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至图1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狭带打印机装置。
在图1和图2中,参照数字10指示一个热传导型狭带打印机装
置,数字70指示一个狭带盒。
该狭带打印机装置有一长方体的形状,具有便于操作的尺寸比例
(长190毫米×宽120毫米×高60毫米)。
该狭带盒70可拆卸地安装在狭带打印机装置10的盒安装部(后
面要描述)上。
如图3所详示的,该狭带盒70是一个中空的长方形平行六面体
的盒壳71中包容有色带72和一打印狭带73。
如图6所示,使用于本实施例的狭带盒有:狭带盒70A,包容有
宽6毫米的狭带73a(以后称作“6毫米宽狭带盒”);狭带盒70B,
包容有宽9毫米的狭带73b(“9毫米宽狭带盒”);狭带盒70C,包容
有宽12毫米的狭带73c(“12毫米宽狭带盒”);狭带盒70D,包容有
宽18毫米的狭带73d(“18毫米宽狭带盒”)。
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狭带盒70A、70B、70C及70D的主体
的各盒壳71是通过将一上半部件和一下半部件接合起来形成一个中
空的长方形平行六面体构成的。当从上方看去,一个长方形的槽71a
(识别部)形成于盒壳71的一侧部,并且一狭带送出口77a和一狭
带馈出口77b分别形成在该槽71a的左和右侧上。
如后将要描述的,该槽71a位于对应于一压带轮31和一打印装
置32的位置。当该狭带盒70被安装于一安装部13中时,该压带轮
31和打印装置32位于槽71a内。
该狭带送出口77a和狭带馈出口77b开在槽71a的左、右侧壁上,
且一导向轮78被设置于该狭带馈出口77b中。该狭带送出口77a位
于对应于狭带打印机装置10的一壳体11的狭带送出口11a(后述)
的位置。在狭带盒70被安装的状态中,该狭带送出口77a对着该狭
带送出口11a以连通槽71a和狭带送出口11a以使打印狭带可以由该
处穿过。如图3所示,打印狭带73从导向轮78上经过并被引向槽
71a。
盒壳71的顶和底平面的三个角被切去以提供三个平的突出部分
71b。这些突出部分71b位于对应于盒安装部13的支撑部33(后述)
的位置。如图7和8所示,当盒壳71被安装时,各突出部分71b的
底平面与对应的支撑部33接触,以此确定盒壳71的一安装位置(特
别是垂直位置)。该突出部分71b是如此形成的,
即即使狭带盒70A、70B、70C及70D的任何一个被安装于盒安
装部13,各狭带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中心位置是一样的。
在6毫米宽狭带盒70A、9毫米宽狭带盒70B、12毫米宽狭带盒
70C及18毫米宽狭带盒70D中,一槽81(标志部)形成在6毫米宽
狭带盒70A及12毫米宽狭带盒70C的突出部分71b处(参看图6)。
另外,盒壳71设有一狭带供应卷轮74(图3中在盒壳71内的
右侧),一色带供应卷轮75(在盒壳71内的左侧),及一色带收紧卷
轮76(在盒壳71内的左侧)。这些卷轮是可转动的。该狭带供应卷
轮74可转动地固定在一个卷轮轴34上(图2),且该色带收紧卷轮
76是啮合地固定在一色带收紧轴35上(图2)。
在这些卷轮74和76中,色带收紧卷轮76是由轴35转动的。
狭带73绕在狭带供应卷轮74上,而色带72则绕在色带供应卷
轮75上。色带72从供应卷轮75传送到色带收紧卷轮76上。
具体地,6毫米宽狭带盒70A包容一具有与6毫米宽狭带73a一
样的宽度的色带72a。9毫米宽狭带盒70B包容一具有与9毫米宽狭
带73b一样的宽度的色带72b。12毫米宽狭带盒70C包容一具有与
12毫米宽狭带73c一样的宽度的色带72c。18毫米宽狭带盒70D包
容一具有与18毫米宽狭带73d一样的宽度的色带72d。
虽然未显示,狭带73是将一薄纸以一粘性层成薄片地迭在一带
基材料上构成的。色带72被一种热融的墨水或热升华的墨水所浸透。
因为标签狭带73和色带72的构造是公知的,对其的详细说明即被省
略。
在图3中,参照数字71e表示一定位凹口,79表示一带托。当
狭带盒被安装时,定位凹口71e与壳体11的一个凸起部(未示)接
合,由此定位狭带盒。该带托79由一限制部件构成,该限制部件的
中心部由盒壳71支撑。该限制部件的两端部都可滑动地与色带72接
触,该色带72的两端部分别绕于卷轮75和76,以此来防止色带72
缠住。
狭带打印机装置10具有一便于操作的尺寸的长方形平行六面体
的体壳11。如图1和图2所示,可被一盖20打开和盖住的盒安装部
13形成在体壳11的上部以容置狭带盒70。狭带送出口11a和一切割
按钮11b设于体壳11的左侧面上,而一电源开关11c设于体壳11右
侧的表面上。打印好的标签狭带73从狭带送出口11a送出,且该标
签狭带73通过对切割按钮11b的操作而被切断。
壳盖20通过一铰链等(未示)被支持在体壳11上以使其可在一
个方向上被打开。该盖20的顶表面设有一键输入部21和一显示部
22,而其底表面设有一限制部件23用于压持狭带盒。当壳盖20盖住
盒安装部13时该限制部件23弹性地与狭带盒70接触。这样,该限
制部件23向盒安装部13的底部迫紧狭带盒70并将狭带盒70压持在
那里(参看图7、图8)。
该键输入部21设有字符输入键、空格键等用于完成用以产生如
数据打印名、台头、索引等的字符序列数据的文字处理功能,以及一
个打印尺寸选择键,一个用于打印行数的键等。显示部22根据相关
的处理显示由键输入操作得到的字符序列或信息数据。键输入部21
的各键以及显示部22经由如热焊等的连线(未示)都联接到体壳11
内的一个控制电路50。
体壳11的盒安装部13实质上由一个上部开口的长方形平行六面
