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及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及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详细而言, 涉及一 种含有具有挠性的片材和在该片材上所形成的结构体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及片材结 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 已知有各种含有具有挠性的片材和在该片材上形成的结构体的片材结构 体。作为这样的片材结构体的具体例, 可列举例如下述专利文献 1 中公开的采光隔热材料。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的采光隔热材料含有具有透光性的基础片材和在基础片材上 经由树脂制隔垫隔开间隔而层叠的多个透光性片材。就该采光隔热材料而言, 由树脂制隔 垫和透光性片材构成在基础片材上所形成的结构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8-80783 号公报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制作专利文献 1 中所记载的采光隔热材料那样的片材结构体时, 例如专利文献 1 中所记载的那样, 首先, 需要将基础片材固定在工作台上。专利文献 1 中记载了下述内容 : 通过将设置于工作台的定位针插入基础片材, 从而将基础片材固定在工作台上。
但是, 就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基础片材的固定方法而言, 必须将基础片材中插入 定位针的部分除去并废弃。 另外, 在基础片材中插入定位针时, 还可能导致基础片材发生变 形。
例如, 作为将片材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其它方法, 也考虑了使用双面胶带将基础片 材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方法。 根据该方法, 不易损伤基础片材, 而且不需要废弃基础片材的一 部分。
但是, 使用该双面胶带时, 在基础片材上形成结构体之后, 将片材结构体从工作台 上剥离时, 有可能在片材结构体上产生皱纹等。例如, 通过降低双面胶带的粘合性, 可以抑 制在剥离片材结构体时在片材结构体上产生皱纹等。 但是, 此时, 很难将基础片材切实地固 定在工作台上。
而且, 由于双面胶带的粘合性会随着使用而发生经时降低, 因此, 需要对双面胶带 进行定期更换。因此, 使用双面胶带将基础片材固定在工作台上时, 片材结构体的制造困 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制造片材结构体 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及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所述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含有具有 挠性的片材和在该片材上形成的结构体。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是含有具有挠性的片材和在所述片材上形成的 结构体的装置。 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 形成机构、 固定机构和控制装 置。工作台的表面具有固定片材的固定区域。形成机构为在固定于固定区域的片材上形成 结构体的机构。固定机构为将片材固定于固定区域的机构。固定机构具有多孔体、 负压发 生机构及正压发生机构。多孔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固定区域内。多孔体以多孔体的表面与 工作台表面齐平 ( 面一となる ) 的方式设置在工作台上。多孔体具有连续气泡。负压发生 机构为对多孔体赋予负压的机构。正压发生机构为对多孔体赋予正压的机构。控制装置在 通过使负压发生机构产生负压而固定片材之后, 使形成机构形成结构体, 其后, 使正压发生 机构产生正压。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某一特定方面, 多孔体包含第一多孔体和第 二多孔体, 所述第一多孔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位于固定区域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端 部内, 所述第二多孔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位于固定区域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 内。根据该构成, 可以减少昂贵的多孔体的需要量, 并且能够切实地固定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第一及第二多孔体分别具有 细长形状, 第一及第二多孔体分别沿第二方向配置。根据该构成, 可以更切实地固定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片材的平面形状为长向沿着 第一方向的矩形, 第一端部为固定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 第二端部为固定区域的长 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多孔体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三 多孔体,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多孔体配置在固定区域中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区域。 根据该构成, 可以更为切实地固定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多孔体由多孔碳形成。 由此, 多孔体具有高的导电率。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片材带有静电。另外, 多孔体例如与金属 相比为低硬度。