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风力除雪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风力除雪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8284A43申请公布日20110323CN101988284ACN101988284A21申请号201010580755522申请日20101209E01C11/2620060171申请人贾保全地址045400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煤气站20号72发明人贾保全74专利代理机构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14100代理人温彪飞54发明名称公路风力除雪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除雪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风力除雪装置,解决了现有除雪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道路损坏以及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包括若干设置于公路中心线上风筒,风筒包括竖直风筒和水平风筒,水平风筒上设置。
2、相对公路中心线垂直的出风口,出风口包括形成主力风道的上出风口和汽车风速抗干扰风带的下出风口,竖直风筒下部设置风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特别适用于高速公路,利用风机产生风力,利用风筒沿公路绿化产生一个水平向上的风力空气幕,将降雪带和公路路面间形成一个隔离带,实现下雪而不用封闭高速公路,保证汽车在降雪期间正常行驶;而且不用进行除雪,不污染环境,不损坏道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88284A1/1页21一种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公路中间带设置的风筒(6),沿风筒设置的风机(10),在风筒上设置有与风筒轴向垂直。
3、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形成主力风道(7)的上出风口(12)和与路面平行的汽车风速抗干扰风带(8)的下出风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6)路地面高度152米,所述的风机置于地面,风机(10)与风筒(6)之间有竖向风筒(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6)外部设置有支撑筒(15),在风筒与支撑筒之间有压风腔(13)。权利要求书CN101988284A1/3页3公路风力除雪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除雪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风力除雪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高速公路在冬季降雪期一般采取封路,除雪机除雪,人。
4、工撤盐等被动方式,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道路损坏,同时封路也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除雪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道路损坏以及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风力除雪装置。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公路中间带设置的风筒,沿风筒设置的风机,在风筒上设置有与风筒轴向垂直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形成主力风道的上出风口和与路面平行的汽车风速抗干扰风带的下出风口。0005所述的一种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其中风筒路地面高度152米,所述的风机置于地面,风机与风筒之间有竖向风筒连接。0006所述的一种公路风力除雪装置,其中风筒外部设置有。