体空间构成,并且,如上所述,该上部开口可由壳盖20打开或盖住。
在盒安装部13的底表面,一个压带轮31和一个打印装置32设置在
该底面的靠近一角处,而支撑部33设置在该底面的另外三个角处。
另外,卷轮轴34和色带收紧轴35以一预定距离设置在该底表面上。
该卷轮轴34向上凸起以能与狭带盒70内的狭带供应卷轮74啮
合。类似地,色带收紧轴35向上凸起以能与色带收紧卷轮76啮合。
该色带收紧轴36与壳体11内的一驱动机构(未示)耦合。当狭带盒
70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3时,该色带收紧轴35从狭带盒70的底面进
入卷轮76并与卷轮76啮合,由此驱动卷轮76卷起色带。
压带轮31的上端被一托架37支持以使压带轮31可绕一垂直于
盒安装部13的底平面的轴转动。该压带轮31的下端连接至壳体11
内的一驱动机构(未示)。当在标签狭带73上实施打印时该压带轮
31即被驱动和旋转。
打印装置32设置在盒安装部13的底面上以使其与压带轮31的
转动轴平行并且被一张力弹簧等(未示)迫紧以使打印装置32与压
带轮31接触。
如所周知的,打印装置32具有多数规则排列的发热部件,并且
这些发热部件都联接壳体11内的控制电路50的一打印部56。在打
印时,这些发热部件根据一打印数据被激励。
各支撑部33形成在盒安装部13的底面上。如后面将描述的,当
狭带盒70被安装时,支撑部33与狭带盒70的突出部分71b接合,
由此确定狭带盒70的安装位置。
支撑部33中的一个(图2中右上方的一个)设有一盒有/无检测
开关41(SW1)。该检测开关41(SW1)联接至控制电路50。该开
关41(SW1)由一诸如微开关的机械开关构成。当狭带盒70被安装
时,该开关41(SW1)接通(ON),当狭带盒70被卸下时,其断开
(OFF)。当狭带盒70的安装和卸下被检测出,并且得到的检测信号
被输出到控制电路50。
一用于区别所安装的狭带盒70的第一盒区别开关42(SW2)设
于盒安装部13的底面上。该第一盒区别开关42也是由一微开关等构
成的,并且联接至控制电路50。一设于该区别开关42(SW2)上的
检测件从盒安装部13的底面向上凸起一预定高度。
如图7所示,6毫米宽狭带盒70A和9毫米宽狭带盒70B在其突
出部分71b和其底面之间具有这样的线度A′和B′,即使第一盒区别
开关42不被触动。12毫米宽狭带盒70C和18毫米宽狭带盒70D在
其突出部分71b和其底面之间具有这样的线度C′和D′,即当该狭带
盒被安装时盒宽度区别开关42被操动。
相应地,该第一盒区别开关42(SW2)在一般情况下断开(OFF),
且只有当12毫米宽狭带盒70C或18毫米宽狭带盒70D被安装时才
接通(ON)。一得到的检测信号被输出至控制电路50。
如图2所示,在狭带打印机装置10的盒安装部13中,除了设置
在盒安装部13的底面上的第一盒区别开关42(SW2)外,还在支撑
部33上设有一第二盒区别开关44(SW3)。
相应地,该第二盒区别开关44(SW3)和盒有/无检测开关41
(SW1)并置在支撑部33上。
如开关41和42一样,该第二盒区别开关44联接至控制电路50
的一开关检测器55。
该第二盒区别开关44(SW3)对应于形成在6毫米宽狭带盒70A
和12毫米宽狭带盒70C的突出部分71b中的槽。
如图6所示,当6毫米宽狭带盒70A或12毫米宽狭带盒70C被
安装到盒安装部13时,第二盒区别开关44(SW3)是断开(OFF)
的,而当9毫米宽狭带盒70B或18毫米宽狭带盒70D被安装在盒安
装部13时,开关44(SW3)接通(ON)。
相应地,如图6所示,开关41、42及44根据安装在盒安装部
13中的狭带盒70A、70B、70C和70D的盒宽度有选择地接通。
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6毫米宽狭带盒70A被安装在盒安装
部13时,盒有/无开检测开关41(SW1)接通。当9毫米宽狭带盒
70B被安装时,盒有/无检测开关41(SW1)和第二盒区别开关44
(SW3)被接通。当12毫米宽狭带盒70C被安装时,
盒有/无检测开关41(SW1)和第一盒区别开关42(SW2)被
接通。当18毫米宽狭带盒70D被安装时,所有三个开关41(SW1)、
42(SW2)、44(SW3)都被接通。
因此,从开关41(SW1)、42(SW2)和44(SW3)输出的信号
被输入到控制电路50的开关检测器55中,且该开关检测器55输出
一个对应于开关41、42及44的开关状态的3位数字信号至控制部
51。
相应地,根据该3位数字信号,控制电路51判定盒的有无以及
狭带盒70的盒宽度,即其内包容的狭带73的宽度。
虽然图2中未示,盒安装部13还提供了一墨水颜色检测开关45
(参看图5)。该墨水颜色检测开关45由一槽检测可移动板(该可移
动板对入形成在各狭带盒内根据色带的颜色具有不同深度的槽内)和
一用于检测该检测可移动板的位置移动的微开关。该墨水颜色检测开
关45联接到控制电路50并输出一个检测信号。
参考图5A,以下将描述该狭带打印机装置的整体电路构成。
如图5A所示,控制电路50具有一个由CPU等构成的控制部51。
该控制部51联接至前述的键输入部21和一用于存储生成的打印字符
序列的打印数据存储部52。另外,控制部51还经由一排版显示控制
部53和一显示控制部54联接至显示部22。
打印数据存储部52存储输入的字输数据和输入的字符尺寸数
据。
另外,打印数据存储部52在打印字符序列后面存储一个停止码
(STOP)。
字符尺寸数据由一个长度方向的字符尺寸X和一个宽度方向的
字符尺寸Y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字符尺寸是由一个长度方向的字
