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71364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8157.1

申请日:

2008.05.09

公开号:

CN101283654A

公开日:

2008.10.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080509授权公告日:20110119终止日期:201105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2006.01); A01D91/04(2006.01)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明人:

吴权明; 南文华; 杨金慧; 袁公选; 张兴华; 郝引川; 毛建昌; 薛吉全

地址:

712100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罗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该方法选择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将所选玉米品种按照1∶3或2∶5的行比分期播种,当早播的玉米行将要抽丝且还没有抽出苞叶时,使用塑料袋或纸袋套住雌穗,并用大头针或回形针将塑料袋或纸袋固定在玉米果穗上;以早播的玉米行的花丝开始抽出计算,等待5~10天后,取下塑料袋或纸袋,即可收获新鲜玉米须。在早播的玉米行收获新鲜玉米须之后,晚播的玉米行的雄花开始散粉,它可为早播的玉米行提供花粉,使收获玉米须之后的早播行能正常结实而不影响其玉米籽粒的生产。本发明可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新鲜玉米须,其产品病虫危害少,干净卫生,农药污染少,有害物质含量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选择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步骤二,将所选玉米品种按照1∶3或2∶5的行比分期播种,其中,1∶3行比中的1行比3行晚播种5~10天;2∶5行比中的2行比5行晚播种5~10天;
步骤三,当早播的玉米行将要抽丝且还没有抽出苞叶时,使用塑料袋或纸袋套住雌穗,并用大头针或回形针将塑料袋或纸袋固定在玉米果穗上;
步骤四,以早播的玉米行的花丝开始抽出计算,等待5~10天后,取下塑料袋或纸袋,即可收获新鲜玉米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早播的玉米行收获玉米须之后,不再套袋,由晚播的玉米行的雄花为早播的玉米行继续生长的花丝提供花粉,使收获玉米须之后的早播行能正常结实,不影响其玉米籽粒的生产。

