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24811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5176.7

申请日:

2010.11.16

公开号:

CN102002949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25B 30/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江苏亚特尔地源空调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亚特尔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北路23-1号变更后: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北路23-1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5B 30/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科技大学变更后权利人:江苏亚特尔地源空调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北路23-1号登记生效日:201401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7/24申请日:2010111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7/24; F25B30/06

主分类号:

E02D7/24

申请人:

江苏科技大学

发明人:

周根明; 周云祥; 陈育平

地址: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埋管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换热管联箱、止推块、地源换热管、井架、井管吊头、升降机、高压水管、高压水泵、井管和水管扣环组成。埋管方法是将井架平稳支撑于地面,安装井管,连接地源换热管和连通高压水路,开启高压水泵,喷头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完成埋管。本发明采用水力切削原理实现打井埋管一次完成,不仅提高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流沙层塌陷堵塞井孔而无法埋管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改进了土层地质结构的地源热泵埋管工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地源换热管(4)、井架(5)、井管吊头(6)、升降机(7)、高压水管(8)、高压水泵(9)、井管(10)和水管扣环(11)构成;其中所述井管(10)为竖直安置,井管(10)的上端连接有的井管吊头(6)与安装在井架(5)顶部的升降机(7)的绳缆相连;井管(10)的下端自下向上依次套装有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所述的高压水管(8)的一端连接到置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另一端连接到伞状爪形喷盘(1)中,中间沿程扣入套装在井管(10)上的若干水管扣环(11);所述的地源换热管(4)连接到换热管联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0)由若干根长度和大小相同,且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钢管套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联箱(2)为设有阶梯中心孔的环形空腔桶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爪形喷盘(1)由喷头(12)、高压水支管(13)、井管头(14)、高压水管接头(15)、高压水联箱(16)和爪臂(17)组成,其中所述井管头(14)为大小直径的圆柱桶结构,大小直径圆柱筒间通过变径锥筒连接,小直径端与井管(10)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的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活动连接的空腔爪臂(17),所述爪臂(17)的末端安装开有数个喷孔的喷头(12);所述高压水联箱(16)安置在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之中,所述高压水联箱(16)圆周上均布有与爪臂(17)数量相同并安装于爪臂(17)内与喷头(12)相连的高压水支管(13),所述高压水联箱(16)偏离中心的上平面安装有高压水管接头(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爪臂(17)的数量为4~6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管头(14)的大直径小于换热管联箱(2)的阶梯中心孔小孔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数量为3~5个。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支管(13)与高压水管(8)的管径比为1:5~1:15。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孔径与高压水支管(13)的管径比为1:10~1:20。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的埋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为:步骤1:将井架(5)平稳支撑于埋管地面,井架(5)顶部升降机(7)的绳缆与井管吊头(6)牢固连接,将第一根钢管通过螺纹与井管吊头(6)连接并吊放到垂直位置,在钢管下端固定套装止推块(3);步骤2: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预定长度和根数的地源换热管(4)与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焊接,并将换热管联箱(2)套入钢管下端;步骤3:将伞状爪形喷盘(1)通过井管头(14)与钢管下端螺纹连接,张开伞状爪形喷盘(1)上设有的爪臂(17)放置于埋管点;步骤4: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足够长度的高压水管(8)连通高压水管接头(15)和位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并在沿程扣入装在井管(10)上的水管卡环(11),开启高压水泵(9),喷头(12)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10)所携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机(7)缓慢释放绳缆,每当井管吊头(6)接近地面时续接另外一根钢管;步骤5:到达埋管深度后关闭高压水泵(8),升降机(7)起吊井管(10),伞状爪形喷盘(1)收拢并从换热管联箱(2)中心孔抽出,埋管完成。

说明书

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设备及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型空调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常规空调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地源热泵以大地为储能体进行热量交换,这就需要在地下埋设换热管,地下埋管已成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施工难点和投资重点,对于垂直埋管系统,现行施工方案是先打井后埋管,埋管深度一般为60~120米,打井直径一般为15厘米,单井埋管数为2根或4根,在土层地质结构的施工中很容易造成塌陷,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地源换热管4、井架5、井管吊头6、升降机7、高压水管8、高压水泵9、井管10和水管扣环11构成;所述井管10为竖直安置,井管10的上端连接有的井管吊头6与安装在井架5顶部的升降机7的绳缆相连;井管10的下端自下向上依次套装有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所述的高压水管8的一端连接到置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另一端连接到伞状爪形喷盘1中,中间沿程扣入套装在井管10上的若干水管扣环11;所述的地源换热管4连接到换热管联箱2。

