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45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4520ACN101994520A21申请号201010528036922申请日20101101E21F11/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洪裕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地址310000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建国北路276号72发明人陈刚史宝光史宝荣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代理人刘晓春54发明名称一种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舱壳体由双层钢板及石棉板板构成,石棉板处于双层钢板的中间,舱壳体的两侧设有密封舱门和观察窗,下部安装有履带行走装置,前端安装有盾构。
2、掘进头,后端安装有助推器喷嘴。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具有防砸、防火、防水、防有害气体进入的功能,能够由履带式行走装置运载运动,遇到障碍物时可用盾构掘进头边掘进逃生,在紧急时刻利用助推器辅助运动,使躲避在逃生舱内的避难人员能够主动逃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2页CN101994525A1/1页21一种智能逃生舱的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壳体由双层钢板及石棉板板构成,所述石棉板处于双层钢板的中间,所述舱壳体的两侧设有密封舱门和观察窗,所述舱壳体的下部安装有履带行走装置,所述舱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盾构掘进头,所述舱壳体的后。
3、端安装有助推器喷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壳体呈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圆柱形壳体圆周直径不大于盾构掘进头的截割面直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设置在密封舱门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壳体的侧面设有人孔及其密封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壳体的上部设有传感器和视频监视器。权利要求书CN101994520ACN101994525A1/1页3一种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背景技术0002井下逃生舱是矿难发生时给无法升。
4、井人员的避难逃生工具。近几年国内外多家公司研制了多种样式的井下逃生装置,美国、英国及国内都有不同的产品问世,但设计的舱壳体不适应逃生舱的主动行走逃生,只能静止处于放置地点,让避难人员被动地等待救援。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舱壳体由双层钢板及石棉板板构成,所述石棉板处于双层钢板的中间,所述舱壳体的两侧设有密封舱门和观察窗,所述舱壳体的下部安装有履带行走装置,所述舱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盾构掘进头,所述舱壳体的后端安装有助推器喷嘴。0004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行走逃生舱的舱壳体具有防砸、防火、防水、。
5、防有害气体进入的功能,能够由履带式行走装置运载运动,遇到障碍物时可用盾构掘进头边掘进逃生,在紧急时刻利用助推器辅助运动,使躲避在逃生舱内的避难人员能够主动逃生。附图说明0005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在图中,对舱壳体进行了局剖。0006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0007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参照附图,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逃生舱壳体1由双层钢板11、12及石棉板板13构成,所述石棉板13处于双层钢板11、12的中间,所述逃生舱壳体的两侧设有密封舱门2和观察窗3,所述舱壳体的下部安装有履带行走装置9,所述舱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盾构掘进头6,所述舱壳体的后端安装。
6、有助推器喷嘴7。附图标号10为盾构掘进头6上的截割齿10。0009所述逃生舱壳体为呈圆柱形的壳体,这种形状既能增加其结构强度又能便于在行走逃生中尽可能少地被障碍物阻挡,而且还便于和盾构掘进头的圆形截割面相适应,比如,所述圆柱形壳体圆周直径不大于盾构掘进头的截割面直径,由盾构掘进头开道由行走装置运载而逃生,所述观察窗3设置在密封舱门2上。所述逃生舱壳体的侧面设有人孔及其密封门4,所述逃生舱壳体的上部设有传感器和视频监视器5,这可以在逃生过程中提前探知周围环境,使逃生过程中更加安全,提前避开危险,赢取最大逃生机会。说明书CN101994520ACN101994525A1/2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4520ACN101994525A2/2页5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45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