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254752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93099.5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号:

CN102352500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23C 22/48申请公布日:2012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3C 22/48申请日:20110930|||公开

IPC分类号:

C23C22/48; C23C22/50; C23C22/53

主分类号:

C23C22/48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上饶波诗明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圣松; 李家园; 龚诗自; 高岩; 陈立波; 吴宁宁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防腐技术领域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为了解决以上金属磷化、钝化工艺存在的高耗能、重污染等问题,本发明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所用原料为环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水性不饱和聚酯、引发剂、醋酸、乙醇和水;环氧基硅烷是指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官能团的硅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处理剂以水为分散介质挥发性组分含量低,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剂。该处理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赋予金属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水性和良好的涂布性能及涂装配套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是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 环氧基硅烷 0.4~12%, 乙烯基硅烷 0.1~6%, 水性不饱和聚酯 0.05~6%, 引发剂 0.0005 ~ 0.05%, 醋酸 0 ~ 0.2%, 乙醇 3 ~ 60%, 余量为水 ; 所述环氧基硅烷是指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官能团的硅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是所用原料的 重量百分比如下 : 环氧基硅烷 6~12%, 乙烯基硅烷 3~5%, 水性不饱和聚酯 1%, 引发剂 0.0015 ~ 0.003%, 醋酸 0 ~ 0.13%, 乙醇 20 ~ 40%, 余量为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是所用原料的 重量百分比如下 : 环氧基硅烷 11.8%, 乙烯基硅烷 4%, 水性不饱和聚酯 1%, 引发剂 0.003%, 乙醇 24%, 余量为水。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 4 环氧丁基) 三甲氧基硅烷或 (3, 4 环氧丁基) 三乙氧基硅烷。
5: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
6: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 在于所述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 烷。
7: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引发剂为过二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甲乙酮或 N,N- 二甲基苯胺。
8: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0.66 ~ 1.5。 2
9: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1 ~ 1.22。
10: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 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使用的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 丁烯酸、 甲基丙烯酸、 ß- 乙烯基丙 烯酸、 山梨酸、 顺 - 丁烯二酸、 反 - 丁烯二酸、 邻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 以及 顺 - 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以上, 所使用的多元醇为乙二醇、 1, 2- 丙二醇、 1, 3- 丙二醇、 丙三醇、 1, 2- 丁二醇、 1, 3- 丁二醇、 1, 4- 丁二醇、 1, 2, 4- 丁三醇、 1, 5- 戊二醇、 已 二醇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以上。
11: 8%, 乙烯基硅烷 4%, 水性不饱和聚酯 1%, 引发剂 0.003%, 乙醇 24%, 余量为水。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 4 环氧丁基) 三甲氧基硅烷或 (3, 4 环氧丁基) 三乙氧基硅烷。 5.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 6.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 在于所述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 烷。 7.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引发剂为过二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甲乙酮或 N,N- 二甲基苯胺。 8.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0.66 ~ 1.5。 2 9.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在 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1 ~ 1.22。 10.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其特征 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使用的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 丁烯酸、 甲基丙烯酸、 ß- 乙烯基丙 烯酸、 山梨酸、 顺 - 丁烯二酸、 反 - 丁烯二酸、 邻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 以及 顺 - 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以上, 所使用的多元醇为乙二醇、 1, 2- 丙二醇、 1, 3- 丙二醇、 丙三醇、 1, 2- 丁二醇、 1, 3- 丁二醇、 1, 4- 丁二醇、 1, 2, 4- 丁三醇、 1, 5- 戊二醇、 已 二醇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以上。

