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54080 上传时间:2018-04-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4238.9

申请日:

2010.08.16

公开号:

CN102373385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38/58申请日:20100816|||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8/58; C22C33/04

主分类号:

C22C38/58

申请人:

沈阳科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智勇; 赵忠刚; 李爱民; 李宁; 岳景东; 林静; 萨仁格日乐; 孙玲玲

地址: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先锋街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韩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其特点是按重量百分比计,该耐热铸钢组份为:C:0.70~1.0,Si:2.50~3.50,Mn:12.0~14.0,Cr:19.0~22.0,Ni:0.4~1.0,N:0.35~0.50,铁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余量;其熔炼方法为:原料准备;装料;化料;硅钙及稀土脱氧;磁场搅拌;最终硅钙脱氧和浇注铸锭。本发明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优化耐热铸钢成分、调整熔炼功率、电磁搅拌+氩气保护精炼以及硅钙+稀土联合脱氧的方法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通过调整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C、N、M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 其组成份如下 : C: 0.70 ~ 1.0, Si :
2: 50 ~
3: 50, Mn : 12.0 ~ 1
4: 0, Cr : 19.0 ~ 22.0, Ni : 0.4 ~ 1.0, N: 0.35 ~ 0.50, 铁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低 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硫含量控制在≤ 0.030%、 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磷含量控制在≤ 0.035%。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低 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铝含量控制在≤ 0.015%、 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钛含量控制在≤ 0.015%。 4. 权利要求 1 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 (1) 以采用工业纯铁、 电解镍、 电解锰、 高碳铬铁合金、 硅铁为原材料, 采用中频感应炉 进行熔炼 ; (2) 装料, 将原材料装入中频感应炉, 同时装入按炉料重量百分比计 0.1 ~ 0.3% 的稀 土, 用于钢液脱氧 ; (3) 化料, 化料期间中频感应炉的熔炼功率控制在 1000 ~ 1200KW 范围内 ; (4) 硅钙及稀土脱氧, 待原料全部熔化后, 加入氮化铬, 并控制此时中频感应炉的熔炼 功率在 500 ~ 700KW 范围内, 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 Si-Ca 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 ; (5) 磁场搅拌, 利用中频感应炉对钢液进行磁场搅拌, 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 浮; (6) 最终硅钙脱氧, 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 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 化合物 (例如 Cr2O3) ; (7) 浇注铸锭, 浇铸时钢液过热度 50 ~ 180℃, 同时对钢包吹氩搅拌以促进钢液成分均 匀及夹杂物上浮, 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在≤ 1250℃、 保温 48 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 生, 即为质量合格产品 ; 其中整个熔炼过程中均采用氩气保护。