由此,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因多孔体而损伤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多孔体的气孔率在 10 体 积%~ 50 体积%的范围内。通过使多孔体的气孔率为 10 体积%以上, 可得到高的抽吸力, 能够更切实地固定片材。另外, 通过使多孔体的气孔率为 50 体积%以下, 即使在多孔体的 一部分上不存在片材的情况下, 也可以牢固地固定片材。 另外, 可以提高多孔体的刚性及硬 度。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片材为树脂片。使用树脂片 的情况下, 对树脂片施加应力时, 树脂片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因此, 本发明在使用树脂片的 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正压发生机构是向多孔体供 给被压缩的离子空气的机构。 此时, 对多孔体赋予正压而拆卸片材时, 能够切实地解除片材 结构体的带电, 因此, 可以更容易地剥下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设有多个多孔体, 多个多孔 体在工作台上配置成矩阵状。根据该构成, 可以更切实地固定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多孔体配置成以第一向量和相对于第一向量倾斜的第二向量为基底向量的矩阵状。根据该构成, 可以更为切实地固定 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具有挠性的片材为树脂片, 结构体具有经由树脂制隔垫而层叠的多个树脂片。形成机构具有排出机构和层叠机构。排 出机构通过将熔融树脂排出至树脂片上来形成树脂制隔垫。 层叠机构在形成有树脂制隔垫 的树脂片上层叠其它树脂片。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其它特定方面, 形成机构还具有温差降低机 构。就温差降低机构而言, 通过在从排出机构排出的熔融树脂与树脂片接触之前进行树脂 片的加热及熔融树脂的冷却中的至少之一, 来降低熔融树脂和排出熔融树脂的树脂片之间 的温差。 根据该构成, 可以抑制树脂片的平坦性的降低, 能够制造出具有高度美观性的片材 结构体。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某一特定方面, 温差降低机构包含进 行熔融树脂的冷却的冷却机构。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冷却机构为冷却辊, 该冷却辊设置成使从排出机构排出的熔融树脂在与树脂片接触之前与该冷却辊的外周面 接触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在冷却辊的外周面形 成有沿周向延伸、 输送熔融树脂的输送槽。 根据该构成, 可以增大冷却辊和熔融树脂的接触 面积。由此, 可以有效地冷却熔融树脂。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温差降低机构包含加 热机构, 该加热机构对排出熔融树脂的树脂片进行加热。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加热机构为热风鼓吹 机构, 该热风鼓吹机构对排出熔融树脂的树脂片鼓吹热风。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片材结构体为相互平 行地形成有多个树脂制隔垫、 且树脂片为透光性片材的采光隔热材料。片材结构体的制造 装置还具备除电机构, 所述除电机构在从排出机构排出的熔融树脂与透光性片材接触之前 对透光性片材进行除电。根据该构成, 能够有效地抑制由透光性片材上带有的静电引起的 熔融树脂的摇移 ( 摇らぐ )。由此, 可以切实地形成直线状的树脂制隔垫, 能够以高的良品 率制造采光隔热材料。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除电机构具有对透光 性片材鼓吹离子空气的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离子空气鼓吹机构在 由层叠机构供给的透光性片材与工作台接触之前, 对透光性片材鼓吹离子空气。根据该构 成, 能够在透光性片材与工作台接触之前对透光性片材进行除电。 由此, 可以将透光性片材 固定在正确的位置。能够在相对于透光性片材为正确的位置上形成树脂制隔垫。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不同的其它特定方面, 离子空气鼓吹机构包 含对透光性片材的一面鼓吹离子空气的第一离子空气鼓吹机构和对透光性片材的另一面 鼓吹离子空气的第二离子空气鼓吹机构。根据该构成, 可以更为切实地对透光性片材进行 除电。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熔融树脂的摇移。
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 装置制造片材结构体的方法。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 通过利用负 压发生装置为多孔体赋予负压, 在工作台的固定区域固定片材的工序 ; 在通过利用负压发 生装置为多孔体赋予负压而在固定区域固定片材的状态下, 在固定的片材上利用形成机构 形成结构体, 得到片材结构体的工序 ; 以及, 在利用正压发生机构为多孔体赋予正压的状态 下, 或在为多孔体赋予正压之后, 将片材结构体从工作台上取下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某一特定方面, 具有挠性的片材为树脂片, 结构体具备经由树脂制隔垫而层叠的多个树脂片。 形成结构体的工序包括隔垫形成工序和 片材层叠工序, 所述隔垫形成工序通过向片材上排出熔融树脂来形成树脂制隔垫, 所述片 材层叠工序在形成有树脂制隔垫的片材上层叠其它片材的片材。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其它特定方面, 在隔垫形成工序中, 通过在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接触之前进行片材的加热及熔融树脂的冷却中的至少之一来降低 熔融树脂和排出熔融树脂的片材之间的温差。