说明书


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防腐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背景技术 金属腐蚀是目前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 蚀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 为了达到金属表面防腐的目的, 通常在金属表面涂装涂料, 使得金属与外界环境隔绝, 从而减少金属的腐蚀。
     在涂装涂料前, 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 传统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喷砂、 打磨、 化学清洗、 化学转化膜等, 但其中最常用的是磷化工艺和金属表面钝化工艺。
     金属磷化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工艺, 其主要原理是磷酸或酸式 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金属反应, 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难溶磷酸盐保护膜。磷化处 理可用于普通钢材的涂装前预处理、 长效防腐以及机械加工前处理, 也可用于铝材及铝合 金、 锌及镀锌材料等的涂装前预处理。金属表面的磷化膜, 可增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 力; 也可用于改变金属表面的冷加工性能 ; 经封孔、 钝化处理后可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金属钝化工艺是金属表面处理的另一种技术, 钝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常用的有氧 化和铬酸盐钝化。 氧化通常用于铁、 铝、 锌等金属的钝化处理, 它是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 使金属表面氧化并沉积上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而起到保护作用。铬酸盐钝化是以铬酸 或重铬酸盐为原料, 其强氧化作用使得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含铬钝化膜, 从而提高金属的 抗腐蚀性能。
     然而金属磷和钝化工艺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磷化和钝化液中含有大量 的重金属离子, 如铬、 镍、 铅、 锌、 铜、 锰、 锡等, 这些离子即可以造成急性中毒, 也可以在人体 内慢慢积累, 使人体发生病变 ; 而且磷化和钝化工艺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污水, 其中含有的 重金属离子, 一方面会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难以回收, 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近年来开发出一些新的表面处理工艺如 : 稀土转化膜工艺、 有机酸碱钝化工艺等, 但这些工艺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 难以在实际中应用等问 题。
     CN1814860A 中公开了一种由磷酸类化合物和具有至少 4 个氟原子并选自钛、 锆、 硅、 铪、 铝、 硼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氟酸, 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含活性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和具有 至少一个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组成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合物, 该组合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形 成耐腐蚀性、 耐黑变性、 和涂布密合性能优异的保护膜, 但此组合物价格昂贵, 含有磷酸类 化合物, 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CN101228294A 中公开了一种由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的硅烷偶联剂、 分子含有缩水 甘油基的硅烷偶联剂以及磷酸、 氟化合物以及钒化合物组成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合物, 该 组合物可以赋予金属非铬钝化工艺难以实现的耐蚀性、 耐热性、 耐指纹性、 导电性等性能, 但价格昂贵, 亦含有磷酸, 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金属磷化、 钝化工艺存在的高耗能、 重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
     含重金属离子、 低 VOC、 污染小、 效率高、 适用范围广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 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 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 环氧基硅烷 0.4~12%, 乙烯基硅烷 0.1~6%, 水性不饱和聚酯 0.05~6%, 引发剂 0.0005 ~ 0.05%, 醋酸 0 ~ 0.2%, 乙醇 3 ~ 60%, 余量为水 ; 所述环氧基硅烷是指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官能团的硅烷。
     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 环氧基硅烷 6~12%, 乙烯基硅烷 3~5%, 水性不饱和聚酯 1%, 引发剂 0.0015 ~ 0.003%, 醋酸 0 ~ 0.13%, 乙醇 20 ~ 40%, 余量为水。
     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 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 环氧基硅烷 11.8%, 乙烯基硅烷 4%, 水性不饱和聚酯 1%, 引发剂 0.003%, 乙醇 24%, 余量为水。
     所述环氧基硅烷为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 基硅烷、 (3, 4 环氧丁基) 三甲氧基硅烷或 (3, 4 环氧丁基) 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环氧基硅烷为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 基硅烷, 所述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 烷。
     所述引发剂为过二硫酸钾、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甲乙酮或 N,N- 二甲基苯胺。
     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0.66 ~ 1.5。
     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1 ~ 1.22。