上述所述伞状爪形喷盘1由喷头12、高压水支管13、井管头14、高压水管接头15、高压水联箱16和爪臂17组成,其中所述井管头14为大小直径的圆柱桶结构,大小直径圆柱筒间由变径锥筒连接,小直径端与井管10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的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活动连接的空腔爪臂17,所述爪臂17的末端安装开有数个喷孔的喷头12;所述高压水联箱16安置在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之中,所述高压水联箱16圆周上均布有与爪臂17数量相同并安装于爪臂17内与喷头12相连的高压水支管13,所述高压水联箱16偏离中心的上平面安装有高压水管接头15;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方向与爪臂17下水平面垂直并相互成向下扩散角。

上述所述井管10由若干根长度和大小相同,且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钢管套接而成。

上述所述换热管联箱2为设有阶梯中心孔的环形空腔桶形结构。

上述所述的爪臂17的数量为4~6只。

上述所述的井管头14的大直径小于换热管联箱2的阶梯中心孔小孔直径。

上述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数量为3~5个。 

上述所述高压水支管13与高压水管8的管径比为1:5~1:15。

上述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孔径与高压水支管13的管径比为1:10~1:2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的埋管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1、将井架5平稳支撑于埋管地面,井架5顶部升降机7的绳缆与井管吊头6牢固连接,将第一根钢管通过螺纹与井管吊头6连接并吊放到垂直地面位置,在钢管下端套接固定止推块3;

2、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预定长度和根数的地源换热管4与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焊接连接,并将换热管联箱2套入钢管末端;

3、将伞状爪形喷盘1通过井管头14与钢管末端螺纹连接,张开伞状爪形喷盘1上所有爪臂17,放置于埋管点;

4、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足够长度的高压水管8连通高压水管接头15和位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并在沿程扣入装在井管10上的水管卡环11,开启高压水泵9,喷头12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所携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机7缓慢释放绳缆,当井管吊头6接近地面时续接另一根钢管;

5、到达埋管深度后关闭高压水泵8,升降机7起吊井管10,伞状爪形喷盘1收拢(形状如图4)并从换热管联箱中心孔抽出,至此,已将地源热泵换热管埋入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一种地源热泵埋管机采用水力切削原理实现打井埋管一次完成,没有常规打井的旋转机械,也避免了流沙层塌陷堵塞井孔而无法埋管的麻烦,对于土层地质结构的地源热泵埋管工艺得到了根本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构造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伞状爪形喷盘1中的爪臂17的收拢状态图;

图中:1.伞状爪形喷盘,2.换热管联箱,3.止推块,4.地源换热管,5.井架,6.井管吊头,7.升降机,8.高压水管,9.高压水泵,10.井管,11.水管扣环,12.喷头,13.高压水支管,14.井管头,15.高压水管接头,16.高压水联箱,17.爪臂,18.换热管接头,19.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采用水力切削原理实现打井埋管一次完成,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地源换热管4、井架5、井管吊头6、升降机7、高压水管8、高压水泵9、井管10和水管扣环11构成;所述井管10为竖直安置,井管10的上端与井管吊头6螺纹连接,井管吊头6与安装在井架5顶部的升降机7的绳缆相连;井管10的下端自下向上依次套装有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所述的高压水管8的一端连接到置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另一端连接到伞状爪形喷盘1中,中间沿程扣入套装在井管10上的若干水管扣环11;按照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埋管数和井深截取相应长度和数量的地源换热管4并通过热熔焊接法连接到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所述伞状爪形喷盘1由喷头12、高压水支管13、井管头14、高压水管接头15、高压水联箱16、爪臂17和筋板19组成,其中所述井管头14为大小直径的圆柱桶结构,大小直径圆柱筒间由变径锥筒连接,小直径端与井管10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封装端板,在端板与筒壁连接部位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凿4~6个可以插入爪臂17的槽,在每个槽的两侧焊接筋板19,在筋板19中心打孔用于安置爪臂17的转轴,所开槽道应限制爪臂17以转轴旋转在垂直向下与水平方向的90°空间内活动;所述爪臂17为空心方管结构,其一端安装喷头12,另一端与喷孔出口面垂直的两个侧面打孔并将端面磨成以孔心为圆心的圆弧形,将其插入井管头14所开槽道并将两侧面孔洞对准筋板19上的孔洞,在孔中装上销轴,装配位置应使爪臂17水平时喷孔向下;所述喷头12为可以镶嵌在爪臂17端部的方形结构,在爪臂轴向钻有进水孔并与3~5个垂直喷孔相连通,爪臂17水平时喷头12内的喷孔方向在垂直面上并相互成向下扩散角,喷孔直径应为进水孔直径的1/10~1/20;所述高压水联箱16安置在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之中,所述高压水联箱16圆周上均布有与爪臂17数量相同并安装于爪臂17内与喷头12相连的高压水支管13,所述高压水联箱16偏离中心的上平面安装有高压水管接头15,所述高压水管接头15向上穿过井管头14上的变径锥筒与高压水管8相连。