符尺寸X和一个宽度方向的字符尺寸Y表述的。
各长度方向的字符尺寸X和宽度方向的字符尺寸Y可以取一个
1至4的值。因此,字符尺寸的数目为16,即[1,1],[1,2],[1,3],
[1,4],[2,1]……[4,3],[4,4]。
在本实施例中,这16种字符尺寸的打印空间被设定为[1]对应于
4毫米。
具体地,字符尺寸[1×1]的打印空间为4毫米(长)×4毫米(宽)。
字符尺寸[2×2]的打印空间为8毫米×8毫米。字符尺寸[2×3]的打印
空间为8毫米×12毫米。
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52内的打印数据是由控制部51按设定的
打印模式顺序读出的,读出的字符序列被送到显示控制部54并在显
示部22上显示。
控制部51把从打印数据存储部52读出的打印字符序列以及打印
格式的设定信息送至显示控制部54,该打印格式的设定信息由一字
符尺寸、一最大打印长度、一使用的狭带的宽度和一个由一光标在显
示的打印字符序列中指定的字符的打印图形组成。这些都显示在显示
部22上。
另外,一包括前述盒有/无检测开关41和第一及第二盒区别开
关42、44的开关部经由开关检测部55联接至控制部51。此外,控
制部51联接至墨水颜色检测开关45、一打印部56及数据存储部59。
如前所述的,盒有/无检测开关41和第一及第二盒区别开关42
和44在其导通状态输出高电平信号而在其断开状态输出低电平信
号。开关检测部55将各开关41、42和44的输出信号作为一个3位
数字信号输出,并将此信号输入控制部51。
打印部56包括一热头驱动电路(未示),该驱动电路根据从控制
部51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打印装置32的发热运作。打印部56根据
预定的打印格式信息执行从打印数据存储部52连续读出的打印字符
序列的打印过程。另外,打印部56控制色带收紧驱动轴35和压带轮
31的转动。
数据存储部59包括一个行寄存器L,用于存储被读取的字符数
据的行;一字符打印长度寄存器CL,用于存储从数据存储部52读出
的一个字符的打印长度;一字符打印宽度寄存器CW,用于存储一个
字符在宽度方向上的打印长度;一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用于存储
被读出的行的打印长度;一行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用于存
储在被读出的该行中字符的宽度方向的字符尺寸的最大的一个;一和
打印宽度寄存器GW,用于存储一个标签的打印宽度;最大宽度方向
的字符尺寸存储部L1至L4,用于存储在第1至第4行中字符的最大
宽度方向的字符尺寸;以及一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用于存储在
第1至4行中一最大行打印长度。
当字符数据被从键输入部21输入时,该输入的字符数据经由控
制部51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当一新的段落命令在字符数
据结束前被由键输入部21输入时,控制部51存储一个新段落码(LF)
于该字符数据一点。当一打印中止命令被输入以中止一打印动作时,
一打印中止码(STOP)被存储于该字符数据的末尾。
另外,在键输入部21,当字符尺寸被指定时,控制部51在打印数据
存储部52中如各符数据一样存储该字符尺寸数据。
图5B显示了打印数据存储部52的存储状态的一个例子。该打印
数据存储部52存储了两行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
包括第一行字符尺寸为[1×1]的“ABC”和第二行字符尺寸为[1×1]
的“CO.,LTD”及字符尺寸为[2×2]的“Japan”。
上述实施例的运作将在下面描述。
在此实施例中,显示于图10的过程被在控制部51中执行,且在
狭带73上的打印被控制。
下面,将解释例如一个图11所示的打印字符序列ABC CO.,
LCD.Japan被打印在18毫米宽狭带73d或9毫米宽狭带73b上。
假设该打印字符序列“ABC CO.,LTD.Japan”被作为一个不分
段的字符序列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且对“ABC CO.,LTD.”
字符尺寸为[1×1],而对“Japan”字符尺寸为[2×2],并且18毫米宽
狭带盒70D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3中。
当键输入部21中的一模式切换键被操作以选择一打印模式,一
由图10的流程显示的运作即开始。
在步骤S1,控制部51将数据存储部59的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
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和打印宽度寄存器GW和最大
打印长度寄存器SL清零。在步骤S2,“1”被置入行寄存器L。在步
骤3,控制部51读出打印数据存储部52的一打头的数据并判断在步
骤3读出的数据是否是字符数据、新段落码(LF)或是打印中止码
(STOP)。
在目前的例子中,该打头的数据是一个字符数据“A”。因此,
在步骤S4,该打头的数据被判定为一字符数据,并且控制程序进到
步骤S5。
在步骤S5,该字符的打印长度被从和该字符数据“A”一起存储
在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的字符尺寸数据的长度方向的尺寸X得到。