     所述不饱和聚酯中使用的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 丁烯酸、 甲基丙烯酸、 ß- 乙烯基 丙烯酸、 山梨酸、 顺 - 丁烯二酸、 反 - 丁烯二酸、 邻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 以及 顺 - 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以上, 所使用的多元醇为乙二醇、 1, 2- 丙二醇、 1,3- 丙二醇、 丙三醇、 1, 2- 丁二醇、 1, 3- 丁二醇、 1, 4- 丁二醇、 1, 2, 4- 丁三醇、 1, 5- 戊二醇、 已 二醇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该处理剂以水为分散介质挥发性组分含量低, 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 是一种环保且高 效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剂。该处理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赋予金属良好的耐 腐蚀性、 耐水性和良好的涂布性能及涂装配套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例只是对本发 明进行具体说明, 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水性不饱和聚酯 1 : 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1.03 将 98 克 (1mol) 顺丁烯二酸酐、 44.5 克 (0.168mol) 邻苯二甲酸酐、 73.6 克 (0.8mol) 丙 三醇置于三口烧瓶中, 升温至 140℃, 随反应的进行, 烧瓶内温度快速升温至 190℃。继续向 烧瓶供热, 使料液温度保持在 180~200℃之间, 并保温反应 5 小时, 降温出料。
     水性不饱和聚酯 2 : 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 1.2 将 78.4 克 (0.8mol) 顺丁烯二酸酐、 59.2 克 (0.22mol) 邻苯二甲酸酐、 7.2 克 (0.1mol) 丙烯酸、 88.4 克 (0.65mol) 季戊四醇置于三口烧瓶中, 并通氮气排出烧瓶内空气。加热, 使 料液升温至 140℃, 随反应的进行, 烧瓶内温度快速升温至 185℃, 继续向烧瓶供热, 使料液 温度保持在 180~200℃之间, 待回流量恒定后, 再保温反应 5 小时, 降温出料。 实施例 1 : 向容器内加入 200 克乙醇, 100 克水, 和 1.3 克冰醋酸,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 10 克水性不饱和聚酯 1, 60 克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 30 克乙烯基三乙氧基硅 烷, 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 2 小时, 然后用水补足至 1000g。 剩余的水均分成 4 次加入, 每次间 隔 20 分钟 ; 最后加入 0.3 克 5% 过二硫酸钾水溶液, 并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 2 : 向容器中加入 400 克乙醇、 150 克水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 100 克 (3, 4 环氧丁基) 三乙氧基硅烷、 40 克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 10 克水性不饱和聚酯 1, 并于室 温下搅拌反应 2 小时, 然后再加入 3 克 1% 过氧化苯甲酰乙醇溶液, 最后用水补足至 1000g, 剩余的水均分 3 次加入, 每次间隔 20 分钟, 加完后稍加搅拌即可。
     实施例 3 : 向容器中加入 240 克乙醇、 120 克水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 118 克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40 克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 10 克水性不饱和聚酯 2, 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 2 小时, 然后再加入 3 克 1% 过氧化苯甲酰乙醇溶液, 最后用水补足至 1000g, 剩余的水均分 3 次加入, 每次间隔 20 分钟, 加完后稍加搅拌即可。
     实施例 4 : 向容器内加入 100 克乙醇, 120 克水,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 10 克水性不饱和聚 酯 2, 60 克 3-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 50 克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并于室温下搅拌 反应 2 小时, 然后用水补足至 1000g, 剩余的水均分成 4 次加入, 每次间隔 20 分钟 ; 最后加 入 0.3 克 5% 过二硫酸钾水溶液, 并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 5 : 向容器中加入 600 克乙醇、 80 克水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 120 克 (3, 4 环氧丁基) 三甲氧基硅烷、 60 克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 20 克水性不饱和聚酯 2, 并于室温 下搅拌反应 2 小时, 然后再加入 2 克 1%N,N- 二甲基苯胺乙醇溶液, 最后用水补足至 1000g, 剩余的水均分 3 次加入, 每次间隔 20 分钟, 加完后稍加搅拌即可。
     防腐效果试验 将冷轧板和热镀锌板置于 70℃碱性除油液中处理 20 分钟, 然后将冷轧板用清水洗净 后置于 15% 的盐酸溶液中浸泡 10 分钟, 以除去表面锈渍, 最后用清水洗净。热镀锌板不作 除锈处理, 在除油后用清水洗净。
     将经除油、 除锈后的冷轧板和热镀锌板分别浸入到上述实施例 1-5 制备的水性处 理剂中 10 秒钟, 取出后晾干并在 120℃下烘干 15 分钟, 降温后放置均化 24 小时, 然后进行 中性盐雾腐蚀实验。
     作为对照, 冷轧板经除油、 水洗、 除锈、 水洗、 表调后, 置于常温锌系磷化液处理 30 分钟, 水洗、 烘干, 进行中性盐雾腐蚀实验。热镀锌板只进行除油处理后进行中性盐雾腐蚀 实验。
     结果如下表 : 表 1 中性盐雾腐蚀实验结果基材 冷轧板 冷轧板 冷轧板 冷轧板 冷轧板 冷轧板 热镀锌板 热镀锌板 热镀锌板 热镀锌板 热镀锌板 热镀锌板 处理方式 锌系磷化 实施例 1 涂覆 实施例 2 涂覆 实施例 3 涂覆 实施例 4 涂覆 实施例 5 涂覆 除油 实施例 1 涂覆 实施例 2 涂覆 实施例 3 涂覆 实施例 4 涂覆 实施例 5 涂覆 盐雾腐蚀时间 7 小时 7 小时 7 小时 7 小时 7 小时 7 小时 80 小时 80 小时 80 小时 80 小时 80 小时 80 小时 腐蚀面积 (%) 54 23 18 12 27 32 49 18 16 9 21 24涂装性能测试 : 样板分别先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然后分别涂装不同的有机涂料, 方法如下 : 1.环氧聚酯粉末涂料 采用静电喷涂的方法涂装环氧聚酯粉末涂料, 然后于 180℃下烘烤 20 分钟, 冷却至室 温并放置一周后进行测试。 2. 醇酸树脂清漆 采用 GB/T 1727-1992 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刷涂, 并于室温下均化一周后进行测试。
     3. 丙烯酸树脂清漆 采用 GB/T 1727-1992 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刷涂, 并于室温下均化一周后进行测试。
     抗冲击性测试 : 涂层的抗冲击性能按 GB/T 1732-1993 进行测试。
     附着力测试 :
     涂层的附着力按 GB/T 9286-1998 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 2 与表 3 : 表 2 底材为冷轧板时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3底材为热镀锌板时涂膜性能测试结果由表 2 和表 3 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配套性好, 无论 底材为冷轧板还是热镀锌板, 耐冲击性都能达到 50kg· cm 以上, 附着力达到 1 级, 在涂装环 氧聚酯粉末涂料时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可以达到 672 小时不起泡、 无锈蚀, 涂装醇酸清漆时, 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可以达到 268 小时不起泡、 无锈蚀, 涂装丙烯酸清漆时, 中性盐雾腐蚀实 验可以达到 450 小时不起泡、 无锈蚀, 耐腐蚀性能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9

