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2625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6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38899.4

申请日:

2011.11.01

公开号:

CN102465479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B 23/04申请日:20111101|||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B 23/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村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京都登记生效日:20130415|||公开

IPC分类号:

E01B23/04

主分类号:

E01B23/04

申请人:

村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伊藤靖久

地址:

日本京都

优先权:

2010.11.15 JP 255375/2010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徐殿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中继装置,保护跨不同的地基铺设的轨道,避免地震等的摇动。其具备:连接轨道(101),具有供台车(200)行驶的行驶面(110),并具有相对于行驶方向倾斜地设置的第一端缘(111)和与第一端缘(111)的倾斜相反地倾斜设置的第二端缘(112);2个接头(102),能够以旋转轴旋转地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地基(300)上,该旋转轴被假想配置为沿着行驶面(110)与行驶方向交叉;以及多个直动引导器(103),在连接轨道(101)的端缘附近,将接头(102)和连接轨道(101)连接为能够在沿着第一端缘以及第二端缘的方向上滑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继装置, 供台车行驶, 对设置于第一地基的第一轨道与设置于第二地基的第 二轨道进行中继,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连接轨道, 具有供台车行驶的行驶面, 并具有第一端缘和第二端缘, 所述第一端缘是台 车行驶的方向即行驶方向的端缘、 相对于与上述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倾斜设置, 所述第 二端缘与上述第一端缘的倾斜相反地被倾斜设置 ; 第一接头, 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一地基上, 该第一旋转轴被假想地 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 ; 第二接头, 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二地基上, 该第二旋转轴被假想地 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 ; 第一直动引导器, 将上述第一接头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一端缘的 方向上滑动 ; 以及 第二直动引导器, 将上述第二接头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二端缘的 方向上滑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记载的中继装置, 其中, 还具备 : 第一旋转机构, 对上述第一地基与上述第一接头进行连接, 具备与上述第一旋转轴同 轴地配置的第一轴体、 和将上述第一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滑动轴承 ; 以及 第二旋转机构, 将上述第二地基与上述第二接头进行连接, 具备与上述第二旋转轴同 轴地配置的第二轴体、 和将上述第二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滑动轴承, 上述第一旋转机构为, 在上述第一轴体与上述第一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一间隙, 该第 一间隙允许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 上述第二旋转机构为, 在上述第二轴体与上述第二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二间隙, 该第 二间隙允许与上述第二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
3: 如权利要求 1 或权利要求 2 所记载的中继装置, 其中, 还具备如下的连接引导轨道 : 沿着行驶方向配置, 并对台车的行驶进行引导, 具有一部 分被配置成在与行驶面垂直方向上重合为层状的第一引导器和第二引导器, 在上述第一引导器以及上述第二引导器的一方上设置有槽, 在另一方上设置有能够与 上述槽滑动地卡合的卡合突起。
4: 如权利要求 1 或权利要求 2 所记载的中继装置, 其中, 上述第一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一连接销与上述第一接头连接, 上述第二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二连接销与上述第二接头连接。