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的埋管步骤:

1、将井架5平稳支撑于埋管地面,井架5顶部升降机7的绳缆与井管吊头6牢固连接,将第一根钢管通过螺纹与井管吊头6连接并吊放到垂直位置,在钢管下部套接固定止推块3;

2、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预定长度和根数的地源换热管4与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焊接,并将换热管联箱2套入钢管末端;

3、将伞状爪形喷盘1通过井管头14与钢管末端螺纹连接,张开伞状爪形喷盘1上所有爪臂17,放置于埋管点;

4、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足够长度的高压水管8连通高压水管接头15和位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并在沿程扣入装在井管10上的水管卡环11,开启高压水泵9,喷头12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所携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机7缓慢释放绳缆,当井管吊头6接近地面时续接另一根钢管;

5、到达埋管深度后关闭高压水泵8,升降机7起吊井管10,伞状爪形喷盘1收拢(形状如图4)并从换热管联箱中心孔抽出,至此,已将地源热泵换热管埋入预定位置。

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294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2949ACN102002949A21申请号201010545176722申请日20101116E02D7/24200601F25B30/0620060171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地址212003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72发明人周根明周云祥陈育平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埋管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换热管联箱、止推块、地源换热管、井架、井管吊头、升降机、高压水管、高压水泵、井管和水管扣环组成。。

2、埋管方法是将井架平稳支撑于地面,安装井管,连接地源换热管和连通高压水路,开启高压水泵,喷头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完成埋管。本发明采用水力切削原理实现打井埋管一次完成,不仅提高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流沙层塌陷堵塞井孔而无法埋管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改进了土层地质结构的地源热泵埋管工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002961A1/2页21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地源换热管(4)、井架(5)、井管。

3、吊头(6)、升降机(7)、高压水管(8)、高压水泵(9)、井管(10)和水管扣环(11)构成;其中所述井管(10)为竖直安置,井管(10)的上端连接有的井管吊头(6)与安装在井架(5)顶部的升降机(7)的绳缆相连;井管(10)的下端自下向上依次套装有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所述的高压水管(8)的一端连接到置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另一端连接到伞状爪形喷盘(1)中,中间沿程扣入套装在井管(10)上的若干水管扣环(11);所述的地源换热管(4)连接到换热管联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0)由若干根长度和大小相同,且一端设有内螺。

4、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钢管套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联箱(2)为设有阶梯中心孔的环形空腔桶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爪形喷盘(1)由喷头(12)、高压水支管(13)、井管头(14)、高压水管接头(15)、高压水联箱(16)和爪臂(17)组成,其中所述井管头(14)为大小直径的圆柱桶结构,大小直径圆柱筒间通过变径锥筒连接,小直径端与井管(10)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的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活动连接的空腔爪臂(17),所述爪臂(17)的末端安装开有数个喷孔的喷头(12);所述高压水联箱(16)安置在。

5、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之中,所述高压水联箱(16)圆周上均布有与爪臂(17)数量相同并安装于爪臂(17)内与喷头(12)相连的高压水支管(13),所述高压水联箱(16)偏离中心的上平面安装有高压水管接头(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爪臂(17)的数量为46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管头(14)的大直径小于换热管联箱(2)的阶梯中心孔小孔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数量为35个。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支管(13)与高压水管(8)的。

