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268204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00699.0

申请日:

2008.09.27

公开号:

CN101363152A

公开日:

2009.02.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H 13/00申请日:20080927授权公告日:20110831终止日期:201409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3/00; D01H11/00

主分类号:

D01H13/00

申请人:

东华大学

发明人:

刘 刚; 孟 海; 高加加; 吕宇航

地址:

201620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区人民北路2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黄志达;谢文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的送风管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至少一个远端送风口(4),所述的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离近端送风口(3)1~5cm。本装置采用自下而上的送风方式,改变高速旋转管纱周围的气流形式,把洁净的空气送到管纱附近,避免颗粒物向管纱靠拢,大大削弱了静电的作用,洁净的空气始终包裹住管纱,和对整个细纱车间全局送风的方式相比较,大大减少了送风量,同时也能更好的防止“煤灰纱”的产生,达到节能,降低运行费用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的送风管 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至少一个远端送风口(4),其特征是:所述的送风管道 (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 (4)离近端送风口(3)1~5cm。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远端送风口(4)只有一个,离近端送风口(3)2cm。

说明书


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送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纺织过程中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送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煤灰纱”又称“黑灰纱”,是纺织生产环境尘污染引起的主要问题。纺织厂附近空气中含有较多炭黑颗粒及油烟微粒,其中油烟粒径大约在0.03μm~1.0μm之间,炭黑粒径在0.01μm~0.2μm之间。在外界空气通过空调系统或渗透进入纺织车间时,这些细小颗粒随空气一起进入车间。纺织生产中,空气与高速运转的纱相互摩擦产生静电,空气中的油烟颗粒和炭黑由于粘附性强而吸附在高速运转的纱上,便形成了“煤灰纱”。用这样的纱线织布,直到验布时才会发现“煤灰纱”造成的危害,它会在白坯布表面纬向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密集、连续黑条,较难洗净,因此坯布不能用于漂白或进行浅色加工,造成严重的后果,给棉纺厂和后加工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煤灰砂”对坯布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时,有的纺织厂被迫停产,以避免产生“煤灰纱”造成更大的损失。“煤灰纱”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煤灰纱”严重危害,很多科研单位和纺织企业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来防止“煤灰纱”,由于油烟粒径在0.03μm~1.0μm之间,而碳黑粒径在0.01μm~0.2μm之间,在此粒径范围内尘埃由于和水滴表面存在一层气膜,很难被水润湿洗涤沉降,也就是说空调用淋水室无法洗涤掉。而又因为粒径范围很小,用常规的过滤方法也无能为力,虽然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对微细粉尘有较高的效率,但袋式除尘器当处理风量大时,占地面积大,而且压力损失较大、运行费用也较高且需经常清灰和更换滤料。电除尘器虽然运行费用低,但初期投资较大,且占地面积较大。目前,纺织工厂地面面积及经济能力一般都有限,上述两种方案均不可行。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很好的治理方法。实践也证明,单一除尘机理的除尘设备不能很好治理“煤灰纱”现象。就目前的情况,细纱车间采用对整个车间送风,采用这种全局送风的方式,运行费用高,防治“煤灰纱”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细纱机纱锭转数一般都在12000rpm以上,管纱高速旋转使得周围空气也高速旋转而产生涡旋,涡旋对周围颗粒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空气中大量颗粒物向管纱靠拢。纺织生产中,空气与高速旋转的管纱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而在较小距离下静电作用尤为明显,在静电作用下颗粒物被吸附在管纱上,当吸附的颗粒达到一定量时候,形成“煤灰纱”,通过对“煤灰纱”形成深层次研究以及管纱的高速旋转造成了管纱周围特有的气流形式,所以纺织空调的全局送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解决“煤灰纱”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送风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中除尘设备不能很好治理“煤灰纱”现象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地送风管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至少一个远端送风口(4),所述的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离近端送风口(3)1~5cm。

    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只有一个,离近端送风口(3)2cm。

    本发明采用对细纱管纱进行局部送风的方式防止“煤灰纱”的形成,对管纱(5)进行自下而上的送风以改变高速旋转的管纱周围的气流流动形式,把洁净的空气(1)送到管纱(5)附近,避免颗粒物向管纱(5)靠拢,大大削弱了静电的作用,使洁净的空气(1)始终包裹住管纱(5),从而避免“煤灰纱”的产生。

    为了使整个管纱处于洁净的空气中,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近端送风口(3)主要负责使管纱(5)下端处于洁净的空气中,远端送风口(4)主要负责使管纱(5)上端部分处于洁净的空气中。

    有益效果:

    本装置采用自下而上的送风方式,并且用多个送风口,近端送风口靠近管纱,负责保证管纱下端部分处于洁净空气中,远端送风口离管纱稍远的地方负责保证管纱上端部分处于洁净空气中,改变高速旋转管纱周围的气流形式,把洁净的空气送到管纱附近,避免颗粒物向管纱靠拢,大大削弱了静电的作用,洁净的空气始终包裹住管纱,和对整个细纱车间全局送风的方式相比较,大大减少了送风量,同时也能更好的防止“煤灰纱”的产生,达到节能,降低运行费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送风示意图。

    其中:洁净的空气(1),送风管道(2),送风口(3),送风口(4),管纱(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的送风管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一个远端送风口4,所述的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离近端送风口3的距离为2cm。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的送风管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一个远端送风口4,所述的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离近端送风口3的距离为1cm。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的送风管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一个远端送风口4,所述的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离近端送风口3的距离为5cm。

    洁净空气1从送风口3和送风口4中出来从下往上斜着吹向管纱,由于管纱5自身是高速旋转的,所以洁净的空气会弥漫在管纱周围,送风口3出来的洁净的空气主要负责管纱下端部分,送风口4吹出来的洁净的空气被吹向管纱上端部分,这些洁净的空气沿着管纱向上走,始终包裹住整个管纱,最后由于压力过大向四周溢出,达到防止产生“煤灰纱”的效果。

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细纱管纱形成“煤灰纱”的清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2),所述的送风管道(2)上开有一个近端送风口(3)和至少一个远端送风口(4),所述的送风管道(2)安装在管纱(5)的下端,所述的近端送风口(3)紧靠纱管(5)下端,所述的远端送风口(4)离近端送风口(3)15cm。本装置采用自下而上的送风方式,改变高速旋转管纱周围的气流形式,把洁净的空气送到管纱附近,避免颗粒物向管纱靠拢,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