说明书


中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装置, 对在不同的地基上铺设的轨道之间进行中继, 该轨道 是对在对于不同的地基分别建设的建筑物之间行驶的台车进行引导的轨道等。
     背景技术 以往, 已知一种搬送系统, 在仓库内铺设轨道, 使用在该轨道上自动地行驶的行驶 车, 来搬送货物。在这种仓库中, 在由于地震而在沿着轨道的方向上产生摇动的情况下, 存 在的问题为 : 在压缩的方向上对轨道作用较大的力, 轨道整体弯曲或者破损。
     因此, 在专利文献 1 中记载有与中继轨道相关的发明, 当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压缩 力时, 该中继轨道从轨道脱离。由此, 在由于地震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压缩力时, 中继轨道 从轨道脱离, 因此能够避免轨道整体的弯曲以及破损。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10-25003 号公报
     然而, 有时由于增设等而将轨道跨在不同的地基上所建设的建筑物之间进行铺 设, 但是当在这种状况下发生地震时, 不同的地基进行不同的活动, 因此轨道在建筑物之间 复杂地摇动。
     因此, 如以往的技术那样仅避免在压缩方向上产生的力, 是很难避免轨道弯曲以 及破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装置, 能够对跨在不 同的地基之间所铺设的轨道进行保护, 避免地震等的摇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中继装置为, 供台车行驶, 对设置于第一地基的第一 轨道与设置于第二地基的第二轨道进行中继,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连接轨道, 具有供台车行 驶的行驶面, 并具有第一端缘和第二端缘, 所述第一端缘是台车行驶的方向即行驶方向的 端缘、 相对于与上述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端缘与上述第一端缘的倾 斜相反地被倾斜设置 ; 第一接头, 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一地基上, 该第一 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 ; 第二接头, 能 够以第二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二地基上, 该第二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成沿着上述连 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 ; 第一直动引导器, 将上述第一接头和上述连接轨 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一端缘的方向上滑动 ; 以及第二直动引导器, 将上述第二接头 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二端缘的方向上滑动。
     由此, 不仅能够对应于由于地震等而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行驶方向上错位地活 动的情况、 以及在水平面内与行驶方向垂直地错位而活动的情况, 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地活 动的情况下, 中继装置维持第一轨道的端部与第二轨道的端部的连接状态并且允许上述错 位, 如果错位消失则连接轨道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配置。
     并且, 还可以具备 : 第一旋转机构, 对上述第一地基与上述第一接头进行连接, 具
     备与上述第一旋转轴同轴地配置的第一轴体、 和将上述第一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滑 动轴承 ; 以及第二旋转机构, 将上述第二地基与上述第二接头进行连接, 具备与上述第二旋 转轴同轴地配置的第二轴体、 和将上述第二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滑动轴承 ; 上述第 一旋转机构为, 在上述第一轴体与上述第一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一间隙, 该第一间隙允许 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 上述第二旋转机构为, 在上述第二 轴体与上述第二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二间隙, 该第二间隙允许与上述第二旋转轴交叉的方 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
     由此, 即使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产生了更复杂的错位、 例如扭转方向的错 位的情况下, 也能够通过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来允许该错位, 如果错位消失则轴体和轴 承返回为稳定的配置状态, 由此使连接轨道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并且, 还可以具备如下的连接引导轨道 : 沿着行驶方向配置, 并对台车的行驶进 行引导, 具有一部分被配置成在与行驶面垂直方向上重合为层状的第一引导器和第二引导 器, 在上述第一引导器以及上述第二引导器的一方上设置有槽, 在另一方上设置有能够与 上述槽滑动地卡合的卡合突起。
     由此, 对于引导台车的导轨, 也能够通过连接导轨来允许因地震等而产生的错位。
     并且, 也可以为, 上述第一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一连接销与 上述第一接头连接, 上述第二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二连接销与上述第 二接头连接。
     由此, 在导轨的端部彼此在水平面内与行驶方向垂直地错位而活动的情况下, 也 能够对应。
     发明的效果 :
