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271472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6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7995.9

申请日:

2010.06.29

公开号:

CN101962090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B 55/08申请日:20100629|||公开

IPC分类号:

B65B55/08; B65B3/04; B65B39/00; B65B7/28; H05F3/02; H05F3/06

主分类号:

B65B55/08

申请人: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涩谷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林俊也; 成田光臣; 杉森友彦; 横井恒彦; 西纳幸伸; 林正己; 角谷崇; 西富久雄; 山本幸宏; 大西琢也; 喜田孝洋; 村田浩一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9.06.30 JP 2009-15609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王锦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除去照射电子射线而杀菌的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所储存的电荷,在将被电子射线杀菌装置(16)杀菌的树脂容器(2)搬入注入器(112)而进行充填期间,从设置在注入器(112)的外侧的离子发生器(134),对该树脂容器(2)的外表面照射与储存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的电荷同极性的负离子。充填喷嘴(132)连接于离子发生器(134)侧,从充填喷嘴(132)通过充填到树脂容器(2)内的液柱(La)形成离子流动路径,充填液(L)中带负电荷的离子流到离子发生器(134)侧,同时带正电荷的离子被吸引到树脂容器(2)的内表面,通过该带正电荷的离子,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的电荷被中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 液体供应装置, 将液体供应到树 脂容器内 ; 以及电荷赋予装置, 将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通过边将液体供应到树脂 容器内, 边赋予与滞留在该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 使供应的液体中 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的离子, 靠近树脂容器的内表 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荷赋予装置 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3: 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 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 以及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 ; 所述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的特征在于包 括: 充填喷嘴, 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中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 外表面 ; 在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 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荷赋予装 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5: 一种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 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 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的封盖工序 ; 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 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 置, 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间, 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边通过 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 安装盖。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荷赋予装 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7: 一种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 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 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的封盖工序 ; 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 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 置, 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间, 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 表面之后, 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之后安装盖。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荷赋予装 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9: 一种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 液体供应装置, 将液体供应到树 脂容器内 ; 以及电荷赋予装置, 将电荷赋予通过该液体供应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的 外表面 ; 在通过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 将与滞留在树脂容 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从所述电荷赋予装置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荷赋予装置 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11: 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对被搬送的 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 ; 充填装置, 具有从被电子射线照射的树脂容器的口部 上方向树脂容器内排出液体的充填喷嘴 ; 封盖装置, 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 ; 以 2 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将负电荷赋予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在 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 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 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 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荷赋予 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13: 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对被搬送的 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 ; 充填装置, 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线的树脂容器 内; 封盖装置, 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 ; 导体插入装置, 设置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 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 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使插入了所述 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 ; 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 使所述导体 边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边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使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 负电荷之后, 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荷赋予 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15: 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对被搬送的 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 ; 充填装置, 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线的树脂容器 内; 封盖装置, 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 ; 导体插入装置, 设置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 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 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将负电荷赋予 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 在赋予负电 荷之后, 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之后, 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电荷赋予 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