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2500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2500ACN102352500A21申请号201110293099522申请日20110930C23C22/48200601C23C22/50200601C23C22/5320060171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地址266590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申请人上饶波诗明化工有限公司72发明人葛圣松李家园龚诗自高岩陈立波吴宁宁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李桂存54发明名称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57摘要本发明涉及金属防腐技术领域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为了。

2、解决以上金属磷化、钝化工艺存在的高耗能、重污染等问题,本发明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所用原料为环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水性不饱和聚酯、引发剂、醋酸、乙醇和水;环氧基硅烷是指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官能团的硅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处理剂以水为分散介质挥发性组分含量低,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剂。该处理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赋予金属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水性和良好的涂布性能及涂装配套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CN102352507A1/2页21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是。

3、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基硅烷0412,乙烯基硅烷016,水性不饱和聚酯0056,引发剂00005005,醋酸002,乙醇360,余量为水;所述环氧基硅烷是指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官能团的硅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是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基硅烷612,乙烯基硅烷35,水性不饱和聚酯1,引发剂000150003,醋酸0013,乙醇2040,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是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基硅烷118,乙烯基硅烷4,水性不饱和聚酯1,引发剂0003,乙醇24,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

4、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4环氧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4环氧丁基)三乙氧基硅烷。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二硫酸钾、。

5、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或N,N二甲基苯胺。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06615。权利要求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2/2页3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1122。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中使用的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丁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丙烯酸、山梨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

6、酸、对苯二甲酸、以及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以上,所使用的多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4丁三醇、1,5戊二醇、已二醇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以上。权利要求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1/6页4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金属防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0002背景技术金属腐蚀是目前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美元。为了达到金属表面防腐的目的,通常在金属表面涂装涂料,使得金属与外界环。