     根据本发明, 即使在铺设在不同的地基上的轨道由于地震等而复杂地错位活动, 中继机构也能够允许该错位, 当摇动消失时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 1 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侧面表示的平面图。 图 2 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上方表示的平面图。 图 3 是表示中继装置的立体图。 图 4 是表示将连接轨道 101 取下的状态的中继装置的立体图。 图 5 是从上方表示连接轨道的平面图。 图 6 是表示接头 ( 第一接头 ) 的立体图。 图 7 是从侧面表示旋转机构 104 的平面图。 图 8 是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 图 9 是分解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 100 中继装置 101 连接轨道 102 接头 103 直动引导器104 旋转机构 105 连接导轨 110 行驶面 111 第一端缘 112 第二端缘 121 第一接头 122 第二接头 123 行驶部 131 第一直动引导器 132 第二直动引导器 140 轴体 141 第一旋转机构 142 第二旋转机构 143 第一轴体 145 第二轴体 148 间隙 150 连接销 151 第一引导器 152 第二引导器 153 槽 154 卡合突起 155 第一连接销 156 第二连接销 200 台车 201 导辊 210 轨道 211 第一轨道 212 第二轨道 300 地基 301 第一地基 302 第二地基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中继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 以下的实施方式 不过是表示本发明的中继装置的一例。因此, 本发明将以下的实施方式作为参考而通过请 求范围的描述来划定范围, 而不仅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 1 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侧面表示的平面图。
     图 2 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上方表示的平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 中继装置 100 为如下装置 : 台车 200 在轨道 210 上行驶, 对第一地基 301 上设置的第一轨道 211 和第二地基 302 上设置的第二轨道 212 进行中继。
     另外, 有时将第一轨道 211 和第二轨道 212 等统称地记载为轨道 210。并且, 有时 将第一地基 301 和第二地基 302 等统称地记载为地基 300。
     作为台车 200, 在本发明中不特别地限定, 但是能够例示出 : 在轨道 210 上行驶并 自动地搬送货物的搬送车 ; 能够在轨道 210 上行驶并且将所保持的货物搬送到高处的堆装 起重机 ; 以悬吊在建筑物的顶棚附近所配设的轨道 210 上的状态行驶并搬送货物的桥式行 驶车等。
     地基 300 是成为建筑物的基座的构造物, 是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等铺设在地面上的 构造物。地基 300 例如为, 在建设工厂等的建筑物的情况下、 根据建筑物的大小来铺设, 在 之前所建设的建筑物附近建设其他建筑物的情况下、 与其他的地基 300 相独立地铺设。
     图 3 是表示中继装置的立体图。
     图 4 是表示将连接轨道 101 取下的状态的中继装置的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 中继装置 100 具备连接轨道 101、 接头 102 以及直动引导器 103。并 且,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中继装置 100 具备旋转机构 104 和连接导轨 105。
     图 5 是从上方表示连接轨道的平面图。
     连接轨道 101 为板状的部件, 被配置成在第一轨道 211 和第二轨道 212 之间成为 一系列的轨道 210, 与轨道 210 同样具有供台车 200 行驶的行驶面。并且, 具有 : 第一端缘 111, 是台车 200 行驶的方向即行驶方向 ( 该图中的左右方向 ) 的端缘, 相对于行驶方向倾 斜地设置 ; 和第二端缘 112, 与第一端缘 111 的倾斜相反地倾斜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连接轨道 101 的行驶面 110 的形状成为等腰梯形, 但并非 一定是等腰梯形。
     图 6 是表示接头 ( 第一接头 ) 的立体图。
     接头 102 是能够通过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地基 300 上的部件, 该旋转轴被假想地 配置为沿着连接轨道 101 的行驶面而与台车 200 的行驶方向交叉。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中继装置 100 具备 : 第一接头 121, 围绕作为旋转轴的第一旋转轴 A1 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 一地基 301 上 ; 和第二接头 122, 围绕作为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 A2 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二 地基 302 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接头 102 为了与地基 300 能够旋转地连接而具备旋转机 构 104。
     旋转机构 104 是具备与旋转轴 A 同轴地配置的轴体 140 和将轴体 140 保持为能够 旋转的滑动轴承 149 的机构, 是将地基 300 与接头 102 能够旋转地连接的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中继装置 100 作为接头 102 具备第一接头 121 和第二接 头 122。并且, 第一接头 121 具备作为旋转机构 104 的第一旋转机构 141, 该第一旋转机构 141 具备作为轴体 140 的第一轴体 143 和作为滑动轴承 149 的第一滑动轴承 144。另一方 面, 第二接头 122 具备作为旋转机构 104 的第二旋转机构 142, 该第二旋转机构 142 具备作 为轴体 140 的第二轴体 145 和作为滑动轴承 149 的第二滑动轴承 146。另外, 第二接头 122 虽然未图示, 但是与图 6 中的第一接头 121 成为镜面对称。