6、管径比为15115。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孔径与高压水支管(13)的管径比为110120。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的埋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为步骤1将井架(5)平稳支撑于埋管地面,井架(5)顶部升降机(7)的绳缆与井管吊头(6)牢固连接,将第一根钢管通过螺纹与井管吊头(6)连接并吊放到垂直位置,在钢管下端固定套装止推块(3);步骤2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预定长度和根数的地源换热管(4)与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焊接,并将换热管联箱(2)套入钢管下端;步骤3将伞状爪形喷盘(1)通过井管头(14)与钢管下端螺纹连。

7、接,张开伞状爪形喷盘(1)上设有的爪臂(17)放置于埋管点;步骤4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足够长度的高压水管(8)连通高压水管接头(15)和位于地权利要求书CN102002949ACN102002961A2/2页3面的高压水泵(9),并在沿程扣入装在井管(10)上的水管卡环(11),开启高压水泵(9),喷头(12)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10)所携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机(7)缓慢释放绳缆,每当井管吊头(6)接近地面时续接另外一根钢管;步骤5到达埋管深度后关闭高压水泵(8),升降机(7)起吊井管(10),伞状爪形喷盘(1)收拢并从换热管联箱(2)中心孔抽出,埋管完成。

8、。权利要求书CN102002949ACN102002961A1/3页4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设备及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背景技术0002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型空调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常规空调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地源热泵以大地为储能体进行热量交换,这就需要在地下埋设换热管,地下埋管已成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施工难点和投资重点,对于垂直埋管系统,现行施工方案是先打井后埋管,埋管深度一般为60120米,打井直径一般为15厘米,单井埋管数为2根或4根,在土层地质结构的施工中很容易造成塌陷,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发明内容00。

9、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地源换热管4、井架5、井管吊头6、升降机7、高压水管8、高压水泵9、井管10和水管扣环11构成;所述井管10为竖直安置,井管10的上端连接有的井管吊头6与安装在井架5顶部的升降机7的绳缆相连;井管10的下端自下向上依次套装有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所述的高压水管8的一端连接到置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另一端连接到伞状爪形喷盘1中,中间沿程扣入套装在井管10上的若干水管扣环1。

10、1;所述的地源换热管4连接到换热管联箱2。0005上述所述伞状爪形喷盘1由喷头12、高压水支管13、井管头14、高压水管接头15、高压水联箱16和爪臂17组成,其中所述井管头14为大小直径的圆柱桶结构,大小直径圆柱筒间由变径锥筒连接,小直径端与井管10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的圆周上均布设有若干活动连接的空腔爪臂17,所述爪臂17的末端安装开有数个喷孔的喷头12;所述高压水联箱16安置在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之中,所述高压水联箱16圆周上均布有与爪臂17数量相同并安装于爪臂17内与喷头12相连的高压水支管13,所述高压水联箱16偏离中心的上平面安装有高压水管接头15;所述喷头1。

11、2内的喷孔方向与爪臂17下水平面垂直并相互成向下扩散角。0006上述所述井管10由若干根长度和大小相同,且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钢管套接而成。0007上述所述换热管联箱2为设有阶梯中心孔的环形空腔桶形结构。0008上述所述的爪臂17的数量为46只。0009上述所述的井管头14的大直径小于换热管联箱2的阶梯中心孔小孔直径。0010上述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数量为35个。0011上述所述高压水支管13与高压水管8的管径比为15115。说明书CN102002949ACN102002961A2/3页50012上述所述喷头12内的喷孔孔径与高压水支管13的管径比为110120。0013为了实现。

12、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的埋管方法,包括的步骤为1、将井架5平稳支撑于埋管地面,井架5顶部升降机7的绳缆与井管吊头6牢固连接,将第一根钢管通过螺纹与井管吊头6连接并吊放到垂直地面位置,在钢管下端套接固定止推块3;2、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预定长度和根数的地源换热管4与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焊接连接,并将换热管联箱2套入钢管末端;3、将伞状爪形喷盘1通过井管头14与钢管末端螺纹连接,张开伞状爪形喷盘1上所有爪臂17,放置于埋管点;4、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足够长度的高压水管8连通高压水管接头15和位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并在沿程扣入装在井管10上的水管卡环11,开启高压。

13、水泵9,喷头12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所携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机7缓慢释放绳缆,当井管吊头6接近地面时续接另一根钢管;5、到达埋管深度后关闭高压水泵8,升降机7起吊井管10,伞状爪形喷盘1收拢(形状如图4)并从换热管联箱中心孔抽出,至此,已将地源热泵换热管埋入预定位置。0014本发明的一种地源热泵埋管机采用水力切削原理实现打井埋管一次完成,没有常规打井的旋转机械,也避免了流沙层塌陷堵塞井孔而无法埋管的麻烦,对于土层地质结构的地源热泵埋管工艺得到了根本改进。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构造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局部放大图;图3为为图1中AA剖视图;图4为伞。

