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树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塑料保鲜薄膜,具体涉及一种树苗的保鲜薄膜。
背景技术
在发展林业、绿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工作中,植树育林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我国植树造林过程中,沿用的古老方法是将树苗在移栽储运过程中,多采用草袋,麻纤维袋等材料包装,由于保湿性能差,保存期短,不耐储运,移栽的幼苗成活率低;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和越冬期易干尖,导致次年植苗时造成分枝,使得成林期中分枝过多,林木成材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鲜树膜及其制造方法,保鲜树膜产品具有良好的保鲜性、透湿性和透气性,解决移栽树苗时不好储运保管,保存期短,树苗成活率、成材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保鲜树膜是采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高分子材料,分别与保鲜剂、保温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助剂共混改性后的产物。该薄膜分三层:
外层为银灰色,由高压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组成,重量比为1∶1,加入辅料紫外线吸收剂苯丙三唑,占总重量的1‰;
中层为黑色,由高压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压聚乙稀(HDPE)组成,重量比为1∶2∶1,加入辅料保温剂氢氧化镁,占总重量的1.5~3%;
内层为无色透明,由高压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组成,重量比为1∶1,加入辅料保鲜剂硫酸亚铁,占总重量的1~1.5%。
以上助剂的最佳值为,保温剂氢氧化镁2%;保鲜剂硫酸亚铁1%。
本发明保鲜树膜袋,由于袋的空气阻隔性能和一定的透气量及时对阳光紫外线的屏蔽性,转化有害光谱,保持袋内温度不超过4℃,使幼苗在袋内呈现休眠状态,不失水份,不干枝,利于成活成材;本发明保鲜袋,可承装5-8年龄树苗,每袋承装量为100~1000棵,按树年龄计算,移栽幼苗期、起苗后、净土后装袋,在袋内储存期可达6个月,可成垛管理。
本发明保鲜树膜的制造时采用三层共挤法机组和高速捏合搅拌机:首先将各种原料、助剂混合,放入高速捏合机中搅拌均匀,加入挤出机料斗中,控制挤出吹塑机各部位温度:加料段130~140℃,压缩段190~200℃,计量段180~190℃,模头段180~190℃;挤出吹塑冷却,卷取而成。
由于本发明保鲜树膜应用了先进的多层共挤技术,所以产品强度高,拉力大,耐用,并可重复使用;本发明应用了塑料制品共挤技术,把具有不同功能地原料一次共挤在一起,适应被包装物的保鲜、耐温、耐寒和抗紫外线照射,具有较好的阻气、阻水作用,本发明产品还可用于食品、饲料和稻米的包装;使用本发明保鲜树膜,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可节约资金,提高造林成活率,成材率,还可促进人工林向自然林的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保鲜树膜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混料1,将重量比为1∶1的高压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混合,加入占混料1重量的1‰的吸收助剂苯丙三唑;
混料2,将重量比为1∶2∶1的高压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压聚乙稀(HDPE)混合,加入占混料2重量的2%的保温助剂氢氧化镁;
混料3,将重量比为1∶1的高压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混合,加入占混料3重量的1%保鲜助剂硫酸亚铁;
将原料和助剂混合,放入高速捏合机中搅拌均匀,加入挤出机料斗中,控制挤出吹塑机各部位温度:加料段130~140℃,压缩段190~200℃,计量段180~190℃,模头段18~190℃,挤出吹塑冷却,卷取而成三层银黑色保鲜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