     图 7 是从侧面表示旋转机构 104 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 在滑动轴承 149 与轴体 140 之间设置有间隙 148。间隙 148 是在旋转机构 104 中允许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连接轨道 101 的偏移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 下, 在第一旋转机构 141 中作为间隙 148 设置有第一间隙, 在第二旋转机构 142 中作为间隙 148 设置有第二间隙。并且, 间隙 148 成为比 JIS( 日本工业标准 ) 中规定的滑动轴承的间 隙 ( 公差 ) 大的值。其用于允许连接轨道 101 的较大偏移。另一方面, 在通常的静止状态 下, 如该图所示, 滑动轴承 149 和轴体 140, 铅直方向的上部彼此 ( 或者下部彼此 ) 之间接 触, 因此与间隙 148 的大小无关, 能够将连接轨道 101 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并且,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接头 102 具备行驶部 123。行驶部 123 配置在连接 轨道 101 和轨道 210 之间, 与连接轨道 101 相对的端缘, 沿着连接轨道 101 的第一端缘 111 或者第二端缘 112 而相对于行驶方向倾斜地设置, 与轨道 210 相对的端缘, 沿着轨道 210 的 端缘而相对于行驶方向垂直地设置。
     接头 102 具备行驶部 123, 因此不需要沿着连接轨道 101 的端缘而将轨道 210 的端 缘倾斜地切断, 能够容易地进行中继装置 100 的铺设。
     并且, 接头 102 上设置有连接销 150。连接销 150 是沿着铅直方向延伸配置的销, 是用于将后述的连接引导器保持为能够旋转的部件。
     直动引导器 103 是将接头 102 和连接轨道 101 连接为能够在沿着连接轨道 101 的 第一端缘 111 或者第二端缘 112 的方向上滑动的机构部。直动引导器 103 一般被称为直线 引导器, 由滑动单元和轨道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在第一接头 121 与连接轨道 101 之间, 安装有沿着第一端 缘 111 配置的第一直动引导器 131, 在第二接头 122 与连接轨道 101 之间, 安装有沿着第二 端缘 112 配置的第二直动引导器 132。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直动引导器 103 对于第一接头 121 以及第二接头 122 分别各安装有 1 个, 但是也可以将直动引导器 103 对于第一接头 121 以及第二接头 122 分别平行地安装多个。由此, 接头 102 与连接轨道 101 要向扭转方向错位的力分散地施加 给各直动引导器 103, 能够保护直动引导器 103 不会破损等。
     图 8 是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
     图 9 是分解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
     连接导轨 105 为如下的轨道 : 沿着台车 200 的行驶方向配置, 通过与台车 200 所具 备的导辊 201 等卡合, 由此对台车 200 的行驶进行引导。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连接导轨 105 为如下的轨道 : 具有第一引导器 151 和第二引导器 152, 该第一引导器 151 和第二引导 器 152 的一部分被配置成, 在与连接轨道 101 的行驶面 110 垂直的方向上层状地重叠。并 且, 在第二引导器 152 上设置有沿着行驶方向延伸的槽 153, 在第一引导器 151 上设置有与 槽 153 能够在行驶方向上滑动地卡合的卡合突起 154。
     如此, 通过使连接导轨 105 能够伸缩, 由此能够通过连接导轨来允许因地震等而 产生的错位。
     并且, 第一引导器 151 经由相对于连接轨道 101 的行驶面 110 垂直地延伸的作为 连接销 150 的第一连接销 155 与第一接头 121 连接, 第二引导器 152 经由相对于行驶面 110 垂直地延伸的第二连接销 156 与第二接头 122 连接。
     如上所述, 连接导轨 105 通过连接销 150 与接头 102 连接, 由此连接导轨 105 还能 够允许水平面内的摇动。并且, 接头 102 能够以旋转轴 A 为中心进行旋转, 因此即使在因地
     震等而在第一地基 301 以及第二地基 302 之间产生了复杂的错位的情况下, 连接导轨 105 也能够允许该错位, 并避免连接导轨 105 的破损。
     通过使用以上那样的中继装置 100, 即使在因地震等而第一地基 301 和第二地基 302 向不同方向摇动的情况下, 跨第一地基 301 和第二地基 302 铺设的中继装置 100 根据该 摇动来进行变形, 由此能够避免中继装置 100 本身破损。并且, 在地基 300 的摇动结束了的 情况下, 中继装置 100 能够使自身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另外,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任意地 组合、 并且将几个构成要素除去而实现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 且,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 即请求范围所记载的词语表示的含义的范 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实施各种变形而得到变形例也包含于本发明中。
     并且, “沿着” 等词语以允许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程度的误差 ( 扩大 ) 的含义来 使用。即, “沿着” 这个词语以包含平行或者一致、 并包含与平行或者一致接近的扭转或者交 叉的含义来使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跨多个地基铺设的轨道上。

