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6998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6877.0

申请日:

2008.04.30

公开号:

CN101570985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7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科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60 上海市普陀区江宁路1158号28楼变更后权利人: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919号A-B栋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科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723|||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7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谢建华变更后权利人: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51 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797弄4号501-502室变更后权利人:200060 上海市普陀区江宁路1158号28楼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科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11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76; E04F13/02

主分类号:

E04B1/76

申请人:

谢建华

发明人:

谢建华; 谢建康; 谢建明

地址:

200051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797弄4号501-5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 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为先在建筑物的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上进行找平,并涂抹水泥砂浆;然后在保温板上涂置粘结剂,通过粘结剂将保温板贴满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再在该保温板的外侧面上涂置抗裂保温的抹面砂浆;然后再在抹面砂浆上压置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最后在网格布上涂置抗裂保温的面涂砂浆,并待干打磨平整。该施工方法以建筑物每个室内(房间)为单位,只需将超薄的室内墙体保温板贴满该室内墙体上,因此施工安全方便,并且单位室内的保温、节能效果极佳,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使保温板不受天气环境的影响,不易损坏和脱落,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在建筑物的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上进行找平,并均匀涂抹上一层水泥砂浆;
B.在专用的室内墙体保温板上涂置一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将保温板粘贴在该层水泥砂浆上,并将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贴满;
C.在该保温板的外侧面上涂置一层抗裂保温的抹面砂浆;
D.在该层抹面砂浆上压置一层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
E.在该层网格布上涂置一层抗裂保温的面涂砂浆,并待干打磨平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所述的保温板之间的拼缝采用相同材质的楔型保温条填塞,并用粘结剂将拼缝填塞密实。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粘结剂采用无机保温砂浆或具有抗热辐射效果的聚合物砂浆。

4.
  如权利要求所述1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将所述的保温板上涂置粘结剂的厚度范围控制在4~5m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将涂置的抹面砂浆的厚度范围控制在2~3m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E中,将涂置的面涂砂浆的厚度范围控制在1~2mm。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找平允许有2~3mm的高低差。