说明书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生产方法领域,它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和中药材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须(corn silk or stigma maydis),在中药中又称为龙须、玉麦须(《滇南本草》),玉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等。它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属玉米的花柱和花头,也称为花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之一。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呈细长丝状或须状,其长度可达30cm以上,直径约0.2mm~0.5mm。新鲜的玉米须为黄绿色、淡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干后为黄白色或浅棕色。其质地柔软,气微,味淡甘。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因玉米品种的不同,玉米须的质地、长度、粗细以及颜色有所不同。
玉米须属药、食两用植物器官,既可作为蔬菜或茶饮料食用,也可作为中药使用,对人体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作用和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含有植物甾醇、多糖、生物碱、黄酮、隐黄素等多种化学成分。一方面,玉米须在中药中具有利尿、降压、平肝、利胆、止血、止泻的作用。它对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另一方面,将玉米须在授粉前收割后阴干,可煎水代茶饮用,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其次,在暑气较重的夏季,玉米须作为茶饮料还具有凉血、清热泻火之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起到消暑的作用。再次,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还有强心、开胃、止喘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玉米须的利尿、降血糖、抑菌、降压、增强免疫、抗癌等功效尤其显著。玉米须由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确认为安全、无毒的物质,且玉米须提取物所制药品也被确认为非处方药。
在我国,由于玉米的栽培遍及全国各地,因此玉米须的产地分布相应地非常广泛。一般地,在夏、秋季采收加工,晒干或烘干,所收获的玉米须干瘪、光泽少、营养价值低下,杂质含量高,使用品质下降。由于生产和加工方法的落后,使得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的玉米须,这一大量的有益植物资源被浪费掉了。
以下是申请人检索的有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2;
【2】王鼎,郭蓉《玉米须利尿作用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1991(2):38;
【3】李伟,陈颖莉,杨铭《玉米须降血糖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5,26(6):305;
【4】纪丽莲,范怡梅.玉米须提取物对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0,21(12):131-134;
【5】汤鲁宏,丁霄霖,尤丽芬《玉米须生物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玉米须多糖及其免疫增强作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5,14(4):319-324;
【6】马虹,《玉米须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28;
【7】USA Food and Drug Adminstration.Weight control drug products forover-the-counter human use,certain active ingredients.J.Fed Regist,1991,56(153):3779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量生产玉米须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它不但使得玉米须既可食用,也可药用,而且有利于玉米须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选择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步骤二,将所选玉米品种按照1∶3或2∶5的行比分期播种,其中,1∶3行比中的1行比3行晚播种5~10天;2∶5行比中的2行比5行晚播种5~10天;
步骤三,当早播玉米行的花丝将要抽丝且还没有抽出苞叶时,使用塑料袋或纸袋套住雌穗,并用大头针或回形针将塑料袋或纸袋固定在玉米果穗上;
步骤四,以早播的玉米行的花丝开始抽出计算,等待5~10天后,取下塑料袋或纸袋,即可收获新鲜玉米须。
在早播的玉米行收获新鲜玉米须之后,不再套袋,则晚播的玉米行的雄花开始散粉,它可为早播的玉米行继续生长的玉米须提供花粉,使收获玉米须之后的早播行能正常结实而不影响其玉米籽粒的生产。
本发明的生物学依据是:作为玉米雌性器官的花丝,当它从玉米苞叶中抽出以后,玉米雄花中的花粉粒就散落在花丝上面,花粉粒在花丝上开始发育,实现了植物的授粉受精作用,这样以来玉米花丝的生长速度减缓,并且在1~2天后就开始干枯。而在玉米花丝从苞叶中抽出以后,当花丝无玉米花粉粒的侵入时,它便无法实现授粉受精作用,这时的玉米花丝继续处于快速的生长状态,并且在5~10天内,它不干枯干瘪,仍然保持新鲜状态,从而保证了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成分不会损失,而且能够提高玉米须的生产产量。
本发明的方法带来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采用该发明提供的方法,可生产出大量新鲜的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玉米须。
(2)由于选用适宜玉米须生产的玉米品种,可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玉米须。
(3)由于采用了套袋技术,所生产的玉米须病虫害少,产品干净卫生。
(4)所生产的玉米须受农药污染少,有害物质含量低。
(5)由于采用了套袋技术,玉米须生产田无须与其它玉米田块隔离。
(6)采用该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提供新鲜的优质玉米须的同时而不影响玉米籽粒的正常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用优良玉米品种鲁单981在陕西杨陵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新鲜玉米须,其产品病虫危害少,干净卫生,农药污染少,有害物质含量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宜玉米须生产的优良玉米品种鲁单981(国审玉2003011)(品种权号:CNA20000003.9)。该品种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及品质佳的特征。
第二步,鲁单981在陕西杨陵播种。将所选玉米品种鲁单981按照2∶5的行比种植,行比中的5行于6月10日播种,行比中的2行于6月15日播种。由于在杨陵6月上旬播种的玉米品种,其开花授粉时间在8月中旬,这时天气降雨多,因此提供花粉的晚播行应适当多些,以防阴雨影响授粉,降低籽粒产量。
第三步,在8月18日,当玉米品种鲁单981将要抽丝但还没有抽出苞叶时,用塑料袋或纸袋对早播玉米行中的雌穗进行套袋,并用大头针或回形针将袋子固定在玉米果穗上,以防止风将袋子刮掉。
第四步,收获玉米须。从套袋的大多数果穗的花丝抽出开始算起,等到5~7天后即8月23~8月25日,取下塑料袋或纸袋,同时收获新鲜的玉米须,这时玉米须的花丝呈现鲜红色。这样,收获的玉米须即可作为保健蔬菜、保健茶和中药材原料进行加工。
早播的玉米行收获玉米须之后,不再套袋,晚播的玉米行的雄花也开始散粉,它可为早播的玉米行继续生长的玉米须提供花粉,使收获玉米须之后的早播行能正常结实而不影响其玉米籽粒的生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选用优良玉米品种鲁单981在海南省三亚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新鲜玉米须,其产品病虫危害少,干净卫生,农药污染少,有害物质含量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宜玉米须生产的优良玉米品种鲁单981(国审玉2003011)(品种权号:CNA20000003.9)。该品种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及品质佳的特征。
第二步,鲁单981在海南省三亚播种。将所选玉米品种鲁单981按照1∶3的行比种植,行比中的3行于11月5日播种,行比中的1行于11月15日播种。由于在海南三亚11月上旬播种的玉米品种,其开花授粉时间在次年1月上旬,这时三亚处于旱季,降雨少,因此提供花粉的晚播行应适当少些。
第三步,在次年1月10日,当玉米品种鲁单981将要抽丝还没有抽出时,用塑料袋或纸袋对早播玉米行中的雌穗进行套袋,并用大头针或回形针将袋子固定在玉米果穗上,以防止风将袋子刮掉。
第四步,收获玉米须。从套袋的大多数果穗的花丝抽出开始算起,等到8-10天后即1月18-20日,拔掉袋子,同时收获新鲜玉米须,这时玉米花丝呈现鲜红色。这样,收获的玉米须即可作为保健蔬菜、保健茶和中药材原料进行加工。
早播的玉米行收获玉米须之后,不再套袋,晚播的玉米行的雄花也开始散粉,它可为早播的玉米行继续生长的玉米须提供花粉,使收获玉米须之后的早播行能正常结实而不影响其玉米籽粒的生产。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该方法选择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将所选玉米品种按照13或25的行比分期播种,当早播的玉米行将要抽丝且还没有抽出苞叶时,使用塑料袋或纸袋套住雌穗,并用大头针或回形针将塑料袋或纸袋固定在玉米果穗上;以早播的玉米行的花丝开始抽出计算,等待510天后,取下塑料袋或纸袋,即可收获新鲜玉米须。在早播的玉米行收获新鲜玉米须之后,晚播的玉米行的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