中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继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5479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5479ACN102465479A21申请号201110338899422申请日20111101255375/201020101115JPE01B23/0420060171申请人村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地址日本京都72发明人伊藤靖久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徐殿军54发明名称中继装置57摘要一种中继装置,保护跨不同的地基铺设的轨道,避免地震等的摇动。其具备连接轨道101,具有供台车200行驶的行驶面110,并具有相对于行驶方向倾斜地设置的第一端缘111和与第一端缘111的倾斜相反地倾斜。

2、设置的第二端缘112;2个接头102,能够以旋转轴旋转地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地基300上,该旋转轴被假想配置为沿着行驶面110与行驶方向交叉;以及多个直动引导器103,在连接轨道101的端缘附近,将接头102和连接轨道101连接为能够在沿着第一端缘以及第二端缘的方向上滑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1页21一种中继装置,供台车行驶,对设置于第一地基的第一轨道与设置于第二地基的第二轨道进行中继,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轨道,具有供台车行驶的行驶面,并具有第一端缘和第二端缘,所述第一端缘是。

3、台车行驶的方向即行驶方向的端缘、相对于与上述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端缘与上述第一端缘的倾斜相反地被倾斜设置;第一接头,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一地基上,该第一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第二接头,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二地基上,该第二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第一直动引导器,将上述第一接头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一端缘的方向上滑动;以及第二直动引导器,将上述第二接头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二端缘的方向上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中继装置,其中,还具备第一。

4、旋转机构,对上述第一地基与上述第一接头进行连接,具备与上述第一旋转轴同轴地配置的第一轴体、和将上述第一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滑动轴承;以及第二旋转机构,将上述第二地基与上述第二接头进行连接,具备与上述第二旋转轴同轴地配置的第二轴体、和将上述第二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滑动轴承,上述第一旋转机构为,在上述第一轴体与上述第一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允许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上述第二旋转机构为,在上述第二轴体与上述第二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允许与上述第二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中继装置,其中,还具备。

5、如下的连接引导轨道沿着行驶方向配置,并对台车的行驶进行引导,具有一部分被配置成在与行驶面垂直方向上重合为层状的第一引导器和第二引导器,在上述第一引导器以及上述第二引导器的一方上设置有槽,在另一方上设置有能够与上述槽滑动地卡合的卡合突起。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中继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一连接销与上述第一接头连接,上述第二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二连接销与上述第二接头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465479A1/6页3中继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装置,对在不同的地基上铺设的轨道之间进行中继,该轨道是对在对于不同的地基分别建设的建。

6、筑物之间行驶的台车进行引导的轨道等。背景技术0002以往,已知一种搬送系统,在仓库内铺设轨道,使用在该轨道上自动地行驶的行驶车,来搬送货物。在这种仓库中,在由于地震而在沿着轨道的方向上产生摇动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为在压缩的方向上对轨道作用较大的力,轨道整体弯曲或者破损。0003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与中继轨道相关的发明,当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压缩力时,该中继轨道从轨道脱离。由此,在由于地震而对轨道产生较大的压缩力时,中继轨道从轨道脱离,因此能够避免轨道整体的弯曲以及破损。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5003号公报0005然而,有时由于增设等而将轨道跨在不同的地基上所建设的建筑物之间进行铺。

