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53246 上传时间:2018-04-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1262.X

申请日:

2011.09.06

公开号:

CN102329643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0G 73/00申请日:20110906|||公开

IPC分类号:

C10G73/00

主分类号:

C10G73/00

申请人:

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长胜; 罗国林

地址:

655003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向桂大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代理人:

姜开侠;朱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包括给料装置、蒸脱室、蒸汽分配器、过热蒸汽加热装置和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装置,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所述的蒸脱室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出渣控制装置连接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为多层结构,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和底夹套,边夹套和底夹套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连通,边夹套和底夹套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连通。本发明采取多层结构的蒸脱室和缓输落料蒸脱方式,仅使用少量过热蒸汽,实现深度脱溶,节约了大量能源,溶剂残留量<0.05%;蒸脱出的溶剂蒸汽直接用作浸取液蒸发热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包括给料装置 (1) 、 蒸脱室 (2) 、 蒸 汽分配器 (6) 、 过热蒸汽加热装置 (7) 和出渣装置 (12) ,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蒸脱室 (2) 顶部 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 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装置 (1) , 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 化装置 (10) ; 所述的蒸脱室 (2) 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 (9) , 出渣控制装置 (9) 连接出渣装 置; 所述的蒸脱室 (2) 为多层结构, 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 边夹套 (3) 和底 夹套 (4) 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 (6) 连通, 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 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蒸脱室 (2) 中设置调整导柱 (5) , 调整导柱 (5) 连接蒸脱室 (2) 内各层的扰动板, 调整导柱 (5) 由电机驱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蒸脱室 (2) 底层设置过热蒸汽喷入层 (8) , 由过热蒸汽加热装置 (7) 为其提供过热蒸 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蒸脱室 (2) 之底层与顶层之间设置 5~15 中间层。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给料装置 (1) 、 出渣装置 (12) 为刮板输送机。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出渣控制装置 (9) 为手动控制装置或电动控制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溶剂净化装置 (10) 为湿室煤粉捕集器。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蒸脱室 (2) 可并联组合使用。