该得到的打印长度被存储到字符打印长度寄存器CL中。
在此例中,由于字符数据“A”的字符尺寸是[1×1],该长度方
向字符尺寸是[1]且该打印长度为4毫米。
在步骤S5得到的打印长度在步骤S6被加到数据存储部59的行
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
在步骤S7,判断读出字符数据的宽度方向的字符尺寸Y是否大
于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最大行宽度方向字符寄存器SY中的最大
行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如果在步骤S7判定为“YES”(是),控制程
序前进至步骤S8,并且该字符尺寸的该宽度方向字符尺寸Y被存入
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
因为本例中第一个字符刚被处理,该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
存器已被清零,并且在步骤S7中断定为“YES”,控制程序前进至步
骤S8,且该字符数据的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即[1],被存入行最大宽
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
当该打印字符序列中的第一字符的过程在步骤S5至S8被完成,
该控制程序回到步骤S3。接着,在该打印字符序列中的第二字符“B”
的数据以及接序的字符的数据被顺次读出,并且步骤S4至S8的过程
被重复。由此,一行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的打印
长度数据(本例中为10厘米)被存入数据存储部59的行打印长度寄
存器LL,并且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本例中为尺寸[2])被存入数
据存储部59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中。
返回步骤S3,指示该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的
结束的中止码(STOP)被从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读出,并且该控制
程序前进至步骤S4。
在步骤S4中,该读出的数据被判定为中止码(STOP),并且控
制程序进至步骤S9。
在步骤S9,从存储在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中的最
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得到一个打印宽度,并且该得到的打印宽度被存
储到和打印宽度寄存器GW。在本例中,因为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
是[2],打印宽度是“8毫米”且“8毫米”被加到和打印宽度寄存器
GW。
该控制程序前进至步骤S11,并且存储在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寄
存器SY中的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被存入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存
储部L1至L4之中的一个,这些存储器L1至L4对应于由行寄存器
L指定的行。在本例中,因为L是第一行,[2]被存储入对应于第一行
的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存储部L1中。
接着,控制程序进至步骤S12,且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
器SY被清零。
该控制程序前进至步骤S13。当对一个标签的打印字符行的数目
为多数,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中的最大打
印长度被与在步骤S6中存入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打印长度相比
较,并且大的一个被存入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当该字符序列仅
包括一行时,打印长度存储寄存器LL中的打印长度被无条件地存入
最大打印长度存储寄存器SY中。
接着,在步骤15,存储在打印长度LL中的打印长度被清零。
如果在步骤S3中读出的数据是中止码(STOP),这意味着对于
一个标签的打印字符序列的读出已经完成并且和打宽度数据,各行的
最大字符尺寸数据和最大打印长度数据已被获得。在步骤S16,判定
对一个标签的打印字符序列的读出已经完成,且控制程序进至步骤
S18。
在步骤S18,判断安装在盒安装部13的狭带盒70是狭带盒70A、
70B、70C和70D中的哪一个。即,狭带的宽度被识别。本例中,由
于18毫米宽狭带盒70D被安装,盒有/无检测开关41被接通,并且
第和第二盒区别开关42和44被接通。并且,由于3位数字信号“1,
1,1”被从开关检测部55输入至控制部51,狭带宽度被判定为18
毫米。
在步骤S19,被判定的狭带宽度(本例中为18毫米)被与在步