7、设,但是当在这种状况下发生地震时,不同的地基进行不同的活动,因此轨道在建筑物之间复杂地摇动。0006因此,如以往的技术那样仅避免在压缩方向上产生的力,是很难避免轨道弯曲以及破损的。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装置,能够对跨在不同的地基之间所铺设的轨道进行保护,避免地震等的摇动。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中继装置为,供台车行驶,对设置于第一地基的第一轨道与设置于第二地基的第二轨道进行中继,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轨道,具有供台车行驶的行驶面,并具有第一端缘和第二端缘,所述第一端缘是台车行驶的方向即行驶方向的端缘、相对于与上述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倾斜设置。

8、,所述第二端缘与上述第一端缘的倾斜相反地被倾斜设置;第一接头,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一地基上,该第一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第二接头,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二地基上,该第二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成沿着上述连接轨道的行驶面与台车的行驶方向交叉;第一直动引导器,将上述第一接头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一端缘的方向上滑动;以及第二直动引导器,将上述第二接头和上述连接轨道连接成能够在沿着上述第二端缘的方向上滑动。0009由此,不仅能够对应于由于地震等而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行驶方向上错位地活动的情况、以及在水平面内与行驶方向垂直地错。

9、位而活动的情况,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地活动的情况下,中继装置维持第一轨道的端部与第二轨道的端部的连接状态并且允许上述错位,如果错位消失则连接轨道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配置。0010并且,还可以具备第一旋转机构,对上述第一地基与上述第一接头进行连接,具说明书CN102465479A2/6页4备与上述第一旋转轴同轴地配置的第一轴体、和将上述第一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滑动轴承;以及第二旋转机构,将上述第二地基与上述第二接头进行连接,具备与上述第二旋转轴同轴地配置的第二轴体、和将上述第二轴体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滑动轴承;上述第一旋转机构为,在上述第一轴体与上述第一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允许与上述。

10、第一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上述第二旋转机构为,在上述第二轴体与上述第二滑动轴承之间具备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允许与上述第二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上述连接轨道的偏移。0011由此,即使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产生了更复杂的错位、例如扭转方向的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来允许该错位,如果错位消失则轴体和轴承返回为稳定的配置状态,由此使连接轨道恢复为原来的状态。0012并且,还可以具备如下的连接引导轨道沿着行驶方向配置,并对台车的行驶进行引导,具有一部分被配置成在与行驶面垂直方向上重合为层状的第一引导器和第二引导器,在上述第一引导器以及上述第二引导器的一方上设置有槽,在另。

11、一方上设置有能够与上述槽滑动地卡合的卡合突起。0013由此,对于引导台车的导轨,也能够通过连接导轨来允许因地震等而产生的错位。0014并且,也可以为,上述第一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一连接销与上述第一接头连接,上述第二引导器经由相对于行驶面垂直地延伸的第二连接销与上述第二接头连接。0015由此,在导轨的端部彼此在水平面内与行驶方向垂直地错位而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0016发明的效果0017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铺设在不同的地基上的轨道由于地震等而复杂地错位活动,中继机构也能够允许该错位,当摇动消失时恢复为原来的状态。附图说明0018图1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侧面表示的平面。

12、图。0019图2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上方表示的平面图。0020图3是表示中继装置的立体图。0021图4是表示将连接轨道101取下的状态的中继装置的立体图。0022图5是从上方表示连接轨道的平面图。0023图6是表示接头第一接头的立体图。0024图7是从侧面表示旋转机构104的平面图。0025图8是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0026图9是分解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0027符号说明0028100中继装置0029101连接轨道0030102接头0031103直动引导器说明书CN102465479A3/6页50032104旋转机构0033105连接导轨0034110行驶面0035111第一端缘。

