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250632 上传时间:2018-04-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7934.6

申请日:

2003.05.30

公开号:

CN1454544A

公开日:

2003.1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5.1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43B1/06; A43B3/12; B27M3/20

主分类号:

A43B1/06; A43B3/12; B27M3/20

申请人:

沈太水;

发明人:

沈太水

地址:

315600浙江省宁海城关镇青洋山村杜娟巷48弄40号宁海城关湘竹鞋厂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凉鞋其鞋底由两层相互间隔的竹板中间夹以作为鞋底高跟部分的竹节筒和位于鞋前部的矮尺寸隔撑物,用粘接或螺接固定的方法将其形成一个竹制的鞋底整体。鞋帮部分为柔性片材。在加工时先将竹筒内材筒体部纵劈成瓦瓣状块材,经热烘展平,再入模压制成形,竹节筒部也同样经热烘后被用作鞋的高跟部分。本发明的凉鞋质轻,穿着滑爽、干燥、不会生腻、洗刷方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竹制凉鞋,它包含有竹质鞋底和鞋底上方的鞋绑,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竹质鞋底与柔体鞋绑的连接是固定连接; b.与脚底相贴接的鞋底是竹质板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凉鞋,其特征是:所述的竹质鞋底呈高跟鞋的形状,鞋 底由上下两层竹片连接而成,下层贴地、上层贴脚,后高前低。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制凉鞋,其特征是:所述的竹质鞋底上下两层之间夹有隔 离撑,鞋底后部的隔离撑为竹节筒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制凉鞋,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形竹节筒的两端面被割出 成为两个斜面,使竹节筒具有上大下小的形体。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竹制凉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为后隔离撑的竹节筒 的横隔被去除或部分去除。
6: 一种竹制凉鞋的制作方法:工艺步骤包括:(1)用竹筒辟成脚样宽度的瓦瓣状原 材料;(2)送入烘箱内烘烤规定的时间,温度在200-400℃之间,使之热展平成平板状; (3)然后在出炉后将瓦瓣状竹板趁热置于模具内压制定形成与脚底板相吻之形状;(4)在 鞋底上层竹板上两侧铣出供鞋邦片材穿过的一对透槽;(5)将脚帮片材两端头穿过所述 的上层竹板上开出的透槽后即弯折再用覆盖材进行覆盖封胶粘固;(6)在鞋底上、下两 层竹板之间置入作为后跟部分的圆筒形隔撑和作为脚前部的矮尺寸隔撑物,然后加以 固结成为一体。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制凉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用竹节筒制作鞋后跟的高 隔撑时,先将竹节筒置入烘箱进行烘烤,以烘箱内水蒸汽消失为度进行控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制凉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将进行烘烤处理的作为鞋 跟隔撑的竹节筒的横隔采用钻、凿、削的方法去除其中央大部分面积的横隔。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制凉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鞋底上、下两层层面及 居中的隔撑物之间连接采用强力胶固结成型的粘接方式完成固接一体。
10: 如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一种竹制凉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上、下两层竹质 鞋底板之间的固接方法为螺钉固接,并有覆盖层将螺钉钻入的部位粘贴覆盖。

说明书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及其制作方法,更具体说是一种竹制凉鞋的新颖产品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现有的凉鞋中木拖鞋是人们所熟知的,而用竹制的鞋子还鲜为人知,竹制的凉鞋要比木质拖鞋穿着更滑爽,如设计巧妙的话其重量也会明显更轻,然而,现在并没有出现过整体基本上是用竹材制成的鞋类产品,可以说,竹材基本上还未进入制鞋业领域。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以竹代木,把竹材引入到制鞋业,实现对木材的节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整体基本上是用竹材制成的鞋子,主要是凉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由竹质材料构成的鞋底和由柔性材料构成的鞋帮组成的竹制凉鞋。所述的鞋帮的两端缘部穿过竹面鞋底边缘上开出的透槽后被弯折,通过覆盖层粘封使两者形成牢靠的固接,从而形成竹制凉鞋。

