动操作 (S123)。这是为了限定于适合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的操作。在判断为触摸操作不是画面 50 右侧的转动操作的情 况下 (S123“否” ), 将操作视为无效而退出该子程序。将特定操作以外的操作视为无效是 为了防止误操作。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触摸操作仅用单手就可进行, 因而对于 2 个部位 ( 双手 ) 的触摸操作, 可以判断为无效。
在判断为触摸操作是画面 50 右侧的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S123“是” ), 随后判断所 安装的更换镜头 120 是否对应于电动变焦 (S124)。不对应于电动变焦的情况 (S124“否” ) 是指,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将更换镜头的类型限定为 2 种类型, 因而判断为所安装的更换 镜头是 “可由照相机主体调整对焦和光圈的类型” 。
在步骤 S124 中的判断结果为不对应于电动变焦的情况下, 首先, 判断操作位置是 否是外周 (S125)。在操作位置是外周的情况下 (S125“是” ),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v 将对 焦设定为变更条件 (S126)。对应地,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 EVF 显示部 132 的外周显示 外周环 141a(S127)。这是图 20B 所示的画面。
另一方面, 在操作位置不是外周 (S125“否” ), 也就是说在内周进行了操作的情况 下,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光圈设定为变更条件 (S128)。对应地,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 EVF 显示部 132 的内周显示内周环 141b(S129)。这是图 20D 所示的画面。
在 EVF 显示部 132 上显示了环 (S127 或 S129) 之后, 检测触摸操作的转动量和方 向, 根据触摸操作的转动量和方向使光标 143 在显示的环上移动 (S135)。 同时, 参数变更部 11d 根据转动量和方向来增减参数 (S136), 然后参数控制部 11e 通过主体通信部 A116 指示 更换镜头 120 具体地变更对焦调整值或光圈值。在更换镜头 120 中, 通过镜头通信部 121 被输入该指示, 致动器 123 根据指示进行如下动作 : 在对焦调整的情况下使对焦镜头移动 到预定位置, 在光圈调整的情况下将光圈变更为指示值。
回到步骤 S 124, 在判断结果为所安装的更换镜头是对应于电动变焦的情况下 (S124 “是” ), 属于所安装的更换镜头是 2 种类型中、 可由照相机主体调整变焦 ( 焦距 ) 和对 焦的类型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 与步骤 S125 的情况一样, 判断操作位置是否是外周 (S130)。 在该判定结果为操作位置是外周的情况下 (S130“是” ),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变焦设 定为变更条件 (S131)。对应地,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 EVF 显示部 132 的外周显示与变 焦对应的外周环 141a( 步骤 S132)。
另一方面, 在步骤 S130 中的判断结果为操作位置不是外周的情况下 (S130 “否” ), 也就是说在内周的情况下, 由变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对焦调整设定为变更条件 (S133)。对 应地, 由操作图像显示部 11c 在 EVF 显示部 132 上显示对焦调整用的内周环 141b(S134)。
当在步骤 S132 或 S134 中进行了外周或内周环的显示时, 根据操作的转动量和方 向使光标在画面上移动 ( 步骤 S 135)。同时, 参数变更部 11d 根据转动量和方向来增减参 数 ( 步骤 S136), 然后参数控制部 11e 通过主体通信部 A116 对更换镜头 120 进行指示, 使其 具体地变更对焦调整值或变焦值 ( 焦距 )。在更换镜头 120 中, 通过镜头通信部 121 被输入 该指示, 致动器 123 根据指示进行动作, 使得在对焦调整的情况下, 使对焦镜头移动到预定 位置, 在变焦调整的情况下, 使变焦镜头移动到预定位置。
回到步骤 S121, 在判断结果为不是使用 EVF 130 的状态的情况下 (S121“否” ), 变 更条件设定部 11b 将触摸面板操作设定为背面显示部模式 (S140)。 背面显示部模式是显示 图 19 所说明的操作或画面的模式。控制部 111 根据所安装的更换镜头来设定对应的参数的种类或环的内外周的位置。详情后述。
然后, 与步骤 S122 一样, 判断触摸操作是否为在画面 50 的右侧进行了转动操作 (S141)。这是为了限定于适合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的操作。在判断为触摸操作不是画面 50 的右侧的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S141“否” ), 将操作视为无效而退出该子程序。与步骤 S123 中的说明一样, 即使对于 2 个部位 ( 双手 ) 的触摸操作, 也可以判断为无效。