说明书

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保温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简单方便,能够提高室内保温节能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速度明显加快,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在我国,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建筑生活环境,冬季采暖、夏季空调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已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建筑能耗的增加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四分之一,因此大力发展及推广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传统的建筑物墙体的保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墙内保温,即采用泡沫材质的保温板通过水泥砂浆贴合在建筑物的外墙的内表面上。该方法施工较为简便、且费用也较低,但是由于该方法无论是对于整个建筑物还是每个房间来说,涉及保温的墙面实在有限,且在建筑结构上的圆梁、梁柱、隔墙以及楼层板等处,存在的“冷热桥”甚多,因此,保温效果较差,实际节能极为有限,并且由于所采用的保温板一般至少需要3cm,不但减少房间的内部空间,而且也不便于内饰装潢,因此,外墙内保温已逐渐退出市场。
另一种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外墙外保温,即采用泡沫材质的保温板也通过水泥砂浆贴合在建筑物的外墙的外表面上,从而将整个建筑物包裹于内,用于解决墙体的热渗透问题。但是,由于该保温板仅贴合在外墙外表面,而在建筑结构上的门洞、电梯口、楼梯以及公共通道等多处部位无法进行保温,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冷热桥”,大大影响了整个建筑物的保温效果,使得该建筑仅靠外墙外保温的实际节能根本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必须增加保温板厚度以及采用其他节能保温措施来弥补未达到节能要求,成本巨大。另外,所采用的保温板的厚度至少需要3cm甚至更厚,不但耗材多,而且在建筑物外墙外侧进行施工,特别是高层建筑十分不便,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外墙保温板易受天气环境影响,极易发生起鼓、开裂、渗水和脱落,导致使用寿命较短,并随着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维护费用偏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建筑物保温节能效果差、施工不便、且保温板易损坏脱落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简单方便,室内保温节能效果佳且保温板不易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在建筑物的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上进行找平,并均匀涂抹上一层水泥砂浆;
B.在专用的室内墙体保温板上涂置一层粘结剂,通过粘结剂将保温板粘贴在该层水泥砂浆上,并将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贴满;
C.在该保温板的外侧面上涂置一层抗裂保温的抹面砂浆;
D.在该层抹面砂浆上压置一层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
E.在该层网格布上涂置一层抗裂保温的面涂砂浆,并待干打磨平整。
在步骤B中,所述的保温板之间的拼缝采用相同材质的楔型保温条填塞,并用粘结剂将拼缝填塞密实。
所述的粘结剂采用无机保温砂浆或具有抗热辐射效果的聚合物砂浆。
在步骤B中,将所述的保温板上涂置粘结剂的厚度范围控制在4~5mm。
在步骤C中,将涂置的抹面砂浆的厚度范围控制在2~3mm。
在步骤E中,将涂置的面涂砂浆的厚度范围控制在1~2mm。
在步骤A中,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找平允许有2~3mm的高低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为先在建筑物的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上进行找平,并涂抹水泥砂浆;然后在保温板上涂置粘结剂,通过粘结剂将保温板贴满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再在该保温板的外侧面上涂置抗裂保温的抹面砂浆;然后再在抹面砂浆上压置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最后在网格布上涂置抗裂保温的面涂砂浆,并待干打磨平整。该施工方法以建筑物每个室内(房间)为单位,只需将超薄的室内墙体保温板贴满该室内墙体上,因此施工安全方便,并且单位室内的保温、节能效果极佳,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使保温板不受天气环境的影响,不易损坏和脱落,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进行墙体内保温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采用的室内墙体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的室内内保温与传统的外墙外保温的对比试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为:第一步,以建筑物的每个室内(房间)为单位,采用对该室内的整个墙体1表面上进行找平,找平的允许高低差为2~3mm,并均匀涂抹上一层1∶3水泥砂浆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室内的整个墙体1包括房间内的四面墙体以及顶面墙体。第二步,采用专用的室内墙体保温板10(规格为1200mm×600mm或600mm×600mm),在此还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保温板10为本申请人正在申请的另一件名称为“室内墙体保温板”的专利,下面对该保温板10的结构进行简述:请参阅图3、图4所示,该保温板10中间为泡沫隔热板11,泡沫隔热板11两侧设有一增强牛皮纸层或一增强牛皮纸层与一编织薄膜层相连接的复合层作为加固层11,在增强牛皮纸层的外侧面上分别还设有抗热辐射涂层13,整个保温板10的厚度为0.5cm或1cm,保温板10上还开有数个定位孔14,该保温板10具有厚度薄、重量轻、强度大以及保温效果好等特点;在该保温板10的一侧面上涂置一层粘结剂3,该粘结剂3可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也可以采用具有抗热辐射效果的聚合物砂浆,并且将涂置在该保温板上的粘结剂3的厚度范围控制在4~5mm;然后将该保温板10通过涂置粘结剂3的一面贴合在室内墙体1的该层水泥砂浆2上,墙上的粘结剂3会容入定位孔14内,如同“膨胀柱”一样,从而使保温板10与墙体1更好的连接固定;再采用同样的方式,在室内的整个墙体1表面贴满一层平整的该保温板10。在贴满保温板10的过程中,如果因保温板10的不规则而出现个别保温板10之间的拼缝较宽时,可采用同样材质的楔型保温条(片)进行填塞,并采用粘结剂3将拼缝填塞密实。并且在粘贴保温板时,遇到电气盒、插座以及穿墙管线时,可先确定上述配件位置,然后对保温板进行剪切,裁剪的洞口要大于配件周边10mm左右,当保温板粘贴完毕后,同样用保温条(片)进行填塞留下的缝隙,并用粘结剂3将缝隙填塞密实。而保温板与相邻墙面以及顶棚之间的接茬,应设置10mm的界格缝,缝内可采用PU发泡剂填充并刮平。第三步,在该保温板10的外侧面上涂置一层抗裂保温的抹面砂浆4,并将该抹面砂浆4的厚度范围控制在2~3mm。第四步,在该层抹面砂浆4上压入一层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5,并且凡是相邻墙面、窗洞以及门洞相接处,网格布5都应预留出100mm的搭接宽度,而整体墙面相邻网格布5的搭接处,要求网格布5搭接不小于100mm。第五步,在该层网格布5上涂置一层抗裂保温的面涂砂浆6,并将该面涂砂浆6的厚度范围控制在1~2mm,当面涂砂浆6干后,再采用砂纸对该层面涂砂浆6进行打磨平整,即完成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从而在该保温板10的面涂砂浆6上可以直接进行装修了(涂刷饰面涂料)。
请参阅图5所示,图5是采用该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后的室内内保温与传统的外墙外保温的对比试验示意图。两个用于对比试验的房间A和B的试验初始条件均相同,即房型结构、门窗、空调均相同,并且设置的位置也相同,房间面积均为20平方米,采用塑钢双层玻璃窗,并两房间的外墙均做有厚度为3cm的外墙外保温。不同的是,房间A的室内未做内保温,而房间B的室内墙体1(包括房间顶面墙体)的内侧面上均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粘贴了一层保温板10。试验时,先同时启动两房间A、B的空调6a、6b进行制热,并将两房间A、B的空调设定运行温度均设置为25摄氏度,然后同时对两个房间A、B的室内温度和耗电量进行测量和记录,试验结果参阅表1所示:
表1(该试验结果均由上海建筑设计院测量得出)

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了本发明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的房间B的空调6b第一次停转时间比房间A足足提前了1个小时40分钟,在试验第一天14:45到第二天13:15的时间内,房间A的空调6a每运行7分钟,停转3分钟;而房间B内的空调6b每运行6分钟就停4分钟,并且在第二天10:20后,一共出现两次空调6b运行6分钟,停转30分钟现象,由此可见,房间B的空调6b在同等条件下,运行频率大大减低,24小时总耗电比房间A的总耗电少10.3度,节约实际能耗32.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夏天或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或是两房间均为作外墙外保温的条件下,房间B比房间A节约的能耗更大,能够高达40~5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十分简单方便、在室内施工安全可靠、成本低,并可结合室内装修一起实施,施工后的保温板10不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避免了保温板10受损和脱落,延长了使用寿命,重要的是有效的提高了室内的保温、节能效果,并通过一种全新的节能计算方式,即以建筑物的每一房间(室内)为单位,来具体计算实际节能,消除了各种建筑结构上的“冷热桥”问题的影响,使得每一房间的实际节能完全能够达到要求,
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墙体内保温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为先在建筑物的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上进行找平,并涂抹水泥砂浆;然后在保温板上涂置粘结剂,通过粘结剂将保温板贴满室内的整个墙体表面;再在该保温板的外侧面上涂置抗裂保温的抹面砂浆;然后再在抹面砂浆上压置玻璃纤维增强网格布;最后在网格布上涂置抗裂保温的面涂砂浆,并待干打磨平整。该施工方法以建筑物每个室内(房间)为单位,只需将超薄的室内墙体保温板贴满该室内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