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259165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7128.5

申请日:

2010.06.30

公开号:

CN102312191A

公开日:

2012.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23C 14/08登记生效日:2016092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富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变更后权利人: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广顺路33号8幢2层2172室|||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3C 14/08申请日:20100630|||公开

IPC分类号:

C23C14/08; C23C14/35

主分类号:

C23C14/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发明人:

黄富强; 万冬云; 汪宙

地址: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富Zn(或缺O2)氧化锌基宽禁带陶瓷材料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取代了传统的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高阻ZnO基透明薄膜,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扩散阻挡层和窗口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制备的氧化锌基高阻透明薄膜的电阻率可控制在104~108Ω·cm的范围内,在可见及近红外光区平均透过率在90%左右,与基于商用本征ZnO陶瓷靶材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高阻ZnO薄膜相比,在相同的膜厚条件下,制备的薄膜透过率、电阻率及表面粗糙度与之相当。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具有可见和近红外光区高的透明度,可广泛地应用于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 ZnO 薄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利用富锌或缺氧的 ZnO 基靶材, 以普通玻璃、 石英玻璃或有机柔性材料为衬底, 控 -4 -4 制本底真空度为 1.0×10 -3.0×10 Pa ; (2) 以惰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 通过控制磁控溅射的功率、 时间、 工作 气体的压力以及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 制备出 n 型高阻透明的 ZnO 薄膜以替代传统的射频 磁控溅射的工艺 ; 所述的富锌或缺氧的 ZnO 基靶材的结构式为 Zn1+xO 或 ZnO1-x, 式中 0.05 < X ≤ 0.2 ; 所述的工作气体中氧气占总气量的体积百分比为大于 0-1.5% ; 所述的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 5-10cm ; 所述的磁控溅射的功率为 40-120w。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氩, 氩气的体积百分 数为≥ 99.9%。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溅射沉积时间为 2-15min。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 7-8cm。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工作气体的压强为 0.5-3Pa。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溅射功率为 70-80W。 7. 按权利要求 1、 4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 n 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电阻率 4 8 为 10 -10 Ω·cm。 8. 按权利要求 1、 4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 n 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 60-80nm, 且在 (002) 晶向择优生长。 9.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相当的 表面粗糙度 ; (2) 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域平均透过率均大于或 接近 90%。 10.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高阻氧化锌薄膜符合 CIGS 薄膜太阳 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的要求。
3: 0×10 Pa ; (2) 以惰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 通过控制磁控溅射的功率、 时间、 工作 气体的压力以及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 制备出 n 型高阻透明的 ZnO 薄膜以替代传统的射频 磁控溅射的工艺 ; 所述的富锌或缺氧的 ZnO 基靶材的结构式为 Zn1+xO 或 ZnO1-x, 式中 0.05 < X ≤ 0.2 ; 所述的工作气体中氧气占总气量的体积百分比为大于 0-1.5% ; 所述的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 5-10cm ; 所述的磁控溅射的功率为 40-120w。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氩, 氩气的体积百分 数为≥ 99.9%。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溅射沉积时间为 2-15min。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 7-8cm。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工作气体的压强为 0.5-3Pa。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溅射功率为 70-80W。
7: 按权利要求 1、 4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 n 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电阻率 4 8 为 10 -10 Ω·cm。
8: 按权利要求 1、 4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 n 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 60-80nm, 且在 (002) 晶向择优生长。 9.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相当的 表面粗糙度 ; (2) 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域平均透过率均大于或 接近 90%。 10.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高阻氧化锌薄膜符合 CIGS 薄膜太阳 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的要求。
9: 9%。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溅射沉积时间为 2-15min。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 7-8cm。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工作气体的压强为 0.5-3Pa。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溅射功率为 70-80W。 7. 按权利要求 1、 4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 n 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电阻率 4 8 为 10 -10 Ω·cm。 8. 按权利要求 1、 4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 n 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 60-80nm, 且在 (002) 晶向择优生长。 9.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相当的 表面粗糙度 ; (2) 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域平均透过率均大于或 接近 90%。
10: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制备的高阻氧化锌薄膜符合 CIGS 薄膜太阳 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的要求。