7、境隔绝,从而减少金属的腐蚀。0003在涂装涂料前,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传统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喷砂、打磨、化学清洗、化学转化膜等,但其中最常用的是磷化工艺和金属表面钝化工艺。0004金属磷化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工艺,其主要原理是磷酸或酸式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金属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难溶磷酸盐保护膜。磷化处理可用于普通钢材的涂装前预处理、长效防腐以及机械加工前处理,也可用于铝材及铝合金、锌及镀锌材料等的涂装前预处理。金属表面的磷化膜,可增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也可用于改变金属表面的冷加工性能;经封孔、钝化处理后可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0005金属钝化工艺是金属。

8、表面处理的另一种技术,钝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氧化和铬酸盐钝化。氧化通常用于铁、铝、锌等金属的钝化处理,它是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使金属表面氧化并沉积上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起到保护作用。铬酸盐钝化是以铬酸或重铬酸盐为原料,其强氧化作用使得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含铬钝化膜,从而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0006然而金属磷和钝化工艺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磷化和钝化液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镍、铅、锌、铜、锰、锡等,这些离子即可以造成急性中毒,也可以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使人体发生病变;而且磷化和钝化工艺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污水,其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一方面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难以回收,资源浪。

9、费严重。0007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开发出一些新的表面处理工艺如稀土转化膜工艺、有机酸碱钝化工艺等,但这些工艺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源浪费,难以在实际中应用等问题。0008CN1814860A中公开了一种由磷酸类化合物和具有至少4个氟原子并选自钛、锆、硅、铪、铝、硼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氟酸,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含活性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和具有至少一个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组成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耐腐蚀性、耐黑变性、和涂布密合性能优异的保护膜,但此组合物价格昂贵,含有磷酸类化合物,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0009CN101228294A中公开了一种由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的硅烷偶联剂、。

10、分子含有缩水甘油基的硅烷偶联剂以及磷酸、氟化合物以及钒化合物组成的金属表面处理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赋予金属非铬钝化工艺难以实现的耐蚀性、耐热性、耐指纹性、导电性等性能,但价格昂贵,亦含有磷酸,对环境污染严重。0010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以上金属磷化、钝化工艺存在的高耗能、重污染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说明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2/6页5含重金属离子、低VOC、污染小、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0011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基硅烷0412,乙烯基硅烷016,水性不饱和聚酯。

11、0056,引发剂00005005,醋酸002,乙醇360,余量为水;所述环氧基硅烷是指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官能团的硅烷。0012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基硅烷612,乙烯基硅烷35,水性不饱和聚酯1,引发剂000150003,醋酸0013,乙醇2040,余量为水。0013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基硅烷118,乙烯基硅烷4,水性不饱和聚酯1,引发剂0003,乙醇24,余量为水。0014所述环氧基硅烷为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4环氧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4环氧丁。

12、基)三乙氧基硅烷。0015所述环氧基硅烷为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乙烯基硅烷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0016所述引发剂为过二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或N,N二甲基苯胺。0017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06615。0018所述不饱和聚酯中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1122。0019所述不饱和聚酯中使用的不饱和羧酸选自丙烯酸、丁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丙烯酸、山梨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以及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以上,所。

13、使用的多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说明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3/6页63丙二醇、丙三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4丁三醇、1,5戊二醇、已二醇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以上。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处理剂以水为分散介质挥发性组分含量低,不含有害重金属离子,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剂。该处理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赋予金属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水性和良好的涂布性能及涂装配套性。具体实施方式002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范围。0022水性不饱和聚酯1。

14、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103将98克(1MOL)顺丁烯二酸酐、445克(0168MOL)邻苯二甲酸酐、736克(08MOL)丙三醇置于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40,随反应的进行,烧瓶内温度快速升温至190。继续向烧瓶供热,使料液温度保持在180200之间,并保温反应5小时,降温出料。0023水性不饱和聚酯2具有反应活性的醇羟基与羧基的摩尔比为12将784克(08MOL)顺丁烯二酸酐、592克(022MOL)邻苯二甲酸酐、72克(01MOL)丙烯酸、884克(065MOL)季戊四醇置于三口烧瓶中,并通氮气排出烧瓶内空气。加热,使料液升温至140,随反应的进行,烧瓶内温度快速升温至185。