说明书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 ,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及其熔炼方法 , 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耐热铸钢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高温加热炉及锅炉设备等耐 热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为提高耐热铸钢的使用温度和抗高温氧化能力, 在 1000° C 以上 使用的耐热铸钢中通常都含有较高比例的 Cr, 同时添加较多的贵金属 Ni, 以达到扩大奥氏 体相区和稳定奥氏体的目的。如目前在电厂锅炉燃烧器喷嘴中常用的 4Cr25Ni20Si2 钢 (简 称 25-20 钢) 中即含有约 25 %(重量百分比) 的 Cr 和约 20 %(重量百分比) 的 Ni。我国 是一个缺少 Ni 资源的国家, Ni 的使用量又非常巨大, 而生产用 Ni 的价格长期受国外的影 响与控制, 波动较大, 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这是限制我国耐热铸钢生产的一个瓶颈问题。因 此, 从减少 Ni 的用量、 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出发, 发展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取代或部分取 代目前的高镍耐热铸钢, 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 提供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 铸钢及其成分设计和熔炼方法, 采用该成分设计和熔炼方法制备的耐热铸钢, 其 Ni 含量 0.4 ~ 1.0%(重量百分比) , 同时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能力, 在≤ 1250℃、 保 温 48 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 适用于制作炉底板、 炉门、 加热炉台车护板等产品。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这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其特点是按重量百分 比计, 其组成份如下。
     C: 0.70 ~ 1.0, Si : 2.50 ~ 3.50, Mn : 12.0 ~ 14.0, Cr : 19.0 ~ 22.0, Ni : 0.4 ~ 1.0, N: 0.35 ~ 0.50, 铁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 余量。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 避免的残余元素硫含量控制在≤ 0.030%、 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磷含量控制在≤ 0.035%。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按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 避免的残余元素铝含量控制在≤ 0.015%、 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钛含量控制在≤ 0.015%。
     本发明给出的这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方法, 其特点是包括有以下步骤 : (1) 以采用工业纯铁、 电解镍、 电解锰、 高碳铬铁合金、 硅铁为原材料, 采用中频感应炉进行 熔炼 ; (2) 装料, 将原材料装入中频感应炉, 同时装入按炉料重量百分比计 0.1 ~ 0.3% 的稀 土, 用于钢液脱氧 ; (3) 化料, 化料期间中频感应炉的熔炼功率控制在 1000 ~ 1200KW 范围 内; (4) 硅钙及稀土脱氧, 待原料全部熔化后, 加入氮化铬, 并控制此时中频感应炉的熔炼 (5) 磁 功率在 500 ~ 700KW 范围内, 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 Si-Ca 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 ; 场搅拌, 利用中频感应炉对钢液进行磁场搅拌, 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 ; (6) 最终 硅钙脱氧, 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 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 (例如
     Cr2O3) (7) ; 浇注铸锭, 浇铸时钢液过热度 50 ~ 180℃, 同时对钢包吹氩搅拌以促进钢液成 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 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在≤ 1250℃、 保温 48 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 裂发生, 即为质量合格产品, 适用于制作炉底板、 炉门、 加热炉台车护板等 ; 其中整个熔炼过 程中均采用氩气保护。
     本发明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 优化耐热铸钢成分、 调整熔炼功率、 电磁搅拌 + 氩气 保护精炼以及硅钙+稀土联合脱氧的方法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通过调整低镍奥氏体 耐热铸钢中 C、 N、 Mn 元素的含量及配比来达到既降低镍含量、 又能形成稳定的单相奥氏体 组织的目的 ; 此外, 通过 N 的加入使其在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与 Cr 形成 Cr2N 型氮化物, 达 到抑制晶界碳化物析出, 提高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抗高温氧化性能 ; 一方面通过硅钙、 电解 Mn 及稀土进行联合脱氧, 另一方面通过中频感应炉的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 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 达到降低氧化夹杂含量、 保证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纯净 度的目的 ; 通过氩气保护使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在熔炼过程中免受渣池辐射热氧化, 同时 兼有减少钢液中 N 流失的作用 ; 通过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 还原渣中 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 (例如 Cr2O3) , 达到有效地把贵重的合金元素还原回钢液中的目的。通 过以上方法, 可降低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的 Ni 含量、 保证其力学及抗高温抗氧化性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 其有益效果是 : 1. 本发明通过调整 C、 N、 Mn 的含量及配 比降低耐热铸钢中的镍含量, 达到减少贵金属镍的用量, 以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同时又能 形成稳定的单相奥氏体组织, 保证耐热钢的力学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 2. 本发明通过 N 的加 入使其在耐热铸钢中与 Cr 形成 Cr2N 型氮化物, 抑制晶界碳化物析出, 提高耐热铸钢抗高温 氧化性能 ; 3. 本发明通过熔炼过程中全程氩气保护、 硅钙、 电解锰及稀土的联合脱氧, 以及 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等方法, 实现降低氧化夹杂含量、 保证耐热铸钢纯净 度的目的 ; 4. 采用本发明中的成分设计和熔炼方法制备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其室温屈 服强度 (s0.2) 高于 620 ~ 650MPa、 抗拉强度高于 690 ~ 710MPa, 延伸率高于 8 ~ 10%、 断面 收缩率高于 40 ~ 45%, 同时具有良好、 稳定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 1250℃、 保温 48 小时 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0.7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