说明书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 ZnO 薄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 ZnO 基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透 明导电薄膜材料 (TCM) 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高阻透明 ZnO 薄膜在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薄 膜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器件中, 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可控、 高透过率的 ZnO 薄膜可作为窗口层 和扩散阻挡层, 更是可显著地提高薄膜电池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非晶硅、 微晶硅及 CdTe 薄膜太阳能电池中, 在背电极和 N 型光吸收层之间沉积一薄层高阻透明 ZnO 薄膜, 可作 为扩散阻挡层 [(1)A.V.Shah, H.Schade, et al.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12(2004)113 ; (2)B.Rech, B.Wieder, C.Beneking, et al.26th IEEE PVSpecialists Conf[C], 1997 : 619-622], 一方面可以防止电极原子和光吸收层原子在界 面处的相互扩散, 另一方面可降低窗口层电极的厚度, 从而提高透过率, 还可有效地降低电 池的暗电流, 提高其并联电阻, 提高开路电压。 铜铟镓硒 (CIGS) 太阳电池窗口层 ZnO 薄膜是 由高阻 ZnO( 本征 ZnO 或 i-ZnO) 和低阻 ZnO(ZnO:Al 或 n-ZnO) 构成, 高阻 i-ZnO 层在 CIGS 太阳电池中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降低电池的内部短路, 薄膜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由于前 后电极间欧姆接触导致电流损耗, 高阻氧化锌层可以消除因表面空洞或表面损坏造成的前 后电极短路 ; 另一个作用就是使能带的带边更加匹配。
     高阻透明 ZnO 对电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薄膜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 为例, Karin Ottosson 详细的研究 i-ZnO 对 CIGS 电池性能的影响 [(3)K.Ottosson, UPTEC F06 001, Examensarbete 20p, April 2006]。发现溅射 70 ~ 100nm 的 i-ZnO 层, 可有效地 消除电池器件容易出现的短路现象, 可以提高电池的效率约 2%, 主要是提高了电池的开路 电压和填充因子。由于 i-ZnO 层对光的吸收所产生的热载流子对电池电流没有贡献 ( 从电 池的量子效率曲线可知, 因此, 应该尽量减少 i-ZnO 层对光的吸收。同时 i-ZnO 层应具有合 适电阻率, 电阻率过低, 电池内部短路的几率就大, 电池的性能就会下降 ; 但电阻率过高会 导致电子隧穿的势垒过高, 使电池内阻过高, 光电转换效率下降。一般来说, 高阻 i-ZnO 层 4 8 的电阻率应在 10 ~ 10 Ω·cm 的范围内, 透过率应在 90%左右, 厚度应在 60 ~ 120nm 之 间比较合适。
     目前制备高阻透明 ZnO 薄膜的方法有很多 : 磁控溅射、 脉冲光沉积 (PLD)、 原子层 外延 (ALE)、 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 (MOCVD)、 分子束外延 (MBE) 等 [(4)Y.J.Kim, C.H.Lee, et al.Appl.Phys.Lett.89(2006)163128 ; (5)X.N.Li, A.E.Sally, et al.J.Vac.Sci.Technol. A 24(2006)1213 ; (6)S.W.Kim, S.Z.Fujita, et al.Appl.Phys.Lett.88(2006)253114], 其 中溅射沉积是制备 ZnO 薄膜最广泛的应用技术之一。对于常用的磁控溅射法, 一般采用本 征 ZnO 陶瓷靶材, 由于本征 ZnO 为宽禁带半导体 (3.3eV), 商用陶瓷靶材导电性很差且基本 上接近绝缘状态, 因而传统制备方法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 [(7)J.Ch.Lee, K.H.Kang, etc. 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64(2000)185]。 而对于工业界说来, 由于射频电源价格昂贵而难以大规模得以使用。 相对而言, 在规模化工业生产中, 直流电源平台具有较 高的的工艺一致性和控制功能, 单就窗口层材料而言, 若高阻 ZnO(i-ZnO) 和低阻窗口电极 都能采用直流磁控溅射, 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还可大大减少工艺变化, 进而提高产量。然 而, 如前面所述, 普通商用 ZnO 陶瓷靶材因其极高的电阻, 使用直流电源几乎无法起辉, 因 而难以使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
     基于此因素, 有研究者试图利用 ZnO:Al(AZO) 导电靶材, 采用直流电源在高的 O2 分 压 的 条 件 下 溅 射 以 制 备 高 阻 ZnO 薄 膜 [(8)W.N.Shafarman, R.Klenk, etc.J.Appl. Phys.79(1996)7324 ; (9)J.Hedstrom, H.Ohlsen, etc.Conf.Rec.23rd IEEE Photovolt. Spec.Conf.IEEE, Piscataway, N.J., 364(1993) ; (10)W.E.Devaney, W.S.Chen, etc.IEEE Trans.Electron Dev.37(1990)428 ; (11)M.Kemell, M.Ritala, etc.Critical Reviews in Solid State and Materials Sciences, 30(2005)1-31]。在富氧的环境中, 高的氧分压 可阻止氧空位的形成, 从而降低 ZnO 膜的导电性。但是, 等离子体中过高的氧含量会导致 内 层 前 置 膜 的 损 伤 [(12)T.Nakada, M.Mizutani, Jpn.J.Appl.Phys.41(2002)L165 ; (13) K.Kushiya, T.Nii, etc.Jpn.J.Appl.Phys.35(1996)4383], 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同 时也存在工艺复杂、 成本高等问题, 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化生产。 综上所述, 开发一种新型工艺制备高阻透明 ZnO 基薄膜, 可望在透明电子学和新 型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尤其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 其研究与开发面临严重的紧迫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高性能 N 型高阻透明 ZnO 基薄 膜的方法。发明的构思是 : 采用液相法共沉淀制备高烧结活性的 ZnO 纳米粉体, 利用该纳 米粉体为原料通过独特的烧结工艺在低于 900℃进行超高致密度烧结, 获得了高致密度的 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 另案申请 ) ; 在此基础上, 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 通过直流 磁控溅射制备的高阻透明 ZnO 基薄膜, 可应用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这种利 用制备的富 Zn( 或缺 O2) 氧化锌陶瓷靶材直流磁控溅射所制备的 ZnO 薄膜, 在可见光直至 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率均在 90%左右, 厚度在 80nm 时 i-ZnO 层的电阻率在 4 8 10 ~ 10 Ω·cm 的范围内可控,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 的应用要求。与基于商用本征 ZnO 陶瓷靶材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相比, 在 相同的膜厚条件下, 本发明制备的薄膜透过率、 电阻率及表面粗糙度与之相当。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
     a) 薄膜制备