    本发明地竹制凉鞋可以做成高跟美观的女式凉鞋。此时采用的竹质鞋底由两层结构,上层贴脚、下层贴地,前低后高。在所述的上、下两层竹质鞋底层之间夹有隔离撑,前部为矮尺寸的隔离撑而后面则为高尺寸的隔离撑。所述前部矮尺寸的隔离撑可以选用柱形短棒,也可选用楔形垫块。而后部的高干隔离撑选择用竹节筒来制作。选用竹节筒作为后跟用材的理由是它受压耐力强,经实验测试证明废物利用,可以经受高达800公斤的压力,又可变废为宝。在此,竹节筒被加工出沿铅垂线呈对称的两个斜切面,这样,当竹节筒沿其中心轴线与地平线平行的方向以横卧的姿态被隔撑在上层和下层两层竹板之间形成鞋跟的时候,鞋跟就显出上粗下细的高跟拖鞋的鞋跟形状。作鞋跟用的竹节筒的内部横隔层被去除或部分去除,使作为鞋跟的竹节筒成为两头贯穿的通孔状态,这样,增加了作为鞋跟的美感。

    本发明竹制凉鞋的制造方法如下:

    (1)用竹筒辟成适合凉鞋脚样宽度的瓦瓣状,准备好够批量生产数量的块状原料坯料和供做鞋跟的竹节料和作鞋底前部上下层之间的支撑隔离料;

    (2)将作鞋底用的瓦瓣状块料在200-400℃的温度环境中作热处理、使其在热温度下由弯凸状展平到平面状;

    (3)将从(2)步骤得到的平面状鞋底坯料置入型腔内压制成型成符合设计曲面要求的鞋底上下层面;

    (4)在竹制鞋底上层开出供作为鞋帮的柔性片材端头穿过并连结固定的透槽;

    (5)将用于作为鞋跟用材的竹节段材进行沿与铅垂成一定角度斜交的两个斜面的切割,形成投影为倒梯形的竹节筒,然后通过钻削,去除中央部位大部分的横隔,使竹节筒成为两头贯通状,然后再进行在200-400℃温度下的热处理,以蒸发出的水份消失为度;

    (6)在以上竹制鞋底上下层面材、鞋跟竹节材被作成形加工和热处理之后就可进行手工的制鞋加工过程,首先是将作为鞋帮面材的柔性片材的两个端头穿过作为鞋底上层面材上开设好的透槽,打弯折,用胶水粘接固定,然后再粘附上覆盖层,遮去鞋帮弯头的露出部分;

    (7)在作为竹制鞋底的上、下层面之间插入矮尺寸的前隔撑和作为高尺寸的后隔撑竹节筒材,所述的竹节筒材沿其轴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摆布,其柱面长度尺寸为上大下小,插入后形成高跟鞋上粗下细的后跟形状;