在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特定方面, 片材结构体为相互平行地形 成多个树脂制隔垫、 且树脂片为透光性片材的采光隔热材料。 在形成结构体的工序中, 通过 在对透光性片材除电之后将熔融树脂排出至透光性片材上来形成树脂制隔垫。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 由于使用具有连续气泡的多孔体来固定片材, 因此, 即使在片材的位 置偏离固定区域、 在多孔体的一部分上不存在片材的情况下, 也可以固定片材。由此, 能够 容易地固定片材。 另外, 通过利用正压发生机构产生正压, 能够容易地将片材从工作台上取 下, 并且在取下片材时, 可以抑制片材发生变形。 因此, 根据本发明, 可以容易地制造片材结 构体。
附图说明
图 1 是将采光隔热材料的一部分放大了的简略剖视图。
图 2 是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 3 是工作台的简略平面图。
图 4 是沿图 3 的线 IV-IV 剖切的简略剖视图。
图 5 是沿图 3 的线 V-V 剖切的简略剖视图。
图 6 是用于说明固定基础片材的工序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 7 是将用于说明固定基础片材的工序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放大 了的简略构成图。
图 8 是将用于说明固定基础片材的工序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放大 了的简略构成图。
图 9 是将用于说明固定基础片材的工序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放大 了的简略构成图。
图 10 是将用于说明固定基础片材的工序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放大 了的简略构成图。
图 11 是将用于说明在基础片材上形成树脂制隔垫的工序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放大了的简略构成图。
图 12 是形成有树脂制隔垫的基础片材的简略平面图。
图 13 是第一变形例中的工作台的简略平面图。
图 14 是第二变形例中的工作台的简略平面图。
图 15 是第三变形例中的工作台的简略平面图。
图 16 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 17 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冷却辊的简略立体图。
图 18(a) 是表示熔融树脂的排出量的时间图。图 18(b) 是表示压送泵的压力的时 间图。
图 19 是实施例 1 中制作的采光隔热材料的俯视照片。
图 20 是实施例 2 中制作的采光隔热材料的俯视照片。
图 21 是实施例 3 中制作的采光隔热材料的立体照片。
图 22 是实施例 4 中制作的采光隔热材料的俯视照片。
符号说明
1…制造装置
2…采光隔热材料 2a…基础片材 2b…结构体 2c…树脂制隔垫 2d…片材 10…工作台 10a…工作台的表面 11…驱动机构 12…固定区域 12a…固定区域的第一端部 12b…固定区域的第二端部 13…工作台主体 14、 15…吸附构件 14a、 15a…吸附构件主体 14b、 15b、 16b…多孔体 14c、 15c…连通孔 17…减压泵 18、 19、 23、 24…电磁阀 20…正压发生机构 21…压缩泵 22…离子供给机构 25…固定机构 30…基础片材供给机构 30a…卷30b ~ 30f…输送辊 31…形成机构 32…片材供给机构 32a…卷 32b ~ 32f…输送辊 33…排出喷嘴 33b…加热器 34、 36…吸附机构 35、 37…切刀 38…排出机构 39…升降机构 40…控制装置 41…第一热风鼓吹机构 42…第二热风鼓吹机构 47…第三热风鼓吹机构 48…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3a…第一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3b…第二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4…冷却辊 44a…冷却辊的外周面 44b…输送槽 45…温差降低机构 46…加热机构 49a…第三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9b…第四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50…热熔机 50a…熔融室 51…减压机构 52…气体供给机构 53…配管 54…压送泵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以图 2 所示的制造装置 1 为例对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 明的是,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 1 是用于制造作为片材结构体的一种的采光隔热材料的装 置。另外, 本发明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也可以是用于制造采光隔热材料以外的片材结 构体的装置。另外, 对于在片材上形成的结构体也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 可以与片材一体地 形成结构体。即, 可以利用压制、 蚀刻等处理, 在片材的表面形成结构体。具体而言, 本发明 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可以是用于制造例如透镜阵列片、 偏振片等光学片材、 挠性布线基板等的装置。
( 采光隔热材料 2)
首先, 在对图 2 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 1 进行说明之前, 参照图 1 对利用制 造装置 1 制造的采光隔热材料 2 进行说明。如图 1 所示, 采光隔热材料 2 具备矩形的基础 片材 2a。在基础片材 2a 上形成有结构体 2b。结构体 2b 具有树脂制隔垫 2c 和在基础片材 2a 上经由树脂制隔垫 2c 相互隔开间隔而层叠的多个片材 2d。片材 2a、 2d 具有透光性, 且 由具有挠性的树脂片构成。就该采光隔热材料 2 而言, 其通过树脂制隔垫 2c 在片材 2a、 2d 间形成空气层, 因此可以得到高的隔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基础片材 2a 形成为细长形状。具体而言, 基础片 材 2a 形成为宽 50cm ~ 2m、 长 2m ~ 5m 的矩形。当然, 在本发明中, 对于基础片材的形状尺 寸没有特别限定。基础片材可以是例如椭圆形、 圆形、 长圆形、 多边形等。