     本 发 明 采 用 富 Zn( 或 缺 O2) 的 ZnO 靶 材 的 结 构 通 式 为 Zn1+xO 或 ZnO1-x, 0.05 < X ≤ 0.2( 另行申请 ),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 ( 而非传统的射频磁控溅射法 ) 制备 n 型高 阻透明 ZnO 基薄膜, 应用于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 薄膜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 采用 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 石英或有机柔性材料为衬底, -4 本底真空抽至 1.0 ~ 3.0×10 Pa, 以惰性气体, 尤其是高纯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工作 气体 (O2 占总气量的体积百分比控制在大于 0 ~ 1.5% ), 工作气压维持在 0.5 ~ 3Pa, 衬底 和靶材间的距离为 5 ~ 10cm ; 磁控溅射功率为 40 ~ 120W ; 溅射沉积时间为 2 ~ 15min ; 制
     备的薄膜的厚度为 60 ~ 800nm。可根据需要, 通过调节溅射时间、 溅射功率、 工作气压以及 靶材与衬底的距离等来控制薄膜的厚度与质量。优先推荐的磁控溅射的功率为 70-80W, 衬 底与靶材间的距离为 7-8cm。所述的高纯氩中, 氩气的体积百分数为≥ 99.9%。
     b) 样品表征与性能评价
     ①、 薄膜的物相与形貌表征
     对 本 发 明 所 得 薄 膜 样 品 通 过 扫 描 电 镜 观 察 薄 膜 表 面 形 貌, 所用电镜型号为 LEO-1530VP ;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FM, 日本 Seiko Ⅱ SPI3800V & spa300HV 型 ) 来观察薄 膜的表面粗糙度 ; 通过 Dektak150 型表面轮廓仪来测量样品的膜厚 ; 通过 X- 射线粉末衍射 仪 (Rigaku D/Max-2550V) 分析薄膜物相。
     ②、 光学性能表征
     将本发明所得到的薄膜用紫外 - 可见 -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HITACHIUV-3010PC) 测试薄膜的透过率。
     ③、 电学性能表征
     将本发明所得薄膜样品点银电极后, 利用霍尔效应采用范德堡四探针法 (Accent HL5500 霍尔仪 ) 进行导电性能评价。 附图说明
     图 1 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 800nm 厚 ZnO 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图 ;
     图 2 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 800nm 厚 ZnO 薄膜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图 ;
     图 3 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 800nm 厚 ZnO 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 AFM 图 ;
     图 4 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 800nm 厚 ZnO 薄膜样品的表面粗糙度 (RMS) ;
     图 5 直流溅射制备的 80nm 厚 ZnO 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图 ;
     图 6 直流溅射制备的 80nm 和 800nm 厚 ZnO 薄膜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以进一步增加对本发明的了解, 但本发明绝非限于实 施例。
     实施例 1 :
     采用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 另案申请 ),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 -4 衬底, 本底真空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 流量的体积百分比为 0.5% ), 工作气压维持在 1.2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7cm, 溅射功 率为 80W, 沉积时间为 40min。另外, 为对比起见采用商用本征 ZnO 陶瓷靶材, 用射频磁控溅 射法, 在相同的本底真空、 气氛、 气压和靶距条件下溅射 60min。 两种条件下制得的薄膜样品 厚度均为 800nm。
     图 1 为两种条件下制备的 ZnO 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 可以看到, 薄膜在可见光区的 平均透过率达到 90%以上, 即使到近红外区 (2200nm), 仍保持将近 90%的透过率。图 2 为 两种条件下制备的 ZnO 薄膜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图。由图中结果可见, 所制得 ZnO 薄膜均为 (002) 晶向择优生长, 而直流溅射所制得膜表现出更强的结晶性。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厚度 条件下, 本发明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 ZnO 薄膜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薄膜相当的非常高的可见与近红外波段透过率, 并表现出更强的结晶性。
     图 3、 图 4 为两种条件下制备的 ZnO 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 AFM 图。由图 4 的表面粗 糙度 (RMS) 结果可看出, 在相同的厚度条件下, 本发明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高阻 ZnO 薄膜 (RMS : 27.6nm) 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膜 (RMS : 25.8nm) 相当的表面粗糙度。
     实施例 2 :
     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中, 高阻 ZnO 薄膜的厚度一般控制在 60 ~ 120nm 之间。本实施例采用 850℃的烧结温度烧结 20 小时, 制得富锌态 Zn1.13O 结构的 宽禁带陶瓷材料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衬底, 本底真空抽至 2.0×10-4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流量的 0.5% ), 工作气压维持在 1.2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7cm, 溅射功率为 80W, 沉积时间为 4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 度为 80nm。
     图 5 为制备的 ZnO 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 可以看到, 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 率达到将近 90%, 即使到近红外区 (2200nm), 仍保持 90%的透过率。图 6 为制备的 ZnO 薄 膜样品与实施例 1 中相同条件下制备的 800nm 厚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图。结果表明, 所制得 80nm 厚 ZnO 薄膜已呈现出一定的结晶性, 为 (002) 晶向择优生长。 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6 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厚度在 80nm 时电阻率约 6×10 Ω· cm, 符合 CIGS( 铜铟镓锡 ) 薄膜 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3 :
     采用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衬底, 本底真 -4 空抽至 2.0×10 Pa, 以纯的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工作气压维持在 1.2Pa, 靶材与衬底距离 设置为 7cm, 溅射功率为 80W, 沉积时间为 4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为 80nm。电性能的测 试结果表明, 在本实施例的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 7×105Ω·cm, 稍低于实施例 2, 在可 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率均在 90%左右, 与实施例 2 相当, 符合薄膜 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4 :