     采用 5t 中频感应炉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熔炼全程采用氩气保护, 铸钢化学 成分见表 1, 其制备过程为 : 原材料为工业纯铁、 电解镍、 电解锰、 高碳铬铁合金、 硅铁等常 规原料 ; 2. 将上述原材料及 0.1 ~ 0.3% 的稀土 (本实施例为 0.2%) 装入 5t 中频感应炉进 行熔炼 ; 3. 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中, 熔炼功率在 500 ~ 1200KW 范围内 (本实施 例为 800KW) , 化料期间熔炼功率在 1000 ~ 1200KW 范围内 (本实施例为 1000KW) ; 4. 待步骤 3 中的原料全部化清后, 分多批少量加入氮化铬, 并控制此时的熔炼功率在 500 ~ 700KW 范 围内 (本实施例为 600KW) , 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 Si-Ca 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 ; 5. 所述的 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中, 熔炼期间利用中频感应炉的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 搅拌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 ; 6. 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中, 熔炼后期加 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 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 (例如 Cr2O3) ; 7. 待步骤 6 完 成后, 进行铸锭浇铸, 浇铸时钢液过热度在 50 ~ 180℃(本实施例为 90℃) ; 8. 待步骤 7 完成后, 在铸锭上取样, 按 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见表 2 ; 9. 待步骤 7 完成后, 在铸锭上取样进行铸钢的高温氧化性能测试, 实验温度为 1150℃~ 1300℃, 实验条件及实验数据见表 3。
     表 1 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 (wt.%)C Si Ni Cr 0.85 3.03 0.69 20.61 Mn 13.11 Al 0.008 Ti 0.004 N 0.389 P 0.028 S 0.004 Fe 余表 2 耐热铸钢的力学性能编号 1 2 3 序号 1 2 3 4 温度 1150℃ 1200℃ 1250℃ 1300℃ σb/MPa 690 700 695 σ0.2/MPa 645 670 660 实验前重量 116.112g 116.089g 116.175g 116.134g δ/% 10.0 9.0 9.0 Ψ/% 备注 48.0 45.5 46.0 备注 无龟裂 无龟裂 无龟裂 棱角微小熔化表 3 耐热铸钢的高温氧化实验条件及测试结果保温时间 48h, 水冷 48h, 水冷 48h, 水冷 48h, 水冷 实验后重量 115.949g 115.829g 115.786g 115.521g实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 0.7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抗拉强度高于 690MPa、 屈服强度 高于 645MPa、 延伸率高于 9.0%、 断面收缩率高于 45.5% ; 在≤ 1250℃、 保温 48h、 水冷后, 整个试样未出现龟裂现象 ; 在实验条件为 1300℃、 保温 48h、 水冷后, 试样的棱角处有微小 的熔化现象。
     实施例 2 : 0.8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
     与实施例 1 不同之处在于, 所制备的奥氏体耐热铸钢中含有 0.8wt.%的镍。
     采用 5t 中频感应炉, 以工业纯铁、 电解镍、 电解锰、 高碳铬铁合金、 硅铁等为原料 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 熔炼全程采用氩气保护。将原料及 0.2% 的稀土装入中频感应炉 中, 选用 850KW 熔炼功率进行铸钢熔炼, 化料期间熔炼功率在 1100KW。待原料全部化清后, 分多批少量加入氮化铬, 并控制此时的熔炼功率为 600KW, 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 Si-Ca 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 熔炼期间利用中频感应炉的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促 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 还原渣中相对 不稳定的化合物 (例如 Cr2O3) 。进行铸锭浇铸, 浇铸时钢液过热度为 80℃。低镍奥氏体耐热 铸钢的化学成分见表 4。
     按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耐热铸钢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 检测 结果分别见表 5 和表 6。
     表 4 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 (wt.%)C Si Ni Cr 0.82 3.06 0.81 20.16 Mn 13.05 Al 0.010 Ti 0.006 N 0.412 P 0.025 S 0.004 Fe 余表 5 耐热铸钢的力学性能编号 1 2 3 σb/MPa 695 705 695 σ0.2/MPa 650 670 660 实验前重量 116.134g 5 δ/% 10.0 9.5 9.0 Ψ/% 备注 47.0 45.0 46.5 备注 无龟裂表 6 耐热铸钢的高温氧化实验条件及测试结果序号 温度 保温时间 1 1150℃ 48h, 水冷 实验后重量 115.953g102373385 A CN 102373388 2 3 4 1200℃ 48h, 水冷 1250℃ 48h, 水冷 1300℃ 48h, 水冷说明书115.748g 115.812g 115.569g 无龟裂 无龟裂 棱角微小熔化4/4 页116.106g 116.234g 116.233g实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 0.8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抗拉强度高于 695MPa、 屈服强度 高于 650MPa、 延伸率高于 9.0%、 断面收缩率高于 45.0% ; 在≤ 1250℃、 保温 48h、 水冷后, 整个试样未出现龟裂现象 ; 在实验条件为 1300℃、 保温 48h、 水冷后, 试样的棱角处有微小 的熔化现象。
     实验表明,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工艺参数范围内, 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 所制备 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屈服强度 (s0.2) 高于 620 ~ 650MPa、 抗拉强度高于 690 ~ 710MPa, 延伸率高于 8 ~ 10%、 断面收缩率高于 40 ~ 45%, 同时具有良好、 稳定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 1250℃、 保温 48 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6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3385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3385ACN102373385A21申请号201010254238922申请日20100816C22C38/58200601C22C33/0420060171申请人沈阳科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地址110015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先锋街46号72发明人刘智勇赵忠刚李爱民李宁岳景东林静萨仁格日乐孙玲玲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代理人韩辉54发明名称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57摘要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其特点是按重量百分比计,该耐热铸钢组份为C07010,SI25035。