说明书


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浸取工艺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便, 工作稳定可靠 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石化动植物蜡浸取生产工艺技术中, 用于提取蜡质的溶剂是循环使用的, 在 浸取工艺中溶剂和蜡、 煤的分离是一个重要环节, 其残煤吸附溶剂蒸脱与回收远比溶剂和 蜡、 自由气体中的溶剂回收工艺复杂, 而且难度大, 是浸取生产溶剂回收过程当中十分关键 环节, 它不但直接关系到溶剂消耗带来的企业经济性, 而且对降低生产危险性和减轻环境 压力也十分关键。纵观国内外化石化动植物蜡 (主要指褐煤蜡) 生产企业, 溶剂消耗高的主 要原因就是残煤吸附溶剂蒸脱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残煤吸附溶剂蒸脱方式有间歇罐组式, 提完蜡后的残煤, 用过热蒸汽与残煤直接接触, 用以脱除其吸附的溶剂。 这种方式要求煤的 粒度均匀、 煤层之间透气性要好, 煤层不能太厚, 这就大大限制了设备生产能力并影响脱溶 效果 ; 还有连续履带框式, 提完蜡的残煤由具有输送功能的绞龙扬起 (机械流化) , 在用过热 蒸汽与残煤直接接触, 用以脱除其吸附的溶剂。但该方式设备利用率低, 溶剂脱除不彻底。 综合上述实施方式,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蒸汽与残煤的接触时间短、 接触程度不完全, 从而 影响了脱溶效果。 因此, 开发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 对于提高生产 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便, 流程控制稳定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 脱出与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给料装置、 蒸脱室、 蒸汽分配器、 过热蒸汽加热 装置和出渣装置 ; 所述的蒸脱室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 残煤进料口连接给 料装置, 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 ; 所述的蒸脱室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 出渣控制 装置连接出渣装置 ; 所述的蒸脱室为多层结构, 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和底夹套, 边夹套和底 夹套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连通, 边夹套和底夹套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连通。
     本发明多层结构的蒸脱室和缓输落料组合工艺模式, 残煤经过饱和蒸汽和过热蒸 汽的蒸脱, 残煤中的溶剂被彻底蒸出并气化, 溶剂蒸汽净化后作为浸取液蒸发工序的热源, 同时实现残煤溶剂的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装置仅使用少量过热蒸汽, 实现深度 脱溶, 节约了大量能源, 溶剂残留量 <0.05% ; 蒸脱出的溶剂蒸汽直接用作浸取液蒸发热源,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和工艺连接关系示意图 ; 图中 : 1- 给料装置 ; 2- 蒸脱室 ; 3- 边夹套 ; 4- 底夹套 ; 5- 调整导柱 ; 6- 蒸汽分配器 ;7- 过热蒸汽加热装置 ; 8- 过热蒸汽喷入层 ; 9- 出渣控制装置 ; 10- 溶剂净化装置 ; 11- 进料 导槽 ; 12- 出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任 何基于本发明的教导所作的变换,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 本发明包括给料装置 1、 蒸脱室 2、 蒸汽分配器 6、 过热蒸汽加热装置 7 和 出渣装置 12 ; 所述的蒸脱室 2 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 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 装置 1, 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 10 ; 所述的蒸脱室 2 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 9, 出 渣控制装置 9 连接出渣装置 ; 所述的蒸脱室 2 为多层结构, 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 6 连通, 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的出口与冷 水回水管连通。
     所述的蒸脱室 2 中设置调整导柱 5, 调整导柱 5 连接蒸脱室 2 内各层的扰动板, 调 整导柱 5 由电机驱动。
     所述的蒸脱室 2 底层设置过热蒸汽喷入层 8, 由过热蒸汽加热装置 7 为其提供过热 蒸汽。 所述的蒸脱室 2 之底层与顶层之间设置 5~15 中间层。
     所述的给料装置 1、 出渣装置 12 为刮板输送机。
     所述的出渣控制装置 9 为手动控制装置或电动控制装置。
     所述的溶剂净化装置 10 为湿室煤粉捕集器。
     所述的蒸脱室 2 可并联组合使用, 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本发明采用多层结构的蒸脱室 2 和缓输落料方式组合的蒸脱方式, 浸取残煤自蒸脱室 2 顶部给料, 饱和蒸汽通过蒸汽分配装置 6 分别输送到各层的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对残煤 进行间接加热 ; 过热蒸汽自蒸脱室 2 底层上升, 使残煤的下落速度变慢, 缓落延长了残煤的 加热时间, 提高了溶剂的脱除效果, 脱溶后的残煤中溶剂残留量 <0.05%。 蒸脱出的溶剂蒸气 与蒸汽形成混合气, 进入溶剂净化装置 10(一般采用湿室煤粉捕集器) 净化后回输作为浸 取液蒸发的热源, 不仅提高了热能综合利用率, 而且减少了浸取液回收过程的蒸发损耗。
     本发明蒸脱室 2 上部通入饱和蒸汽, 底层通入过热蒸汽, 在残煤通道上形成自上 而下依次升高的三个温度区, 与残煤脱溶过程非常适应, 即刚进入装置时残煤溶剂含量高, 饱和蒸汽温度即可大量蒸发, 随着溶剂含量的降低, 就需要逐步升高温度, 才能保证溶剂能 彻底脱出。 本发明特殊结构设置降低了过热蒸汽的使用量, 同时保证了脱溶效果, 大量节约 能源。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 饱和蒸汽通过蒸汽分配装置 6 进入蒸脱室 2 各层边夹套 3 和底夹套 4 ; 饱和蒸汽经过 热蒸汽加热装置 7 加热, 形成过热蒸汽送入蒸脱室 2 底层过热蒸汽喷入层。浸取残煤经给 料装置 1 送入蒸脱室 2 顶层, 启动电机驱动调整导柱 5 带动蒸脱室 2 各层的扰动板动作, 使 残煤和蒸汽产生的热量充分接触, 促使残煤中的溶剂脱出 ; 残煤随着下落经过三个温度区, 到达底层时其中的溶剂脱除干净, 脱溶后残煤颗粒通过底层篦条和出渣控制装置 9 导出,
     并通过刮板输送至干馏车间进行后续加工。 所蒸发出来的溶剂蒸气和悬浮煤粉一同进入溶 剂净化装置 10(一般采用湿室煤粉捕集器) , 净化后的溶剂蒸气送去作为浸取液蒸发热源 ; 蒸汽换热后冷凝成水回输到冷却水箱。