在判断为触摸操作是画面 50 的右侧的转动操作的情况下 (S141“是” ), 随后根 据所安装的更换镜头 120 是否对应于电动变焦以及操作位置是否是外周来设定变更条件 (S143)。由于这与步骤 S124 至 S134 相同, 因而详情省略。当然, 与使用 EVF 130 的状态相 比, 可以变更成使分配给外周和内周的参数相反。在步骤 S143 的变更条件设定后, 进到上 述的步骤 S135。然后, 进行上述的步骤 S135、 S136 的处理, 结束该子程序, 进到图 6 的步骤 S23。
由于图 6 的步骤 S23 ~ S25 与第 1 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 因而省略说明。并且, 由于步骤 S 14 ~步骤 S18 也相同, 因而省略说明。
如以上所述, 根据第 5 实施方式, 即使是更换镜头类型的照相机的摆放方法, 也能 进行使用便利的触摸面板操作。 并且, 在使用 EVF 的状态下, 在 EVF 显示部上显示环。 并且, 根据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部还是 EVF 来改变环显示的数量和环的宽度等的显示方式, 因 而可进行与显示部的类型对应的容易观看的显示。 而且, 在安装了 EVF 的情况下, 与未安装 EVF 的情况相比, 增大了针对转动操作量 的参数变化量。例如, 如图 17B 所示, 在背面显示部上设有 EVF 的照相机中, 能以观察 EVF 的摄影姿势在触摸面板上进行操作的空间被限定为左右的端部, 1 次操作的转动范围变窄。 通过增大操作灵敏度, 即使在安装 EVF 时, 使用便利性也不会恶化。
并且, 由于根据所连接的更换镜头自动地选择参数种类, 因而可省略摄影者为更 换镜头而自动选择参数种类的工夫。
另外, 在所安装的更换镜头是电动变焦类型的情况下, 并且在作为摄影模式选择 了动态图像模式的情况下, 作为变焦, 除了更换镜头 120 的光学变焦以外, 还可以进行加上 图像处理部 21 的电子变焦的处理。于是在该情况下, 将通过外周转动而指示的变焦参数分 为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来处理。通常, 使光学变焦优先, 在光学变焦倍率为最大之后, 增加 电子变焦。
并且, 在使用 EVF 的状态下, 与后述的不使用 EVF 的状态相比, 可以增大针对转动 操作量的参数变化量。这是因为, 在使用 EVF 的状态下, 不能一次转动大的角度 ( 例如 180 度 )。例如, 作为用于通过对焦调整使参数从 0.1m 变化到无限远 ( ∞ ) 的操作, 在使用 EVF 时设定 90 度转动, 在不使用 EVF 的情况下, 设定 180 度转动。并且, 例如针对光圈的一级, 在 EVF 使用时, 设定 90 度转动, 在不使用 EVF 的情况下, 设定 180 度转动。
并且, 变更参数的种类和内外周的切换可以在选单画面上设定。 并且, 在步骤 S123 和 S141 中, 这是假定惯用右手的摄影者来判断是否是在右侧进行了转动操作, 然而不限于 此, 可以判断是否是在左侧进行了转动操作, 以便应对惯用左手的摄影者。
如以上说明那样,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 能根据触摸面板上的输入操作方式 来改变要变更的条件的种类。因此, 可在整理后的画面上简单输入多种条件。并且, 在各实 施方式中, 根据所变更的条件, 显示操作辅助图像。因此, 用户可根据操作辅助图像简单输
入。 另外, 通过由控制部 11 读出存储在程序 / 数据存储部 12 内的操作控制用的程序 并执行, 实现了上述的索引画面的显示控制处理, 因而记录有与这样的软件处理相关的控 制用程序的记录介质也成为本发明的对象。另外, 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 不限定于闪 存, 可以是 CD-ROM、 DVD-ROM 等光学记录介质、 MD 等磁记录介质、 磁带介质、 IC 卡、 USB 存储 器等半导体存储器。
并且, 在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时, 通过软件处理和硬件处理的组合说明了处 理的执行, 然而不限于此, 该组合是选择事项。
并且,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 作为摄影用的设备, 使用数字照相机作了说明, 然而作为照相机, 可以是数字单眼反射照相机, 也可以是小型数字照相机, 也可以是摄像机 那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 并且, 作为便携设备, 不限于照相机, 可应用于便携电话、 摄影 机、 便携信息终端 (PDA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 个人数字助理 )、 便携游戏设备、 或者音 乐播放器等。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可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背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 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来具体化。 并且, 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可形成各种发明。例如, 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若干构成要素。而且, 可以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