骤S10中被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和打印宽度寄存器GW中的和打
印宽度数据(本例为8毫米)比较。
因为打印字符序列的打印宽度(8毫米)小于狭带73d的宽度(1 8
毫米),完成对应于在输入打印字符序列时设定的格式的打印是可能
的。接着,控制程序前进至步骤S21。
在步骤S21,在步骤S11中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各行的最大
宽度方向字符尺寸(本例中,只有[2]被存储在第一行最大宽度方向
字符尺寸存储部)被传送至显示控制部54。如图11A所示,显示部
22的上部的右端显示一个打印图形(在本例中,仅一行),在该图形
中,包含有一个字符尺寸大于[1×1]的字符的行被以粗线表示。
接着,在步骤S22,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被显
不。
在步骤S23,显示部22从左上端显示对应于一个被光标指定的
字符(这里是“A”)的字符尺寸[1×1]、所安装的狭带盒70D的标
签宽度(18毫米)以及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
中的打印字符序列的最大打印长度数据(10厘米)。
具体地,通过准备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并且接
着设定其打印模式,使用者可以在一个显示部22的排版显示上预先
知道包括[2×2]字符尺寸的打印字符序列将被在18毫米宽标签狭带
73上在10厘米的打印长度上水平地打印的情形。一对应于排版显示
的标签打印过程响应打印开始键操作在打印部56被执行,且由此示
于图12A的狭带可被生成。
在下面将要描述的一个运作中,键输入部21的模式切换键在一
个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
52的状态中被操作以选择打印模式,所述字符序列由字符尺寸为[1
×1]的“ABC”的第一行和字符尺寸为[1×1]的“CO.,LTD.”及字
符尺寸为[2×2]的“Japan”的第二行组成。
如上述情况,打印字符序列的第一行的“ABC”被从打印数据存
储部52中一个字符接一个字符地读出,且步骤S3至S8被重复。
其结果,该打印字符序列的第一行的“ABC”的打印长度数据被
存入数据存储部59的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且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
寸(本例中为[1])被存入数据存储部59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
寄存器SY中。
在步骤S3,如果一个指示新段落且存储在打印字符序列的第一
行“ABC”后面的新段落码(LF)被从打印数据存储部52读出,则
在步骤S4判定新段落码已被读出,且控制程序前进至步骤S9。
在步骤S9,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
存器SY中的第一行的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1])被转换为打印宽
度(4毫米)。
在步骤S10,控制部51将在步骤S9得到的打印宽度加到数据存
储部59的和打印宽度寄存器GW。
在步骤S11,控制部51将数据存储部59的行宽度方向字符尺寸
寄存器SY的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存入第一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
寸存储部L1。在步骤S12,在行最大宽度方向尺寸寄存器SY中的数
据被清零。
在步骤S13,控制部51判断在步骤S6中存入行打印长度寄存器
LL中的第一行打印长度是否大于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最大打印长
度寄存器SL中的最大打印长度。在本例中,在步骤S13被判定为
“YES”,因为存储在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的最大打印长度是0,
且控制程序前进至步骤S14。存储在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第一
行打印长度被存入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
在步骤S15,存储在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数据被清零。
在步骤S16,由于读出的数据是新段落码,所以判定该读出的数
据不是中止码。在接下来的步骤S17,行寄存器被增值+1,且控制
程序返回步骤S3。
与上述情况类似,打印字符序列的第二行“CO.,LTD.Japan”的
数据被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读出,且步骤S3和S8的过程被执行。第
二二行的一个打印长度数据被存储入数据存储部59的行打印长度寄存
器LL,并且其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本例中为[2])被存入行最大
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
