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468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2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30796.4

申请日:

2008.11.10

公开号:

CN101586346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55; E21D9/06

主分类号:

E02D29/055

申请人: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邹五金

发明人:

邹五金; 吴纪东; 多化勇; 邹 莎

地址:

450007河南省郑州市友爱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建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地基高压水泥灌浆;构筑地下钢筋砼连续墙;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施工;井格式双向预应力钢纤维型钢砼地面结构楼层施工;土体中水份分阶段输干;地下负一层施工;地下负二层施工;空中站台地铁盾构隧道、桥梁、空中站台施工;地下负三层建设施工;底层站台地铁盾构隧道、桥梁、底层站台施工;底部桥下土方开挖及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施工;扶壁环形地梁型钢砼、底部倒拱底板型钢砼施工;底层站台、空中站台轨道及站台施工;型钢砼采光井、型钢砼电梯井施工;地上一层施工;地上二层施工;各类管线施工、各类设备安装调试。本发明建造地铁换乘站投资小,建设周期短,施工工程量小,施工效率高,节约社会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在地铁换乘站综合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地基高压水泥灌浆,构筑地基内隔水层;(2)在设计范围的边沿构筑地下钢筋砼连续墙;(3)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施工;(4)井格式双向预应力钢纤维型钢砼地面结构楼层施工;(5)钢筋砼连续墙内土体中水份按土方分部开挖要求分阶段输干;(6)地下负一层建设施工;(7)地下负二层建设施工;(8)空中站台地铁盾构隧道、空中站台桥梁、空中站台施工;(9)地下负三层建设施工;(10)底层站台地铁盾构隧道、底层站台桥梁、底层站台施工;(11)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桥下相应部位土方开挖、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桥下相应部位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扶壁环形地梁型钢砼施工;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倒拱底板型钢砼施工;(12)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层站台轨道、空中站台轨道施工;(13)型钢砼采光井、型钢砼电梯井施工;(14)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地上一层施工;(15)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地上二层施工;(16)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各类管线施工、各类设备安装、调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6)、(7)、(9)均包括以下工序:相应楼层土方开挖并从设置的采光井机械出土;相应楼层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相应楼层灌注桩群柱间联系梁型钢砼施工;相应楼层钢桁架施工;相应楼层压型钢板砼楼面板施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3)中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包含倒拱底板下钢筋砼抗拔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2)地下钢筋砼连续墙1包含倒拱底板下钢筋砼支撑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15)和(16)之间还包括以下工序: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抗震体系、三维预应力体系施工、节能环保生态屋面施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2)中还包括在连续墙顶部设置刚性压力环及钢筋砼环板。