     采用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石英玻璃为衬底, 本底真空 -4 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流量的 1.0% ), 工作气压维持在 0.8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9cm, 溅射功率为 50W, 沉积时间为 12min。 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 10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 6 约 8×10 Ω·cm, 略高于实施例 2, 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率均 在 90%左右, 与实施例 2 相当,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 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5 :
     采用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衬底, 本底真空 -4 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流量的 0.3% ), 工作气压维持在 0.5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10cm, 溅射功率为 120W, 沉积时间为 2min。 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 6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 4 3.4×10 Ω·cm, 低于实施例 2, 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率高于 90%, 略高于实施例 2,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6 :
     采用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有机柔性材料聚酰亚胺 -4 (PI) 为衬底, 本底真空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 总气体流量的 1.5 % ), 工作气压维持在 3.0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8cm, 溅射功率为 100W, 沉积时间为 5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 7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该实 7 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 6×10 Ω·cm, 高于实施例 2, 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率均在 90%左右, 略低于实施例 2,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 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7 :
     采用自制的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衬底, -4 本底真空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流量的 0.3% ), 工作气压维持在 2.0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5cm, 溅射功率为 40W, 沉积时间为 8min。 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 100nm。 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 6 阻率约 6×10 Ω·cm, 与实施例 2 相当, 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 率均在 90%左右, 与实施例 2 相当,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 器件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8 :
     采用自制的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衬底, -4 本底真空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流量的 0.3% ), 工作气压维持在 2.0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7cm, 溅射功率为 80W, 沉积时间为 5min。 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 100nm。 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 7 阻率约 7.5×10 Ω·cm, 高于实施例 2, 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过 率均在 90%左右, 与实施例 2 相当,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 器件的应用要求。
     实施例 9 :
     采用自制的富 Zn( 或缺 O2) 的 ZnO 靶材,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 以普通玻璃为衬底, -4 本底真空抽至 2.0×10 Pa, 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 另外通入少量的 O2(O2 占总气体流量的 0.3% ), 工作气压维持在 0.5Pa, 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9cm, 溅射功率为 60W, 沉积时间为 8min。 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 120nm。 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 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 6 阻率约 7.2×10 Ω·cm, 略高于实施例 2, 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 (400 ~ 2200nm) 平均透 过率约 90%左右, 略低于实施例 2, 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 器件的应用要求。
     以上实施例 1-9 中所述的结构式为 Zn1+xO 或 ZnO1-x, 0.05 < X ≤ 0.2 陶瓷靶材为富 锌或缺氧的氧化锌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锌源和氧源按照摩尔配比进行配料, 然后经过混合、 烘干和研磨得到高活性、 高结晶性的纳米 ZnO 前驱粉体 ;
     b) 步骤 a 制备的将高性能的前驱粉体造粒, 借助等静压手段压模成型, 制备高压 实密度的陶瓷素坯 ;
     c) 采用上下两个坩埚, 下坩埚内沉入石墨, 在上坩埚中置入步骤 b 压制好的 ZnO 陶 瓷素坯并倒置于下坩埚上 ; 采用低于或等于 900℃的烧结温度下烧结, 制得所述富 Zn 或缺 O2 氧化锌基宽禁带陶瓷材料靶材 ;
     所述的锌源选自金属锌、 氧化锌、 醋酸锌、 草酸锌、 柠檬酸锌、 硝酸锌、 硫酸锌、 氟化 锌和氯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含有氧源为 : 氨水、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尿素、 硫脲和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 c 采用的烧结温度为 500-900℃。
     在所述的烧结温度下烧结时间为 2-24 小时。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219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1CN102312191ACN102312191A21申请号201010217128522申请日20100630C23C14/08200601C23C14/35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地址200050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72发明人黄富强万冬云汪宙54发明名称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富ZN或缺O2氧化锌基宽禁带陶瓷材料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取代了传统的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高阻ZNO基透明薄膜,用于薄膜太。