在步骤S3,指示该两行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
结束的中止码(STOP)被从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读出,且控制程序
进至步骤S9。
在步骤S9,根据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
寸寄存器SY的第二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2])得到一打印宽度
(8毫米)。在步骤S10,所得到的打印长度数据被加到数据存储部
59的的和打印宽度存储寄存器GW。
在步骤S11,[2]被存入第二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存储部。在
步骤S12,存储在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寄存器SY的第二行最大
宽度方向字符尺寸被清零。
在步骤S13,判断在步骤6存储在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第
二行打印长度是否大于存储在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中的最大打印
长度(本例中为第一行的打印长度)。
在本例中,由于存储在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第二行打印长
度大于存储在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中的第一行打印长度,该存储
在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第二行打印长度被存入最大打印长度寄
存器SL中。
在步骤S15,存储在行打印长度寄存器LL中的该第二行打印长
度被清零。
此时,对一个标签的打印字符序列的读出已完成,且和打印宽度
数据(4毫米+8毫米)、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数据(第一行:
[1]/第二行:[2])、以及最大打印长度数据(第二行的打印长度)已
被获得。
由于接下来读取的数据是一中止码,控制程序进至步骤S18且狭
带宽度(本例为18毫米)被识别。
在步骤S19,判断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和打印宽度寄存器GW
中的和打宽度数据(本例中,4毫米+8毫米=12毫米)是否大于狭
带宽度(18毫米)。
在本例中,由于打印字符序列的和打印宽度(本例中,4毫米+
8毫米=12毫米)小于标签狭带73d的宽度(18毫米),符合输入该
打印字符序列时设定的格式的打印是可能的,且控制程序进至步骤
S21。
在步骤S21,如图11B所示,根据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宽度
方向字符尺寸存储部L1至L4的各行的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第
一行:[1]/第二行:[2]),显部22的上部右端显示一个打印图形,
该图形包括一个指示第一行的窄线和一个指示具有宽度方向字符尺
寸为[2]的字符的第二行的宽线。
在步骤S22,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被显示。
在步骤S23,显示部从其上部的左端起显示对应于被光标指定字
符(本例中为“C”)的字符尺寸[1×1]、所安装的狭带盒70D的标
签宽度(18毫米)以及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
SL中的打印字符序列的最大打印长度数据(7厘米)。
在步骤S23,该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被显示。
具体地,通过准备该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及
接着设定其打印格式,使用者在显示部22的排版显示上即可预先知
道包括在第二行的字符尺寸为[2×2]的字符的两行打印字符序列将在
7厘米的打印长度上被水平地打印在18毫米宽标签狭带73d上的情
况。响应于打印开始键操作,对应于该排版显示的一打印过程被在打
印部56执行,且由此生成示于图12B的狭带。
在下面将描述的一个运作中,键输入部21的模式切换键在一打
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52
中的状态中被操作以选择打印模式,所述字符序列由字符尺寸为[1
×1]的“ABC”的第一行、字符尺寸为[1×1]的“CO.,LTD.”的第
二行以及字符尺寸为[2×2]的“Japan”的第三行所构成。
在步骤S1至S23的过程结束后,如图11C所示,显示部22的
上部右端区显示一个打印图形,该图形包括两条指示第一和第二行的
细线以及一条指示包括宽度方向字符尺寸为[2]的字符的第三行的粗
线。另外,显示部22从上部左端起显示对应于被光标所指定字符(本
例中为“D”)的字符尺寸[1×1]、所安装的狭带盒70D的狭带宽度(18
毫米)以及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9的最大打印长度寄存器SL中的最大
打印长度(4毫米)。
具体地,通过准备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及接