说明书


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 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 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除去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 在对树脂容器进行杀菌充填的杀菌充填装置中, 在进行杀菌的过程中将该树脂容器的壁体 内部带有的电荷除去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 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 (capping) 方法、 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背景技术
     至今, 广泛使用对 PET 瓶等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来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器 杀菌装置。 当对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杀菌时, 树脂容器带电。 像这样, 当树脂容器带电时, 产生吸引尘埃或灰尘的问题。因此, 提出了将带电的树脂容器的静电除去的各种装置 ( 例 如, 参照专利文献 1 或专利文献 2)。在上述专利文献 1 中, 记载了带电物的除电装置的发明。该带电物的除电装置具 有中空的离子化容器, 在该离子化容器的上部中央处, 形成将空气或者非反应性气体导入 的流入口, 在与此相对的下部中央处, 形成流出口。并且, 在离子化容器的侧部, 配设软 X 射 线产生装置的产生部, 利用该产生部产生的软 X 射线, 通过形成在离子化容器的侧面部的 软 X 射线照射窗, 照射到离子化容器内。并且, 在离子化容器内, 将空气或者非反应性气体 离子化, 产生正负离子。并且, 在离子化容器的内面设置背面电极, 在上述流出口的前端部 设置多孔板状的过滤电极。 此外, 在离子化容器的下部, 在与上述过滤电极同一平面上安装 板状的感应电极。并且, 这些背面电极、 过滤电极以及感应电极连接交流电源, 用于将施加 于各电极的电压的极性在正负之间进行切换。
     上述专利文献 1 的带电物的除去装置设置在除电对象的树脂薄膜 的上方, 空气 或者非反应性气体从流入口导入到离子化容器内, 并且从软 X 射线照射窗照射软 X 射线, 从 而在容器内生成正负离子。并且, 通过利用交流电源分别对背面电极、 过滤电极以及感应 电极施加同一极性的电压, 在离子化容器的内部生成与施加电压的极性呈同一极性的离子 ( 单极离子 ), 另一方面, 通过位于与树脂薄膜相对的位置的过滤电极以及感应电极, 与施 加电压的极性呈相反极性的电荷在树脂薄膜的表面被感应。像这样, 通过将离子化容器内 生成的单极离子吹到树脂薄膜的表面, 在树脂薄膜的表面被感应的电荷以及原来在树脂薄 膜上的电荷被中和。 并且, 通过将利用交流电源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在正负之间进行切换, 在 树脂薄膜的表面被感应的电荷与在离子化容器内生成的单极离子的极性也在正负之间切 换, 因此反复进行该操作的结果能够可靠地将树脂薄膜内部的电荷进行除电。
     并且, 在专利文献 2 中, 记载了能够抑制容器本体带电的具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制 造方法。 在该制造方法中, 在密封前的容器本体的口颈部安装盖体, 在盖体向下的状态下配 置在搬送用保持架内。密封部在容器的盖体的相反侧开口, 从该密封前的容器的上方插入 内容物的充填喷嘴, 充填内容物。充填规定量的内容物之后停止充填, 将充填喷嘴提起, 从 容器本体内取出。 之后, 使导体嵌入充填在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与内容物接触, 通过内容物
     以及导体来进行容器本体的除电。
     并且, 作为其他方法, 记载有如下方法 : 从密封前的容器本体上方插入内容物的充 填喷嘴以及导体, 边将内容物充填到容器本体内, 边使内容物与导体接触, 通过内容物以及 导体来进行容器本体的除电。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6-216453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9-51517 号公报
     如上述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带电物的除电装置, 在对除电对象物吹离子的构成 中, 以及如专利文献 2 中记载的具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在将导体插入充填在容器 内的内容物的构成中, 存在不能完全除去树脂容器等的内部 ( 树脂原料的内部 ) 带有的电 荷的问题。 发明内容 (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除去通过照射电子射线来进行杀菌的树脂容器的壁 体内部 ( 树脂原料的内部 ) 带有的电荷。
     (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
     本发明第 1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 液体供应装置, 将 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 ; 以及电荷赋予装置, 将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通过边将液 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 边赋予与滞留在该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 使 供应的液体中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的离子, 靠近树脂 容器的内表面。
     本发明第 3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 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 菌的杀菌工序、 以及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 ; 所述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 的特征在于包括 : 充填喷嘴, 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中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将负电荷赋 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在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 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 外表面。
     本发明第 5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 菌的杀菌工序、 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 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 器的封盖工序 ; 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 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置, 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 间, 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边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 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 安装盖。
     本发明第 7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 菌的杀菌工序、 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 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 器的封盖工序 ; 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 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置, 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 间, 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 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到 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之后安装盖。
     本发明第 9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 液体供应装置, 将
     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 ; 以及电荷赋予装置, 将电 荷赋予通过该液体供应装置充填了液体 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在通过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 将与 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从所述电荷赋予装置赋予该树脂容器 的外表面。
     本发明第 11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电子射线照射装 置, 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 ; 充填装置, 具有从被电子射线照射的树 脂容器的口部上方向树脂容器内排出液体的充填喷嘴 ; 封盖装置, 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 树脂容器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将负电荷赋予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 的外表面 ; 在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 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 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 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
     本发明第 13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电子射线照射装 置, 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 ; 充填装置, 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 线的树脂容器内 ; 封盖装置, 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 ; 导体插入装置, 设置在所述 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 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使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 ; 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 间, 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边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使该树脂容 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之后, 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 本发明第 15 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电子射线照射装 置, 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 ; 充填装置, 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 线的树脂容器内 ; 封盖装置, 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 ; 导体插入装置, 设置在所述 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 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 ; 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 将负电荷赋予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 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 间, 在赋予负电荷之后, 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 之后, 通过所述封盖装 置进行封盖。
     ( 发明的效果 )
     特别地, 在上述各方面中, 通过将上述电荷赋予装置成为对上述 树脂容器的外表 面照射离子的构成,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如上所述, 在第 1 方面中, 通过边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 边将与滞留在该树脂 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同极性的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 使供应的液体中、 带有与滞 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的内表面, 从而能够 有效地除去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并且, 在第 3 方面、 第 5 方面以及第 7 方面记 载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中, 与上述树脂容器的除电方 法相同, 能够有效地除去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此外, 在第 9 方面、 第 11 方面、 第 13 方面以及第 15 方面中, 能够实现与上述各方面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简略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 以及进行树脂 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的杀菌充填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平面图。
     图 2A、 B 是设置在上述杀菌充填装置的电子射线杀菌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 3 是设置在上述杀菌充填装置的注入器 ( フイラ filler) 的纵向截面图。
     图 4 是设置在上述杀菌充填装置的注入器与封盖机 ( キヤツパ capper) 之间的中 间轮 ( ホイ一ル wheel) 的纵向截面图, 示出了第 2 实施例。
