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70823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63398.8

申请日:

2008.08.14

公开号:

CN101338488A

公开日:

2009.01.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4H 1/54申请公布日:2009010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H1/54; D03D25/00; D01F6/60; D01F8/12; D01F8/14; D01F8/06

主分类号:

D04H1/54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陈文兴

地址: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翁霁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它是在纺织面料的纱线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30%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通过对纱线或纺织面料进行后道热处理使低熔点纤维和其他纤维形成热粘合点,热处理温度为90~190℃;所述的纺织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构成纱线或纺织面料的纤维原料可以是各种动物毛、棉、麻、绢丝、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以及上述若干种纤维的混合纤维低熔点聚酰胺的熔点为90~170℃,低熔点聚酰胺短纤维可以是单一纤维,也可以是皮芯型复合纤维;它具有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能有效提高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效果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是在纺织面料的纱线中 含有质量分数为1%~30%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通过对纱线或纺织面料进行后道热 处理使低熔点纤维和纤维原料形成热粘合点,热处理温度为90~19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纺织面料包括 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构成纱线或纺织面料的纤维原料可以是各种动物毛、棉、麻、绢丝、 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聚酰胺类低熔 点短纤维是用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纺丝制成的单一纤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聚酰胺类低熔 点短纤维是皮芯型复合纤维,皮层为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芯层为熔点高于皮 层20℃以上的聚酰胺或聚酯或聚丙烯。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是通过散纤维混和的方法混入于纱线中。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是通过条子混和的方法混入于纱线中的。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可以先染色,然后混入于纱线中。

说明书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反复经受摩擦,很多织物中的纤维两端会露出表面,形成茸毛,当这些茸毛不能很快脱落而继续经受摩擦时,就会形成颗粒状,呈现起毛起球,从而使织物的外观受损,因此备受消费者关注。影响织物起毛球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纤维性能、纺纱方式和工艺条件、纱线混纺比例和原料搭配、织造类型、组织结构、染整工艺、服用条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可靠,能有效提高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效果的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在纺织面料的纱线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30%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通过对纱线或纺织面料进行后道热处理使低熔点纤维和纤维原料形成热粘合点,热处理温度为90~190℃。

    所述的纺织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构成纱线或纺织面料的纤维原料可以是各种动物毛、棉、麻、绢丝、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是用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纺丝制成的单一纤维。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也可以是皮芯型复合纤维,皮层为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芯层为熔点高于皮层20℃以上的聚酰胺或聚酯或聚丙烯。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是通过散纤维混和的方法混入于纱线中。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也可以通过条子混和的方法混入于纱线中。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可以先染色,然后混入于纱线中。

    本发明通过在纱线中混入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在后道对纱线或织物进行热处理,加热温度超过低熔点纤维的熔点,使低熔点纤维之间和低熔点纤维与其它纤维之间的接触处产生“焊接点”,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从而减轻织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纤维滑出布面而引起起毛起球的现象。它具有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能有效提高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效果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是在纺织面料的纱线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30%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通过对纱线或纺织面料进行后道热处理使低熔点纤维和纤维原料形成热粘合点,热处理温度为90~190℃。

    所述的纺织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构成纱线或纺织面料的纤维原料可以是各种动物毛、棉、麻、绢丝、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是用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纺丝制成的单一纤维。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也可以是皮芯型复合纤维,皮层为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芯层为熔点高于皮层20℃以上的聚酰胺或聚酯或聚丙烯。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是通过散纤维混和的方法混入于纱线中。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也可以通过条子混和的方法混入于纱线中。

    所述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可以先染色,然后混入于纱线中。

    本发明使用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因为酰胺类聚合物极性强,与棉、毛、化纤等纤维具有很强的粘合力。低熔点聚酰胺纤维可以是用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纺丝制成的单一纤维;也可以是皮芯型复合纤维,其中皮层为熔点在90~170℃的改性聚酰胺,芯层为熔点高于皮层20℃以上的聚酰胺或聚酯或聚丙烯。纤维混入方式可以用散纤维混和的方法,也可以用条子混和的方法。低熔点纤维的混入比例必须在合理的范围,过低不能产生足够的粘合点,抗起毛起球效果不好;过高容易使织物手感发硬,因此确定低熔点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30%。低熔点纤维中低熔点部分的熔点选择在90~170℃,温度过高,后道热处理温度会对纱线或织物带来不利的的影响;温度过低,后续加工工序及纺织品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熔融。后道热处理可以对纱线或织物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工厂中常用的干蒸、湿蒸、烘箱定型、压烫、热辊加热等方法,不作限制,处理温度一般高于低熔点聚酰胺的熔点,选择90~190℃。纺织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纤维原料有各种动物毛、棉、麻、绢丝、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以及上述若干种纤维的混合纤维,本发明对各种原料和织物组织都有效,不作限制。低熔点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可以混入后进行毛条染色或织物染色,也可以先进行纤维染色然后混入。

    实施例一:

    涤/棉机织织物中混入10%熔点为150℃的低熔点聚酰胺纤维,热处理温度为170℃,抗起毛起球等级为4.3级。

    实施例二:

    毛/涤机织物中混入12%皮芯型低熔点聚酰胺纤维,皮层熔点为140℃,热处理温度为160℃,抗起毛起球等级为4.2级。

    实施例三:

    羊毛/腈纶针织物中混入10%皮芯型低熔点聚酰胺纤维,皮层熔点为110℃,热处理温度为120℃,抗起毛起球等级为4.2级。

    实施例四:

    粘纤/锦纶针织物中混入10%熔点为130℃的低熔点聚酰胺纤维,热处理温度为150℃,抗起毛起球等级为4.3级。

    实施例五:

    羊绒/锦纶/天丝针织物中混入15%皮芯型低熔点聚酰胺纤维,皮层熔点为120℃,热处理温度为130℃,抗起毛起球等级为4.5级。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纺织面料抗起毛起球的加工方法,它是在纺织面料的纱线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30的聚酰胺类低熔点短纤维,通过对纱线或纺织面料进行后道热处理使低熔点纤维和其他纤维形成热粘合点,热处理温度为90190;所述的纺织面料包括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构成纱线或纺织面料的纤维原料可以是各种动物毛、棉、麻、绢丝、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以及上述若干种纤维的混合纤维低熔点聚酰胺的熔点为90170,低熔点聚酰胺短纤维可以是单一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