另外, 片材 2a 及 2d 只要是具有挠性的片材则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 可以为由树脂 以外的材料构成的片材。
( 制造装置 1)
下面, 参照图 2 ~图 5 对采光隔热材料 2 的制造装置 1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 2 所 示, 制造装置 1 具备工作台 10。工作台 10 被安装在驱动机构 11 上。工作台 10 可利用该 驱动机构 11 在 x 方向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 驱动机构 11 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 驱动机构 11 例如可以由轨道和伺服电动机构成。 如图 3 所示, 在工作台 10 的表面 10a 设有固定基础片材 2a 的固定区域 12。在本 实施方式中, 如上所述, 基础片材 2a 为矩形, 因此, 固定区域 12 也为矩形。固定区域 12 的 长度方向沿着 x 方向 ( 第一方向 )。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工作台 10 具备与驱动机构 11 连接的工作台主体 13 和安装于 工作台主体 13 的矩形的第一及第二吸附构件 14、 15。如图 4 及图 5 所示, 吸附构件 14、 15 具备吸附构件主体 14a、 15a 和设置在吸附构件主体 14a、 15a 上的多孔体 14b、 15b。
吸附构件主体 14a、 15a 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 吸附构件主体 14a、 15a 可以由例如 金属、 合金、 陶瓷等硬质且通气性低的材料形成。 具体而言, 在本实施方式中, 吸附构件主体 14a、 15a 由表面经过了氧化铝膜处理的 Al 形成。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多孔体 14b、 15b 具有细长形状。具体而言, 多孔体 14b、 15b 为 矩形。多孔体 14b、 15b 以多孔体 14b、 15b 的表面与工作台主体 13 的表面齐平的方式设置。
如图 3 所示, 多孔体 14b、 15b 以至少一部分位于固定区域 12 内的方式设置。具体 而言, 多孔体 14b 以其至少一部分位于固定区域 12 的 x 方向的 x1 侧所在的第一端部 12a 内的方式配置。多孔体 14b 在第一端部 12a 内沿 y 方向 ( 第二方向 ) 配置。
多孔体 15b 以其至少一部分位于固定区域 12 的 x 方向的 x2 侧所在的第二端部 12b 内的方式配置。多孔体 15b 在第一端部 12a 内沿 y 方向配置。
多孔体 14b、 15b 为具有连续气泡的多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 多孔体 14b、 15b 由 多孔碳构成, 所述多孔碳基本上由碳构成。
多孔体 14b、 15b 的气孔率优选在 10 体积%~ 50 体积%的范围内, 更优选在 30 体 积%~ 40 体积%的范围内。 多孔体 14b、 15b 的平均气孔径优选为例如 1μm ~ 10μm 左右, 更优选为 3μm ~ 7μm 左右。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中, 所述 “气孔率” 指的是利用阿基
米德法测定的气孔率。
如图 4 及图 5 所示, 在吸附构件 14、 15 中形成有与多孔体 14b、 15b 的背面连接的 连通孔 14c、 15c。如图 2 所示, 该连通孔 14c、 15c 与作为对多孔体 14b、 15b 赋予负压的负 压发生机构的减压泵 17 连接。在减压泵 17 和多孔体 14b、 15b 之间设有电磁阀 18、 19。通 过将这些电磁阀 18、 19 设定为开状态, 可以对多孔体 14b、 15b 赋予负压。另一方面, 电磁阀 18、 19 为闭状态时, 不对多孔体 14b、 15b 供给负压。
另外, 在连通孔 14c、 15c 上连接有对多孔体 14b、 15b 赋予正压的正压发生机构 20。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该正压发生机构 20、 上述多孔体 14b、 15b 以及作为负压发生机构的减 压泵 17 构成将基础片材 2a 固定于固定区域 12 的固定机构 25。
正压发生机构 20 具备供给压缩空气的压缩泵 21、 和配置在压缩泵 21 和连通孔 14c、 15c 之间的离子供给机构 22。利用该离子供给机构 22 对由压缩泵 21 供给的压缩空气 供给离子。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正压发生机构 20 对多孔体 14b、 15b 供给被压缩的离 子空气。
在正压发生机构 20 和连通孔 14c、 15c 之间设有电磁阀 23、 24。通过将这些电磁 阀 23、 24 设定为开状态, 可以对多孔体 14b、 15b 供给被压缩的离子空气。另一方面, 电磁阀 23、 24 为闭状态时, 不对多孔体 14b、 15b 供给被压缩的离子空气。 另外, 在制造装置 1 中设有用于将基础片材 2a 供给至工作台 10 上的基础片材供 给机构 30、 和用于形成结构体 2b 的形成机构 31。基础片材供给机构 30 具备由基础片材 2a 卷装而成的卷 30a、 用于输送由卷 30a 供给的基础片材 2a 的输送辊 30b ~ 30f、 吸附机构 34 及切刀 35。
形成机构 31 具备作为供给片材 2d 的层叠机构的片材供给机构 32 和排出机构 38, 该排出机构 38 具有排出用于形成树脂制隔垫 2c 的树脂的排出喷嘴 33。片材供给机构 32 具备由片材 2d 卷装而成的卷 32a、 用于输送由卷 32a 供给的片材 2d 的输送辊 32b ~ 32f、 吸附机构 36 及切刀 37。