     图 5 是示出进行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的构成设置在冲洗机 ( リンサ rinser) 的情 况的纵向截面图, 示出了第 3 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通过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 1 是对容器杀菌后, 充填液体 并进行封盖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装置 ( 整体以标号 1 表示 )。图 1 的左侧为杀菌区域 S, 右侧为充填以及封盖区域 F( 以下称为充填区域 )。在杀菌区域 S 中, 当对树脂容器 2 照射 电子射线来进行杀菌时, 电子射线或 X 射线 ( 制动 X 射线 ) 以没有泄露到外部的 方式被收 容到遮蔽的铅制外壁 4 所包围的杀菌容器 6 内。在该杀菌容器 6 内, 具有 : 入口侧的搬入室 10, 配置有搬入轮 8 ; 主室 14, 设置有将从搬入轮 8 传递来的容器 2 旋转搬送的搬送轮 12 ; 照射室 20, 位于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的前面侧, 通过设置在上述搬送轮 12 的瓶支撑装置 18( 参照图 2A、 B) 支撑搬送的树脂容器 2 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 ; 以及搬出室 22, 连接该照射 室 20 的出口侧 ( 图 1 的右侧 ) 而设置, 在将利用电子射线的照射来杀菌的树脂容器 2 维持 在无菌状态的状态下, 搬送到容器搬送路径的下游侧 ( 充填区域 F)。各个室 10、 14、 20、 22 通过内部的隔壁 24、 26、 28 来划分。在这些外壁 4 以及各内部隔壁 24、 26、 28 上分别形成进 行传递的树脂容器 2 能够通过的开口 ( 未图示 )。 在杀菌区域 S 杀菌并且在其下游侧的充填区域 F 充填液体等内容物的容器 2, 为 PET 瓶等树脂制的容器 2。该树脂容器 2 的躯体部的横截面形成大致四角形 ( 图 1 中简略 示出 ), 在其上部具有圆筒状的口部 2a( 参照图 2A)。靠近该口部 2a 的下部形成凸缘 2b, 通 过夹具 (gripper) 把持该凸缘 2b 的上方或者下方, 或者通过上述瓶支撑装置 18 或其他支 撑装置等支撑凸缘 2b 的下面侧, 以吊下的状态进行搬送。
     该树脂容器 2 通过空气搬送传送机 (conveyer)29 进行连续搬送, 在通过未图示的 进给螺钉 (infeed screw) 等隔开规定的间隔之后, 被搬入到配置在上述杀菌容器 6 的入口 侧的搬入室 10 内。在设置于搬入室 10 内的搬入轮 8 上, 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多个 夹具 30, 各夹具 30 把持上述树脂容器 2 的凸缘 2b 的上方侧进行搬送。被搬入轮 8 的夹具 30 保持并被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 2 被传递至配置在主室 14 内的搬送轮 12。
     在配置在主室 14 内的搬送轮 12 上, 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多个瓶支撑装置 18( 参照图 2A), 这些瓶支撑装置 18 支撑树脂容器 2 的凸缘 2b 的下面侧进行搬送。上述搬 入轮 8 与搬送轮 12 同步旋转, 在传递位置 A, 树脂容器 2 从搬入轮 8 的各夹具 30 被传递到 搬送轮 12 的各瓶支撑装置 18。
     被搬送轮 12 的各瓶支撑装置 18 支撑并被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 2 通过照射室 20 内, 在此期间, 贯穿其上下方向的全长, 整体受到来自 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的电子射线的 照射而被杀菌。 已被杀菌的树脂容器 2 被导入连接照射室 20 设置的搬出室 22, 并被传递至 搬出轮 34。在搬出轮 34 的外周部, 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多个夹具 36, 这些夹具 36 把持上述搬送轮 12 的瓶支撑装置 18 所支撑的树脂容器 2 的凸缘 2b 的上部, 并接收。搬出
     轮 34 也与上述搬送轮 12 同步旋转, 在传递位置 B, 树脂容器 2 从搬入轮 12 的各瓶支撑装 置 18 被传递到搬出轮 34 的各夹具 36。被搬出轮 34 的夹具 36 把持的树脂容器 2, 被传递 至配置在邻接该搬出室 22 而设置的下一个容器 ( 充填区域的容器 37) 的入口侧的供应轮 39 的容器支撑装置 ( 未图示 ), 被送到下一个工序中。
     在上述铅制外壁 4 的照射室 20 所设置的部分形成开口部 4a, 在该开口部 4a 安装 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该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具有未图示的对树脂容器 2 照射电子射线 的真空容器 ( 加速容器 ), 众所周知, 在真空容器内的真空中加热灯丝 (filament) 而产生 热电子, 通过高电压将电子加速而形成高速电子射线束之后, 通过安装在照射窗 16a 的钛 (Ti) 等金属制的窗膜而取出到大气中, 电子射线照射被处理物 ( 在该实施例中为树脂容器 2), 从而进行杀菌等处理。并且, 虽然在图 1 中省略了图示, 但是在受到来自电子射线照射 装置 16 的电子射线照射的树脂容器 2 的背后, 设置有光束收集器 38( 参照图 2A)。
     接着, 通过图 2A、 B, 对设置于搬送轮 12 的瓶支撑装置 18 以及在杀菌时插入树脂容 器 2 内的接地电极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搬送轮 12 包括 : 水平圆盘状的板 40、 固定在该圆 盘状板 40 的外周的环状的旋转板 41、 以及配置在该旋转板 41 的上方并且进行一体旋转的 环状的中间板 42。在这些旋转板 41 与中间板 42 的外周部, 朝向垂直方向的圆筒状的旋转 轴 44 以圆周方向等间隔, 分别通过滚球轴承 46、 48 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这些圆筒状旋转 轴 44 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安装体 50。在该安装体 50 的下方侧设置有一对夹持部件 52A、 52B( 配置在图 2A 的纸面的前侧和内侧 ), 在圆筒状旋转轴 44 的正下方的位置保持树脂容 器 2。并且, 该瓶支撑装置 18 具有与特愿 2008-280304 中公开的瓶支撑装置 18 相同的构 成, 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上述各夹持部件 52A、 52B 分别安装在一对板簧 54A、 54B 的下端, 通过这些板簧 54A、54B 的弹力来保持树脂容器 2。
     在安装瓶支撑装置 18 的圆筒状旋转轴 44 的、 向上述中间板 42 的上方突出的上端 部, 固定有小齿轮 64。 并且, 在固定于上述圆盘状板 40 的外周的环状的旋转板 41 与环状的 中间板 42 的、 支撑圆筒状旋转轴 44 的位置半径方向内方侧, 垂直方向的中间轴 66 分别通 过滚球轴承 68、 70 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这些各中间轴 66 的上端的、 与上述旋转轴 44 的 小齿轮 64 大致相同的高度上, 安装有扇形齿轮 72。在该扇形齿轮 72 的、 朝向搬送轮 12 的 半径方向外方侧的面上形成有齿, 啮合于上述小齿轮 64。
     另一方面, 在扇形齿轮 72 的、 朝向搬送轮 12 的半径方向内方侧的端部 ( 图 2A 的左 端 ), 贯通安装垂直的销 74, 在该垂直销 74 的上端, 凸轮从动件 76 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并 且, 在该垂直销 74 的下端与固定在上述中间板 42 的内周端的弹簧支架销 78 之间安装拉伸 螺旋弹簧 80, 将扇形齿轮 72 的端部拉向搬送轮 12 的半径方向内方侧。在上述搬送轮 12 的 圆盘状板 40 的上方配置有不旋转的圆形固定板 82, 在其外周固定有使扇形齿轮 72 摇动的 旋转用凸轮 84。该旋转用凸轮 84 的外周面成为凸轮面, 上述凸轮从动件 76 沿着该凸轮面 旋转移动。通过伴随着该凸轮从动件 76 的旋转移动的向半径方向的摇动, 扇形齿轮 72 以 上述中间轴 66 为中心转动而使小齿轮 64 旋转。上述瓶支撑装置 18 安装在上端固定有小 齿轮 64 的圆筒状旋转轴 44 的下端, 通过扇形齿轮 72 的摇动, 小齿轮 64 旋转, 通过配置在 树脂容器 2 的口部 2a 的上方的圆筒状旋转轴 44 进行旋转, 被瓶支撑装置 18 支撑并搬送的 树脂容器 2 以其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实施例中, 通过利用扇形齿轮 72 的转动使小 齿轮 64 旋转, 能够使树脂容器 2 向正反方向旋转大约 180 度。在上述水平的安装体 50 上, 在与上述圆筒状的旋转轴 44 的内部孔 44a 上下一致 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50a。并且, 上述搬送轮 12 的顶面以及外周面被盖 88 覆盖。该盖 88 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材料构成。并且, 小齿轮 64 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到达顶面的盖 88, 可 滑动地密封与盖 88 之间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构成, 旋转轴 44 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小齿轮 64 的圆孔 44a、 64a 上下贯通圆盘状板 40 与盖 88 包围的内部 空间, 将维持无菌状态的周围 的环境与圆盘状板 40 和盖 88 包围的内部环境遮断。
     在上述搬送轮 12 上, 设置有当对瓶支撑装置 18 所搬送的树脂容器 2 照射电子射 线时插入该树脂容器 2 的内部的接地电极 90。接地电极 90 安装在直立的支撑杆 92 的下 端, 这些接地电极 90 以及支撑杆 92 在上下贯通所述圆筒状旋转轴 44 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 小齿轮 64 的圆孔 44a、 64a、 下方的水平安装体 50 的贯通孔 50a 等, 并且能够进行升降。
     对使上述接地电极 90 升降的构成进行说明。在上述盖 88 上的、 圆筒状旋转轴 44 所配置的位置的半径方向内方侧, 设置有直立的导向机构 94。如图 2A 和 B 所示, 该导向机 构 94 具有直立的导向部件 96 以及安装在该导向部件 96 的上下多个位置的导向辊 98。导 向辊 98 在导向部件 96 的上下适当的位置分别成对配置, 升降杆 100 被这些导向辊 98 和上 述导向部件 96 支撑而进行升降。在该升降杆 100 的下端, 通过水平的安装部件 102 安装上 述支撑杆 92 以及接地电极 90, 接地电极 90 通过升降杆 100 的升降能够进行升降。并且, 接 地电极 90 的材质可以使用不锈钢、 铝、 钛等金属或其他导电性的材料。此外, 形状除了圆棒 状以外, 截面也可以为矩形或长方形、 多角形, 也可以为在外周面设置多个突起等形成锯齿 状, 设置电刷等而易于感应电荷的构成。
     在上述盖 88 的顶面的上方, 设置与搬送轮 12 独立的水平固定体 103, 在其外周部 上安装升降用凸轮 104。另一方面, 在上述升降杆 100 上, 在比上述安装部件 102 高的位置 固定水平方向的升降部件 106, 在该升降部件 106 的前端安装凸轮从动件 108。该凸轮从动 件 108 在上述升降用凸轮 104 的上面 ( 凸轮面 ) 旋转移动, 通过对应于凸轮形状进行升降, 上述接地电极 90 进行升降。当凸轮从动件 108 被升降用凸轮 104 推起而上升到最高时, 接 地电极 90 的下端位于树脂容器 2 的口部 2a 的上方, 当下降到最低时, 如图 2A 所示, 接地电 极 90 的下端插入到树脂容器 2 的底面 2c 附近。并且此时, 升降杆 100 的下降端形成为通 过水平的安装部件 102 抵接于固定在盖 88 的顶面上的支撑部件 110 来限制下降, 此时, 停 止在凸轮从动件 108 没有与升降用凸轮 104 的 凸轮面接触的高度。在该状态下, 接地电极 90 能够分别通过金属制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杆 92、 安装部件 102、 支撑部件 110 与金 属制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盖 88 导通, 接地电极 90 与盖 88 通电, 电荷从接地电极 90 流向盖 88。
     被上述搬送轮 12 的瓶支撑装置 18 支撑并搬送的树脂容器 2 被来自电子射线照射 装置 16 的电子射线照射并杀菌之后, 被传递到搬出轮 34 的夹具 36 并被旋转搬送。邻接于 上述杀菌区域 S 的杀菌容器 6 配置充填区域 F 的容器 37, 被杀菌区域 S 的搬出轮 34 旋转搬 送的树脂容器 2, 被传递到朝向配置在充填区域 F 的容器 37 的入口侧的注入器 112 的供应 轮 39。
     被传递到供应轮 39 的树脂容器 2 被旋转搬送供应给注入器 112。从供应轮 39 接 收到树脂容器 2 的注入器 112 保持该树脂容器 2, 并且在旋转搬送期间进行液体等内容物的 充填。在注入器 112 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 2 被兼做注入器 112 的排出轮与封盖机的供应轮的中间轮 114 取出, 并被供应给封盖机 116。在封盖机 116 进行了封盖的树脂容器 2 被排出 轮 118 从封盖机 116 取出, 被排出传送机 120 排出并送到下一个工序中。
     如图 3 所示, 注入器 112 在安装于成为旋转中心的中央直立旋转轴 124 的旋转台 126 的外周部, 以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保持树脂容器 2 的夹具 128。这些夹具 128 朝向半径 方向外方侧安装在直立的支架 130 上, 树脂容器 2 被各夹具 128 保持并旋转搬送。在被各 夹具 128 保持的树脂容器 2 的上方, 分别配置充填喷嘴 132。该充填喷嘴 132 安装在配置于 上述旋转台 ( 第 1 旋转台 )126 的上方的第 2 旋转台 133 的外周部, 对被上述夹具 128 保持 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 2 充填从供液管 135 送来的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在树脂容器 2 从上 述供应轮 39 被传递到夹具 128 之后, 直至被传递到中间轮 114 为止的规定区域 ( 从图 1 中 的 C 位置到 D 位置表示充填区域 ), 液体被从充填喷嘴 132 充填到树脂容器 2 内。
     在上述注入器 112 中由夹具 128 进行容器搬送路径的外方上设置作为带电除去装 置的电压施加式的离子发生器 (ionizer)134。该离子发生器 134 配置在接近注入器 112 的充填完成位置 D 的充填后半部的 外周侧, 如图 3 所示, 位于能够贯穿树脂容器 2 的全长 来照射离子的高度位置, 具有必要的上下尺寸。虽然该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 134 的构成 是众所周知的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但是在前端较尖的电极针使用高压电源自发产生电晕放 电的构成, 在该实施例中, 采用通过使用负的高电压而仅产生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 上述充 填喷嘴 132 通过导电性金属制成的注入器 112 的旋转轴 124 以及支撑该旋转轴 124 的基底 136 等连接于上述离子发生器 134 的地线 138 侧, 如后面的说明, 形成从充填喷嘴 132 连接 离子发生器 134 之间的离子路径。并且, 在该实施例中, 注入器 112 的外周侧的离子发生器 134 所设置的位置位于接近注入器 112 的充填区域的完成位置 D 的后半部, 但是不必限制在 后半部, 也可以设置在充填区域的前半部。 但是, 必须设置在进行充填的区域 (C-D), 并且优 选是在树脂容器 2 内充填的液量较多的位置。