15、,继续向烧瓶供热,使料液温度保持在180200之间,待回流量恒定后,再保温反应5小时,降温出料。0024实施例1向容器内加入200克乙醇,100克水,和13克冰醋酸,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0克水性不饱和聚酯1,60克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0克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用水补足至1000G。剩余的水均分成4次加入,每次间隔20分钟;最后加入03克5过二硫酸钾水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可。0025实施例2向容器中加入400克乙醇、150克水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00克(3,4环氧丁基)三乙氧基硅烷、40克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10克水性不饱和聚酯1,。

16、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再加入3克1过氧化苯甲酰乙醇溶液,最后用水补足至1000G,剩余的水均分3次加入,每次间隔20分钟,加完后稍加搅拌即可。0026实施例3向容器中加入240克乙醇、120克水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18克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0克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0克水性不饱和聚酯2,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再加入3克1过氧化苯甲酰乙醇溶液,最后用水补足至1000G,剩余的水均分3次加入,每次间隔20分钟,加完后稍加搅拌即可。0027实施例4向容器内加入100克乙醇,120克水,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0克水性不饱和聚酯2,60克3环氧丙氧基丙基。

17、三乙氧基硅烷和50克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用水补足至1000G,剩余的水均分成4次加入,每次间隔20分钟;最后加入03克5过二硫酸钾水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可。说明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4/6页70028实施例5向容器中加入600克乙醇、80克水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20克(3,4环氧丁基)三甲氧基硅烷、60克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20克水性不饱和聚酯2,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再加入2克1N,N二甲基苯胺乙醇溶液,最后用水补足至1000G,剩余的水均分3次加入,每次间隔20分钟,加完后稍加搅拌即可。0029防腐效果试验将。

18、冷轧板和热镀锌板置于70碱性除油液中处理20分钟,然后将冷轧板用清水洗净后置于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除去表面锈渍,最后用清水洗净。热镀锌板不作除锈处理,在除油后用清水洗净。0030将经除油、除锈后的冷轧板和热镀锌板分别浸入到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水性处理剂中10秒钟,取出后晾干并在120下烘干15分钟,降温后放置均化24小时,然后进行中性盐雾腐蚀实验。0031作为对照,冷轧板经除油、水洗、除锈、水洗、表调后,置于常温锌系磷化液处理30分钟,水洗、烘干,进行中性盐雾腐蚀实验。热镀锌板只进行除油处理后进行中性盐雾腐蚀实验。0032结果如下表表1中性盐雾腐蚀实验结果基材处理方式盐雾腐蚀时间腐。

19、蚀面积()冷轧板锌系磷化7小时54冷轧板实施例1涂覆7小时23冷轧板实施例2涂覆7小时18冷轧板实施例3涂覆7小时12冷轧板实施例4涂覆7小时27冷轧板实施例5涂覆7小时32热镀锌板除油80小时49热镀锌板实施例1涂覆80小时18热镀锌板实施例2涂覆80小时16热镀锌板实施例3涂覆80小时9热镀锌板实施例4涂覆80小时21热镀锌板实施例5涂覆80小时24涂装性能测试样板分别先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分别涂装不同的有机涂料,方法如下1环氧聚酯粉末涂料采用静电喷涂的方法涂装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然后于180下烘烤20分钟,冷却至室温并放置一周后进行测试。00332醇酸树脂清漆采用GB/T1727199。

20、2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刷涂,并于室温下均化一周后进行测试。00343丙烯酸树脂清漆采用GB/T17271992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刷涂,并于室温下均化一周后进行测试。0035抗冲击性测试涂层的抗冲击性能按GB/T17321993进行测试。0036附着力测试说明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5/6页8涂层的附着力按GB/T92861998进行测试。0037测试结果见表2与表3表2底材为冷轧板时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3底材为热镀锌板时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说明书CN102352500ACN102352507A6/6页9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金属表面涂装前预处理用水性处理剂配套性好,无论底材为冷轧板还是热镀锌板,耐冲击性都能达到50KGCM以上,附着力达到1级,在涂装环氧聚酯粉末涂料时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可以达到672小时不起泡、无锈蚀,涂装醇酸清漆时,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可以达到268小时不起泡、无锈蚀,涂装丙烯酸清漆时,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可以达到450小时不起泡、无锈蚀,耐腐蚀性能有了一个很好的提高。说明书CN1023525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