着设定其打印模式,在显示部22的排版显示上,使用者可预先了解
到包括第三行的两倍尺寸的字符的三行打印字符序列将被在4厘米
的打印长度上打印在18毫米宽狭带73d上的情况。响应于打印开始
键操作,对应于该排版显示的一打印过程在打印部56被执行,且由
此可生成示于图12C的狭带。
此外,在下面将要描述的一个运作中,具有18毫米宽狭带73的
狭带盒70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3中且键输入部21的模式切换键在一
个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被存储于打印字符数据
存储部52的状态中被操作以选择打印模式,所述字符序列由一个字
符尺寸为[1×1]的第一行“ABC”、一个字符尺寸为[1×1]的第二行
“CO.,LTD.”、一个字符尺寸为[2×2]的第三行“Ja”及一个字符尺
寸为[2×2]的第四行“pan”组成。
类似于上面所述的情形,步骤S1至S17的过程被执行。
在步骤S16,如果断定此次读出的数据是中止码(STOP)则认
为对一个标签的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的读取已
结束且和打印宽度数据(4毫米+4毫米+8毫米+8毫米=24毫米)、
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数据(第一行:[1]/第二行:[1]/第三行:
[2]/第四行:[2])以及最长打印长度行的最大打印长度数据(第二行
的打印长度)已被获得。
在步骤S18,狭带宽度被判别。在本例中,类似于上述情况,由
于18毫米宽狭带盒70D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3,狭带宽度被判别为
18毫米。
在步骤S19,判断狭带宽度(本例中为18毫米)是否小于该打
印字符序列的打印宽度(本例中,4毫米+4毫米+8毫米+8毫米=
24毫米)。
由于打印字符序列打印宽度(24毫米)不小于标签狭带73的宽
度(18毫米),控制程序进至步骤S20,并且,如图11D所示,显示
部22的上部右端区显示“Err”(“错误”)信息指示四行打印是不可
能的。
在步骤S22,显示部22显示打印字符序列“ABC/CO.,
LTD./Ja/pan”。在步骤S23,显示部22从其上部左端起显示对应于光
标所指定的字符(本例中为“a”)的字符尺寸[2×2]、所安装的狭带
盒70的狭带宽度(18毫米)以及由将不可能另起段的第四行打印字
符序列“pan”加到打印长度上而得到的打印长度(15厘米)。
具体地,通过准备该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p/pan及
接着设定其打印模式,使用者可知道符合所设定的格式的四行打印
是不可能的,并且也可预先在显示部22上了解到如果所设定格式的
字符序列被打印,也其将被在15厘米的长度上被打印在18毫米宽的
标签狭带73d上。当打印开始键被操作时,一对应于所显示信息的打
印动作将被在打印部56执行,且由此可生成如图12D所示的狭带。
在下面将要描述的一个运作中,所安装的18毫米宽的狭带盒70D
被以9毫米宽的狭带盒70B所替代且键输入部21的模式切换键在类
似于图11B所示的情形的状态下被操作以选择打印模式,在所述状态
中,一个由字符尺寸为[1×1]的第一行“ABC”、字符尺寸为[1×1]
的第二行“CO.,LTD.”及字符尺寸为[2×2]的第三行“Japan”所组
成的打印字符序列被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
类似于上述的情形,步骤S1至S17的过程被执行。
在步骤S16,如果判定此次读出的数据是中止码(STOP),则认
为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的读取已结束且和打印宽
度数据(4毫米+4毫米+8毫米=16毫米)、各行最大宽度方向字符
尺寸数据(第一行:[1]/第二行:[1]/第三行:[2])以及最长打印长度
行的最大打印长度数据(第三行的打印长度)已被获得。
在步骤S18,狭带的宽度被识别。本例中,如图6所示,由于9
毫米宽的狭带盒70B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3中,该盒有/无检测开关
41接通,第一盒区别开关42断开而第二盒区别开关44接通。因此,
一个表示“1、0、1”的数字信号被由开关检测部55送到控制部51。
其结果,判别出狭带宽度为9毫米。
在步骤S19,判断该狭带宽度(本例中为9毫米)是否小于存储
在数据存储部59的和打印宽度寄存器GW中的和打印宽度数据(本
例中,4毫米+4毫米+8毫米=16毫米)。
在步骤S19,判断该狭带宽度(本例中为9毫米)是否小于存储
在数据存储部59的含打印宽度寄存器GW中的和打印宽度数据(本
例中,4毫米+4毫米+8毫米=16毫米)。
在步骤S19,判定为“YES”且控制程序进至步骤S20。如图11
E所示,显示部22的上部右端区显示“Err”(“错误”)信息指示三
行打印是不可能的。因为狭带73b的宽度(9毫米)小于和打印宽度
(4毫米+4毫米+8毫米=16毫米),按照输入该打印字符序列时设
定的格式的三行打印是不可能的。
在步骤S22,显示部22显示打印字符序列
“ABC/CO.,LTD./Japan”。
在步骤S23,显示部22从其上部左端起显示对应于被光标指定
的字符(这里为“J”)的字符尺寸[2×2]、所安装的狭带盒70B的狭
带宽度(9毫米)以及由将不可能另起段的第三行打印字符序列