2、0,MN120140,CR190220,NI0410,N035050,铁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余量;其熔炼方法为原料准备;装料;化料;硅钙及稀土脱氧;磁场搅拌;最终硅钙脱氧和浇注铸锭。本发明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优化耐热铸钢成分、调整熔炼功率、电磁搅拌氩气保护精炼以及硅钙稀土联合脱氧的方法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通过调整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C、N、MN元素的含量及配比来达到既降低镍含量、又能形成稳定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2373388A1/1页21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

3、份如下C07010,SI250350,MN120140,CR190220,NI0410,N035050,铁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硫含量控制在0030、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磷含量控制在00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铝含量控制在0015、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钛含量控制在0015。4权利要求1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以采用工业纯铁、电解镍、电解锰、高碳铬铁合金、硅。

4、铁为原材料,采用中频感应炉进行熔炼;(2)装料,将原材料装入中频感应炉,同时装入按炉料重量百分比计0103的稀土,用于钢液脱氧;(3)化料,化料期间中频感应炉的熔炼功率控制在10001200KW范围内;(4)硅钙及稀土脱氧,待原料全部熔化后,加入氮化铬,并控制此时中频感应炉的熔炼功率在500700KW范围内,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SICA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5)磁场搅拌,利用中频感应炉对钢液进行磁场搅拌,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6)最终硅钙脱氧,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CR2O3);(7)浇注铸锭,浇铸时钢液过热度50180,同时对钢包吹。

5、氩搅拌以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在1250、保温48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即为质量合格产品;其中整个熔炼过程中均采用氩气保护。权利要求书CN102373385ACN102373388A1/4页3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耐热铸钢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及抗高温氧化性能,在高温加热炉及锅炉设备等耐热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为提高耐热铸钢的使用温度和抗高温氧化能力,在1000C以上使用的耐热铸钢中通常都含有较高比例的CR,同时添加较多。