2、阳能电池扩散阻挡层和窗口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制备的氧化锌基高阻透明薄膜的电阻率可控制在104108CM的范围内,在可见及近红外光区平均透过率在90左右,与基于商用本征ZNO陶瓷靶材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高阻ZNO薄膜相比,在相同的膜厚条件下,制备的薄膜透过率、电阻率及表面粗糙度与之相当。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具有可见和近红外光区高的透明度,可广泛地应用于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是薄膜太阳能电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CN102312193A1/1页21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其特。

3、征在于1利用富锌或缺氧的ZNO基靶材,以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或有机柔性材料为衬底,控制本底真空度为1010430104PA;2以惰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通过控制磁控溅射的功率、时间、工作气体的压力以及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制备出N型高阻透明的ZNO薄膜以替代传统的射频磁控溅射的工艺;所述的富锌或缺氧的ZNO基靶材的结构式为ZN1XO或ZNO1X,式中005X02;所述的工作气体中氧气占总气量的体积百分比为大于015;所述的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的磁控溅射的功率为40120W。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氩,氩气的体积百分数为999。3按权利要求。

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溅射沉积时间为215MIN。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靶材与衬底间的距离为78CM。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气体的压强为053PA。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溅射功率为7080W。7按权利要求1、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N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电阻率为104108CM。8按权利要求1、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N型高阻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6080NM,且在002晶向择优生长。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的高阻ZNO薄膜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的高阻ZNO薄膜相当的表面粗糙度;2利用直流溅射法制备。