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964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9643ACN102329643A21申请号201110261262X22申请日20110906C10G73/0020060171申请人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5500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向桂大村72发明人刘长胜罗国林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53116代理人姜开侠朱智华54发明名称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包括给料装置、蒸脱室、蒸汽分配器、过热蒸汽加热装置和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

2、和溶剂蒸汽出口,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装置,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所述的蒸脱室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出渣控制装置连接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为多层结构,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和底夹套,边夹套和底夹套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连通,边夹套和底夹套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连通。本发明采取多层结构的蒸脱室和缓输落料蒸脱方式,仅使用少量过热蒸汽,实现深度脱溶,节约了大量能源,溶剂残留量005;蒸脱出的溶剂蒸汽直接用作浸取液蒸发热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29653A1/1页21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

3、装置,包括给料装置(1)、蒸脱室(2)、蒸汽分配器(6)、过热蒸汽加热装置(7)和出渣装置(12),其特征是所述的蒸脱室(2)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装置(1),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10);所述的蒸脱室(2)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9),出渣控制装置(9)连接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2)为多层结构,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3)和底夹套(4),边夹套(3)和底夹套(4)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6)连通,边夹套(3)和底夹套(4)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蒸脱室(2)中设置调整导柱(5),调整导。

4、柱(5)连接蒸脱室(2)内各层的扰动板,调整导柱(5)由电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蒸脱室(2)底层设置过热蒸汽喷入层(8),由过热蒸汽加热装置(7)为其提供过热蒸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蒸脱室(2)之底层与顶层之间设置515中间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给料装置(1)、出渣装置(12)为刮板输送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渣控制装置(9)为手动控制装置或电动控制装置。7根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净化装置(10)为湿室煤粉捕集器。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蒸脱室(2)可并联组合使用。权利要求书CN102329643ACN102329653A1/3页3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化工浸取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便,工作稳定可靠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化石化动植物蜡浸取生产工艺技术中,用于提取蜡质的溶剂是循环使用的,在浸取工艺中溶剂和蜡、煤的分离是一个重要环节,其残煤吸附溶剂蒸脱与回收。

6、远比溶剂和蜡、自由气体中的溶剂回收工艺复杂,而且难度大,是浸取生产溶剂回收过程当中十分关键环节,它不但直接关系到溶剂消耗带来的企业经济性,而且对降低生产危险性和减轻环境压力也十分关键。纵观国内外化石化动植物蜡(主要指褐煤蜡)生产企业,溶剂消耗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残煤吸附溶剂蒸脱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残煤吸附溶剂蒸脱方式有间歇罐组式,提完蜡后的残煤,用过热蒸汽与残煤直接接触,用以脱除其吸附的溶剂。这种方式要求煤的粒度均匀、煤层之间透气性要好,煤层不能太厚,这就大大限制了设备生产能力并影响脱溶效果;还有连续履带框式,提完蜡的残煤由具有输送功能的绞龙扬起(机械流化),在用过热蒸汽与残煤直接接触,用以脱除其吸。

7、附的溶剂。但该方式设备利用率低,溶剂脱除不彻底。综合上述实施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蒸汽与残煤的接触时间短、接触程度不完全,从而影响了脱溶效果。因此,开发一种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非常必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便,流程控制稳定的浸取残煤中的溶剂高效率脱出与回收装置。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给料装置、蒸脱室、蒸汽分配器、过热蒸汽加热装置和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装置,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所述的蒸脱室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出渣控制装置连接出渣装置;所述的蒸。

