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原纤维包装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纸。
背景技术
造纸具有悠久的历史,湿法造纸是制造各种类型纸的基本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可为木材、芦苇、稻草等纤维质原料,造纸工艺主要是将原料蒸煮、打浆后进行抄纸。湿法造纸能耗高、污染大,特别是一些小型造纸厂污染处理能力差,致使对厂区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此已将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关闭。这些小造纸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稻草、麦杆等植物为原料生产包装纸(草纸),包装纸是一种价格低的低档纸,主要用于制造包装纸板及祭祀用纸。当前由于生产这种纸的企业关停,致使包装纸市场供应紧张,湿法生产包装纸不仅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蒸煮液废水,原料损耗较大而且包装纸上化学残留物多,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尚未有原料利用率高、没有化学残留物、价格低可代替现行包装纸的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包装纸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原料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制造过程中能耗低、不产生污水可代替现有包装纸的植物纤维利用充分的包装纸。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技术措施是:植物原纤维包装纸其组成以100质量份计:
植物纤维 65~85
双组分纤维 15~35
本发明的植物纤维可为稻草、麦秸、甘蔗渣等秸杆植物,上述植物纤维原料经过粉碎制成植物纤维即可使用,由于植物纤维不经过蒸煮、漂白、打浆处理,因而不产生蒸煮废液,而且植物纤维上没有化学残留物。双组分纤维为双组分热粘合纤维,其芯层为耐温150~160℃以上的聚酯或聚丙烯纤维,皮层为耐温125~140℃的聚乙烯纤维,当植物纤维与双组分纤维混合均匀成型时,在125~140℃下皮层聚乙烯纤维熔化,将植物纤维粘结在芯层纤维上,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包装纸。
双组分纤维的用量是依据包装纸的强度而选定,由于植物纤维没有经过处理,因而本身没有成型结合力,故制造低强度包装纸时,双组分纤维添加量应在15~20质量份,当制造高强度包装纸时,双组分纤维添加量为20~35质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装纸的植物纤维原料是未经过蒸煮处理的植物原纤维,因此造纸过程中没有污水排放而且降低能耗,植物纤维充分利用,损耗少,提高经济效益。使用双组分纤维可提高包装纸强度,扩大包装纸的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75g包装纸的制造:选用稻草,用粉碎机予以粉碎成3~8mm的稻草纤维,选用开松后的双组分纤维,该双组分纤维的选用规格是1.8~2.0×3~8,皮层熔点130℃,芯层熔点大于155℃。取稻草纤维65质量份,双组分纤维35份连续不断地混合送入成型器内,混合料在成型器内受空气正负风压(单向)作用下,通过可转动的圆桶式筛网后,在其底部的输送带式造纸长网上均匀上网,并连续不断地由其送到温度在140℃左右的热风烘箱内进行加热定型,由于皮层纤维在130℃温度下熔解而使稻草纤维粘合定型成为一层状的纸张。然后输送带式造纸长网再经过一滚筒式冷却器进行冷却膨化。经冷却定型后的成型纸张,也即本发明所称的植物原纤维包装纸。
实施例2 175g包装纸的制造:选用麦秸,用粉碎机予以粉碎成3~8mm的麦秸纤维,选用开松后的双组分纤维,该双组分纤维的选用规格是1.8~2.0×3~8,皮层熔点130℃,芯层熔点大于155℃。取麦秸纤维75质量份,双组分纤维25份连续不断地混合送入成型器内,混合料在成型器内受空气正负风压(单向)作用下,通过可转动的圆桶式筛网后,在其底部的输送带式造纸长网上均匀上网,并连续不断地由其送到温度在140℃左右的热风烘箱内进行加热定型,由于皮层纤维在130℃温度下熔解而使麦秸纤维粘合定型成为一层状的纸张。然后输送带式造纸长网再经过一滚筒式冷却器进行冷却膨化。经冷却定型后的成型纸张,也即本发明所称的植物原纤维包装纸。
实施例3 250g包装纸的制造:选用甘蔗渣,用粉碎机予以粉碎成3~8mm的甘蔗纤维,选用开松后的双组分纤维,该双组分纤维的选用规格是1.8~2.0×3~8,皮层熔点130℃,芯层熔点大于155℃。取甘蔗渣纤维85质量份,双组分纤维15份连续不断地混合送入成型器内,混合料在成型器内受空气正负风压(单向)作用下,通过可转动的圆桶式筛网后,在其底部的输送带式造纸长网上均匀上网,并连续不断地由其送到温度在140℃左右的热风烘箱内进行加热定型,由于皮层纤维在130℃温度下熔解而使稻草粉粘合定型成为一层状的纸张。然后输送带式造纸长网再经过一滚筒式冷却器进行冷却膨化。经冷却定型后的成型纸张,也即本发明所称的植物原纤维包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