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重的把手.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256456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8874.5

申请日:

2009.10.09

公开号:

CN101692944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45C 13/28申请日:20091009授权公告日:20110511终止日期:201310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5C 13/28申请日:20091009|||公开

IPC分类号:

A45C13/28; G01G19/58

主分类号:

A45C13/28

申请人:

李奇才

发明人:

李奇才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市泰和路3段19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王昭林;崔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测重的把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一个提拉单元、一个弹性件及一个指示单元。该固定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座,每一个固定座分别具有一个锁柱。该提拉单元包括一支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提把,及一块安装在该提把与该两个固定座之间的连动板。该弹性件包括勾置其中一个锁柱的一支第一勾脚,及勾置另一个锁柱与该提把其中一者的一支第二勾脚。该指示单元可随该弹性件的变化而显示重量。借此,使本发明具有故障率低、不占用空间的特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测重的把手包含: 一个固定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座,每一个固定座分别具有一个锁柱; 一个提拉单元,包括一支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提把,及一块安装在所述提把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连动板; 一个弹性件,包括一个本体,一支自所述本体的一侧段延伸并勾置其中一个锁柱的第一勾脚,及一支自所述本体的另一侧段延伸并固定于另一个锁柱与所述提把其中一者的第二勾脚;及 一个指示单元,设置在所述提把与所述固定单元其中一者和所述弹性件之间,随所述弹性件的变化而显示重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拉单元还包括一支固定在所述提把内的定位杆; 所述弹性件的第二支脚勾置固定于所述定位杆; 所述指示单元设置在所述提把与所述弹性件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测重的把手还包含一个内件,包括一支安装在所述提把内的管体,及一块自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并套置于其中一个锁柱的套块,所述弹性件的本体位于所述管体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把具有一个外环面与一个内环面,及一个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外环面与所述内环面的视窗孔,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外环面且位于所述视窗孔旁侧的刻度表,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内件的管体且伸入所述视窗孔内的第一指示块,透过所述第一指示块与所述刻度表的配合显示重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把还具有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环面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嵌槽,所述指示单元还包括一个显示件,所述显示件具有一块跨置在所述内件的管体外的跨置块,一个设置于所述跨置块并位于所述视窗孔内的第二指示块,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跨置块并置入所述提把的两个嵌槽内的两块嵌块。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管面的刻度表,透过所述提把的侧环面与所述刻度表的配合显示重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板具有一个用以套置在所述两个锁柱外的封闭套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勾脚勾置固定于另一个锁柱; 所述指示单元设置在所述提把与所述弹性件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把具有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视窗孔,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提把的外环面且位于所述视窗孔旁侧的刻度表,及一支固置于所述弹性件的本体的其中一侧段并位于所述视窗孔内的指针。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在相对应于所述第一勾脚的所述固定座的一块顶壁的透明盖,一个设置于所述顶壁与所述透明盖其中一者的刻度表,分别沿前后方向固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两支导柱,一块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两个导孔用以套置于所述两支导柱的齿条,一个设置于所述齿条供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侧段穿置的穿孔,一支沿顶底方向固置于所述固定座的支柱,一个安装于所述支柱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且位于所述透明盖底侧的从动轮,及一支安装于所述从动轮的顶面的指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勾脚勾置固定于另一个锁柱。

说明书


可测重的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测重的把手。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第79207759号专利案所披露的测重行李箱10具有一个本体11,分别安装于该本体11的两个L形护框12与一支手把13及两个测重单元14。

    每一个测重单元14分别具有一个安装在该本体11内的感应件141,一个压缩弹簧142,一支依序穿过该压缩弹簧142、该感应件141、该本体11、该手把13的螺栓143,一个螺锁于该螺栓143的螺帽144,一个套置在前述元件外的护壳145,及安装于其中一个护框12的一个开关146与一个显示件147。

    使用时,先开启该开关146,然后将该手把13拉出同时提起该行李箱10,则可带动该螺栓143位移并压缩该压缩弹簧142,随即该行李箱10的重量显示于该显示件147。

    该行李箱10虽然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但实际上存有下列缺点:

    一、组成元件多,整体结构较复杂。

    二、该感应件141、该开关146及该显示件147为电子元件,由于在搬运过程极易遭受碰撞,下雨时也极易渗水,导致有故障率较高的缺点。

    三、因为需使用电池产生电力才能使前述电子元件发挥作用显示重量,当电池没电时就无法使用。

    四、当电池毁损或漏液时极易产生飞安问题。

    五、因为所述测重单元14多数元件安装在该本体11内,导致有占用该本体11内部空间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整体结构较简单、故障率低、不需使用电池、不会占用行李箱内部空间的可测重的把手。

    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适合安装于一个行李箱,该可测重的把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一个提拉单元、一个弹性件及一个指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座,每一个固定座分别具有一个锁柱。