5、的高阻ZNO薄膜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域平均透过率均大于或接近90。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高阻氧化锌薄膜符合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的要求。权利要求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1/6页3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高阻透明ZNO基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透明导电薄膜材料TCM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高阻透明ZNO薄膜在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器件中,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可控、高透过率的ZNO薄膜可作为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更是可显著地提。

6、高薄膜电池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非晶硅、微晶硅及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在背电极和N型光吸收层之间沉积一薄层高阻透明ZNO薄膜,可作为扩散阻挡层1AVSHAH,HSCHADE,ETALPROGRESSINPHOTOVOLTAICSRESEARCHANDAPPLICATIONS,122004113;2BRECH,BWIEDER,CBENEKING,ETAL26THIEEEPVSPECIALISTSCONFC,1997619622,一方面可以防止电极原子和光吸收层原子在界面处的相互扩散,另一方面可降低窗口层电极的厚度,从而提高透过率,还可有效地降低电池的暗电流,提高其并联电阻,提高开路电压。铜铟镓。

7、硒CIGS太阳电池窗口层ZNO薄膜是由高阻ZNO本征ZNO或IZNO和低阻ZNOZNOAL或NZNO构成,高阻IZNO层在CIGS太阳电池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降低电池的内部短路,薄膜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由于前后电极间欧姆接触导致电流损耗,高阻氧化锌层可以消除因表面空洞或表面损坏造成的前后电极短路;另一个作用就是使能带的带边更加匹配。0003高阻透明ZNO对电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薄膜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为例,KARINOTTOSSON详细的研究IZNO对CIGS电池性能的影响3KOTTOSSON,UPTECF06001,EXAMENSARBETE20P,APRIL2006。发现溅射701。

8、00NM的IZNO层,可有效地消除电池器件容易出现的短路现象,可以提高电池的效率约2,主要是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由于IZNO层对光的吸收所产生的热载流子对电池电流没有贡献从电池的量子效率曲线可知,因此,应该尽量减少IZNO层对光的吸收。同时IZNO层应具有合适电阻率,电阻率过低,电池内部短路的几率就大,电池的性能就会下降;但电阻率过高会导致电子隧穿的势垒过高,使电池内阻过高,光电转换效率下降。一般来说,高阻IZNO层的电阻率应在104108CM的范围内,透过率应在90左右,厚度应在60120NM之间比较合适。0004目前制备高阻透明ZNO薄膜的方法有很多磁控溅射、脉冲光沉积PLD、。

9、原子层外延ALE、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OCVD、分子束外延MBE等4YJKIM,CHLEE,ETALAPPLPHYSLETT892006163128;5XNLI,AESALLY,ETALJVACSCITECHNOLA2420061213;6SWKIM,SZFUJITA,ETALAPPLPHYSLETT882006253114,其中溅射沉积是制备ZNO薄膜最广泛的应用技术之一。对于常用的磁控溅射法,一般采用本征ZNO陶瓷靶材,由于本征ZNO为宽禁带半导体33EV,商用陶瓷靶材导电性很差且基本上接近绝缘状态,因而传统制备方法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7JCHLEE,KHKANG,ETCSOLARENER。

10、GYMATERIALSSOLARCELLS642000185。而对于工业界说来,由于射频电说明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2/6页4源价格昂贵而难以大规模得以使用。相对而言,在规模化工业生产中,直流电源平台具有较高的的工艺一致性和控制功能,单就窗口层材料而言,若高阻ZNOIZNO和低阻窗口电极都能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大大减少工艺变化,进而提高产量。然而,如前面所述,普通商用ZNO陶瓷靶材因其极高的电阻,使用直流电源几乎无法起辉,因而难以使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0005基于此因素,有研究者试图利用ZNOALAZO导电靶材,采用直流电源在高的O2分压的条件。