     对以上构成涉及的杀菌充填装置 1 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涉及的被杀菌充 填装置杀菌的树脂容器 2, 被颈部搬送传送机 29 搬送, 在隔开规定的间隔之后, 被搬入铅制 的外壁 4 所包围的无菌容器 6 的搬入室 10 内。设置在搬入室 10 内的搬入轮 8, 以圆周方向 等间隔设置多个夹具 30, 夹持形成于从外部搬入到搬入室 10 内的树脂容器 2 的圆筒状口 部 2a 的下部的凸缘 2b 的上方侧。被夹具 30 保持的树脂容器 2 通过搬入轮 8 的旋转被旋 转搬送, 在朝向搬送轮 12 的传递位置 A, 从搬入轮 8 的夹具 30 传递到设置在搬送轮 12 的瓶 支撑装置 18。
     瓶支撑装置 18 的夹持部件 52A、 52B 中的一个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旋转移动, 另一 个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旋转移动, 在传递位置 A, 被搬入轮 8 的夹具 30 把持的树脂容器 2 的 口部 2a 被推入两夹持部件 52A、 52B 之间。 两夹持部件 52A、 52B 分别安装在板簧 54A、 54B 的 下端, 强制地将板簧 54A、 54B 推开, 并将树脂容器 2 的口部 2a 推入两夹持部件 52A、 52B 之 间。之后, 两板簧 54A、 54B 通过自己的弹力而复原, 如图 2A 所示, 在保持树脂容器 2 的凸缘 2b 的下部侧的同时, 支撑凸缘 2b 的下面。
     通过搬送轮 12 的旋转, 被瓶支撑装置 18 支撑的树脂容器 2 沿着图 1 的箭头 R 方 向被旋转搬送, 进入到电子射线的照射室 20 内。当在 该照射室 20 内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 时, 接地电极 90 通过升降用凸轮 104 而下降, 如图 2A 所示, 前端 ( 下端 ) 从口部 2a 的开口 部插入到位于树脂容器 2 的底面 2c 附近的高度。并且, 在受到该电子射线照射的区域以外的区域, 接地电极 90 通过升降用凸轮 104 而上升, 前端位于树脂容器 2 的口部 2a 的上方。 这样, 接地电极 90 插入到内部的树脂容器 2 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的照射窗 16a 的前方 侧移动期间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当在没有接地电极 90 的状态下对树脂容器 2 照射电子射线时, 虽然树脂容器 2 带电, 但是如本实施例, 在照射电子射线时, 将接地电极 90 插入树脂容器 2 的内部, 通过照射而被放出并透过形成树脂容器 2 的树脂原料, 并且, 从 口部 2a 的开口部进入树脂容器 2 内的电子被接地电极 90 感应, 通过支撑杆 92、 安装部件 102、 支撑部件 110 从盖 88 流到装置整体, 因此能够抑制构成树脂容器 2 的内面以及壁面的 树脂原料的内部带电。特别是, 从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向树脂容器 2 的外面放出的电子, 不仅通过电子射线照射时的加速产生的浸透力, 也通过从树脂容器 2 的内部被接地电极 90 感应, 也被作用而透过树脂材料, 可抑制滞留在树脂材料的内部而带电的问题。
     并且, 安装有上述瓶支撑装置 18 的圆筒状旋转轴 44, 在上端固定有小齿轮 64 并 啮合于扇形齿轮 72, 此外该扇形齿轮 72 通过安装在上方固定板 82 的外周的旋转用凸轮 84 而进行摇动。通过该旋转用凸轮 84, 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的前面移动期间, 圆筒状旋转 轴 44 旋转, 被瓶支撑装置 18 支撑的树脂容器 2 向正反方向旋转大约 180 度。这样, 通过树 脂容器 2 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的照射窗 16a 的前面旋转 180 度, 贯穿树脂容器 2 的上下 方向的全长, 搬送方向前后两侧的内外面整体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 在通过上述照射室 20 内期间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的树脂容器 2, 被瓶支 撑装置 18 支撑并旋转搬送, 被从照射室 20 搬入邻接的搬出室 22。在搬出室 22 内设置有搬 出轮 34, 被瓶支撑装置 18 在凸缘 2b 的下方侧支撑的树脂容器 2, 在传递位置 B 被传递到设 置在搬出轮 34 的夹具 36 并把持凸缘 2b 的上方侧。被搬出轮 34 的夹具 36 保持并旋转搬 送的树脂容器 2, 被传递到配置在下一个容器 ( 充填区域 F 的容器 37) 的入口侧的供应轮 39。
     被供应轮 39 的未图示的容器保持装置保持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 2, 被供应给注 入器 112 并被夹具 128 保持。在被注入器 112 的夹具 128 保持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 2 中 插入上述充填喷嘴 132, 在规定的位置 ( 充填开始位置 C) 开始充填。边在充填区域 (C-D) 旋转移动边继续充填, 当充填量增加到达充填区域 (C-D) 的后半部时, 到达配置在该树脂 容器 2 的搬送路径的外方侧的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 134 所设置的位置, 受到来自该离子 发生器 134 的离子照射。在该实施例中, 当通过上述电子射线照射装置 16 受到电子射线的 照射时, 通过插入接地电极 90 并利用离子发生器 134 照射离子, 除去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 壁体内部的电荷。
     在该实施例中, 通过在上述杀菌区域 S 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杀菌, 电子即负电 荷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 因此从离子发生器 134 对树脂容器 2 的外表面照射同极 性的负电荷。当负电荷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时, 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附着在树脂 容器 2 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上 ( 树脂容器 2 的内部侧的表面 ) 的状态。当对该状态的树脂容 器 2 从外面侧照射负离子时, 附着在外表面的带正电荷的离子被中和, 同时带负电荷的离 子在外面侧漂浮。结果, 树脂容器 2 的外面侧与壁体内部成为负电荷大量存在的状态。并 且, 通过充填在树脂容器 2 内的充填液 L 以及从充填喷嘴 132 流下的液柱 La, 形成了连接 离子发生器 134 与充填喷嘴 132 的离子路径, 因此充填液 L 中带正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 器 2 的内面侧, 同时充填液 L 中带负电荷的离子通过流下的液柱 La 以及充填喷嘴 132 流到
     离子发生器 134 侧, 从而充填液 L 中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大量存在的状态。这样, 在利用离 子发生器 134 进行的负离子照射完成的时刻, 由于在树脂容器 2 的外面侧带负电荷的离子 大量存在, 并且在壁体内部也存在负电荷, 因此由于其影响, 充填液 L 中带正电荷的离子靠 近树脂容器 2 的内面侧, 将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中和。并且, 与干燥的情 况相比, 离子的中和易于在水分较多的地方进行反应, 之后, 随着时间的经过, 充填液 L 中 带正电荷的离子与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相互靠近并中和。这样, 通过在 树脂容器 2 内所充填的充填液 L 内大量产生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 极性相反的正电 荷的离子, 与大气中相比, 在水中促进了离子的中和反应, 因此与在大气 中照射离子进行中和相比, 在水中能够有效地进行除电。并且, 由于在充填液 L 中带正电荷 的离子大量存在, 因此, 即使在离子发生器照射之后反应仍继续, 能够大幅减少残留在树脂 容器 2 的壁体内的负电荷。并且, 在该实施例中, 虽然充填喷嘴 132 连接于离子发生器 134 的地线 138 侧, 充填液 L 中的负离子流到离子发生器 134 侧, 但是不一定连接于离子发生器 134 侧, 也可以将充填喷嘴 132 连接于离子发生器 134 以外的地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 虽然在利用注入器 112 的容器搬送路径的外周侧设置电压施加 式离子发生器 134, 但是不必要在利用注入器 112 的充填中进行离子照射, 也可以在其他位 置设置离子发生器来进行离子的照射。 在该实施例 2 中, 离子发生器 234 设置在利用兼做注 入器 112 的排出轮与封盖机 116 的供应轮的中间轮 114 的容器搬送路径的外方侧。另一方 面, 在将从注入器 112 取出的树脂容器 2 供应至封盖机 116 的中间轮 114 上, 如图 4 所示, 设 置有插入充填在树脂容器 2 内的充填液 L 中的电极棒 ( 权利要求 3 中记载的接地棒 )140。 中间轮 114 在其旋转中心的直立的旋转轴 142 的外周设置第 1 旋转轮 144, 在该 第 1 旋转轮 144 的外周部以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保持树脂容器 2 的夹具 146。此外, 在该 第 1 旋转轮 144 的上方设置有第 2 旋转轮 148, 在该第 2 旋转轮 148 的外周部, 以与被上述 各夹具 146 保持的树脂容器 2 上下对应的方式分别配置电极棒 140。各电极棒 140 通过水 平的安装板 152 朝向垂直方向下方, 固定在朝向上方固定于第 2 旋转轮 148 的升降用气缸 150 上, 通过升降用气缸 150 的动作能够进行升降。电极棒 140 在上升时, 位于不干涉下方 的树脂容器 2 的位置 ( 图 4 中示出的位置 ), 在下降时, 从树脂容器 2 的口部插入到充填液 L 的内部。 该电极棒 140 全都是通过导电性金属制成的水平安装板 152、 升降用气缸 150、 第 2 旋转板 148、 直立的旋转轴 142 以及固定的基底 154 等, 连接于离子发生器 234 侧, 当电极 棒 140 插入充填在树脂容器 2 内的充填液 L 中时, 通过该充填液 L, 形成从电极棒 140 向离 子发生器 234 的离子路径。
     在该实施例 2 的构成中, 在通过升降用气缸 150 使电极棒 140 下 降而插入到充填 液 L 中的状态下, 通过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 234 对树脂容器 2 的外表面照射负离子。在 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 负电荷滞留, 成为在外表面和内表面附着带正电荷的离子的状态。 因此, 当通过离子发生器 234 从外面侧照射负离子时, 带附着在外面侧的正电荷的离子被 中和。并且, 充填液 L 中带正电荷的离子被吸引到树脂容器 2 的内面, 同时充填液 L 中的负 电荷通过从电极棒 140 向离子发生器 234 的线路流出。在该实施例中, 由于利用电子射线 的照射进行杀菌, 因此能够大幅减少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 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 134、 234 设置在利用注入器 112 的搬 送路径的外侧, 或者设置在注入器 112 的搬出轮 ( 中间轮 114) 的外侧, 通过对充填有液体 L
     的树脂容器 2 的外表面照射负离子, 滞留在树脂容器 2 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被中和并减少, 但是, 并不限于对充填有液体 L 的树脂容器 2 照射离子的构成, 例如, 对于通过冲洗机吹入 洗净液的树脂容器, 即使从外面侧进行离子的照射, 同样能够减少壁体内部的电荷。
     图 5 是示出在冲洗机 300 的外侧设置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 334 的第 3 实施例的 视图。该实施例的冲洗机 300 在安装于中央旋转轴 302 的外周面的旋转轮 304 的外周部, 以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洗净喷嘴 306。 在这些洗净喷嘴 306 的半径方向内方侧, 分别配 置瓶夹具 308。 这些瓶夹具 308 能够以水平的支点销 310 为中心进行旋转, 能够在使所保持 的树脂容器 2 倒立并使其口部朝向上述洗净喷嘴 306 的排出口的配合位置 ( 图 5 中示出的 位置 )、 与从洗净喷嘴 306 分离的位置之间进行往复旋转。 该洗净喷嘴 306 通过安装的旋转 轮 304、 直立的旋转轴 302 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撑该旋转轴 302 的基底 312 等导电性金属构成 的部件, 连接于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 334 侧并被接地。
     在该实施例中, 如上述各实施例, 虽然不是在树脂容器 2 内充填了液体 L 的状态, 但是在从洗净喷嘴 306 向树脂容器 2 的内部侧的底面 2c 喷射洗净液进行洗净期间, 通过从 离子发生器 334 对树脂容器 2 的外表面照射负离子, 能够实现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的作用 效果。在从洗净喷嘴 306 喷射洗净液进行洗净期间, 从洗净喷嘴 306 吹到树脂容器 2 的底 面 2c 的洗净液, 沿着树脂容器 2 的内部侧的表面流下。当 在该状态下照射离子时, 通过在 树脂容器 2 的内面流下的洗净液 Lb 以及从洗净喷嘴 306 吹到树脂容器 2 的底面 2c 的液柱 Lc, 洗净喷嘴 306 与离子发生器 334 导通, 带正电荷的离子如上所述, 通过洗净喷嘴 306、 旋 转轮 304、 旋转轴 302 以及基底 312 等, 流到离子发生器 334 的接地侧, 同时洗净液 Lb 中带 正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 2 的内表面。这样, 即使不是加入了充填液体的树脂容器 2, 只 要在冲洗中, 通过从洗净喷嘴 306 喷射的洗净液的液柱 Lc 以及在树脂容器 2 的内表面流下 的洗净液 Lb, 能够将洗净喷嘴 306 接地, 从而能够实现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2090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2090ACN101962090A21申请号201010217995922申请日20100629200915609620090630JPB65B55/08200601B65B3/04200601B65B39/00200601B65B7/28200601H05F3/02200601H05F3/0620060171申请人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申请人涩谷工业株式会社72发明人小林俊也成田光臣杉森友彦横井恒彦西纳幸伸林正己角谷崇西富久雄山本幸宏大西琢也喜田孝洋村田浩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314代理人程伟王锦阳54发明名称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57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除去照射电子射线而杀菌的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所储存的电荷,在将被电子射线杀菌装置16杀菌的树脂容器2搬入注入器112而进行充填期间,从设置在注入器112的外侧的离子发生器134,对该树脂容器2的外表面照射与储存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的电荷同极性的负离子。充填喷嘴132连接于离子发生器134侧,从充填喷嘴132通过充填到树脂容器2内的液柱LA形成离子流动路径,充填液L中带负电荷的离子流到离子发生器134侧,同时带正电荷的离子被吸引到树脂容器2的内表面,通过该带。