    该提拉单元包括一支安装在该两个固定座之间的提把,及一块安装在该提把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连动板。

    该弹性件包括一个本体,一支自该本体的一侧段延伸并勾置其中一个锁柱的第一勾脚,及一支自该本体的另一侧段延伸并勾置于该提把与另一个锁柱其中一者的第二勾脚。

    该指示单元设置在该提把与该固定单元其中一者和该弹性件之间,随该弹性件的变化而显示重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将该提把拉提使该行李箱悬空,就可以透过该指示单元显示出该行李箱的整体重量,使本发明具有整体设计较简单、可降低故障率、不需使用电池,及不会占用行李箱内部空间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第79207759号专利案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取自图2中的线III-III的剖视图,说明一支提把呈未被拉提状态;

    图4是取自图3中的线IV-IV的剖视图,说明该提把与一个内件及一个显示件的设计;

    图5是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提把呈被拉提状态;

    图6是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取自图6中的线VII-VII的剖视图,说明一支提把呈被拉提状态;

    图8是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取自图8中的线IX-IX的剖视图,说明一支提把呈未被拉提状态;

    图10是类似图9的视图,说明该提把呈被拉提状态;

    图11是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是取自图11中的线XII-XII的剖视图,说明一支提把呈未被拉提状态;

    图13是类似图12的视图,说明该提把呈被拉提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前后方向X”、“左右方向Y”、“顶底方向Z”,是以各图所示方位及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此外,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如图2、3、4、5所示,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适合安装于一个行李箱20,第一优选实施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30、一个提拉单元40、一个内件50、一个弹性件61及一个指示单元71。

    该固定单元30包括相互间隔的两个固定座31,每一个固定座31分别具有一块顶壁32,及分别自该顶壁32朝向底端成型的一块前壁33、一块后壁34、一个锁柱35,该顶壁32与该前壁33及该后壁34并配合形成一个容室36。

    该提拉单元40包括一支安装在所述固定座31之间的提把41,一块安装在该提把41与所述锁柱35之间的连动板42,及一支沿该前后方向X固定在该提把41内的定位杆43。

    该提把41在本发明中为管体,具有一个外环面411,一个圈围形成一个内空容室413地内环面412,一个贯穿该外环面411与该内环面412并沿该左右方向Y延伸的视窗孔414,及分别对称地设置于该内环面412并沿该左右方向Y延伸的两个嵌槽415。

    该连动板42具有一段与该提把41固结的中间段421,分别露出该提把41两侧并伸入该两个容室36内的两段导移段422,及一个设置在该中间段421与该两段导移段422之间用以套置在该两个锁柱35外的封闭套孔423。

    可以透过所述导移段422贴靠该前壁33与该后壁34,及该套孔423套置在该两个锁柱35外,使该提把41位移时不偏位,此外,当提拉该提把41带动该连动板42位移,直到该封闭套孔423的两个侧孔面424碰触该两个锁柱35,就表示该连动板42已移动到提拉死点,相对无法再提拉该提把41,借此可以防止过度提拉该提把41造成损坏。

    该内件50安装在该提把41内,包括一端开放的一支管体51,自该管体51的非开放侧往外延伸并沿该顶底方向Z设置有一个穿孔521用以套置在该锁柱35外的一块套块52,及一个沿该左右方向Y剖切该套块52并连通该穿孔521的切槽53。

    该弹性件61在本发明中为拉伸弹簧,包括一个位于该管体51内的本体611,一支自该本体611的一侧段延伸并插入该切槽53且勾置该锁柱35的第一勾脚612,及一支自该本体611的另一侧段延伸并伸出该管体51的开放端外且勾置该定位杆43的第二勾脚613。

    该指示单元71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提把41的外环面411且位于该视窗孔414旁侧的刻度表711,一块设置于该内件50的管体51且伸入该视窗孔414内的第一指示块712,及一个显示件713。

    该显示件713具有一块跨置在该管体51外的弧形跨置块714,一块设置于该跨置块714并位于该视窗孔414内的第二指示块715,及分别设置于该跨置块714的两端且嵌置在该提把41的两个嵌槽415内的两块嵌块716。

    使用者购买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后,只须将本发明置放在该行李箱20外,然后将两支螺丝21分别自该行李箱20的内部朝外锁入该固定单元30的两个锁柱35,就可以将本发明安装于该行李箱20。

    使用时,只需拉提该提把41使该行李箱20悬空,就可以测得该行李箱20的整体重量,由于拉提该提把41后,该提把41会朝向顶端移动,该视窗孔414及该刻度表711就会相对该第一指示块712及该第两指示块715移动,进而显示出该行李箱20的整体重量,当松放该提把41,透过该弹性件61的回复弹力可以使该提把41及该内件50复位,但是该显示件713会透过该两块嵌块716与该提把41的两个嵌槽415呈嵌置设计,而随该提把41移动并停留在前述显示重量的位置,如此可以让消费者方便得知该行李箱20的整体重量,要再重新测重,只须推动该显示件713到归零位置。