排出机构 38 为用于排出用于形成树脂制隔垫 2c 的熔融树脂的机构。在排出机构 38 上连接有具有压送熔融树脂的压送泵 54 的热熔机 50。由该热熔机 50 向排出机构 38 供 给熔融树脂。热熔机 50 具备用于熔融树脂的熔融室 50a。熔融室 50a 与用于对熔融室 50a 内减压的减压机构 51 和用于向熔融室 50a 供给氮气、 氩气等非活泼气体的气体供给机构 52 相连。利用这些减压机构 51、 气体供给机构 52, 熔融室 50a 设定为经过减压的非活泼气体 氛围。由此可抑制熔融树脂的氧化引起的劣化。另外, 连接熔融室 50a 和排出机构 38 的配 管 53 也被尽可能缩短。由此, 也可以抑制熔融树脂的氧化引起的劣化。
而且, 在制造装置 1 中设有控制装置 40。其图示省略, 但控制装置 40 与制造装置 1 的各设备连接, 以控制各设备。具体而言, 控制装置 40 在通过使减压泵 17 产生负压而将 基础片材 2a 固定于工作台 10 的固定区域 12 之后, 使形成机构 31 在基础片材 2a 上形成结 构体 2b, 其后, 使正压发生机构 20 产生正压, 由此将基础片材 2a 从工作台 10 上取下。
( 采光隔热材料 2 的制造 )
下面, 对采光隔热材料 2 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首先, 控制装置 40 使工作台 10 在 驱动机构 11 作用下从图 1 所示的位置向 x 方向的 x2 侧移动至图 6 及图 7 所示的位置。即, 使工作台 10 移动至使吸附机构 34 的 x 方向 x1 侧端部和多孔体 15b 的 x 方向 x1 侧端部在
x 方向为相同位置。
接着, 如图 8 所示, 控制装置 40 使吸附机构 34 下降, 使基础片材 2a 的端部与多孔 体 15b 的表面密合。接着, 控制装置 40 停止利用吸附机构 34 的吸附, 同时, 将图 2 所示的 电磁阀 24 设定为开状态, 使基础片材 2a 的端部吸附于多孔体 15b。
接着, 控制装置 40 使吸附机构 34 上升, 使吸附机构 34 离开基础片材 2a。其后, 如 图 9 所示, 控制装置 40 使工作台 10 向 x 方向的 x1 侧移动。进而, 在基础片材 2a 被供给至 比工作台 10 的多孔体 14b 的 x 方向的 x2 侧端更靠 x2 侧时, 控制装置 40 使工作台 10 停止 移动。需要说明的是, 在使工作台 10 向 x 方向的 x1 侧移动时, 也可以对卷 30a 施加反张力 (back tension)。由此, 可以有效地抑制基础片材 2a 产生松弛。
接着, 控制装置 40 将电磁阀 23 设定为开状态, 使基础片材 2a 的端部吸附于多孔 体 14b。由此形成在图 3 所示的固定区域 12 吸附有基础片材 2a 的 x1 侧端部和 x2 侧端部 这两者的状态。
接着, 如图 10 所示, 控制装置 40 使吸附机构 34 下降, 使基础片材 2a 的 x2 侧端部 吸附于吸附机构 34。其后, 控制装置 40 在使切刀 35 下降而对基础片材 2a 进行切割之后, 使吸附机构 34 上升。由此完成基础片材 2a 在工作台 10 上的固定。 接着, 控制装置 40 使工作台 10 在驱动机构 11 作用下移动至使工作台 10 的 x1 侧 端部比排出喷嘴 33 更靠 x2 侧的位置。 接着, 一边如图 11 所示地使工作台 10 向 x1 侧移动, 一边从排出喷嘴 33 将树脂排出至基础片材 2a 上。由此, 如图 12 所示, 沿 x 方向在基础片 材 2a 上形成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树脂制隔垫 2c。
接着, 按照与将基础片材 2a 固定于工作台 10 上的要领基本上同样的要领, 将由卷 32a 供给的片材 2d 配置在基础片材 2a 上。具体而言, 首先, 控制装置 40 使工作台 10 移动, 并使固定于工作台 10 上的基础片材 2a 的 x2 侧端部位于吸附机构 36 的下方。接着, 使吸 附机构 36 下降, 使片材 2d 经由树脂制隔垫 2c 与基础片材 2a 粘接。其后, 控制装置 40 使 利用吸附机构 36 对片材 2d 的吸附解除, 使吸附机构 36 上升。接着, 控制装置 40 使工作台 10 向 x2 侧移动, 移动完成后, 在利用吸附机构 36 吸附片材 2d 的状态下利用切刀 37 对片材 2d 进行切割, 由此完成对片材 2d 的配置。
下面, 通过重复多次上述树脂制隔垫 2c 的形成、 片材 2d 的配置, 从而完成图 1 所 示的采光隔热材料 2 的制造。进而, 最后, 控制装置 40 利用正压发生机构 20 将被压缩的离 子空气供给至多孔体 14b、 15b。由此解除利用吸附构件 14、 15 对基础片材 2a 的吸附。其 后, 从工作台 10 上取下采光隔热材料 2。
如以上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基础片材 2a 的固定中使用了多孔体 14b、 15b。 因 此, 即使在例如基础片材 2a 的位置偏移、 多孔体 14b、 15b 的部分表面没有被基础片材 2a 覆 盖的情况下, 也可以切实地固定基础片材 2a。
从在多孔体 14b、 15b 的部分表面没有被基础片材 2a 覆盖的情况下能够更为切实 地固定基础片材 2a 的观点考虑, 多孔体 14b、 15b 的气孔率优选在 10 体积%~ 50 体积%的 范围内。 多孔体 14b、 15b 的气孔率低于 10 体积%时, 可能会导致所得吸附力变小, 进而无法 充分且牢固地固定基础片材 2a。另一方面, 多孔体 14b、 15b 的气孔率高于 50 体积%时, 在 多孔体 14b、 15b 的整个表面被基础片材 2a 覆盖的情况下, 所得吸附力增大。但是, 在多孔 体 14b、 15b 的部分表面没有被基础片材 2a 覆盖的情况下, 所得吸附力的大小倾向于变小。
因此, 在多孔体 14b、 15b 的部分表面没有被基础片材 2a 覆盖的请下, 有时无法充分且牢固 地固定基础片材 2a。
另外, 从在多孔体 14b、 15b 的部分表面没有被基础片材 2a 覆盖的情况下能够更 为切实地固定基础片材 2a 的观点考虑, 多孔体 14b、 15b 的平均气孔径例如优选为 1μm ~ 10μm 左右, 更优选为 3μm ~ 7μm 左右。
另外, 与使用双面胶带固定基础片材的情况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能够容易地 装卸基础片材 2a。因此, 可以容易地对基础片材 2a 的位置偏移加以矫正。
而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将采光隔热材料 2 从工作台 10 上取下之前, 利用正压发 生机构 20 向多孔体 14b、 15b 供给被压缩的离子空气。由此可解除利用吸附构件 14、 15 对 基础片材 2a 的吸附。因此, 可以容易地取下采光隔热材料 2, 在取下采光隔热材料 2 时, 可 以有效地抑制采光隔热材料 2 发生变形。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供给离子空气, 可以 有效地除去基础片材 2a 上带有的静电。由此, 可以更容易地取下采光隔热材料 2。