3、正电荷的离子,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的电荷被中和。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0页附图5页CN101962091A1/2页21一种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以及电荷赋予装置,将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通过边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边赋予与滞留在该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使供应的液体中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的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

4、面照射离子。3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以及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所述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充填喷嘴,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中;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5一种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的封盖工序;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

5、的特征在于,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置,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间,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边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安装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7一种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的封盖工序;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置,。

6、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间,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之后安装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9一种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以及电荷赋予装置,将电荷赋予通过该液体供应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通过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将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从所述电荷赋予装置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其特征在。

7、于,所述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11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射线照射装置,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充填装置,具有从被电子射线照射的树脂容器的口部上方向树脂容器内排出液体的充填喷嘴;封盖装置,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以权利要求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2/2页3及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

8、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13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射线照射装置,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线的树脂容器内;封盖装置,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导体插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使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边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使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之后,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

9、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15一种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射线照射装置,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线的树脂容器内;封盖装置,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导体插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在赋予负电荷之后,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之后,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

10、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对所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权利要求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1/10页4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及其装置、杀菌充填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将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除去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在对树脂容器进行杀菌充填的杀菌充填装置中,在进行杀菌的过程中将该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除去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CAPPING方法、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以及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背景技术0002至今,广泛使用对PET瓶等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来进行杀菌的电子射线容。

11、器杀菌装置。当对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杀菌时,树脂容器带电。像这样,当树脂容器带电时,产生吸引尘埃或灰尘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将带电的树脂容器的静电除去的各种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0003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带电物的除电装置的发明。该带电物的除电装置具有中空的离子化容器,在该离子化容器的上部中央处,形成将空气或者非反应性气体导入的流入口,在与此相对的下部中央处,形成流出口。并且,在离子化容器的侧部,配设软X射线产生装置的产生部,利用该产生部产生的软X射线,通过形成在离子化容器的侧面部的软X射线照射窗,照射到离子化容器内。并且,在离子化容器内,将空气或者非反应性气体离子化,产生。