“Japan”加到打印长度上而得的最大打印长度(11厘米)。
具体地,通过准备该打印字符序列“ABC/CO.,LTD./Japan”及
接着设定其打印模式,使用者可以知道按照所设定格式的三行打印是
不可能的,并由显示部22上也可预先知道,如果所设定格式的字符
序列被打印,其将被水平地打印在9毫米宽的标签狭带73b上的11
厘米的打印长度上。当打印开始键被操作时,对应于所显示信息的打
印动作被在打印部56中执行,且由此示于图12E的狭带可被生成。
下面,将参照图13的流程图说明选择了字符尺寸自动设定模式
的情形。
在步骤B1,控制部51从打印数据存储部52中顺次读出打印字
符序列的字符数据。在步骤B2,该字符数据中的最大宽度方向字符
尺寸被判定。
在步骤B3,根据从第一和第二盒区别开关42和44通过开关检
测部55的输出,判定狭带盒70A、70B、70C及70D中的哪一个是
所安装的狭带盒70,即狭带宽度被判定。
在步骤B4及B6,判定6毫米、9毫米、12毫米、18毫米中的
哪一个是在步骤3中判定的狭带宽度。
如果狭带宽度是6毫米,控制程序进至步骤B7且控制部51进行
一个图形尺寸转换过程以使一个具有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的字符
的字符图形的宽度方向尺寸可变为40点。接着,在步骤B11,一打
印过程被执行。
如果狭带宽度是9毫米,该控制程序前进至步骤B8且控制部51
进行一图形尺寸转换过程以使一具有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的字符
的字符图形的宽度方向尺寸可变为64点。接着,在步骤B11,一打
印过程被执行。
如果狭带宽度是12毫米,控制程序进至步骤B9且控制部51进
行一图形尺寸转换过程以使一具有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的字符的
字符图形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可变为80点。接着,在步骤B11,一打
印过程被执行。
如果狭带宽度是18毫米,控制程序进至步骤B10且控制部51
进行一图形尺寸转换过程以使一具有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的字符
的字符图形的宽度方向尺寸可变为128点。接着,在步骤B11,一打
印过程被执行。
图14A和图14B显示了由上述过程得到的打印字符的例子,其
中“TOKYOJAPAN(STOP)”被输入,“TOKYO”被设定字符尺寸
[2×2]而“JAPAN”被设定字符尺寸[1×1]。
具体地,图14A显示了一个9毫米宽狭带盒被安装的例子。在
该例中,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的“TOKYO”的宽度方向尺寸为64
点的打印被实施。因为”TOKYO”的字符尺寸是[2×2],其一个字符
被以64×64点阵打印。
图14B显示了一个18毫米宽狭带盒被安装的例子。在该例中,
最大宽度方向字符尺寸的“TOKYO”的宽度方向为128点的打印被
实施。因为“TOKYO”的字符尺寸是[2×2],其一个字符被以128×
128点阵打印。
以此方式,通过根据狭带宽度自动地设定字符图形尺寸,一与狭
带宽度匹配的打印操作可被执行而无需在每次安装一尺寸不同的狭
带时改变字符尺寸的设定。
图15A至15E及图16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5A至15E是显示该实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联接于开关检测部55的三个盒区别开关SWX、
SWY及SWZ设置在设于狭带打印机装置10的盒安装部13中的支撑
部33的给定的一个上。
对该狭带打印机装置10,准备了八种狭带盒70(706,707,708,
709,7010,7011,7012,7013),分别包容有具有以1毫米间隔的从6
毫米至13毫米的宽度的狭带。
该狭带盒70的突出部分71b设有具有对应于各种狭带盒(即其
内含狭带宽度)的形状的槽49。
这些槽49是如此地构成,即使其有选择地与开关SWX、SWY
及SWZ的检测件接触或不接触。例如,6毫米宽的狭带盒706,设有
如图15A所示的槽49,7毫米宽的狭带盒707设有如图15B所示的槽
49,8毫宽的狭带盒708设有如图15C所示的槽49,9毫米宽的狭带
盒709设有如图15D的槽49,及10毫米宽的狭带盒7010设有如图15
E所示的槽49。
还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检测开关SWX、SWY及SWZ
的检测信号在开关检测部55中被转换为3位数字信号并被输入控制
部51。
因此,控制部51可以基于此数字信号判定所安装的狭带盒70的
狭带宽度。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狭带盒的类型是被机械地区分的,即,基
于槽和微开关组合区分的。然而,也可以在狭带盒上附上光学的标志
记号并光学地读取该记号,或在狭带盒上附上磁的标志记号并磁地读
取该记号。
对于本领域人员,其它的优点和修改是易于想到的。因此,本发
明并不限于上述细节及所示的代表性装置。相应地,不脱离由所附权
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创造性概念或其等价物的精神或范围可做出的不
同变形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