14、状爪形喷盘1中的爪臂17的收拢状态图;图中1伞状爪形喷盘,2换热管联箱,3止推块,4地源换热管,5井架,6井管吊头,7升降机,8高压水管,9高压水泵,10井管,11水管扣环,12喷头,13高压水支管,14井管头,15高压水管接头,16高压水联箱,17爪臂,18换热管接头,19筋板。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及埋管方法作进一步说明。0017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地源热泵埋管装置,采用水力切削原理实现打井埋管一次完成,装置由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地源换热管4、井架5、井管吊头6、升降机7、高压水管8、高压水泵9、井管10和水管扣环11构成;所述。

15、井管10为竖直安置,井管10的上端与井管吊头6螺纹连接,井管吊头6与安装在井架5顶部的升降机7的绳缆相连;井管10的下端自下向上依次套装有伞状爪形喷盘1、换热管联箱2、止推块3;所述的高压水管8的一端连接到置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另一端连接到伞状爪形喷盘1中,中间沿程扣入套装在井管10上的若干水管扣环11;按照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埋管数和井深截取相应长度和数量的地源换热管4并通过热熔焊接法连接到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所述说明书CN102002949ACN102002961A3/3页6伞状爪形喷盘1由喷头12、高压水支管13、井管头14、高压水管接头15、高压水联箱16、爪臂17和筋板19组成。

16、,其中所述井管头14为大小直径的圆柱桶结构,大小直径圆柱筒间由变径锥筒连接,小直径端与井管10下端螺纹连接,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封装端板,在端板与筒壁连接部位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凿46个可以插入爪臂17的槽,在每个槽的两侧焊接筋板19,在筋板19中心打孔用于安置爪臂17的转轴,所开槽道应限制爪臂17以转轴旋转在垂直向下与水平方向的90空间内活动;所述爪臂17为空心方管结构,其一端安装喷头12,另一端与喷孔出口面垂直的两个侧面打孔并将端面磨成以孔心为圆心的圆弧形,将其插入井管头14所开槽道并将两侧面孔洞对准筋板19上的孔洞,在孔中装上销轴,装配位置应使爪臂17水平时喷孔向下;所述喷头12为可以。

17、镶嵌在爪臂17端部的方形结构,在爪臂轴向钻有进水孔并与35个垂直喷孔相连通,爪臂17水平时喷头12内的喷孔方向在垂直面上并相互成向下扩散角,喷孔直径应为进水孔直径的1/101/20;所述高压水联箱16安置在所述井管头14的大直径端之中,所述高压水联箱16圆周上均布有与爪臂17数量相同并安装于爪臂17内与喷头12相连的高压水支管13,所述高压水联箱16偏离中心的上平面安装有高压水管接头15,所述高压水管接头15向上穿过井管头14上的变径锥筒与高压水管8相连。0018地源热泵埋管装置的埋管步骤1、将井架5平稳支撑于埋管地面,井架5顶部升降机7的绳缆与井管吊头6牢固连接,将第一根钢管通过螺纹与井管吊。

18、头6连接并吊放到垂直位置,在钢管下部套接固定止推块3;2、按工程设计要求,将预定长度和根数的地源换热管4与换热管联箱2的换热管接头18焊接,并将换热管联箱2套入钢管末端;3、将伞状爪形喷盘1通过井管头14与钢管末端螺纹连接,张开伞状爪形喷盘1上所有爪臂17,放置于埋管点;4、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足够长度的高压水管8连通高压水管接头15和位于地面的高压水泵9,并在沿程扣入装在井管10上的水管卡环11,开启高压水泵9,喷头12中的高速水射流切削土壤,水和土壤混合成泥浆溢流,井管所携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机7缓慢释放绳缆,当井管吊头6接近地面时续接另一根钢管;5、到达埋管深度后关闭高压水泵8,升降机7起吊井管10,伞状爪形喷盘1收拢(形状如图4)并从换热管联箱中心孔抽出,至此,已将地源热泵换热管埋入预定位置。说明书CN102002949ACN102002961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2949ACN102002961A2/3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2949ACN102002961A3/3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0294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