12、正负离子。并且,在离子化容器的内面设置背面电极,在上述流出口的前端部设置多孔板状的过滤电极。此外,在离子化容器的下部,在与上述过滤电极同一平面上安装板状的感应电极。并且,这些背面电极、过滤电极以及感应电极连接交流电源,用于将施加于各电极的电压的极性在正负之间进行切换。0004上述专利文献1的带电物的除去装置设置在除电对象的树脂薄膜的上方,空气或者非反应性气体从流入口导入到离子化容器内,并且从软X射线照射窗照射软X射线,从而在容器内生成正负离子。并且,通过利用交流电源分别对背面电极、过滤电极以及感应电极施加同一极性的电压,在离子化容器的内部生成与施加电压的极性呈同一极性的离子单极离子,另一方面,。

13、通过位于与树脂薄膜相对的位置的过滤电极以及感应电极,与施加电压的极性呈相反极性的电荷在树脂薄膜的表面被感应。像这样,通过将离子化容器内生成的单极离子吹到树脂薄膜的表面,在树脂薄膜的表面被感应的电荷以及原来在树脂薄膜上的电荷被中和。并且,通过将利用交流电源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在正负之间进行切换,在树脂薄膜的表面被感应的电荷与在离子化容器内生成的单极离子的极性也在正负之间切换,因此反复进行该操作的结果能够可靠地将树脂薄膜内部的电荷进行除电。0005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能够抑制容器本体带电的具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密封前的容器本体的口颈部安装盖体,在盖体向下的状态下配置在搬。

14、送用保持架内。密封部在容器的盖体的相反侧开口,从该密封前的容器的上方插入内容物的充填喷嘴,充填内容物。充填规定量的内容物之后停止充填,将充填喷嘴提起,从容器本体内取出。之后,使导体嵌入充填在容器本体内的内容物与内容物接触,通过内容物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2/10页5以及导体来进行容器本体的除电。0006并且,作为其他方法,记载有如下方法从密封前的容器本体上方插入内容物的充填喷嘴以及导体,边将内容物充填到容器本体内,边使内容物与导体接触,通过内容物以及导体来进行容器本体的除电。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6453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5。

15、1517号公报0009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带电物的除电装置,在对除电对象物吹离子的构成中,以及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具有内容物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将导体插入充填在容器内的内容物的构成中,存在不能完全除去树脂容器等的内部树脂原料的内部带有的电荷的问题。发明内容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除去通过照射电子射线来进行杀菌的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树脂原料的内部带有的电荷。0012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0013本发明第1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以及电荷赋予装置,将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通过边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

16、边赋予与滞留在该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使供应的液体中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的内表面。0014本发明第3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以及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所述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充填喷嘴,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中;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0015本发明第5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以及。

17、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的封盖工序;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置,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之间,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边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安装盖。0016本发明第7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具有照射电子射线而将树脂容器杀菌的杀菌工序、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充填工序、以及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的封盖工序;所述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的特征在于,设置有插入树脂容器内的导体、以及将负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的负电荷赋予装置,在所述充填工序和封盖工序。

18、之间,通过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液体,之后安装盖。0017本发明第9方面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供应装置,将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3/10页6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以及电荷赋予装置,将电荷赋予通过该液体供应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通过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将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同极性的电荷从所述电荷赋予装置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0018本发明第11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射线照射装置,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

19、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充填装置,具有从被电子射线照射的树脂容器的口部上方向树脂容器内排出液体的充填喷嘴;封盖装置,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充填了液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通过所述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树脂容器内的动作中,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电荷赋予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之后,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0019本发明第13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射线照射装置,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线的树脂容器内;封盖装置,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导体插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充填装置。

20、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使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使所述导体边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边通过所述负电荷赋予装置使该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带有负电荷之后,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0020本发明第15方面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射线照射装置,对被搬送的树脂容器照射电子射线而进行杀菌;充填装置,将液体充填到被照射电子射线的树脂容器内;封盖装置,将盖安装于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导体插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的搬送路径,将导体插入树脂容器内;以及负电荷赋予装置,将负。

21、电荷赋予插入了所述导体的树脂容器的外表面;在所述充填装置与所述封盖装置之间,在赋予负电荷之后,使所述导体接触充填在树脂容器内的液体,之后,通过所述封盖装置进行封盖。0021发明的效果0022特别地,在上述各方面中,通过将上述电荷赋予装置成为对上述树脂容器的外表面照射离子的构成,能够实现上述目的。0023如上所述,在第1方面中,通过边将液体供应到树脂容器内,边将与滞留在该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同极性的电荷赋予树脂容器的外表面,使供应的液体中、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的内表面,从而能够有效地除去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并且,在第3方面、第5方面以。

22、及第7方面记载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以及树脂容器的充填封盖方法中,与上述树脂容器的除电方法相同,能够有效地除去树脂容器的壁体内部带有的电荷。此外,在第9方面、第11方面、第13方面以及第15方面中,能够实现与上述各方面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0024图1是简略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方法、以及进行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方法的杀菌充填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平面图。0025图2A、B是设置在上述杀菌充填装置的电子射线杀菌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4/10页7图。0026图3是设置在上述杀菌充填装置的注入器FILLER的纵向截面图。0027图。

23、4是设置在上述杀菌充填装置的注入器与封盖机CAPPER之间的中间轮一WHEEL的纵向截面图,示出了第2实施例。0028图5是示出进行树脂容器的带电除去的构成设置在冲洗机RINSER的情况的纵向截面图,示出了第3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0029以下,通过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是对容器杀菌后,充填液体并进行封盖的树脂容器的杀菌充填装置整体以标号1表示。图1的左侧为杀菌区域S,右侧为充填以及封盖区域F以下称为充填区域。在杀菌区域S中,当对树脂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来进行杀菌时,电子射线或X射线制动X射线以没有泄露到外部的方式被收容到遮蔽的铅制外壁4所包围的杀菌容器6内。在该杀菌容器6内,具有。

24、入口侧的搬入室10,配置有搬入轮8;主室14,设置有将从搬入轮8传递来的容器2旋转搬送的搬送轮12;照射室20,位于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前面侧,通过设置在上述搬送轮12的瓶支撑装置18参照图2A、B支撑搬送的树脂容器2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以及搬出室22,连接该照射室20的出口侧图1的右侧而设置,在将利用电子射线的照射来杀菌的树脂容器2维持在无菌状态的状态下,搬送到容器搬送路径的下游侧充填区域F。各个室10、14、20、22通过内部的隔壁24、26、28来划分。在这些外壁4以及各内部隔壁24、26、28上分别形成进行传递的树脂容器2能够通过的开口未图示。0030在杀菌区域S杀菌并且在其下游侧的。

25、充填区域F充填液体等内容物的容器2,为PET瓶等树脂制的容器2。该树脂容器2的躯体部的横截面形成大致四角形图1中简略示出,在其上部具有圆筒状的口部2A参照图2A。靠近该口部2A的下部形成凸缘2B,通过夹具GRIPPER把持该凸缘2B的上方或者下方,或者通过上述瓶支撑装置18或其他支撑装置等支撑凸缘2B的下面侧,以吊下的状态进行搬送。0031该树脂容器2通过空气搬送传送机CONVEYER29进行连续搬送,在通过未图示的进给螺钉INFEEDSCREW等隔开规定的间隔之后,被搬入到配置在上述杀菌容器6的入口侧的搬入室10内。在设置于搬入室10内的搬入轮8上,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多个夹具30,各夹。

26、具30把持上述树脂容器2的凸缘2B的上方侧进行搬送。被搬入轮8的夹具30保持并被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被传递至配置在主室14内的搬送轮12。0032在配置在主室14内的搬送轮12上,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多个瓶支撑装置18参照图2A,这些瓶支撑装置18支撑树脂容器2的凸缘2B的下面侧进行搬送。上述搬入轮8与搬送轮12同步旋转,在传递位置A,树脂容器2从搬入轮8的各夹具30被传递到搬送轮12的各瓶支撑装置18。0033被搬送轮12的各瓶支撑装置18支撑并被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通过照射室20内,在此期间,贯穿其上下方向的全长,整体受到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已被杀菌的树脂。

27、容器2被导入连接照射室20设置的搬出室22,并被传递至搬出轮34。在搬出轮34的外周部,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设置多个夹具36,这些夹具36把持上述搬送轮12的瓶支撑装置18所支撑的树脂容器2的凸缘2B的上部,并接收。搬出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5/10页8轮34也与上述搬送轮12同步旋转,在传递位置B,树脂容器2从搬入轮12的各瓶支撑装置18被传递到搬出轮34的各夹具36。被搬出轮34的夹具36把持的树脂容器2,被传递至配置在邻接该搬出室22而设置的下一个容器充填区域的容器37的入口侧的供应轮39的容器支撑装置未图示,被送到下一个工序中。0034在上述铅制外壁4的。