因此, 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 1, 可以容易且稳定地制造采光隔热材料 2。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针对在取下采光隔热材料 2 之前供给被压缩的 离子空气的情况进行说明, 可以持续供给被压缩的离子空气直到采光隔热材料 2 的取下完 成。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多孔体 14b、 15b 基本上由碳形成。因此, 多孔体 14b、 15b 具有高的导电率。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在基础片材 2a 上带有静电。
另外, 由于多孔体 14b、 15b 基本上由碳形成, 因此, 多孔体 14b、 15b 与例如金属相 比为低硬度。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由多孔体 14b、 15b 对基础片材 2a 造成的损伤。
下面,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 在以下的说明中, 对具 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上共同功能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并省略其说明。
( 第一~第三变形例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如图 3 所示, 对在固定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12a、 12b 设置 多孔体 14b、 15b 的实例进行说明。但是, 在本发明中, 多孔体的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 式的配置。
例如, 如图 13 所示, 可以在设置多孔体 14b、 15b 的同时, 进一步在工作台 10 的 x 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多孔体 16b。
另外, 也可以如图 14 所示地, 将多孔体 14b ~ 16b 以沿着 x 方向的方式配置, 并沿 y 方向排列。即, 可以将多孔体 14b 在工作台 10 的 y1 侧端部沿 x 方向配置, 将多孔体 15b 在工作台 10 的 y2 侧端部沿 x 方向配置, 并将多孔体 16b 在 y 方向的中央部沿 x 方向配置。
另外, 也可以在固定区域 12 的整个面上设置一个多孔体。
另外, 例如也可以如图 15 所示地将多个多孔体 14b 在工作台 10 上配置成矩阵状。 此时, 可以切实地固定基础片材 2a, 并使基础片材 2a 的表面平坦。
具体而言, 在图 15 所示的实例中, 多个多孔体 14b 配置成具有第一向量 V1 和相对 于第一基底向量 V1 倾斜的第二向量 V2 作为基底向量的矩阵状。此时, 可以更为切实地固 定基础片材 2a, 并使基础片材 2a 的表面平坦。
特别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向量 V1 与作为输送方向的 x 方向正交, 第二向量 V2相对于 x 方向倾斜, 多孔体 14b 均匀地配置在 x 方向和 y 方向这两个方向。由此, 可以更为 切实地固定基础片材 2a, 并使基础片材 2a 的表面平坦。
下面, 对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其它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以下的说明 中, 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上共同功能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并省略其说明。
( 第二实施方式 )
图 16 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结构体的制造装置的简略构成图。图 17 为第二 实施方式中的冷却辊的简略立体图。
如图 16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中设有温差降低机构 45。 该温差降低机构 45 是通过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2d 接触之前进行片材 2a、 2d 的加热 及熔融树脂的冷却中的至少之一来降低熔融树脂和排出熔融树脂的片材 2a、 2d 之间的温 差的机构。具体而言, 在本实施方式中, 温差降低机构 45 是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 脂与片材 2a、 2d 接触之前进行片材 2a、 2d 的加热及熔融树脂的冷却这两者的机构。但温差 降低机构 45 也可以是仅进行片材 2a、 2d 的加热及熔融树脂的冷却中的一者的机构。
温差降低机构 45 具有作为冷却机构的冷却辊 44、 和加热机构 46, 所述作为冷却机 构的冷却辊 44 用于将与片材 2a、 2d 接触之前的熔融树脂冷却。冷却辊 44 设置成使从排出 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在与片材 2a、 2d 接触之前与该冷却辊 44 的外周面 44a 接触的方式。 冷却辊 44 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
详细而言, 如图 17 所示, 在冷却辊 44 的外周面 44a 上形成有沿周向形成的多个输 送槽 44b。熔融树脂被导入该输送槽 44b, 利用输送槽 44b 进行输送。