13、0036112第二端缘0037121第一接头0038122第二接头0039123行驶部0040131第一直动引导器0041132第二直动引导器0042140轴体0043141第一旋转机构0044142第二旋转机构0045143第一轴体0046145第二轴体0047148间隙0048150连接销0049151第一引导器0050152第二引导器0051153槽0052154卡合突起0053155第一连接销0054156第二连接销0055200台车0056201导辊0057210轨道0058211第一轨道0059212第二轨道0060300地基0061301第一地基0062302第二地基具体实施方式。

14、006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中继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不过是表示本发明的中继装置的一例。因此,本发明将以下的实施方式作为参考而通过请求范围的描述来划定范围,而不仅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0064图1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侧面表示的平面图。0065图2是将中继装置与轨道以及地基一起从上方表示的平面图。0066如这些图所示,中继装置100为如下装置台车200在轨道210上行驶,对第一地说明书CN102465479A4/6页6基301上设置的第一轨道211和第二地基302上设置的第二轨道212进行中继。0067另外,有时将第一轨道211和第二轨道212等统称地记载为。

15、轨道210。并且,有时将第一地基301和第二地基302等统称地记载为地基300。0068作为台车200,在本发明中不特别地限定,但是能够例示出在轨道210上行驶并自动地搬送货物的搬送车;能够在轨道210上行驶并且将所保持的货物搬送到高处的堆装起重机;以悬吊在建筑物的顶棚附近所配设的轨道210上的状态行驶并搬送货物的桥式行驶车等。0069地基300是成为建筑物的基座的构造物,是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等铺设在地面上的构造物。地基300例如为,在建设工厂等的建筑物的情况下、根据建筑物的大小来铺设,在之前所建设的建筑物附近建设其他建筑物的情况下、与其他的地基300相独立地铺设。0070图3是表示中继装置的立。

16、体图。0071图4是表示将连接轨道101取下的状态的中继装置的立体图。0072如该图所示,中继装置100具备连接轨道101、接头102以及直动引导器10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0具备旋转机构104和连接导轨105。0073图5是从上方表示连接轨道的平面图。0074连接轨道101为板状的部件,被配置成在第一轨道211和第二轨道212之间成为一系列的轨道210,与轨道210同样具有供台车200行驶的行驶面。并且,具有第一端缘111,是台车200行驶的方向即行驶方向该图中的左右方向的端缘,相对于行驶方向倾斜地设置;和第二端缘112,与第一端缘111的倾斜相反地倾斜地设置。0075。

17、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接轨道101的行驶面110的形状成为等腰梯形,但并非一定是等腰梯形。0076图6是表示接头第一接头的立体图。0077接头102是能够通过旋转轴旋转地安装在地基300上的部件,该旋转轴被假想地配置为沿着连接轨道101的行驶面而与台车200的行驶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0具备第一接头121,围绕作为旋转轴的第一旋转轴A1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地基301上;和第二接头122,围绕作为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A2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二地基302上。0078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接头102为了与地基300能够旋转地连接而具备旋转机构104。0079旋转机构104是具备与。

18、旋转轴A同轴地配置的轴体140和将轴体140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滑动轴承149的机构,是将地基300与接头102能够旋转地连接的机构。008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0作为接头102具备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122。并且,第一接头121具备作为旋转机构104的第一旋转机构141,该第一旋转机构141具备作为轴体140的第一轴体143和作为滑动轴承149的第一滑动轴承144。另一方面,第二接头122具备作为旋转机构104的第二旋转机构142,该第二旋转机构142具备作为轴体140的第二轴体145和作为滑动轴承149的第二滑动轴承146。另外,第二接头122虽然未图示,但是与图6中的第一接。

19、头121成为镜面对称。0081图7是从侧面表示旋转机构104的平面图。0082如该图所示,在滑动轴承149与轴体140之间设置有间隙148。间隙148是在旋转说明书CN102465479A5/6页7机构104中允许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的连接轨道101的偏移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一旋转机构141中作为间隙148设置有第一间隙,在第二旋转机构142中作为间隙148设置有第二间隙。并且,间隙148成为比JIS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的滑动轴承的间隙公差大的值。其用于允许连接轨道101的较大偏移。另一方面,在通常的静止状态下,如该图所示,滑动轴承149和轴体140,铅直方向的上部彼此或者下部彼此之。