    (8)当作为鞋后跟的竹筒材以及前隔撑材料都被插入到鞋底的上、下层面之间时,用小螺丝钉将整个鞋底的各个部分固定牢使之成为一个牢固的刚性结构体;当然关于固定连接的方法除了上述采用小螺丝钉来进行固定之外,也可以采用纯粘接的方法,如采用强力胶来进行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竹制凉鞋除了鞋帮部分以外全都采用竹材制作,实现了以竹代木节约木材的目的。还实现了对竹制品加工业中被大量当作废物的竹节部分竹材的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竹制品加工业中对竹材的利用率。使竹制凉鞋的美观程度还大大超过木制拖鞋的美感。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开发成功,对解决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均产生积极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反映鞋帮与鞋底上层连接关系的鞋底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鞋底上层与下层的连接关系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竹制凉鞋包含有全材质材料制成的鞋底,柔性片材做成的鞋帮(1)两部分构成。所述的竹质鞋底包含有与脚面相贴的上层(2)和与地面相贴的下层(3),上层竹材是宽度和长度附合脚样要求,经热压加工成附合设计要求略带上下起伏弯曲的脚面形状。在上层竹材(2)的两侧边加工有供鞋帮柔性片材端头(5)穿过后被弯折的透槽(4)。在鞋底上层(2)与下层(3)之间夹有隔撑物,位于鞋底前部的是矮隔撑(6),是短尺寸的棒材。作为鞋后跟(7)的用材是竹节筒材,它沿轴线与地平面保持平行的方向插入固定在所述的上层(2)与下层(3)的后跟部形成竹节筒鞋跟(7)。从图2可以看出,鞋帮(1)与鞋底上层竹片(2)的连接关系,见图2的虚线部分。鞋帮片材的端头(5)穿过上层竹片(2)上的透槽(4)之后被打弯折,用粘胶使之固定。图3反映了本发明竹制拖鞋鞋底上层(2)与下层(3)之间的连接关系,(8)、(9)、(10)、(11)、(12)分别是微形螺钉,螺钉(8)、(9)用于固定鞋跟(7),螺钉(10)、(11)用于固定鞋底的前部,螺钉(12)用于固定鞋底跟部。采用螺钉来固定时,需要钻孔,旋入螺钉,紧固。为了维持美观,还要加竹质贴面(未显示)于鞋底上层竹材(2)的上方,以及在下层(3)的下侧面上加贴牛筋贴底(未显示),以此遮去因螺钉而造成的不美观。

    本发明竹制凉鞋的制造方法如下:

    (1)用竹筒辟成适合凉鞋脚样宽度的瓦瓣状,准备好够批量生产数量的块状原料坯料和供做鞋跟的竹节料和作鞋底前部上下层之间的支撑隔离料;

    (2)将作鞋底用的瓦瓣状块料在200-400℃的温度环境中作热处理、使其在热温度下由弯凸状展平到平面状;

    (3)将从(2)步骤得到的平面状鞋底坯料置入型腔内压制成型成符合设计曲面要求的鞋底上下层面;

    (4)在竹制鞋底上层开出供作为鞋帮的柔性片材端头穿过并连结固定的透槽;

    (5)将用于作为鞋跟用材的竹节段材进行沿与铅垂成一定角度斜交的两个斜面的切割,形成投影为倒梯形的竹节筒,然后通过钻削,去除中央部位大部分的横隔,使竹节筒成为两头贯通状,然后再进行在200-400℃温度下的热处理,以蒸发出的水份消失为度;

    (6)在以上竹制鞋底上下层面材、鞋跟竹节材被作成形加工和热处理之后就可进行手工的制鞋加工过程,首先是将作为鞋帮面材的柔性片材的两个端头穿过作为鞋底上层面材上开设好的透槽,打弯折,用胶水粘接固定,然后再粘附上覆盖层,遮去鞋帮弯头的露出部分;

    (7)在作为竹制鞋底的上、下层面之间插入矮尺寸的前隔撑和作为高尺寸的后隔撑竹节筒材,所述的竹节筒材沿其轴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摆布,其柱面长度尺寸为上大下小,插入后形成高跟鞋上粗下细的后跟形状;

    (8)当作为鞋后跟的竹筒材以及前隔撑材料都被插入到鞋底的上、下层面之间时,用小螺丝钉将整个鞋底的各个部分固定牢使之成为一个牢固的刚性结构体;当然关于固定连接的方法除了上述采用小螺丝钉来进行固定之外,也可以采用纯粘接的方法,如采用强力胶来进行连接固定。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竹制凉鞋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凉鞋其鞋底由两层相互间隔的竹板中间夹以作为鞋底高跟部分的竹节筒和位于鞋前部的矮尺寸隔撑物,用粘接或螺接固定的方法将其形成一个竹制的鞋底整体。鞋帮部分为柔性片材。在加工时先将竹筒内材筒体部纵劈成瓦瓣状块材,经热烘展平,再入模压制成形,竹节筒部也同样经热烘后被用作鞋的高跟部分。本发明的凉鞋质轻,穿着滑爽、干燥、不会生腻、洗刷方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鞋类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