说明书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结构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现代城市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型化,其功能的综合化势在必然,顺应社会这一发展需求。专利号为200410060443.6、名称为“地铁站构筑方法”的专利中涉及单线的地铁站构筑方法,但并未涉及两条地铁交叉处的地铁站的构筑方法。传统地铁站构筑方法投资大、周期长、作业条件差、功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两条地铁交叉处的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在地铁换乘站综合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地基高压水泥灌浆,构筑地基内隔水层;(2)在设计范围的边沿构筑地下钢筋砼连续墙;(3)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施工;(4)井格式双向预应力钢纤维型钢砼地面结构楼层施工;(5)钢筋砼连续墙内土体中水份按土方分部开挖要求分阶段输干;(6)地下负一层建设施工;(7)地下负二层建设施工;(8)空中站台地铁盾构隧道、空中站台桥梁、空中站台施工;(9)地下负三层建设施工;(10)底层站台地铁盾构隧道、底层站台桥梁、底层站台施工;(11)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桥下相应部位土方开挖、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桥下相应部位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扶壁环形地梁型钢砼施工;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倒拱底板型钢砼施工;(12)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层站台轨道、空中站台轨道施工;(13)型钢砼采光井、型钢砼电梯井施工;(14)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地上一层施工;(15)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地上二层施工;(16)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各类管线施工、各类设备安装、调试。
所述的工序(6)、(7)、(9)均包括以下工序:相应楼层土方开挖并从设置的采光井机械出土;相应楼层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相应楼层灌注桩群柱间联系梁型钢砼施工;相应楼层钢桁架施工;相应楼层压型钢板砼楼面板施工。
所述的工序(3)中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包含倒拱底板下钢筋砼抗拔桩。
所述的工序(2)地下钢筋砼连续墙1包含倒拱底板下钢筋砼支撑墙。
所述的工序(15)和(16)之间还包括以下工序: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抗震体系、三维预应力体系施工、节能环保生态屋面施工。
所述的工序(2)中还包括在连续墙顶部设置刚性压力环及钢筋砼环板。
本发明建造地铁换乘站投资小,建设周期短,构筑技术可行,施工工程量小,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利于现代城市地铁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功能,节约社会资源,优化生态环境。
在¢160~200m地下空间内集中建地铁换乘站,节约现代城市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将原地铁换乘站施工期间不停顿抽取地下水,变为“输干”局部地基土中水份,不仅防止地面下沉,而且节约水资源。利用空间钢桁架结构内部空间设置车库、仓库,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增加可用建筑面积。利用综合体倒拱底板的构造特征,在综合体底部设储水池,用于生活、防火、抗灾。综合体设于地面以下,便于地震波在土体中传播,提高综合体抗震能力。缩小地铁换乘站规模,省去地铁站换乘站联络通道,车站进口、出口通道,降低地铁换乘站工程投资。把地下、地上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地铁换乘站功能多元化,有效降低地铁换乘站工程投资,加快地铁事业的发展。将连续墙与隔水层封闭的地基内水份“输干”后,便于大型土方机械连续、快速、高效作业,加快工程进度。利用地下与地表温差,进行季节调温节能,降低运营成本。综合体作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节点,将改变城市“摊饼式”扩展的模式,成为“组团式”模式扩展,有利于城市的持续性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1/4平面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向纵剖视图;
图4为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钢筋砼连续墙及底板下钢筋砼支撑墙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4所示,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在地铁换乘站综合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地基高压水泥灌浆,在预筑地铁换乘站综合体位置的下方形成防渗体层(隔水层);(2)在地铁换乘站综合体设计范围的边沿构筑地下钢筋砼连续墙1(含倒拱底板下钢筋砼支撑墙);在连续墙1顶部设置刚性压力环(钢管砼结构)及钢筋砼环板;根据地质情况,在地铁换乘站综合体钢筋砼连续墙以外土中设置钢筋砼减载桩;(3)在地铁换乘站综合体设计范围内进行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2施工(含倒拱底板下钢筋砼抗拔桩),距连续墙5m间距15m设型钢砼灌注桩群,与连续墙纵横加强肋连为一体,形成厚5m框架圈层;经计算地基如有抗浮要求,将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型钢砼灌注桩群设计为既满足承重要求,又具有抗浮能力的桩群;(4)井格式双向预应力钢纤维型钢砼地面结构楼层11施工(顶部高程±0.00),即土方开挖前于地面按设计构筑井格式预应力钢纤维砼地面楼层,与连续墙刚性连为一体;(5)钢筋砼连续墙1内土体中水份分阶段输干(按需抽水);(6)地下负一层建设施工;(7)地下负二层建设施工;(8)空中站台8(半幅10m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空中站台桥梁施工;空中站台施工;(9)地下负三层建设施工;(10)底层站台5(半幅10m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底层站台桥梁施工;底层站台施工;(11)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桥下相应部位土方开挖;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桥下相应部位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施工;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扶壁环形地梁型钢砼13施工;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部倒拱底板型钢砼14施工,且中部设置储水池12;(12)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底层站台轨道及站台施工,地铁换乘站综合体空中站台轨道及站台施工;(13)型钢砼采光井(包括中央采光井7和周围采光井3)、28个型钢砼电梯井17施工;(14)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地上一层施工;(15)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地上二层施工;(16)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抗震体系、三维预应力体系施工,节能环保生态屋面施工;(17)地铁换乘站综合体各类管线施工、各类设备安装调试。
工序(6)、(7)、(9)均包括以下工序:土方开挖,并从设置的中央采光井7和周围采光井3出土;相应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楼层钢桁架4施工(包括楼层钢桁架现场组拼和钢桁架安装就位;柱间型钢砼联系梁9、钢筋砼连续墙1、底板下钢筋砼支撑墙6、10起到支撑作用;型钢砼灌注桩桩位与底板下钢筋砼支撑墙位发生矛盾时优先考虑灌注桩施工);楼层压型钢板砼楼面板施工。
地铁换乘站集中建在¢160~200m的地面下,地上两层16m高,地下三层24m深,建筑面积100480m2,利用空间钢桁架结构内部空间设置车库、仓库,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增加可用建筑面积60288m2,综合体总面积160768m2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地基高压水泥灌浆;构筑地下钢筋砼连续墙;型钢砼地下灌注桩群施工;井格式双向预应力钢纤维型钢砼地面结构楼层施工;土体中水份分阶段输干;地下负一层施工;地下负二层施工;空中站台地铁盾构隧道、桥梁、空中站台施工;地下负三层建设施工;底层站台地铁盾构隧道、桥梁、底层站台施工;底部桥下土方开挖及型钢砼灌注桩群柱体饰面施工;扶壁环形地梁型钢砼、底部倒拱底板型钢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