11、下溅射以制备高阻ZNO薄膜8WNSHAFARMAN,RKLENK,ETCJAPPLPHYS7919967324;9JHEDSTROM,HOHLSEN,ETCCONFREC23RDIEEEPHOTOVOLTSPECCONFIEEE,PISCATAWAY,NJ,3641993;10WEDEVANEY,WSCHEN,ETCIEEETRANSELECTRONDEV371990428;11MKEMELL,MRITALA,ETCCRITICALREVIEWSINSOLIDSTATEANDMATERIALSSCIENCES,302005131。在富氧的环境中,高的氧分压可阻止氧空位的形成,从而降低ZNO膜的。

12、导电性。但是,等离子体中过高的氧含量会导致内层前置膜的损伤12TNAKADA,MMIZUTANI,JPNJAPPLPHYS412002L165;13KKUSHIYA,TNII,ETCJPNJAPPLPHYS3519964383,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同时也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化生产。0006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新型工艺制备高阻透明ZNO基薄膜,可望在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研究与开发面临严重的紧迫性。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高性能N型高阻透明ZNO基薄膜的方。

13、法。发明的构思是采用液相法共沉淀制备高烧结活性的ZNO纳米粉体,利用该纳米粉体为原料通过独特的烧结工艺在低于900进行超高致密度烧结,获得了高致密度的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另案申请;在此基础上,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通过直流磁控溅射制备的高阻透明ZNO基薄膜,可应用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这种利用制备的富ZN或缺O2氧化锌陶瓷靶材直流磁控溅射所制备的ZNO薄膜,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均在90左右,厚度在80NM时IZNO层的电阻率在104108CM的范围内可控,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与基于商用本征ZNO陶瓷靶材射频。

14、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高阻ZNO薄膜相比,在相同的膜厚条件下,本发明制备的薄膜透过率、电阻率及表面粗糙度与之相当。000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0009A薄膜制备0010本发明采用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的结构通式为ZN1XO或ZNO1X,005X02另行申请,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而非传统的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N型高阻透明ZNO基薄膜,应用于透明电子学和新型光电器件领域。薄膜的具体制备工艺为采用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石英或有机柔性材料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1030104PA,以惰性气体,尤其是高纯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O2占总气量的体积百分比控制在大于015,工。

15、作气压维持在053PA,衬底和靶材间的距离为510CM;磁控溅射功率为40120W;溅射沉积时间为215MIN;制说明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3/6页5备的薄膜的厚度为60800NM。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溅射时间、溅射功率、工作气压以及靶材与衬底的距离等来控制薄膜的厚度与质量。优先推荐的磁控溅射的功率为7080W,衬底与靶材间的距离为78CM。所述的高纯氩中,氩气的体积百分数为999。0011B样品表征与性能评价0012、薄膜的物相与形貌表征0013对本发明所得薄膜样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形貌,所用电镜型号为LEO1530VP;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日本SEIK。

16、OSPI3800VSPA300HV型来观察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通过DEKTAK150型表面轮廓仪来测量样品的膜厚;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RIGAKUD/MAX2550V分析薄膜物相。0014、光学性能表征0015将本发明所得到的薄膜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HITACHIUV3010PC测试薄膜的透过率。0016、电学性能表征0017将本发明所得薄膜样品点银电极后,利用霍尔效应采用范德堡四探针法ACCENTHL5500霍尔仪进行导电性能评价。附图说明0018图1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800NM厚ZNO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图;0019图2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800NM厚ZNO薄膜样品的X射线衍射。

17、图;0020图3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800NM厚ZNO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AFM图;0021图4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制备的800NM厚ZNO薄膜样品的表面粗糙度RMS;0022图5直流溅射制备的80NM厚ZNO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图;0023图6直流溅射制备的80NM和800NM厚ZNO薄膜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以进一步增加对本发明的了解,但本发明绝非限于实施例。0025实施例10026采用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另案申请,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体积百分。

18、比为05,工作气压维持在12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7CM,溅射功率为80W,沉积时间为40MIN。另外,为对比起见采用商用本征ZNO陶瓷靶材,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相同的本底真空、气氛、气压和靶距条件下溅射60MIN。两种条件下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均为800NM。0027图1为两种条件下制备的ZNO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可以看到,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达到90以上,即使到近红外区2200NM,仍保持将近90的透过率。图2为两种条件下制备的ZNO薄膜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由图中结果可见,所制得ZNO薄膜均为002晶向择优生长,而直流溅射所制得膜表现出更强的结晶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厚度条件下,本。