    如图6、7所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30、一个提拉单元40、一个内件50、一个弹性件61及一个指示单元72。

    该固定单元30、该内件50、该弹性件61都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该第二优选实施例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提拉单元40的提把41省略该视窗孔414及该两个嵌槽415(见图4),该指示单元72包括一个设置在该内件50的管体51的外管面511的刻度表721。

    使用时,当拉提该提把41,因为该提把41会相对该内件50移动,所以透过该提把41的侧环面416与该刻度表72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20的整体重量。

    如图8、9、10所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30、一个提拉单元40、一个弹性件62及一个指示单元73。

    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固定单元30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包括有两个固定座31,每一个固定座31同样具有一块顶壁32、一块前壁33、一块后壁34、一个锁柱35,该顶壁32与该前壁33及该后壁34并配合形成一个容室36。

    该第三优选实施例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提拉单元40包括一支提把41及一块连动板42,但是该提把41省略该两个嵌槽415及该定位杆43(见图3、4)。

    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省略该内件50的设置,该弹性件62包括一个位于该提把41的内空容室413内的本体621,及自该本体621的两段侧段622延伸的一支第一勾脚623与一支第二勾脚624。

    该第一勾脚623与该第二勾脚624位于该提把41的两端外并分别伸入该两个固定座31的容室36内且勾置该两个锁柱35。

    该指示单元73包括一个设置在该提把41的外环面411且位于该视窗孔414旁侧的刻度表731,及一支与该弹性件62的本体621的一侧段622结合固定且伸入该视窗孔414内的指针732。

    使用时,当拉提该提把41,因为该提把41会相对该两个固定座31移动,并带动该弹性件60而拉伸该本体62的两侧段622,此时,透过该指针732与该刻度表7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20的整体重量。

    如图11、12、13所示,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30、一个提拉单元40、一个弹性件62及一个指示单元74。

    该第四优选实施例与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固定单元30包括两个固定座31,每一个固定座31分别具有一块顶壁32,及分别自该顶壁32朝向底端成型的一块前壁33、一块后壁34、一个锁柱35,该顶壁32、该前壁33及该后壁34并配合形成一个容室36,其中一个固定座31还具有一块连结该前壁33与该后壁34的底壁38。

    该提拉单元40包括一支提把41及一块连动板42,但是该提把41省略该视窗孔414(见图8)。

    该弹性件62包括一个位于该提把41的内空容室413内的本体621,及自该本体621的两段侧段622延伸的一支第一勾脚623与一支第二勾脚624,且该第一勾脚623与该第二勾脚624分别伸入该两个固定座31的容室36内并勾置该两个锁柱35。

    该指示单元74设置于相对应具有该底壁38的该固定座31,也就是相对应该第一勾脚623的该固定座31,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固定座31的顶壁32的透明盖741,一个设置于该顶壁32或该透明盖741的刻度表742,分别沿该前后方向X固置于该前壁33或该后壁34的两支导柱743,一块沿该左右方向Y设置有两个导孔745用以套置于该两支导柱743的齿条744,一个设置于该齿条744供该弹性件62的侧段622穿置的穿孔746,一支沿该顶底方向Z固置于该底壁38的支柱747,一个呈可转动地安装于该支柱747并与该齿条744啮合且位于该透明盖741底侧的从动轮748,及一支安装于该从动轮748的顶面的指针749。

    使用时,当拉提该提把41,因为该提把41会相对该两个固定座31移动,并带动该弹性件62而拉伸该本体621的两侧段622,此时,透过该本体62的侧段622拉动该齿条744移动,进而传动该从动轮748转动,终可透过该指针749与该刻度表742的配合显示出该行李箱20的整体重量。

    归纳上述,本发明可测重的把手具有如下所述的功效及优点:

    一、本发明相较于中国台湾第79207759号专利案,具有整体结构较简单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发明没有安装电子元件,所以具有故障率较低的功效及优点。

    三、因为本发明不需使用电池,所以具有可以随时使用、不会产生飞安问题的功效及优点。

    四、因为本发明安装在该行李箱20外部,所以具有不会占用该行李箱20内部空间的功效及优点。

可测重的把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可测重的把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可测重的把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测重的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测重的把手.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测重的把手,包含一个固定单元、一个提拉单元、一个弹性件及一个指示单元。该固定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座,每一个固定座分别具有一个锁柱。该提拉单元包括一支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提把,及一块安装在该提把与该两个固定座之间的连动板。该弹性件包括勾置其中一个锁柱的一支第一勾脚,及勾置另一个锁柱与该提把其中一者的一支第二勾脚。该指示单元可随该弹性件的变化而显示重量。借此,使本发明具有故障率低、不占用空间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