加热机构 46 是对与熔融树脂接触之前的片材 2a、 2d 进行加热的机构。 在本实施方 式中, 加热机构 46 具备第一~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1、 42、 47、 48。第一及第二热风鼓吹机构 41、 42 为用于加热基础片材 2a 的机构。 具体而言, 第一热风鼓吹机构 41 是通过对基础片材 2a 的一侧的面鼓吹热风来加热基础片材 2a 的机构, 第二热风鼓吹机构 42 是通过对基础片 材 2a 的另一侧的面鼓吹热风来加热基础片材 2a 的机构。第三及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7、 48 是用于加热片材 2d 的机构。具体而言, 第三热风鼓吹机构 47 是通过对片材 2d 的一侧的面 鼓吹热风来加热片材 2d 的机构, 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8 是通过对片材 2d 的另一侧的面鼓吹 热风来加热片材 2d 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中设置有作为除电机构的第一~第四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3a、 43b、 49a、 49b。第一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3a 是通过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 基础片材 2a 接触之前对基础片材 2a 的一侧的表面鼓吹离子空气来对基础片材 2a 进行除 电的机构。第二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3b 是通过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基础片 材 2a 接触之前对基础片材 2a 的另一侧的表面鼓吹离子空气来对基础片材 2a 进行除电的 机构。第三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9a 是通过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 2d 接触 之前对片材 2d 的一侧的表面鼓吹离子空气来对片材 2d 进行除电的机构。第四离子空气鼓 吹机构 49b 是通过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 2d 接触之前对片材 2d 的另一 侧的表面鼓吹离子空气来对片材 2d 进行除电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中, 在供给基础片材 2a 时, 通过由控制装置 40 驱动第一及第二热风鼓 吹机构 41、 42 从而对基础片材 2a 的两面鼓吹热风来加热基础片材 2a。另外, 在供给片材 2d 时, 也通过由控制装置 40 驱动第三及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7、 48 从而对片材 2d 的两面鼓吹热风来加热片材 2d。此外, 在隔垫形成工序中, 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沿着形成 于冷却辊 44 外周面的输送槽 44b 被输送至基础片材 2a 上。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从排 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2d 接触之前, 利用温差降低机构 45 来降低熔融树脂 与片材 2a、 2d 之间的温差。因此, 在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2d 接触时, 片材 2a、 2d 不易发生变 形。由此, 可以抑制片材 2a、 2d 的平坦性的降低, 可以制造出具有高度美观性的采光隔热材 料 2。
特别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设有冷却熔融树脂的冷却辊 44 和加热片材 2a、 2d 的第一~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1、 42、 47、 48 这两者, 因此, 可以进一步缩小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2d 之间的温差。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片材 2a、 2d 的平坦性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 并非一定要设置冷却机构和加热机构这两者。 也可以仅设置冷却机构及加热机构中的至少 之一。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冷却辊 44 的外周面 44a 设有输送槽 44b, 熔融树脂在该 输送槽 44b 内通过。由此, 熔融树脂可被有效冷却, 可以进一步缩小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2d 之间的温差。另外, 由于可以抑制熔融树脂的摇移, 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树脂制隔垫 2c 的 迂曲 ( 蛇行 )。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基础片材 2a 的供给工序中, 通过由控制装置 40 驱动第一及第 二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3a、 43b 从而对基础片材 2a 的两面鼓吹离子空气来进行基础片材 2a 的除电。另外, 在片材层叠工序中, 也通过由控制装置 40 驱动第三及第四离子空气鼓吹机 构 49a、 49b 从而对片材 2d 的两面鼓吹离子空气来进行片材 2d 的除电。这样, 在本实施方 式中, 在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2d 接触之前利用除电机构进行片材 2a、 2d 的除电。特别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利用第一~第四离子空气鼓吹机构 43a、 43b、 49a、 49b 进行对片材 2a、 2d 的两面的除电。由此, 可更为切实地进行片材 2a、 2d 的除电。这样, 能够 有效地抑制由片材 2a、 2d 带有静电引起的熔融树脂的摇移。因此, 可以将树脂制隔垫 2c 切 实地形成为直线状。其结果, 可以以高的良品率制造采光隔热材料 2。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片材 2a、 2d 的除电在片材 2a、 2d 与工作台 10 接触之前进 行。由此, 可以将片材 2a、 2d 配置于工作台 10 的正确的位置。因此, 能够在相对于片材 2a、 2d 为正确的位置上形成树脂制隔垫 2c。