28、照射室20所设置的部分形成开口部4A,在该开口部4A安装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该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具有未图示的对树脂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的真空容器加速容器,众所周知,在真空容器内的真空中加热灯丝FILAMENT而产生热电子,通过高电压将电子加速而形成高速电子射线束之后,通过安装在照射窗16A的钛TI等金属制的窗膜而取出到大气中,电子射线照射被处理物在该实施例中为树脂容器2,从而进行杀菌等处理。并且,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受到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电子射线照射的树脂容器2的背后,设置有光束收集器38参照图2A。0035接着,通过图2A、B,对设置于搬送轮12的瓶支撑装置18以及在杀菌。

29、时插入树脂容器2内的接地电极的构成进行简单说明。搬送轮12包括水平圆盘状的板40、固定在该圆盘状板40的外周的环状的旋转板41、以及配置在该旋转板41的上方并且进行一体旋转的环状的中间板42。在这些旋转板41与中间板42的外周部,朝向垂直方向的圆筒状的旋转轴44以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别通过滚球轴承46、48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这些圆筒状旋转轴44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安装体50。在该安装体50的下方侧设置有一对夹持部件52A、52B配置在图2A的纸面的前侧和内侧,在圆筒状旋转轴44的正下方的位置保持树脂容器2。并且,该瓶支撑装置18具有与特愿2008280304中公开的瓶支撑装置18相同的构成,因此。

30、省略其详细说明,上述各夹持部件52A、52B分别安装在一对板簧54A、54B的下端,通过这些板簧54A、54B的弹力来保持树脂容器2。0036在安装瓶支撑装置18的圆筒状旋转轴44的、向上述中间板42的上方突出的上端部,固定有小齿轮64。并且,在固定于上述圆盘状板40的外周的环状的旋转板41与环状的中间板42的、支撑圆筒状旋转轴44的位置半径方向内方侧,垂直方向的中间轴66分别通过滚球轴承68、70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这些各中间轴66的上端的、与上述旋转轴44的小齿轮64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安装有扇形齿轮72。在该扇形齿轮72的、朝向搬送轮12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面上形成有齿,啮合于上述小齿轮64。

31、。0037另一方面,在扇形齿轮72的、朝向搬送轮12的半径方向内方侧的端部图2A的左端,贯通安装垂直的销74,在该垂直销74的上端,凸轮从动件76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并且,在该垂直销74的下端与固定在上述中间板42的内周端的弹簧支架销78之间安装拉伸螺旋弹簧80,将扇形齿轮72的端部拉向搬送轮12的半径方向内方侧。在上述搬送轮12的圆盘状板40的上方配置有不旋转的圆形固定板82,在其外周固定有使扇形齿轮72摇动的旋转用凸轮84。该旋转用凸轮84的外周面成为凸轮面,上述凸轮从动件76沿着该凸轮面旋转移动。通过伴随着该凸轮从动件76的旋转移动的向半径方向的摇动,扇形齿轮72以上述中间轴66为中心转动。

32、而使小齿轮64旋转。上述瓶支撑装置18安装在上端固定有小齿轮64的圆筒状旋转轴44的下端,通过扇形齿轮72的摇动,小齿轮64旋转,通过配置在树脂容器2的口部2A的上方的圆筒状旋转轴44进行旋转,被瓶支撑装置18支撑并搬送的树脂容器2以其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扇形齿轮72的转动使小齿轮64旋转,能够使树脂容器2向正反方向旋转大约180度。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6/10页90038在上述水平的安装体50上,在与上述圆筒状的旋转轴44的内部孔44A上下一致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50A。并且,上述搬送轮12的顶面以及外周面被盖88覆盖。该盖88由具有导。

33、电性的金属制材料构成。并且,小齿轮64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到达顶面的盖88,可滑动地密封与盖88之间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构成,旋转轴44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小齿轮64的圆孔44A、64A上下贯通圆盘状板40与盖88包围的内部空间,将维持无菌状态的周围的环境与圆盘状板40和盖88包围的内部环境遮断。0039在上述搬送轮12上,设置有当对瓶支撑装置18所搬送的树脂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时插入该树脂容器2的内部的接地电极90。接地电极90安装在直立的支撑杆92的下端,这些接地电极90以及支撑杆92在上下贯通所述圆筒状旋转轴44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小齿轮64的圆孔44A、64A、下方的水平安装体50的贯通孔50A等。

34、,并且能够进行升降。0040对使上述接地电极90升降的构成进行说明。在上述盖88上的、圆筒状旋转轴44所配置的位置的半径方向内方侧,设置有直立的导向机构94。如图2A和B所示,该导向机构94具有直立的导向部件96以及安装在该导向部件96的上下多个位置的导向辊98。导向辊98在导向部件96的上下适当的位置分别成对配置,升降杆100被这些导向辊98和上述导向部件96支撑而进行升降。在该升降杆100的下端,通过水平的安装部件102安装上述支撑杆92以及接地电极90,接地电极90通过升降杆100的升降能够进行升降。并且,接地电极90的材质可以使用不锈钢、铝、钛等金属或其他导电性的材料。此外,形状除了圆。

35、棒状以外,截面也可以为矩形或长方形、多角形,也可以为在外周面设置多个突起等形成锯齿状,设置电刷等而易于感应电荷的构成。0041在上述盖88的顶面的上方,设置与搬送轮12独立的水平固定体103,在其外周部上安装升降用凸轮104。另一方面,在上述升降杆100上,在比上述安装部件102高的位置固定水平方向的升降部件106,在该升降部件106的前端安装凸轮从动件108。该凸轮从动件108在上述升降用凸轮104的上面凸轮面旋转移动,通过对应于凸轮形状进行升降,上述接地电极90进行升降。当凸轮从动件108被升降用凸轮104推起而上升到最高时,接地电极90的下端位于树脂容器2的口部2A的上方,当下降到最低时。

36、,如图2A所示,接地电极90的下端插入到树脂容器2的底面2C附近。并且此时,升降杆100的下降端形成为通过水平的安装部件102抵接于固定在盖88的顶面上的支撑部件110来限制下降,此时,停止在凸轮从动件108没有与升降用凸轮104的凸轮面接触的高度。在该状态下,接地电极90能够分别通过金属制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杆92、安装部件102、支撑部件110与金属制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盖88导通,接地电极90与盖88通电,电荷从接地电极90流向盖88。0042被上述搬送轮12的瓶支撑装置18支撑并搬送的树脂容器2被来自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电子射线照射并杀菌之后,被传递到搬出轮34的夹具36并被旋转搬送。

37、。邻接于上述杀菌区域S的杀菌容器6配置充填区域F的容器37,被杀菌区域S的搬出轮34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被传递到朝向配置在充填区域F的容器37的入口侧的注入器112的供应轮39。0043被传递到供应轮39的树脂容器2被旋转搬送供应给注入器112。从供应轮39接收到树脂容器2的注入器112保持该树脂容器2,并且在旋转搬送期间进行液体等内容物的充填。在注入器112完成充填的树脂容器2被兼做注入器112的排出轮与封盖机的供应轮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7/10页10的中间轮114取出,并被供应给封盖机116。在封盖机116进行了封盖的树脂容器2被排出轮118从封盖机11。

38、6取出,被排出传送机120排出并送到下一个工序中。0044如图3所示,注入器112在安装于成为旋转中心的中央直立旋转轴124的旋转台126的外周部,以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保持树脂容器2的夹具128。这些夹具128朝向半径方向外方侧安装在直立的支架130上,树脂容器2被各夹具128保持并旋转搬送。在被各夹具128保持的树脂容器2的上方,分别配置充填喷嘴132。该充填喷嘴132安装在配置于上述旋转台第1旋转台126的上方的第2旋转台133的外周部,对被上述夹具128保持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充填从供液管135送来的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在树脂容器2从上述供应轮39被传递到夹具128之后,直至被传递到中间。