6、的贵金属NI,以达到扩大奥氏体相区和稳定奥氏体的目的。如目前在电厂锅炉燃烧器喷嘴中常用的4CR25NI20SI2钢(简称2520钢)中即含有约25(重量百分比)的CR和约20(重量百分比)的NI。我国是一个缺少NI资源的国家,NI的使用量又非常巨大,而生产用NI的价格长期受国外的影响与控制,波动较大,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这是限制我国耐热铸钢生产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从减少NI的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出发,发展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的高镍耐热铸钢,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成分设计和熔。

7、炼方法,采用该成分设计和熔炼方法制备的耐热铸钢,其NI含量0410(重量百分比),同时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能力,在1250、保温48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适用于制作炉底板、炉门、加热炉台车护板等产品。0004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其特点是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份如下。0005C07010,SI250350,MN120140,CR190220,NI0410,N035050,铁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余量。0006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硫含量控制在0030、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磷含量控制在0035。

8、。0007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铝含量控制在0015、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钛含量控制在0015。0008本发明给出的这种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有以下步骤(1)以采用工业纯铁、电解镍、电解锰、高碳铬铁合金、硅铁为原材料,采用中频感应炉进行熔炼;(2)装料,将原材料装入中频感应炉,同时装入按炉料重量百分比计0103的稀土,用于钢液脱氧;(3)化料,化料期间中频感应炉的熔炼功率控制在10001200KW范围内;(4)硅钙及稀土脱氧,待原料全部熔化后,加入氮化铬,并控制此时中频感应炉的熔炼功率在500700KW范围内,熔化氮。

9、化铬期间继续利用SICA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5)磁场搅拌,利用中频感应炉对钢液进行磁场搅拌,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6)最终硅钙脱氧,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说明书CN102373385ACN102373388A2/4页4CR2O3);(7)浇注铸锭,浇铸时钢液过热度50180,同时对钢包吹氩搅拌以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在1250、保温48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即为质量合格产品,适用于制作炉底板、炉门、加热炉台车护板等;其中整个熔炼过程中均采用氩气保护。0009本发明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优化耐热铸钢成分、。

10、调整熔炼功率、电磁搅拌氩气保护精炼以及硅钙稀土联合脱氧的方法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通过调整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C、N、MN元素的含量及配比来达到既降低镍含量、又能形成稳定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的目的;此外,通过N的加入使其在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与CR形成CR2N型氮化物,达到抑制晶界碳化物析出,提高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抗高温氧化性能;一方面通过硅钙、电解MN及稀土进行联合脱氧,另一方面通过中频感应炉的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达到降低氧化夹杂含量、保证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纯净度的目的;通过氩气保护使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在熔炼过程中免受渣池辐射热氧化,同时兼有减少钢液中。

11、N流失的作用;通过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CR2O3),达到有效地把贵重的合金元素还原回钢液中的目的。通过以上方法,可降低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中的NI含量、保证其力学及抗高温抗氧化性能。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调整C、N、MN的含量及配比降低耐热铸钢中的镍含量,达到减少贵金属镍的用量,以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同时又能形成稳定的单相奥氏体组织,保证耐热钢的力学及抗高温氧化性能;2本发明通过N的加入使其在耐热铸钢中与CR形成CR2N型氮化物,抑制晶界碳化物析出,提高耐热铸钢抗高温氧化性能;3本发明通过熔炼过程中全程氩气保护、硅。

12、钙、电解锰及稀土的联合脱氧,以及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等方法,实现降低氧化夹杂含量、保证耐热铸钢纯净度的目的;4采用本发明中的成分设计和熔炼方法制备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其室温屈服强度S02高于620650MPA、抗拉强度高于690710MPA,延伸率高于810、断面收缩率高于4045,同时具有良好、稳定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1250、保温48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具体实施方式0011实施例107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0012采用5T中频感应炉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全程采用氩气保护,铸钢化学成分见表1,其制备过程为原材料为工业纯铁、电解镍、电解锰、高碳铬铁合金。