8、脱室为多层结构,各层分别设置边夹套和底夹套,边夹套和底夹套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连通,边夹套和底夹套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连通。0005本发明多层结构的蒸脱室和缓输落料组合工艺模式,残煤经过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蒸脱,残煤中的溶剂被彻底蒸出并气化,溶剂蒸汽净化后作为浸取液蒸发工序的热源,同时实现残煤溶剂的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仅使用少量过热蒸汽,实现深度脱溶,节约了大量能源,溶剂残留量005;蒸脱出的溶剂蒸汽直接用作浸取液蒸发热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和工艺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给料装置;2蒸脱室;3边夹套;4底夹套;5调整导柱;6蒸汽分配器;说明书CN。

9、102329643ACN102329653A2/3页47过热蒸汽加热装置;8过热蒸汽喷入层;9出渣控制装置;10溶剂净化装置;11进料导槽;12出渣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教导所作的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08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给料装置1、蒸脱室2、蒸汽分配器6、过热蒸汽加热装置7和出渣装置12;所述的蒸脱室2顶部设置残煤进料口和溶剂蒸汽出口,残煤进料口连接给料装置1,溶剂蒸汽出口连接溶剂净化装置10;所述的蒸脱室2底部设置出渣控制装置9,出渣控制装置9连接出渣装置;所述的蒸脱室2为多层结构,各层。

10、分别设置边夹套3和底夹套4,边夹套3和底夹套4的进口分别与蒸汽分配器6连通,边夹套3和底夹套4的出口与冷水回水管连通。0009所述的蒸脱室2中设置调整导柱5,调整导柱5连接蒸脱室2内各层的扰动板,调整导柱5由电机驱动。0010所述的蒸脱室2底层设置过热蒸汽喷入层8,由过热蒸汽加热装置7为其提供过热蒸汽。0011所述的蒸脱室2之底层与顶层之间设置515中间层。0012所述的给料装置1、出渣装置12为刮板输送机。0013所述的出渣控制装置9为手动控制装置或电动控制装置。0014所述的溶剂净化装置10为湿室煤粉捕集器。0015所述的蒸脱室2可并联组合使用,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00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11、本发明采用多层结构的蒸脱室2和缓输落料方式组合的蒸脱方式,浸取残煤自蒸脱室2顶部给料,饱和蒸汽通过蒸汽分配装置6分别输送到各层的边夹套3和底夹套4,对残煤进行间接加热;过热蒸汽自蒸脱室2底层上升,使残煤的下落速度变慢,缓落延长了残煤的加热时间,提高了溶剂的脱除效果,脱溶后的残煤中溶剂残留量005。蒸脱出的溶剂蒸气与蒸汽形成混合气,进入溶剂净化装置10(一般采用湿室煤粉捕集器)净化后回输作为浸取液蒸发的热源,不仅提高了热能综合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浸取液回收过程的蒸发损耗。0017本发明蒸脱室2上部通入饱和蒸汽,底层通入过热蒸汽,在残煤通道上形成自上而下依次升高的三个温度区,与残煤脱溶过程非常适应,。

12、即刚进入装置时残煤溶剂含量高,饱和蒸汽温度即可大量蒸发,随着溶剂含量的降低,就需要逐步升高温度,才能保证溶剂能彻底脱出。本发明特殊结构设置降低了过热蒸汽的使用量,同时保证了脱溶效果,大量节约能源。0018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饱和蒸汽通过蒸汽分配装置6进入蒸脱室2各层边夹套3和底夹套4;饱和蒸汽经过热蒸汽加热装置7加热,形成过热蒸汽送入蒸脱室2底层过热蒸汽喷入层。浸取残煤经给料装置1送入蒸脱室2顶层,启动电机驱动调整导柱5带动蒸脱室2各层的扰动板动作,使残煤和蒸汽产生的热量充分接触,促使残煤中的溶剂脱出;残煤随着下落经过三个温度区,到达底层时其中的溶剂脱除干净,脱溶后残煤颗粒通过底层篦条和出渣控制装置9导出,说明书CN102329643ACN102329653A3/3页5并通过刮板输送至干馏车间进行后续加工。所蒸发出来的溶剂蒸气和悬浮煤粉一同进入溶剂净化装置10(一般采用湿室煤粉捕集器),净化后的溶剂蒸气送去作为浸取液蒸发热源;蒸汽换热后冷凝成水回输到冷却水箱。说明书CN102329643ACN10232965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2964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