39、轮114为止的规定区域从图1中的C位置到D位置表示充填区域,液体被从充填喷嘴132充填到树脂容器2内。0045在上述注入器112中由夹具128进行容器搬送路径的外方上设置作为带电除去装置的电压施加式的离子发生器IONIZER134。该离子发生器134配置在接近注入器112的充填完成位置D的充填后半部的外周侧,如图3所示,位于能够贯穿树脂容器2的全长来照射离子的高度位置,具有必要的上下尺寸。虽然该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134的构成是众所周知的而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在前端较尖的电极针使用高压电源自发产生电晕放电的构成,在该实施例中,采用通过使用负的高电压而仅产生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上述充填喷嘴132。

40、通过导电性金属制成的注入器112的旋转轴124以及支撑该旋转轴124的基底136等连接于上述离子发生器134的地线138侧,如后面的说明,形成从充填喷嘴132连接离子发生器134之间的离子路径。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注入器112的外周侧的离子发生器134所设置的位置位于接近注入器112的充填区域的完成位置D的后半部,但是不必限制在后半部,也可以设置在充填区域的前半部。但是,必须设置在进行充填的区域CD,并且优选是在树脂容器2内充填的液量较多的位置。0046对以上构成涉及的杀菌充填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涉及的被杀菌充填装置杀菌的树脂容器2,被颈部搬送传送机29搬送,在隔开规定的间隔之后,。

41、被搬入铅制的外壁4所包围的无菌容器6的搬入室10内。设置在搬入室10内的搬入轮8,以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夹具30,夹持形成于从外部搬入到搬入室10内的树脂容器2的圆筒状口部2A的下部的凸缘2B的上方侧。被夹具30保持的树脂容器2通过搬入轮8的旋转被旋转搬送,在朝向搬送轮12的传递位置A,从搬入轮8的夹具30传递到设置在搬送轮12的瓶支撑装置18。0047瓶支撑装置18的夹持部件52A、52B中的一个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旋转移动,另一个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旋转移动,在传递位置A,被搬入轮8的夹具30把持的树脂容器2的口部2A被推入两夹持部件52A、52B之间。两夹持部件52A、52B分别安装在板簧。

42、54A、54B的下端,强制地将板簧54A、54B推开,并将树脂容器2的口部2A推入两夹持部件52A、52B之间。之后,两板簧54A、54B通过自己的弹力而复原,如图2A所示,在保持树脂容器2的凸缘2B的下部侧的同时,支撑凸缘2B的下面。0048通过搬送轮12的旋转,被瓶支撑装置18支撑的树脂容器2沿着图1的箭头R方向被旋转搬送,进入到电子射线的照射室20内。当在该照射室20内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时,接地电极90通过升降用凸轮104而下降,如图2A所示,前端下端从口部2A的开口部插入到位于树脂容器2的底面2C附近的高度。并且,在受到该电子射线照射的区域以外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

43、62091A8/10页11的区域,接地电极90通过升降用凸轮104而上升,前端位于树脂容器2的口部2A的上方。这样,接地电极90插入到内部的树脂容器2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照射窗16A的前方侧移动期间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当在没有接地电极90的状态下对树脂容器2照射电子射线时,虽然树脂容器2带电,但是如本实施例,在照射电子射线时,将接地电极90插入树脂容器2的内部,通过照射而被放出并透过形成树脂容器2的树脂原料,并且,从口部2A的开口部进入树脂容器2内的电子被接地电极90感应,通过支撑杆92、安装部件102、支撑部件110从盖88流到装置整体,因此能够抑制构成树脂容器2的内面以及壁面的。

44、树脂原料的内部带电。特别是,从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向树脂容器2的外面放出的电子,不仅通过电子射线照射时的加速产生的浸透力,也通过从树脂容器2的内部被接地电极90感应,也被作用而透过树脂材料,可抑制滞留在树脂材料的内部而带电的问题。0049并且,安装有上述瓶支撑装置18的圆筒状旋转轴44,在上端固定有小齿轮64并啮合于扇形齿轮72,此外该扇形齿轮72通过安装在上方固定板82的外周的旋转用凸轮84而进行摇动。通过该旋转用凸轮84,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前面移动期间,圆筒状旋转轴44旋转,被瓶支撑装置18支撑的树脂容器2向正反方向旋转大约180度。这样,通过树脂容器2在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的照射窗。

45、16A的前面旋转180度,贯穿树脂容器2的上下方向的全长,搬送方向前后两侧的内外面整体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0050在通过上述照射室20内期间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被杀菌的树脂容器2,被瓶支撑装置18支撑并旋转搬送,被从照射室20搬入邻接的搬出室22。在搬出室22内设置有搬出轮34,被瓶支撑装置18在凸缘2B的下方侧支撑的树脂容器2,在传递位置B被传递到设置在搬出轮34的夹具36并把持凸缘2B的上方侧。被搬出轮34的夹具36保持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被传递到配置在下一个容器充填区域F的容器37的入口侧的供应轮39。0051被供应轮39的未图示的容器保持装置保持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被供。

46、应给注入器112并被夹具128保持。在被注入器112的夹具128保持并旋转搬送的树脂容器2中插入上述充填喷嘴132,在规定的位置充填开始位置C开始充填。边在充填区域CD旋转移动边继续充填,当充填量增加到达充填区域CD的后半部时,到达配置在该树脂容器2的搬送路径的外方侧的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134所设置的位置,受到来自该离子发生器134的离子照射。在该实施例中,当通过上述电子射线照射装置16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时,通过插入接地电极90并利用离子发生器134照射离子,除去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的电荷。0052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述杀菌区域S受到电子射线的照射而杀菌,电子即负电荷滞留在树脂容器2。

47、的壁体内部,因此从离子发生器134对树脂容器2的外表面照射同极性的负电荷。当负电荷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时,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附着在树脂容器2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上树脂容器2的内部侧的表面的状态。当对该状态的树脂容器2从外面侧照射负离子时,附着在外表面的带正电荷的离子被中和,同时带负电荷的离子在外面侧漂浮。结果,树脂容器2的外面侧与壁体内部成为负电荷大量存在的状态。并且,通过充填在树脂容器2内的充填液L以及从充填喷嘴132流下的液柱LA,形成了连接离子发生器134与充填喷嘴132的离子路径,因此充填液L中带正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2的内面侧,同时充填液L中带负电荷的离子通过流下的液柱LA以及充。

48、填喷嘴132流到说明书CN101962090ACN101962091A9/10页12离子发生器134侧,从而充填液L中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大量存在的状态。这样,在利用离子发生器134进行的负离子照射完成的时刻,由于在树脂容器2的外面侧带负电荷的离子大量存在,并且在壁体内部也存在负电荷,因此由于其影响,充填液L中带正电荷的离子靠近树脂容器2的内面侧,将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中和。并且,与干燥的情况相比,离子的中和易于在水分较多的地方进行反应,之后,随着时间的经过,充填液L中带正电荷的离子与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相互靠近并中和。这样,通过在树脂容器2内所充填的充填液L内大量产。

49、生带有与滞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部的负电荷极性相反的正电荷的离子,与大气中相比,在水中促进了离子的中和反应,因此与在大气中照射离子进行中和相比,在水中能够有效地进行除电。并且,由于在充填液L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大量存在,因此,即使在离子发生器照射之后反应仍继续,能够大幅减少残留在树脂容器2的壁体内的负电荷。并且,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充填喷嘴132连接于离子发生器134的地线138侧,充填液L中的负离子流到离子发生器134侧,但是不一定连接于离子发生器134侧,也可以将充填喷嘴132连接于离子发生器134以外的地线。0053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利用注入器112的容器搬送路径的外周侧设置电压施加式离子发生器134,但是不必要在利用注入器112的充填中进行离子照射,也可以在其他位置设置离子发生器来进行离子的照射。在该实施例2中,离子发生器234设置在利用兼做注入器112的排出轮与封盖机116的供应轮的中间轮114的容器搬送路径的外方侧。另一方面,在将从注入器112取出的树脂容器2供应至封盖机116的中间轮114上,如图4所示,设置有插入充填在树脂容器2内的充填液L中的电极棒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接地棒140。0054中间轮114在其旋转中心的直立的旋转轴142的外周设置第1旋转轮144,在该第1旋转轮144的外周部以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保持树脂容器2的夹具146。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