13、、硅铁等常规原料;2将上述原材料及0103的稀土(本实施例为02)装入5T中频感应炉进行熔炼;3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中,熔炼功率在5001200KW范围内(本实施例为800KW),化料期间熔炼功率在10001200KW范围内(本实施例为1000KW);4待步骤3中的原料全部化清后,分多批少量加入氮化铬,并控制此时的熔炼功率在500700KW范围内(本实施例为600KW),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SICA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5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中,熔炼期间利用中频感应炉的磁场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6所述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中,熔炼后期加入硅。

14、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CR2O3);7待步骤6完成后,进行铸锭浇铸,浇铸时钢液过热度在50180(本实施例为90);8待步骤7完说明书CN102373385ACN102373388A3/4页5成后,在铸锭上取样,按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9待步骤7完成后,在铸锭上取样进行铸钢的高温氧化性能测试,实验温度为11501300,实验条件及实验数据见表3。0013表1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WT)CSINICRMNALTINPSFE0853030692061131100080004038900280004余表2耐热铸钢的。

15、力学性能编号B/MPA02/MPA/备注1690645100480270067090455369566090460表3耐热铸钢的高温氧化实验条件及测试结果序号温度保温时间实验前重量实验后重量备注1115048H,水冷116112G115949G无龟裂2120048H,水冷116089G115829G无龟裂3125048H,水冷116175G115786G无龟裂4130048H,水冷116134G115521G棱角微小熔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07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抗拉强度高于690MPA、屈服强度高于645MPA、延伸率高于90、断面收缩率高于455;在1250、保温48H、水冷后,整个试样。

16、未出现龟裂现象;在实验条件为1300、保温48H、水冷后,试样的棱角处有微小的熔化现象。0014实施例208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及其熔炼方法。001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制备的奥氏体耐热铸钢中含有08WT的镍。0016采用5T中频感应炉,以工业纯铁、电解镍、电解锰、高碳铬铁合金、硅铁等为原料熔炼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熔炼全程采用氩气保护。将原料及02的稀土装入中频感应炉中,选用850KW熔炼功率进行铸钢熔炼,化料期间熔炼功率在1100KW。待原料全部化清后,分多批少量加入氮化铬,并控制此时的熔炼功率为600KW,熔化氮化铬期间继续利用SICA及稀土进行钢液脱氧。熔炼期间利用中频感应炉的磁场。

17、搅拌和浇注过程中钢包吹氩搅拌促进钢液成分均匀及夹杂物上浮。熔炼后期加入硅钙粉对熔渣进行扩散脱氧,还原渣中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CR2O3)。进行铸锭浇铸,浇铸时钢液过热度为80。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见表4。0017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耐热铸钢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检测结果分别见表5和表6。0018表4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WT)CSINICRMNALTINPSFE0823060812016130500100006041200250004余表5耐热铸钢的力学性能编号B/MPA02/MPA/备注1695650100470270567095450369566090465表6耐。

18、热铸钢的高温氧化实验条件及测试结果序号温度保温时间实验前重量实验后重量备注1115048H,水冷116134G115953G无龟裂说明书CN102373385ACN102373388A4/4页62120048H,水冷116106G115748G无龟裂3125048H,水冷116234G115812G无龟裂4130048H,水冷116233G115569G棱角微小熔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08WT镍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抗拉强度高于695MPA、屈服强度高于650MPA、延伸率高于90、断面收缩率高于450;在1250、保温48H、水冷后,整个试样未出现龟裂现象;在实验条件为1300、保温48H、水冷后,试样的棱角处有微小的熔化现象。0019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均可实现本发明目的,所制备的低镍奥氏体耐热铸钢屈服强度S02高于620650MPA、抗拉强度高于690710MPA,延伸率高于810、断面收缩率高于4045,同时具有良好、稳定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1250、保温48小时后水冷的条件下无龟裂发生。说明书CN10237338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