需要说明的是, 重复进行片材层叠工序时, 位于最上层的片材 2d 的高度缓慢地升 高。因此, 每次进行片材层叠工序时, 由控制装置 40 驱动升降机构 39, 使片材供给机构 32 的位置缓慢地升高。由此, 可以将片材供给机构 32 和位于最上层的片材 2d 之间的距离保 持一定。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排出喷嘴 33 的附近配置有加热器 33b。利用该加热器 33b 对排出喷嘴 33 进行加热, 使其保持在规定的温度以上。 由此, 可使熔融树脂从排出喷嘴 33 顺利地流出。需要说明的是, 加热器 33b 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由例如电热丝、 红外线照射 机构、 温风排出机构等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采光隔热材料 2 的制造方法中, 需要如图 18 所示地, 从排出 机构 38 间歇地排出熔融树脂。因此, 由控制装置 40 间歇地驱动压送泵 54。此时, 从排出机 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的流量在刚刚排出开始之后和排出结束之前变少。因此, 由刚刚排出 开始之后及排出结束之前的熔融树脂形成的树脂制隔垫 2c 的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变细。
因此, 优选事后将所制造的采光隔热材料 2 中形成由刚刚排出开始之后及排出结束之前的 熔融树脂形成的树脂制隔垫 2c 的部分的部分切除。另外, 在该情况下, 可以使片材 2a 的层 叠位置沿 x 方向依次错开。
( 其它变形例 )
针对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 在将片材 2a、 2d 配置在工作台 10 上之前进行除电的 实例进行说明。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 也可以在工作台 10 的上方配置除电机 构, 进行配置于工作台 10 的片材 2a、 2d 的除电。
驱动机构 11 可以是使用输送带的机构。此时, 可以进一步以光束驱动工作台 10。 因此, 可以提高采光隔热材料 2 的生产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树脂片的供给源, 针对配置 2 个卷 30a、 32a 的实例进行 了说明, 但也可以设置 3 个以上树脂片的供给源。此时, 即使在例如一个供给源没有树脂 片的情况下, 也可以由其它供给源供给树脂片, 因此, 可以继续进行制造而无须使装置停 止。另外, 通过设置 3 个以上的树脂片的供给源, 可以增加能够制造的片材结构体的变形 (variation)。
( 实施例 1、 2) 使用除了未设置第一~第四热风鼓吹机构 41、 42、 47、 48 之外具有与上述第二实 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同样构成的制造装置, 制作了采光隔热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 在制造采光 隔热材料时, 作为片材 2a, 使用的是厚度为 50μm 的 PET 制片材。工作台 10 的移动速度设 定为 30m/ 分钟。熔融树脂的直径设定为 0.7mm。从排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的温度设 定为 170℃。冷却辊 44 的温度设定为 11℃。位于排出喷嘴 33 和直到熔融树脂与冷却辊 44 接触为止之间的熔融树脂的长度为 1.7mm。与熔融树脂的冷却辊 44 接触的部分的长度为 314mm。本实施例 1 中得到的采光隔热材料的俯视照片如图 19 所示。
另外, 作为实施例 2, 使用除了未设置冷却辊 44 之外具有与在上述实施例 1 中使 用的制造装置同样构成的制造装置, 与实施例 1 同样地制作了采光隔热材料。需要说明的 是, 在实施例 2 中, 熔融树脂的从排出喷嘴 33 的前端直到与片材 2a 接触为止之间的距离为 220mm。本实施例 2 中得到的采光隔热材料的俯视照片如图 20 所示。
在使用冷却辊 44 将熔融树脂预先冷却的实施例 1 中, 即将与片材 2a 接触之前的 熔融树脂的温度为 118℃。与此相对, 在预先没有将熔融树脂冷却的实施例 2 中, 即将与片 材 2a 接触之前的熔融树脂的温度为 165℃。由该结果可知 : 通过使用冷却辊 44, 可以降低 即将与片材 2a 接触之前的熔融树脂的温度, 缩小片材 2a 和熔融树脂之间的温差。另外, 在 片材 2a 和熔融树脂之间的温差大的实施例 2 中, 如图 20 所示, 反射图像发生很大变形, 由 此可知, 片材 2a 发生了变形 ; 而与此相对, 在片材 2a 和熔融树脂之间的温差小的实施例 1 中, 如图 19 所示, 反射图像未发生明显变形, 由此可知, 片材 2a 未发生大的变形。由该结果 得知 : 通过缩小与片材 2a 接触时的片材 2a 和熔融树脂之间的温差, 可以抑制片材 2a 的变 形, 能够制造出美观性优异的采光隔热材料。
( 实施例 3、 4)
在实施例 3 中, 使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 驱动除电机构, 制作了采光隔 热材料。在实施例 4 中, 使用与实施例 3 同样的制造装置, 未驱动除电机构, 制作了采光隔 热材料。实施例 3 中制作的采光隔热材料的立体照片如图 21 所示。实施例 4 中制作的采
光隔热材料的俯视照片如图 22 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实施例 3、 4 中, 作为片材 2a, 使 用了 PET 制片材。
如图 21 所示, 在驱动除电机构的实施例 3 中, 没有观察到树脂制隔垫 2c 的摇移, 可以切实地形成直线状的树脂制隔垫 2c。 与此相对, 在未驱动除电机构的实施例 4 中, 树脂 制隔垫 2c 产生摇移, 未能切实地形成直线状的树脂制隔垫 2c。由该结果得知 : 通过在从排 出机构 38 排出的熔融树脂与片材 2a 接触之前预先对片材 2a 进行除电, 可以抑制树脂制隔 垫 2c 的摇移, 能够切实地形成直线状的树脂制隔垫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