20、间接触,因此与间隙148的大小无关,能够将连接轨道101保持在一定的高度。008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接头102具备行驶部123。行驶部123配置在连接轨道101和轨道210之间,与连接轨道101相对的端缘,沿着连接轨道101的第一端缘111或者第二端缘112而相对于行驶方向倾斜地设置,与轨道210相对的端缘,沿着轨道210的端缘而相对于行驶方向垂直地设置。0084接头102具备行驶部123,因此不需要沿着连接轨道101的端缘而将轨道210的端缘倾斜地切断,能够容易地进行中继装置100的铺设。0085并且,接头102上设置有连接销150。连接销150是沿着铅直方向延伸配置的销,是用于将。

21、后述的连接引导器保持为能够旋转的部件。0086直动引导器103是将接头102和连接轨道101连接为能够在沿着连接轨道101的第一端缘111或者第二端缘112的方向上滑动的机构部。直动引导器103一般被称为直线引导器,由滑动单元和轨道构成。0087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一接头121与连接轨道101之间,安装有沿着第一端缘111配置的第一直动引导器131,在第二接头122与连接轨道101之间,安装有沿着第二端缘112配置的第二直动引导器132。008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直动引导器103对于第一接头121以及第二接头122分别各安装有1个,但是也可以将直动引导器103对于第一接头121。

22、以及第二接头122分别平行地安装多个。由此,接头102与连接轨道101要向扭转方向错位的力分散地施加给各直动引导器103,能够保护直动引导器103不会破损等。0089图8是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0090图9是分解表示连接导轨的立体图。0091连接导轨105为如下的轨道沿着台车200的行驶方向配置,通过与台车200所具备的导辊201等卡合,由此对台车200的行驶进行引导。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接导轨105为如下的轨道具有第一引导器151和第二引导器152,该第一引导器151和第二引导器152的一部分被配置成,在与连接轨道101的行驶面110垂直的方向上层状地重叠。并且,在第二引导器152上设置。

23、有沿着行驶方向延伸的槽153,在第一引导器151上设置有与槽153能够在行驶方向上滑动地卡合的卡合突起154。0092如此,通过使连接导轨105能够伸缩,由此能够通过连接导轨来允许因地震等而产生的错位。0093并且,第一引导器151经由相对于连接轨道101的行驶面110垂直地延伸的作为连接销150的第一连接销155与第一接头121连接,第二引导器152经由相对于行驶面110垂直地延伸的第二连接销156与第二接头122连接。0094如上所述,连接导轨105通过连接销150与接头102连接,由此连接导轨105还能够允许水平面内的摇动。并且,接头102能够以旋转轴A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即使在因地说明。

24、书CN102465479A6/6页8震等而在第一地基301以及第二地基302之间产生了复杂的错位的情况下,连接导轨105也能够允许该错位,并避免连接导轨105的破损。0095通过使用以上那样的中继装置100,即使在因地震等而第一地基301和第二地基302向不同方向摇动的情况下,跨第一地基301和第二地基302铺设的中继装置100根据该摇动来进行变形,由此能够避免中继装置100本身破损。并且,在地基300的摇动结束了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00能够使自身恢复为原来的形状。0096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任意地组合、并且将几个构成要素除去而实现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

25、以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即请求范围所记载的词语表示的含义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实施各种变形而得到变形例也包含于本发明中。0097并且,“沿着”等词语以允许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程度的误差扩大的含义来使用。即,“沿着”这个词语以包含平行或者一致、并包含与平行或者一致接近的扭转或者交叉的含义来使用。0098工业实用性0099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跨多个地基铺设的轨道上。说明书CN102465479A1/5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65479A2/5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65479A103/5页11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65479A114/5页12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465479A125/5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2465479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