5、支撑筒,在风筒与支撑筒之间有压风腔。0007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特别适用于高速公路,风筒设置于高速公路的绿化带上,利用风机产生风力,利用风筒沿公路绿化产生一个水平向上的风力空气幕,将降雪带和公路路面间形成一个隔离带,实现下雪而不用封闭高速公路,保证汽车在降雪期间正常行驶;而且不用进行除雪,不污染环境,不损坏道路。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在公路上设置示意图;图2是设置竖向风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风筒结构截面示意图;图4是出风孔结构示意图;图5是风筒出风孔设置示意图;图中1超车道,2主车道,3为维修车道,4隔离带,5电子警示牌,6风筒,7主力风带,8隔离风带,9雪花,10风机,11下出风。
6、口,12上出风口,13压风腔,14竖向风筒,15支撑筒,16隔离板,17斜向导风板,18水平导风板,19风孔。具体实施方式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0010参照附图,在公路中间隔离带上由支架将风筒6设置在距地面152米左右的高说明书CN101988284A2/3页4度,在地面设置风机10,通过竖向风筒14将风送入主风筒6内。风筒6外部有一个支撑筒15,风筒6与支撑筒15间有钢筋支撑杆与四个隔离板16,通过隔离板16将风筒与支撑筒之间的空间分为四部分,其中左右两部分为压风腔13,风筒内的风经压风腔调整方向后经支撑筒15侧壁的上出风口12、下出风口11吹出。经下出风口。
7、11形成的风为水平隔离风带8,其作用是将汽车行驶过程形成的干扰风隔离与上部的风带隔离开。由上出风口12形成的风带为主力风带7,该主力风带的作用是将路面上空两米左右的雪吹到路面两侧。防止其落入车道内。0011图1所示,隔离带风机设置在隔离带4上,两侧有超车道1、行车道2与维修车道3,主力风带7将车道上空的雪花9吹离车道,至少不会落入超车道与行车道内。电子警示牌5用于警示驾驶员谨慎行驶。0012图2所示,沿风筒走向设置级联风机,一般每810公里设置一个风机。0013风机的设置与选型按下述步骤进行1、计算确定管路内所需的通风量2、计算所需总推力ITITPATN;其中,AT管路横截面积M2;P各项阻力。
8、之和PA一般应计及下列4项1管路进风口阻力与出风口阻力2管路表面摩擦阻力,悬吊风机装置、支架及路标等引起的阻力3交通阻力4管路进出口之间因温度、气压、风速不同而生的压力差所产生的阻力3、确定风机布置的总体方案。根据管路长度、所需总推力以及射流风机提供推力的范围,初步确定在管路总长上共布置M组风机,每组N台,每台风机的推力为T满足MNTTT的总推力要求,同时考虑下列限制条件1N台风机并列时,其中心线横向间距应大于2倍风机直径;2M组台风机串列时,纵向间距应大于10倍管路直径;4、单台风机参数的确定射流风机的性能以其施加于气流的推力来衡量,风机产生的推力在理论上等于风机进出口气流的动量差动量等于气。
9、流质量流量与流速的乘积,在风机测试条件先,进口气流的动量为零,所以可以计算出在测试条件下,风机的理论推力理论推力PQVPQ2/AN;P空气密度KG/M3;Q风量M3/S;A风机出口面积M2;试验台架量测推力T1一般为理论推力的085105倍取决于流场分布与风机内部及消声器的结构风机性能参数图表中所给出的风机推力数据均以试验台架量测推力为准,但量测推力还不等于风机装在管路内所能产生的可用推力T,这是因为风机吊装在管路中时会受到管路中气流速度产生的卸荷作用的影响柯达恩效应,可用推力减少影响的程度可用系数K1和K2来表示和计算TT1K1K2或T1TK1K2;其中T安装在管路中的射流风机可用推力N;T。
10、1试验台架量测推力N;K1管路中平均气流速度以及风机出口风速对风机推力的影响系数;K2风机轴流离管路壁之间距离的影响系数;射流风机的性能以其施加于气流的推力来衡量,风机产生的推力在理论上等于风机进出口气流的动量差动量等于气流质量流量与流速的乘积,在风机测试条件先,进口气流的动量为零,所以可以计算出在测试条件下,风机的理论推力理论推力PQVPQ2/AN;P空气密度KG/M3;Q风量M3/S;A风机出口面积M2;试验台架量测推力T1一般为理论推力的085105倍取决于流场分布与风机内部及消声器的结构风机性能参数图表中所给出的风机推力数据均以试验台架量测推力为准,但量测推力还不等于风机装在隧道内所能。
11、说明书CN101988284A3/3页5产生的可用推力T,这是因为风机吊装在隧道中时会受到隧道中气流速度产生的卸荷作用的影响柯达恩效应,可用推力减少影响的程度可用系数K1和K2来表示和计算TT1K1K2或T1TK1K2;其中T安装在隧道中的射流风机可用推力N;T1试验台架量测推力N;K1隧道中平均气流速度以及风机出口风速对风机推力的影响系数;K2风机轴流离隧道壁之间距离的影响系数。0014图3所示,风筒6与支撑筒15之间由四个隔离板16,分隔为四个部分,其中上下两个部分为静止腔,左右两侧为两个压风腔13,在压风腔内有导风板,其中下出风口11一侧为水平导风板18,上出风口12一侧边斜向导风板17。风筒6内的风经风孔19进入压风腔13,在导风板作用下上部以斜向风吹出,下部则以水平风吹出。在车道上部分别形成隔离风带8与主力风带7。0015图4所示为支撑筒侧壁的上出风口12与下出风口中11。0016图5所示,风筒6侧壁的风孔19。说明书CN101988284A1/1页6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