19、发明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ZNO薄膜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薄膜相当的非常说明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4/6页6高的可见与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并表现出更强的结晶性。0028图3、图4为两种条件下制备的ZNO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AFM图。由图4的表面粗糙度RMS结果可看出,在相同的厚度条件下,本发明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高阻ZNO薄膜RMS276NM具有与射频溅射制备膜RMS258NM相当的表面粗糙度。0029实施例20030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中,高阻ZNO薄膜的厚度一般控制在60120NM之间。本实施例采用850的烧结温度烧结20小时,制得富锌态ZN113。

20、O结构的宽禁带陶瓷材料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05,工作气压维持在12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7CM,溅射功率为80W,沉积时间为4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为80NM。0031图5为制备的ZNO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可以看到,薄膜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达到将近90,即使到近红外区2200NM,仍保持90的透过率。图6为制备的ZNO薄膜样品与实施例1中相同条件下制备的800NM厚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结果表明,所制得80NM厚ZNO薄膜已呈现出一定的结晶性,为002晶向择优生长。电性能的测试结。

21、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厚度在80NM时电阻率约6106CM,符合CIGS铜铟镓锡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32实施例30033采用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纯的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工作气压维持在12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7CM,溅射功率为80W,沉积时间为4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为8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本实施例的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7105CM,稍低于实施例2,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均在90左右,与实施例2相当,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

22、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34实施例40035采用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石英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10,工作气压维持在08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9CM,溅射功率为50W,沉积时间为12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10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8106CM,略高于实施例2,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均在90左右,与实施例2相当,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36实施例50037采用富ZN。

23、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03,工作气压维持在05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10CM,溅射功率为120W,沉积时间为2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6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34104CM,低于实施例2,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高于90,略高于实施例2,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说明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5/6页7求。0038实施例60039采用富ZN或缺O2的。

24、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有机柔性材料聚酰亚胺PI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15,工作气压维持在30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8CM,溅射功率为100W,沉积时间为5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7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6107CM,高于实施例2,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均在90左右,略低于实施例2,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40实施例70041采用自制的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

25、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03,工作气压维持在20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5CM,溅射功率为40W,沉积时间为8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10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6106CM,与实施例2相当,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均在90左右,与实施例2相当,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42实施例80043采用自制的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

26、2占总气体流量的03,工作气压维持在20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7CM,溅射功率为80W,沉积时间为5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10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75107CM,高于实施例2,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均在90左右,与实施例2相当,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44实施例90045采用自制的富ZN或缺O2的ZNO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以普通玻璃为衬底,本底真空抽至20104PA,以高纯氩气为工作气体,另外通入少量的O2O2占总气体流量的03,工作气压维持在05PA,靶材与衬底距离设置为。

27、9CM,溅射功率为60W,沉积时间为8MIN。制得的薄膜样品厚度约为120NM。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施条件下制得样品电阻率约72106CM,略高于实施例2,在可见光直至近红外区4002200NM平均透过率约90左右,略低于实施例2,符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口层和扩散阻挡层及其它光电器件的应用要求。0046以上实施例19中所述的结构式为ZN1XO或ZNO1X,005X02陶瓷靶材为富锌或缺氧的氧化锌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0047A将锌源和氧源按照摩尔配比进行配料,然后经过混合、烘干和研磨得到高活性、高结晶性的纳米ZNO前驱粉体;0048B步骤A制备的将高性能的前驱粉体造粒,借助等静压手段压模成型,。

28、制备高压实密度的陶瓷素坯;说明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6/6页80049C采用上下两个坩埚,下坩埚内沉入石墨,在上坩埚中置入步骤B压制好的ZNO陶瓷素坯并倒置于下坩埚上;采用低于或等于900的烧结温度下烧结,制得所述富ZN或缺O2氧化锌基宽禁带陶瓷材料靶材;0050所述的锌源选自金属锌、氧化锌、醋酸锌、草酸锌、柠檬酸锌、硝酸锌、硫酸锌、氟化锌和氯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0051所述含有氧源为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尿素、硫脲和肼中的一种或多种。0052步骤C采用的烧结温度为500900。0053在所述的烧结温度下烧结时间为224小时。说明书CN102312191ACN102312193A1/3页9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12191ACN102312193A2/3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12191ACN102312193A3/3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121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