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内衬修复料.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67793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3184.4

申请日:

2008.03.21

公开号:

CN101537487A

公开日:

2009.09.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2D 41/02申请日:20080321授权公告日:20101229终止日期:2016032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41/02合同备案号:2011320000954让与人: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受让人:上海梅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明名称:钢包内衬修复料申请日:20080321公开日:20090923授权公告日:20101229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107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2D41/02; C04B35/04

主分类号:

B22D41/02

申请人: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思德; 李云刚; 沈申荣; 韩朝晖

地址:

200040上海市静安区安远路5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劲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包内衬修复的材料,主要解决现有喷补料修复内衬存在的附着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的镁砂,5~8%的磷酸盐合成添加剂,4~7%的粘结剂。本发明主要应用在炼钢厂使用的钢包的内衬修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特征是:其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的镁砂,5~8%的磷酸盐合成添加剂,4~7%的粘结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镁砂为MgO的重量百分含量不低于94%的烧结镁砂或电熔镁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磷酸盐合成添加剂由六偏磷酸钠和硅微粉按照重量配比1∶1.5~2.0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粘结剂由高铝水泥和膨润土按照重量配比1∶1~1.5的比例混合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高铝水泥中Al2O3重量百分含量为50%。

说明书

钢包内衬修复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包内衬修复的材料,属于不定型耐火材料的范围,主要应用在炼钢厂使用的钢包的内衬修复。
背景技术
钢包承受的钢种多而复杂,钢包内衬所承受的出钢温度波动大,出钢温度高,钢水在钢包内停留时间长。钢包在使用时,由于钢水和渣的流(搅)动,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侵蚀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并导致局部损毁(渣线、包壁或包底掉砖,砖缝侵蚀严重等)、包龄降低及耐火材料消耗增加等不良现象发生,而此时大部分仍然有很大富余,这就很不经济,也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使钢包内衬保持同步蚀损,这就要对钢包内衬进行局部处理。
目前,转炉使用的钢包都采用喷补修复技术,而以前使用的材料主要使用以镁砂、白云石等作为骨料,辅以磷酸盐等结合剂和添加剂,这种材料的缺点在于体积密度低,附着率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为耐用性差,并且影响生产。
中国专利申请CN01105469.7介绍了“整体钢包内衬修补工艺”,该发明采用浇注料的形式,但是没有公开浇注料的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内衬修复的材料,主要解决现有喷补料修复内衬存在的附着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的镁砂,5~8%的磷酸盐合成添加剂,4~7%的粘结剂。
本材料使用了高规格等级的镁砂,采用MgO的含量不低于94%的烧结镁砂或电熔镁砂,其氧化镁含量高,杂质小,因此对于加强密度、气孔、烧结温度和高温耐腐蚀性等特性均有极大的提高;磷酸盐合成添加剂主要由六偏磷酸钠和硅微粉按照重量配比1∶1.5~2.0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该种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施工性能;粘结剂是用含Al2O3为50%的高铝水泥按照重量配比1∶1~1.5的比例配以膨润土混合,通过混合后,提高产品的附着性,固化和烧结性好,增强抗剥落性和耐侵蚀性强等性能。
本修复料最适合应用在热炉修补,可以累计形成10cm左右的喷补厚度,便于修补严重磨损的区域。采用磷酸盐合成添加剂,配以辅助粘结剂等,使喷补料硬化时间适宜,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施工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修复材料是碱性耐火材料,本发明的配方组分选择合理,组分力度分布也比较合理,可以保证在较低的回弹率下保持了较高的抗侵蚀性和抗剥落性,而且本发明新型修复材料随温度的变化性能比较稳定,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比较高,有较高的高、中、低温强度,适合于钢厂钢包喷补之用。同时还具有以下有点:1、在喷补量大的情况下,修补时落料少,操作方便,修补时间短。2、加水量低,在8~12%,对炉衬负面影响小,气孔率低。3、本材料结合强度高,耐磨性和耐侵蚀性好。4、适用范围广,主要应用于热态修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4见下表

  镁砂%  磷酸盐合成添加剂%  粘结剂% 本发明  85~90  5~8  4~7 实施例1  85  8  7 实施例2  86  7  6 实施例3  88  6  6 实施例4  90  5  5

主要检测指标如下:

使用时炼钢厂正在冶炼品种钢,品种钢钢水对渣线部分的侵蚀比较大,对钢包内衬表面的冲刷较强。渣线部分经侵蚀造成的凹槽约有60~100毫米宽、40~60毫米深。对渣线下400~600毫米宽一周进行喷补,加大了喷补量。重点观察渣线部分凹槽内喷补料结合状态,没有发现结合不牢、落料现象。大范围喷补没有发现脱落现象。钢包返回做第二次喷补前观察前一次喷补料经钢水冲刷、侵蚀后的状态,没有发现渣线部分喷补料脱落现象。对比观察喷补效果,喷补料的结合状态、表面成形状态没有发现差异:经注入钢水使用一个周期返回后观察:没有发现差异,没有发现大面积脱落现象,侵蚀现象也在控制之中。现场操作人员确认没有发现明显需要改进的缺陷性状态。现场喷补试验时未发现堵枪、“发烟、流淌和剥落现象,附着率约90%。试验钢包经使用3-5炉,最多8炉以后仍可观察到残留的喷补料,并保证喷补部位的安全使用,表明喷补料抗渣性和耐侵蚀性能优异。喷补过的钢包按正常周转。使原本在没有喷补措施时需要停用进行小修或中修的钢包能在热态喷补修补后继续使用,并达到平均包龄水平。改善了原来由局部耐火材料的损毁情况决定钢包使用寿命、其余部位耐火材料“物不能尽其用”的情况,对提高钢包使用寿命、保证钢包正棠周转、降低钢包耐火材料消耗有显著效果。

钢包内衬修复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包内衬修复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包内衬修复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包内衬修复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包内衬修复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包内衬修复的材料,主要解决现有喷补料修复内衬存在的附着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的镁砂,58的磷酸盐合成添加剂,47的粘结剂。本发明主要应用在炼钢厂使用的钢包的内衬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