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24666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7643.8

申请日:

2008.05.20

公开号:

CN101586354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3B 11/02申请日:20080520授权公告日:20110608终止日期:201605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3B11/02; E03B11/16; G05D16/20

主分类号:

E03B11/02

申请人:

开利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飞

地址:

201713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康业路3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美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包括:一个一端与市政自来水连接的电解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与管网叠压进水机构的一端以及旁路管路相接;所述管网叠压进水机构包括:两组串联的三通电动阀;一组三通电动阀另一端与水箱出口连接,另一组三通电动阀的另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连接;一组三通电动阀的第三端和另一组三通电动阀的第三端分别通过变频增压主泵组件的出水端与远传压力表和稳压罐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相接;还包括:变频稳压小泵组件;变频稳压小泵组件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连接,变频稳压小泵组件另一端与远传压力表和稳压罐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相接;达到充分节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一端与市政自来水(400)连接的电解点压力表(305),电接点压力表(305)的另一端与管网叠压进水机构的一端以及旁路管路(500)相接;所述管网叠压进水机构包括:两组串联的三通电动阀(301,304);一组三通电动阀(301)另一端与水箱出口(302)连接,另一组三通电动阀(304)的另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305)的另一端连接;一组三通电动阀(301)的第三端和另一组三通电动阀(304)的第三端分别通过变频增压主泵组件(300)的出水端与远传压力表(306)和稳压罐(307)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401)相接;还包括: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所述的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305)的另一端连接,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另一端与远传压力表(306)和稳压罐(307)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401)相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增压主泵组件(300)由主泵、第一蝶阀(3002)、第一止回阀(3001)依次组成;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由第二蝶阀(3032)、第二止回阀(3031)以及闸阀(3030)依次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在电接点压力表(305)与市政自来水(400)入口处之间还包括一个防污割断阀(308)以及与防污割断阀(308)相连的浮球阀(309)。

说明书

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箱。
背景技术
由图1可见:一个一端与市政自来水30连接的电解点压力表31,电接点压力表31的另一端与一个管网叠压进水机构32的一端以及变频增压泵进水管33的一端并接;管网叠压进水机构32的另一端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34相接;变频增压泵进水管33的另一端通过电动阀40与二组变频增压泵组件35的一端相接;二组变频增压泵组件35另一端通过与远传压力表36和稳压罐37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34相接。图中:增压泵组件35由第一蝶阀350、变频增压泵353、止回阀351以及第二蝶阀352依次组成;防污割断阀38和浮球阀39。
上述水箱的工作原理是:当市政自来水压力满足用户要求时,自来水直接通过负压进水机构(旁路管路)向用户供水;当市政自来水压力低于用户用水压力(且大于0)时,变频增压泵自动启动,在自来水余压的基础上叠加增压,充分节能;当市政自来水压力接近为零时,为避免供水管网产生负压,水箱出水口电动阀打开,向变频增压泵供水,满足用户用水需要。这种水箱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自来水余压,达到节能效果。
但上述的缺点是水箱里面的水不能自动更换,时间较长造成水质污染,并且用户在用水量较少的情况下,变频增压主泵在小流量的工况下效率很低,节能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解决上述的缺点,就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一个一端与市政自来水连接的电解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与管网叠压进水机构的一端以及旁路管路相接;所述管网叠压进水机构包括:两组串联的三通电动阀;一组三通电动阀另一端与水箱出口连接,另一组三通电动阀的另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连接;一组三通电动阀的第三端和另一组三通电动阀的第三端分别通过变频增压主泵组件的出水端与远传压力表和稳压罐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相接;还包括:变频稳压小泵组件;所述的变频稳压小泵组件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连接,变频稳压小泵组件另一端与远传压力表和稳压罐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除既能在确保无负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又能在市政管网短期停水时,保持向用户正常供水;通过在控制系统加定时器,还通够定时将水箱里面的水更换,确保用户用水质量;并且在用户用水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变频稳压小泵供水,避开了变频增压主泵小流量低效率供水的情况,达到充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管网叠压水箱供水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2可见:本发明包括:一个一端与市政自来水400连接的电解点压力表305,电接点压力表305的另一端与管网叠压进水机构的一端以及旁路管路500相接;所述管网叠压进水机构包括:两组串联的三通电动阀(301,304);一组三通电动阀301另一端与水箱出口302连接,另一组三通电动阀304的另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305的另一端连接;一组三通电动阀301的第三端和另一组三通电动阀304的第三端分别通过变频增压主泵组件300的出水端与远传压力表306和稳压罐307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401相接;还包括: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所述的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305的另一端连接,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另一端与远传压力表306和稳压罐307相接后与连接用户的出水管401相接;
所述的变频增压主泵组件300由主泵、第一蝶阀3002、第一止回阀3001依次组成;变频稳压小泵组件303由第二蝶阀3032、第二止回阀3031以及闸阀3030依次组成。
在电接点压力表305与市政自来水400入口处之间还包括一个防污割断阀308以及与防污割断阀308相连的浮球阀309。
远传压力表306是用来检测管网压力的,与稳压罐307组合在一起以调节压力,保持恒压供水。
另外,采用本发明并配置定时器,可以用来定时自动更换水箱里面的水。由定时器通过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关闭一组三通电动阀301与另一组三通电动阀304的通道,开启与一组三通电动阀301直接连接的一台主泵和水箱出口302连通。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启动变频增压主泵,停止其它泵,实现自动更换水箱里面的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水箱里面的水通过控制系统定时操作,自动启动变频增压主泵,使水箱里面的水2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水箱里面的水因时间过长而受污染。当市政自来水压力满足用户要求时,自来水直接通过旁路管路向用户供水;当市政自来水压力低于用户用水压力(且大于0)且用水量少时,变频稳压小泵自动启动,在自来水余压的基础上叠加增压,不用启动变频增压主泵,避免了变频增压泵小流量时效率低的情况,起到充分节能;当市政自来水压力低于用户用水压力(且大于0)且用水量大时,变频增压主泵自动启动,在自来水余压的基础上叠加增压,充分节能;当市政自来水压力接近为零时,为避免供水管网产生负压和停止向用户供水,水箱出水口电动阀打开,由水箱向变频增压主泵供水,满足用户用水需要。充分利用自来水余压,自动更换水箱里面的水,一用一备变频增压主泵,并采用国际先进的变频节能技术,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循环管网叠压节能水箱,包括:一个一端与市政自来水连接的电解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与管网叠压进水机构的一端以及旁路管路相接;所述管网叠压进水机构包括:两组串联的三通电动阀;一组三通电动阀另一端与水箱出口连接,另一组三通电动阀的另一端与电接点压力表的另一端连接;一组三通电动阀的第三端和另一组三通电动阀的第三端分别通过变频增压主泵组件的出水端与远传压力表和稳压罐相接后与连接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